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情緒的三把鑰匙

看板book標題[心得] 情緒的三把鑰匙作者
DAKOU
(大口)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0

這本書的前半進度緩慢,中間還有一度停滯──我幾乎想不起來先前看了什麼,抓不太到這本書的主軸。
上網查了一些作者資訊,作者是理論物理學家,跟霍金一起出過書,資歷相當漂亮,但這是本腦科學/心理學的書?收起自己的煩躁,繼續讀。
書名是《情緒的三把鑰匙》,但看到一半都沒看到作者有對於「三」或是「鑰匙」的用法有任何描述,看了原文書名,又是台灣出版社的超譯:「Emotional : How Feelings Shape Our Thinking」。「三」,是作者將內文架構成三大章節,所以另以此為名。
我實在對於台灣出版社的腦袋大開眼界。看過台灣出版社一堆莫名其妙的超譯,這本的超譯居然改由內容的架構著手,也是滿有創意的啦。

本書的後半部順了非常多,而且許多敘述相當的精彩,看完後我決定再看一次,確定前半部讓我覺得卡卡的原因是什麼:
作者把書當成散文在寫,這應該是一種刻意,對照作者簡歷,畢竟作者得過「PEN / E. 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但應該很文學吧,就會有一些莫名其妙不知其所以然的贅言贅語(如:或如《聖經》所言:「塵歸塵,土歸土。」),或是似是而非的比喻(把大腦比喻成電腦),這些都相當妨礙閱讀而且具有誤導性,再來是作者的整體問題意識不夠明確,連同「情緒」一詞的定義與範圍也不夠確定──這點作者有說,在學界對於情緒的定義莫衷一是,有學者作過統計,共有九十幾種定義方式,而作者定義過兩次情緒,一次是描述性的,一次是詮釋性的──在不同學者的定義不同的同時,作者的「引用」雖然都是「情緒」,但這個詞在書中一直
都不是那麼確定意涵,而讓書的整體性顯得雜亂。後半段語句平實許多的原因,對照起後記,我猜是後半部寫作時期是母親病危之時,作者大概也要用最簡潔的方式處理書稿。
其實也是本書真的浪漫的地方──作者之所以跨界寫作,但又有點要跨不跨的(論內文,應該是前作《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的續作,只是用「情緒」作為本書的主軸),看前文與後記,以及內文大量寫自己父母的經歷,這本書是與父母之間的情書,這也是作者想要用文學手法寫作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充滿了誤導性──要嘛作者不真的是這方面的專家,要嘛就是文學素養真的沒有那麼好。

好,批評完了,但書中的內容並沒有真的介紹到。
近年(我也不知道所謂「近年」是多久,書中是這樣寫的)因為科技的進步,發展出所謂的「情感神經科學」,推翻了以往對於情緒的理解模型,也將情緒的範圍擴展到「社交情緒」(如尷尬)以及以往被視為是動機的狀態(如飢餓、性慾)等。人的核心情緒難以察覺,但足以影響人的感受,而核心情緒的產生原則上是基於生理狀態,也包括大腦的分泌、腸神經的分泌以及一些外在的影響。而人被影響的不只是情緒,其中還包括著思考。情緒一直都是判斷的要素之一,在古典柏拉圖以降的論述,都認為情緒影響著理性思維,但如果沒有情緒作為判斷的基礎,人將無法選擇,如杏仁
核是重要的情緒中樞,若是被破壞,是無法下決定的。社交情緒是道德感的基礎,動機性的情緒也會影響人的決策。最後,意志不但會被情緒影響,也會反過來影響情緒。這也是為什麼不同人或是同一個人,面對同一事件,會產生不同的情緒。
以上基本上是書中脈絡的梳整,可以基本看出每一個議題都可以再作許多延伸,在定義上都可能所涉的範圍有所異同,這就是在閱讀本書會產生的不一致感;但相對的,也是不同學說的匯整,與其說很有系統的圍繞單一主題而引用不同研究,不如說在展示現代關於情緒的研究進程。其中讓我相當震驚的是說到基因,基因會影響一個人的基本情緒,但基因是可以藉由後天決定是否會活化某些區段。我認為,回應到其它學說,如依附理論所說的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關係,會造成決定性的影響(請注意,在這裡並不是認同依附理論,但類似這種後天對待的論點,是可以讓基因的影씊T減少的)。

最後,不可免俗的,本書最後談到控制情緒的方法。其實在前半段就多少有提到,多運動、正念都對核心情緒有正面影響,離開現場是切斷情緒的方式,在書末單獨被提出來的有三:1.正視自己的念頭、2.轉念(找其他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3.描述,也就是向別人說出來。
頭兩項,如果你有看過《活出意義來》,其實就很像其中所談的意義療法,當然範圍沒有那麼窄;最後就是書寫。

讀了兩本有關「情感神經科學」所表述的情緒作品,《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這本真的非常經典,作者是情緒建構論的權威,新一代的典範轉移主要是由她帶起來的)、《情緒的三把鑰匙》,若其中所言為真,其實大部份關於情緒的書都需要再行檢視或修正。當然不能一概否認其價值,畢竟慶幸的是,幾乎所有有關於情緒控管的作法,在現代的科學研究中,都是有效的。
唯一的例外應該是「逃避念頭」,轉移注意力,在《情緒的三把鑰匙》中認為是沒有效的;以及,我產生出的疑惑──到底什麼是壓抑情緒?在「情感神經科學」的論述底下,是不是就不會有所謂的壓抑情緒呢?還是只是沒有探討到?目前我還沒有答案。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我正百無聊賴,你正美麗。
(妳是朵待沽的玫瑰,而我是怕痛的行者)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84.147 (臺灣)
PTT 網址

brella04/03 23:19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