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討論] 法國大革命原因探討

看板Warfare標題Re: [討論] 法國大革命原因探討作者
gary76
(gary=yrag)
時間推噓 5 推:5 噓:0 →:54

kuma660224: 歷史上反對勢力存在往往是成功重要因素07/17 13:24
kuma660224: 王權與中產 改革與反改革 ..找平衡點才易穩定07/17 13:24

建議在前面先加上歐洲作為定語,限定討論情景

古代東亞和歐洲是兩個非常不同的地緣環境
東亞整體來說,長期是單極多強
中原王朝無論軍事還是文化,相對於周邊國家和民族都過於強大

而歐洲很顯然是多極的,西歐,中歐,東歐,南歐,北歐,都有各自的地區強權,在這之上還有超越國界的天主教廷
地區強權之間以血緣紐帶作為干涉合理化的依據和影響力源頭

在一個歐洲大陸的君主的角度來說,他宮廷裡的改革反對派,其背後十之八九是與地方大貴族有勾連,或者與他國宮廷有約定或聯繫,無可避免地會收到系統在要素影響

歐洲各國內政和外交的聯繫我認為是一個開放系統,這跟中原王朝的是相對封閉系統有很大不同
在這前提下要避免直接代入來分析

而英國又由於島國具備的特殊性,整個內政環境相對於歐洲大陸國家而言是更封閉,就算是反對派的他們也是必須從英國這個國家出發來考慮利益分配
而不是想著城頭變幻大王旗就可以

在歐洲整體的文化環境下,宮廷裡的反對派和建制派,互相是必然想著壓制並消滅對方的如果他們沒這麼做,是因為做不到,而不是不選擇這樣做


kuma660224: 之前看英國金融財稅革命也發現07/17 13:25
kuma660224: 那些手段措施 其他政體都領先用過07/17 13:25
kuma660224: 英國支出被議會眼看監視制衡 較透明可靠07/17 13:26
kuma660224: 債務在金融市場信譽高 而避免倒債失敗07/17 13:26
kuma660224: 等於走歪路也有煞車轉彎機制07/17 13:27

我感覺你這裡把至少200到300年間英國政治制度的事給高度省略濃縮了

我認為這樣跟路易十四的法國橫向對比並不恰當


kuma660224: 英國的對手在戰後無論勝負07/17 13:34
kuma660224: 往往財政破產甚或政治危機07/17 13:34

這個結語非常武斷,就像暗示英國的路子才是唯一可行的,不這麼做的國家全都爆炸了,不在過去爆炸,也會在現在或未來爆炸

但那些國家現在還活著,繼續按照自己的環境來構築自己的制度,你又是如何解釋這情景?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109.211.236 (澳門)
PTT 網址

detonator07/17 22:24讚讚

kuma66022407/17 22:51哪有說過唯一可行 歷史不只一條路

kuma66022407/17 22:51體制炸了再流血重組也是一種路線啊

kuma66022407/17 22:51我只是陳述英國那條路線的差異

kuma66022407/17 22:52其他民族當然也是能用自己模式活著

kuma66022407/17 22:53革命也是讓民族國家撐下去的手段

kuma66022407/17 22:54不如說英國本身開創示範另一條路

你的陳述手法就是令人覺得,英式制度才是“好”制度,在這以外的制度模式,可行但不 夠好,最好都向著英國的模式前進

allen340707/17 22:55是嗎?其他型態的國家是活著沒錯

allen340707/17 22:56但是有那個國家的穩定度勝過於盎格魯-撒克遜系

allen340707/17 22:56的英美加澳嗎?從1700以來

kuma66022407/17 22:57它意思就活著就算XX特色的成功

kuma66022407/17 22:58民族國家多次刪檔重練也算活著

mikamikan07/17 23:00先不論那四國地理環境上的隔絕 不易受到干擾

mikamikan07/17 23:01其實大家好像都忽略了 奧地利除了被小鬍子合併之外

mikamikan07/17 23:02從中世紀末期一路到被小鬍子合併前實際上很穩定

mikamikan07/17 23:03然後戰後一路穩定到現在 其時北歐的挪威瑞典也是

allen340707/17 23:03奧地利也是分權君主國呢 匈牙利人和波西米亞人在十九世

allen340707/17 23:03紀前可大部分是覺得自己的自治權限頗被受尊重的

kuma66022407/17 23:04古代沒有能放諸所有環境都適合的體制

kuma66022407/17 23:04但英國體制成功後 影響現代所有體制

allen340707/17 23:04所以或許應該改為「一定程度的分權體制」對社會各階層

allen340707/17 23:04感受和體制安定度的正面作用

kuma66022407/17 23:05應該是這樣講恰當

allen340707/17 23:05而非只侷限在「英式自由」

kuma66022407/17 23:06即使現代東方民族也得學立憲議會

kuma66022407/17 23:06即使在古代條件無法誕生或不適合運用

mikamikan07/17 23:07英國體制嗎....可複製性其實很低 是建立在各種慣例上的

mikamikan07/17 23:08真正在19世紀後期對世界造成影響更大的 反而是法德奧

mikamikan07/17 23:09你大概不知道沒有一套具有體系化的成文法典和政府體制

kuma66022407/17 23:09不需要複製 也不適合完全複製

kuma66022407/17 23:10哪怕美帝傳承英國血脈 也沒有直接複製

mikamikan07/17 23:10對於多數初次接受民主憲政的國家而言 要模仿很難

mikamikan07/17 23:11只有文化傳承 政府體制是玩孟德斯鳩跟盧梭的

mikamikan07/17 23:12在比較上 美國和法國第五共和 或者威瑪共和的相似性

mikamikan07/17 23:12遠高於英國 英國那套是經歷百年玩出來的 跟這些國家是

mikamikan07/17 23:13經歷過初始建立或破壞原有體制後重建根本完全不同

mikamikan07/17 23:14從無到有 不好意思 整套複製貼上照抄是最快的

mikamikan07/17 23:15包含政府體制 成文法的法律體系和司法制度

mikamikan07/17 23:16你大概沒看過英國或美國部分州的法典 一長串落落長還是

mikamikan07/17 23:17不斷因為法案通過而增補的 跟歐陸那種自查士丁尼以來有

mikamikan07/17 23:17體系可以完全複製的 是完全不同的 對那些制度設計者而

mikamikan07/17 23:18言 英國體制在複製上難度根本無法想像 美國憲法的政府

mikamikan07/17 23:19體制相對來說要複製還比較容易 雖然在中南美實踐上不好

pilgrimangus07/18 01:56各有國情,還是沒看到英美直接改造的一堆失敗國家

※ 編輯: gary76 (113.52.87.133 澳門), 07/18/2021 03:06:58

hazel009307/18 15:18海地不就頒老美制度?

hazel009307/18 15:18而且台灣吹英美吹那麼凶,學法的還是多半德國來的

mikamikan07/18 15:22嚴格來說只有公司跟證交是學美國的 還有個別規定跟英國

mikamikan07/18 15:23有點關係 其他部分就濃濃的日耳曼風情 不過精確來說

mikamikan07/18 15:23民法是繼受瑞士 而非德國 原因是我國採民商合一 德國是

mikamikan07/18 15:24採民商分立 美國法對我國影響最大的部分主要在於個別的

mikamikan07/18 15:25概念的構成要件要怎麼解釋 但要把那套搬過來 除非吃飽

mikamikan07/18 15:26太閒 那些整天吹英美的多半是沒有翻過US Code的= =

mikamikan07/18 15:27個別要件要怎解釋還要翻判決先例 而且很多時候還是適用

mikamikan07/18 15:28在特定的案件上 要先解釋兩案之間有可相提並論性

mikamikan07/18 15:29德法的法典 尤其是民法 是傳承自查士丁尼以來嚴謹的法

mikamikan07/18 15:30典結構 而且個別條文之間要怎解釋 還有逐條釋義可以找

mikamikan07/18 15:34光是留學英美的學者 回國教國內法還是德國那套就知道了

gary7607/18 16:19通常這樣的縫合怪,不是運作得一塌糊塗,就是莫名其妙地

gary7607/18 16:19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