PTT評價

Re: [問題] 四十歲之後,無奈的職場環境

看板Salary標題Re: [問題] 四十歲之後,無奈的職場環境作者
CareerGuide
(職涯諮詢師)
時間推噓 4 推:5 噓:1 →:5

其實我也不懂這篇文章除了想噴別人是廢文有其他任何價值?

先貼"有後援"的標籤,然後舉證說我不可能前15年都達平均薪資...
平均薪資很難嗎? 您自述第一份工作也拿超過年薪50,
第二年就超過平均薪資不是很正常的嗎?
還是您覺得這版上只有您是主管,您是MD one down?
大家都不可以跟您一樣?

前面幾位(我跟forwind)的發文
都是在談"中年以前可以做哪些事來降低中年以後的風險"
並非在炫耀自己甚麼資產水位,那也是板友提到加減討論
會有人覺得高,也有人覺得低,都有可能我也都接受
不外乎是希望能嘉惠某些板友,在30上下能及早預備自己
不用等到40才進入多數人的痛苦階段

如果您發文的結論只是想講40以後就是慘
只有少數成功人士如您,建中+政大高材生才能當主管
到底對多數板友有何幫助,我也是問號

要筆戰我最閒,鄉民也愛看,隨時候教。
我在板上也揭露過非常多自己的資訊,可以拿我以前的文章來打臉我沒關係。


※ 引述《zzahoward (Cheshire Cat)》之銘言:
: 你這個說法一看就知道有後援
: 人生最大的開銷很簡單,就是房子
: 以雙北來說大概就是兩千萬
: 完全不靠外來協助,自己出就是400萬現金的頭期款+1600萬的貸款
: 車子裝潢家具都不要算好了
: 兩個人日常生活開銷超省給你算30k/月好了
: 房貸接近60k/月
: 你說你有80個月現金流的水位=保底有720萬流動性資產
: 這數字不是不可能達到
: 不過假如沒靠外援,40歲前假設工作15年
: 30k*25年+400萬+720萬=2020萬/15年=135萬,夫妻來看平均67萬似乎不算高
: 但67萬剛好就是2022半導體+航運大爆發下的台灣平均薪資
: 意思是在你職涯前面15年就要達到平均薪資了
: 半導體相關產業大概是沒問題,甚至一個人就抵兩個人的數字
: 但半導體只占全部就業人口的不到10%,你要說是常態也罷了
: 看你回了兩篇,還真的都是廢文
: 人很多時候需要被欲望驅動
: 不然反而更龜縮,只想安逸的躲在舒適圈
: 但台灣就是真的對40歲以上的求職者不友善沒錯
: 我自己就是主管,MD one down
: 40歲以上的就業市場除了高階主管外,基本上就是慘
: 中低階主管是一個很容易被後進取代的狀態
: 運氣不好被迫拿一個降薪或前景不明的,可能就回不來了
: 很多人不是不努力,但中高階主管職又不是人人都能拿到
: 二三十個人頂多一個中高階主管,台廠台企可能比例更懸殊
: 能當上就真的是要靠一些機運,跟實力有時候真的不一定有相關性
: ※ 引述《CareerGuide (職涯諮詢師)》之銘言:
: : 感謝特地發文分享,收入與支出的確需要同時考量
: : 但前面文章大家為了簡化討論,著重在收入/開源的面向
: : 特別是單純指薪資收入
: : 開支模式真的也是可以講很久的主題
: : 我個人的狀況跟icelaw比較像
: : 就是個人與家庭開支不會隨著收入增加有大幅改變
: : 因此無收入狀況下仍可支應生活的流動資產逐年增加
: : 目前約是80個月的水位
: : 您所分享的觀察的確是多數人面臨的生存陷阱
: : 經濟學的實證研究也得出相同結論: 人的支出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提升
: : 所以設定一個可行的"儲蓄率"是很要緊的
: : 我自己在剛開始工作時就設定30%的儲蓄率(若賺五萬存一萬五的概念)
: : 領到年終或獎金也不會特別想花掉,就都存起來等有需要時再使用
: : 花錢跟存錢都會產生經濟學上的效用(utility)
: : 可能對於愛累積財富的人來說,財富增加的爽感就是大過隨意揮霍
: : 因此更有動機去增加收入與累積財富
: : 但對多數人而言,花掉比存下來容易太多
: : 理財觀念的建立與儲蓄習慣的養成就是時間拉越長才越看得出效益
: : 年輕時一人飽全家飽,說破嘴巴都沒有人要存錢,全部月光族爽花
: : 等中年有感時,可能想掐死年輕時的自己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85.162 (臺灣)
PTT 網址

zzahoward08/21 19:51我沒有說你前15年不能超過平均 我是說不是人人能達到

zzahoward08/21 19:52你語氣就是高高在上你們魯蛇都太晚開始準備才那麼可憐

zzahoward08/21 19:53然後談很空泛的收入 支出 扯個80個月水位?

老實說 您幾乎就是我第二篇回文裡面,擁有職涯資本的人,我建議的是板友應該向您學習 但您跳出來罵我,主因我推測是那個"80個月"讓您覺得要馬唬爛、要馬靠爸 接著您興沖沖地開始寫算式,發現我描述的情況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就開始跳針人到中年真的慘(但MD one down例外),很多主管靠機運非實力云云 以上皆非我想表達的重點 也很不幸地 您寫錯了算式 您假設40歲前工作15年,算式卻用30K*25年,得出了15年要賺超過兩千萬的金額 事實上若修正為30K*15年+其他款項,僅需要1660萬 平均夫妻兩人年收110.7萬即可,還低於台灣平均薪資 我閱讀了您的其他文章,覺得我們解讀世界的觀點差異甚大 如果語句上有讓您覺得不舒服的地方,我誠摯道歉 期待我們可以agree to disagree

as3038543808/21 20:13不覺得C大有高高在上,職涯分享本來就只能從個人經歷

as3038543808/21 20:13出發,你又不能體驗別人的人生,不然在那邊喔喔喔40

as3038543808/21 20:13歲以上就是慘,比較有幫助嗎?

謝謝as大相挺,先前讀到您分享書卷同學的文章 也覺得您有理科的頭腦也有細膩的觀察力,超讚!

ddey08/21 22:21有些人就是覺得收入不如他的 就該過的比他慘

※ 編輯: CareerGuide (49.216.185.162 臺灣), 08/21/2023 23:05:30

CBhermom08/21 23:33發了篇文只為了堵爛其中一句話,結果令人覺得逗趣...

skyyo08/22 12:51主要是看儲蓄率 50%做一年賺一年 75%做一年賺三年

CBhermom08/22 17:02曾經把正職的薪水都存下來,用兼職(家教)的收入支付開

CBhermom08/22 17:02銷,但短多長空只是用休息時間擠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