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請益] 清流君和周教授不會精神錯亂嗎?

看板Stock標題Re: [請益] 清流君和周教授不會精神錯亂嗎?作者
tompi
(大波動)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 引述《lun0120 (Lun)》之銘言:
: 剛剛偶然間看到今晚清流君和周教授的直播
: 直播到最後清流君問周教授近期台股回檔有什麼建議
: 周教授說他推薦低檔加碼策略,可以提高投資報酬率20-60%,還說什麼有跟基富通合作: 然後還說你怎麼會在漲的時候買呢,當然要等打折的時候再買啊!清流君也在一旁附和: 聽到這邊我真的滿頭問號
: 周教授和清流君不是一向都主張all in才是最好的嗎,說all in已經經過學術研究證明比: 定期定額好
: 阿都歐硬了到底哪來的錢低檔加碼啊….資金無限?家裡開銀行?鈔票隨便你印?還說低: 檔加碼可以提高20-60%報酬,阿當初為何
: 說歐硬最好呢
: 去查了一下基富通低檔加碼
: https://i.imgur.com/PwVYWgU.jpeg

: 馬上看到了所謂微笑曲線策略
: 阿這個微笑曲線策略不就是一直被清流君說垃圾的策略嗎?怎麼又開始吹捧垃圾策略了: 這兩咖一直前後矛盾,真的不會精神錯亂嗎?

為了你這問題,我找了影片來看一下

YT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ogis6wf1cE&t=8s

時間大約在 47分處

這個問題我認為不衝突,也不會精神錯亂。


關於投資或是交易,大抵分為 被動投資與主動交易

一、被動投資
被動投資其實沒甚麼好講的,最簡單也最適合80%的投資人

把"閒錢"單筆投資 all in, all in甚麼呢?

在投資學裡面 是把投資人風險偏好分級的

承受風險從低到高,然後可以產生相對有效率的投資組合

所謂有效率是這樣:
輸入風險、產出報酬,如果輸入0風險,報酬就是定存

如果可以承受+-15%/year 波動,大概是指數ETF

如果可以承受 25%以上,可以是高科技、半導體相關

30%以上就可以是正2、正3、以上的標的。


由於債券、股票標的間的相關性可以抵消部分風險,所以投組又可以是

股債組合。

上述就是一般的被動投資。


二、主動交易 可以大約分為
1.主觀投資,我稱為天縱英才式交易。
2.機械式交易、演算交易。
3.雜訊交易、訊息交易、內線交易等等

主動交易 大部分的目的獲取超額報酬,少部分是規避風險

同樣的主動交易也有效不效率的問題,

因為從事第1、2 的天縱英才交易的人佔了大部分,所以除了

擁有準確內線交易的人外,大部分交易人承受不確定性風險比較高

從事第2項的交易人也會承受模型風險與樣本外風險的問題


三、All in vs逢低加碼

關於All in 這大哉問 我分享四年前的文章,
https://www.ptt.cc/Stock/M.1587371570.A.FC4

簡單小結
https://imgur.com/bD8dPFx

也就是說all in 適合資產豐厚、風險承受度高的投資人

因為每個人的財富水準不同,初入市場或是初始資本不高的

但未來有穩定現金流入的,定期定額是個懶人方法

但如果只存黑K是更好的,愈黑買愈多。


關於逢低買進,也是四年前我的文章 (你不該定期定額)
https://www.ptt.cc/Stock/M.1587442264.A.975

定期定額長期來說報酬率為標的指數的一半報酬率

我文章的計算是如果以 -1%當作基本單位,倍倍加碼

例如 -1%是 1千、-2%是2千,以月為單位投資

累積報酬率可以逼近標的指數的報酬率。


所以定期定額策略可以改進,當指數沒有負報酬時 正常定期定額

而進入負報酬後可以用上述倍倍加碼法。



結語
不會精神錯亂的,市場長期來說是有效率的

所以對於可以拿出買間房的人來說,一樣的錢all in 股市其實不奇怪

甚至開槓桿買2~5間房的也大有人在。

也同樣是買房,小資族繳貸款跟定期定額意思差不多

會開槓桿就是對於期望值高於利息支出有相當信心

由於房子不好切割,所以房價上上下下時,對於小資族 沒辦法小小加碼

但股市可以!!



周教授有提到 投資人喜歡聽故事,不喜歡聽數字 心有戚戚焉。

因為醫學離我太遠,只是分享這就是人的現象:

文章摘自:關鍵評論,"說故事可治療認知障礙症?當中也有腦神經科學基礎?"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1067

...."亦有腦神經科學學者研究指出進行說故事活動能令大腦釋放催產素
(oxytocin)和皮質醇(cortisol)等快樂激素,讓參與者產生親密、被
同理與抒壓等感受(Din, 2020)。


大腦對故事的反應:
當人們聆聽故事時,大腦不僅僅處理語言,還會激活與情感、感官經
歷和想像相關的區域,比如聽覺皮層、視覺皮層和運動皮層。
故事能讓人「沉浸」其中,

而數字通常只激活語言處理和邏輯區域,刺激較為單一。

鏡像神經元的作用:聽故事時,鏡像神經元會使我們仿佛「經歷」故事中的情境,這增強 了情感共鳴。

講故事相較於數字 會產生認同感與共鳴

下次要報告,記得數字報告要帶點故事。


以上
祝各位 賺大錢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178.107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