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正實現居住正義的地方就是豪宅市場
考量現行豪宅貸款規定:成數最高4成,無寬限期,利率2%以上。
要知道任何商品只要沒人造市,交易就不熱絡,交易不熱絡,波動就大不起來。
簡言之,房子要有炒手去炒他才漲得快。
主要因為豪宅貸款4成槓桿太小(1/0.6=1.67倍),相對一般房貸8成(1/0.2=5倍),導致近十年豪宅價格就是固定在那邊,甚至不少還往回退。
對"炒手"而言,(這邊請排除自住自用置產...這些人對價格的撼動力太低)
槓桿那麼低,自備資金那麼龐大(豪宅基本門檻7,000萬就要先自備4,200萬),買家實際人數又很少(即使富豪本來就住豪宅,但也不是天天換豪宅)
因此這種東西流動性就低,資金壓力又大。
這種情況下槓桿開不起來,就變成很難炒。
因此與其炒個7,000~8,000萬豪宅,不如拿去炒工業地,或是分拆兩三間2,000~3,000萬物件。
因此當這東西變得不好炒
自然炒手全都跑光光,大家鳥獸散,玩別的遊戲去。
阿你炒手跑光光
你是希望你的房子用甚麼條件井噴??
靠需求的買賣,很難井噴的,井噴一定要炒。
阿你這東西不好炒,其他東西更好炒,那自然市場就無法有熱度,價格也爬升的很烏龜甚至倒退嚕。
結論:如果不想買到被炒高的房子,選個台北市地點不錯,10年內新房,室內實坪35坪大三房(權狀大概抓55坪,1坪120萬)再加個坡平車位,總價接近7,000萬(其實稱不上豪宅)。但價格相對較穩定,鄰居素質較一致。
部分節錄ceca大師豪宅線文章
--
為啥這些字看起來很眼熟?
有節錄您的部份論點
正常不會這樣做,不想被炒,但是想去炒其他的
豪宅線算是少數真打房政策,不過就小眾市場,真的全面限貸
相關經濟會涼掉
槓不起來、水流不大就沒人想炒
問一下西卡,其他縣市4000萬的豪宅線什麼時候要調
,十年不調的欸
不會調的啦,想當萬惡之首嗎
調豪宅線政治自殺
解除的契機應該會是連跌多年 一直沒遇到的話就是要通膨
多年到一般首購突破4000萬
首購青安跟高價限貸撞在一起的時候應該就會解除了
豪宅線會解除 只是需要一個時機
等下一波大漲嗎
政府覺得只有台北獻縣市能爽 其他都賤民
各縣市的豪宅線一開始的設定金額還算合乎比例,是
事隔多年市場局勢變了。
中南部設在4000萬太低了 現在中南部隨便買都3000萬
變成只剩1000萬的空間可漲
不解除對高薪低資產的人不利.
喔,我是說買房子自住非投資.
但是對高資產的人而言,因為可以買了之後用理財型房貸借出來.
所以只有現金週轉的技術問題.
我現在也可以弄一棟一億的房子來自住,之後再把錢借出來.
而高總價的人通常自住的房子都佔他的總資產沒很多.
例如真的住一億房子的人,通常資產都七八億到十幾億起跳.
所以他只要有準備,給他一點時間周轉現金..
他要買自住屋根本沒問題.
so....豪宅貸款限制最大的影響還是在薪資族.
例如你年薪500但現今只有1500想住5000萬,那你就靠杯.
另外,對高資產的人而言,投資她有很多配置和手段和標的.
所以自住的房子漲不動,其實還好,畢竟佔它資產比例不高.
而且實際他後面還是用理財型借出7~8成資金.
但是高薪族很愛住超過自己總財富兩倍甚至三倍的房子.
因此自住屋漲不動對高薪族非常的傷,傷到欲哭無淚..XD
因此...我們政府喔.
根本仇視領薪水的...XD
表面上說要對勞工好,實際上打最兇的就是打勞工.
因此...其實....豪宅限制貸款不解除..
影響也沒那麼大...對富豪真的差沒那麼多.
在線上的那些高薪族,就自己節哀順變.
台灣政府本來就把薪資所得當智障
租賃所得合法報稅都還有43%的扣抵 薪資所得什麼都沒有XD
台灣高薪族的稅率也非常高 所得淨額超過400多萬就40%了
以前大醫院醫生薪水都是報「執行業務所得」
所得稅非常低 直到有個阿呆醫生發現醫院沒給他保勞保
去爭取後 現在大醫院醫生的薪水全部變成薪資所得
繳的稅大幅增加 愛當勞工弄巧成拙的例子
魯空們要集中話題炒"單價信用管制",才是大絕招
歷年打房政策18招怎都沒效? 笨蛋!!! 破口在"貸款成數"
貸得起才買得起, 總價+單價 雙管齊下,才會有效壓抑房價
真管制政策:每坪成交價超過30萬只可貸5.5成 =>保證有效
限貸?那漲租囉~反正年輕人保證只能用租的~
對台北高單價的自住受薪族有差
讚 留言 分享
無論任何負面政策,都不利於薪資族
更不利於窮人
有錢人難買房代表窮人更難
豪宅CP值真的很高…
我現在住的也沒有要賣,
就每兩年鑑價增貸即可
不存在逆狀況
豪宅限制貸款是給剛步入有錢人族群最好的居住正義
大富豪沒在乎過這個
也就是大概1-10億的人的居住正義
或是資產七八千又高薪族
推
哪有什麼炒手 板上不都說是硬需求嗎
大概賴清德當第二任才有機會解除
要不要送交論文相似度審查XD
豪宅跟正義有什麼關係==
當你自住住宅只佔你財富的1/10.然後又不漲價.
你覺得有沒有很正義.
然後你可以透過理財型貸款讓自助住宅吃掉的現金只有2/100
再把錢拿去高收益的地方丟.
房子住個一段時間不爽換屋,新屋價格還是躺在那邊等你換.
有沒有很正義.
所以關鍵不同點在於,住豪宅的"有錢人"(非高薪族貸款買)
他自住的房子佔他財富比例很低,所以增值疲弱或不增值.
對他的人生和財富管理影響就越來越小.
反而價格不上升,他換屋的時候操作的麻煩度也不會變大.
但是對一般人而言,你的房子是你財富的兩三倍.
他增不增值,對你人生甚至後半輩子,有絕對重要的影響.
甚至影響大過一切..
台北一堆人,他賺一輩子的錢也追不上她住的公寓的增值.
不吃不喝也追不上..
那你說他自住的那棟房子增值有沒有對他很重要.
正義原則並不是指社會主義
台灣的居住正義提出時主張的是資訊透明
回歸正常的市場機制
原po可能想表達的是銀行貸款成數低的流動性不大
這些不是ceca 講的話嗎?還第一時間被本人發現
因為沒有急買賣所以資訊不對等的情況較不易出現
實價登錄還不夠透明喔
其實豪宅的資訊很不對等,你看到的實價登路假的機率很高.
沒跟你豪洨喔..
很多建商,某個數字以上才會做ab約.
所以實際上,有些豪宅買家買豪宅還可以拿現金,今天都是.
只是因為現在豪宅市場太悲慘,銀行賤價停滯.
所以才沒有當年那種炒作玩家,無本買豪宅在瘋狂超貸.
買3000做5000,之後炒作上7000.他一毛錢都沒出.
豪宅限制貸款確實把這票人給打跑..這點是真的有收到效果.
便宜治百病,但是基本門檻要過
推文有料
推ceca大推文
推c大 真的是有薪水沒資產的買房困難
對真的富豪完全沒差 就領薪水的有差
實價登錄就是1990年代提倡居住正義好幾年後才通過的
實價登錄開始施實時間是2012年但還有很多實施上的罰則
相關罰則和計價方式一直到2020才修正完成
68
Re: [閒聊] 大坪數.講到限制貸款,我覺得最莫名其妙的應該是台北市。 台北市 7000萬 新北市 6000萬 其他 4000萬 先不說這是十年前訂的標準,十年後通膨翻了幾番,還不修正標準,真的是很腦X外....43
[閒聊] 大坪數.之前大坪數低迷的理由,內行人應該都知道. 狂做ab約,買3000做6000貸款八成=貸款4800萬. 買一棟還可以拿1800萬現金,並且4800萬都是房貸利率1.7~2%. (相對那時候基本的貸款大概6% 7年期... 你光利率就.借4800萬等同你用一般周轉貸款1600萬的壓力..更不論現金流壓力)33
Re: [閒聊] 豪宅線該調整了吧?其實喔,豪宅限制貸款不提升. 主要衝擊的還是中高產階級....XD (還是超越一般中產階級的範疇) 但是對高資產的而言. 他們沒差拉.27
Re: [閒聊] 最近房市討論借文討論豪宅線限貸令,不曉得有沒有我沒思考到的盲點 剛好最近聽一位朋友遇到的情況 他買房的預算大約5xxx左右(非雙北),想買1xx坪的大樓 但就卡在碰到豪宅線,等於要自備3xxx萬 最後退而求其次選3xxx的8x坪大樓,自備1000萬(細節沒問)16
[心得] 政府妨礙庶民的豪宅居住正義本寶寶居住在雙北以外的縣市 前陣子想在青埔或台中買一間約100坪的新房子 結果一查發現價格超過4000萬。吃到限貸令只好作罷 結果就是本寶寶當起了房蟲 一間買3000多萬的自住,另外幾間一千內的順手買一買投資用。20
[閒聊] 豪宅限貸間接造成房市漲價台北7000萬 新北6000萬 其它地區4000萬 超過以上金額限貸4成 我雖然沒有數據證明10
Re: [閒聊] [心得] 房子易漲難跌其實房子易漲難跌這件事,可能只有中低總價的物件才成立。 過億或著超過豪宅線的物件,遇到急需資金周轉的狀況,很可能 一次就賠千萬。例如某天母豪宅 2014 年買 1.7E ,2020 屋主也許急需 資金,1.45E就賣了...有點慘。 記得仲仲跟我說過一句話,覺得蠻有道理的,他說水往低處流嘛,9
[請益] 目前哪個價格區間的物件交易流動性最高一般而言,若物件的價格超過豪宅限貸總價門檻(例如台北市7000萬元、新北市6000萬元、 其他縣市4000萬元)。投資人的槓桿倍數減少,資金利用率較低。 超豪宅線的預售屋,若有低首付跟優惠建商付款,大家會上車嗎? 舉例來說,最近在台中興富發中央公園新案,一坪價格約60萬元(算是那區比較低的),60 坪左右的房子加上車位,價格接近豪宅線。若接盤者看到要貸款超過4000萬元,僅能貸款四5
[問卦] 台北市中大坪數新房都誰在買的?台北市中大坪數新房(權狀60坪以上) ㄧ戶總價幾乎都要7、8千萬以上 台北市豪宅線為7千萬 所以這些房子只能貸款5成 等於要買這些房子 要一次拿出至少4000萬台幣現金 這麼有錢的人 幾乎都移民歐美了X
Re: [情報] 央行限縮30年房貸之說明結論: 房價續漲 重點是"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這一項限縮 豪宅炒作其實沒關係 這是影響小老百姓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