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討論] 三國結束後不久又五胡亂華的歷史意義?

看板C_Chat標題Re: [討論] 三國結束後不久又五胡亂華的歷史意義?作者
ccyaztfe
(1357924680)
時間推噓 5 推:5 噓:0 →:5

其他東西大家都已經說過了,我就不多說,我這邊就提兩個我的觀點來給大家參考


歷史意義一、中央集權的失能,分封制度的再起

歷史意義二、統治者正當性、天命觀的覆滅


先說歷史意義一,大部分人都會站在上帝視角,覺得中央集權才是正途,才是歷史趨勢,分封是開時代倒車,但這樣的想法其實很想當然

如果中央集權這麼萬能,為何劉邦要採用郡國並行制?

即便到了東漢,光武中興,他一樣有分封藩王!

可見封建制度並非一無是處,為此我們要先討論討論

而封建制度最主要的功效就是由自己派系、勢力的人去地方管理、執政,去鎮壓當地的地頭蛇

大家想想看世界各地的封建制度是如何運作就知道了

商周的封建、日本的封建、西歐的封建,都是由主君派遣自己的手下、血親去治理、控扼一個不穩定、不受控的地區,這就是封建制度存在的意義

秦滅六國以後,大家難道以為全中國就上下一條心,只服中央朝廷了嗎?並沒有

殘餘的貴族勢力、地方勢力仍舊蠢蠢欲動,這才是劉邦最後採用郡國並行的原因,他要靠劉姓宗親幫忙鎮壓那些地方勢力

而漢朝在經過400年後,雖然那些六國貴族勢力以經瓦解了,但新興的地方勢力也崛起了

地主豪強以及那些門閥氏族,雖無貴族之名,但有貴族之實,他們有自己的地,有自己的部曲、軍隊,自己的地盤可以不繳稅、不服役

這些新興的地方勢力對於中央朝廷是個威脅,如果他們還能任官的話,更是可怕

東漢末年的亂象,其實就代表著中央集權制度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哪怕沒有黃巾之亂、沒有廢史立牧,門閥豪強一樣已經尾大不掉了

中央朝廷、中央制度已經壓不住這些地方勢力了

地方勢力也根本不在乎朝廷在幹嘛

曹魏篡漢、司馬篡魏其實也證實了這點

沒人在乎老大是誰,也沒人要勤王

中央集權制度算是面臨了第一次的失敗

這也是為何司馬上位後要大肆分封諸侯的原因

因為不靠自己的宗室去鎮壓當地勢力,他們這朝廷也不會安穩

如果去看之後的魏晉南北朝,也可以發現不只是晉,後面的朝代一樣都有在分封諸王



歷史意義二

統治者的正當性一直是古代統治者要面臨的議題

簡單的靈魂詰問:為什麼皇帝是你當?為什麼皇室是你們姓劉的?

該怎麼回答? 因為我最能打?

要是這樣回答百姓,那天下就完了

到時候會有數不清的「挑戰者」造反來跟你打仗

所以漢朝初年時,學者就開始思考劉漢的正統性何在,最後勝出的就是儒家的公羊學派

儒家公羊學派以大一統理論幫劉漢宣傳,因為劉漢平定天下,帶給天下百姓太平,這是極大功德,所以劉漢理所當然要當統治者,你們其他人就該乖乖聽話當忠臣順民

總而言之,漢朝400年就一直靠這套在洗腦百姓、強化自身正統性

然而東漢末年爆發的一系列亂事,把這個正統性、神聖性徹底毀掉

大家發現:喔幹,劉漢朝廷也沒那麼神聖不可侵犯,只要有兵有土地,人人都能當皇帝欸

更別說之後的篡位了

我只要帶兵在首都造反,我就可以當皇帝啦,幹嘛還要當忠臣聽你的?!

也因此,之後的魏晉南北朝,才會瘋狂上演背叛秀



簡單來講,晉後五胡亂華,我認為的歷史意義尚有
這兩點

大概就是這樣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91.196 (臺灣)
PTT 網址

aerith122610/31 20:06第2點非常正確,幫推

yudofu10/31 20:07歷史不適合進步論,三國後一樣有分封跟中央集權

uohZemllac10/31 20:17推好文

nightyao10/31 20:49向來一個朝代被覆滅,後面的朝代修正前朝的短處,陳群

nightyao10/31 20:49的九品官人法,抑制非皇族的權臣叛亂,但官位世襲,造

nightyao10/31 20:49成朱門寒門差距大,所以随文帝的科舉制度打破差距,但

nightyao10/31 20:49科舉制度久了一樣有弊端。

gundam007910/31 21:09第一點沒打到重點:地方自治的統治、行政成本比認真搞

gundam007910/31 21:10的中央集權低作業成本且高反應速度

zxshih11/01 16:01好文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