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第54篇心得文#
pico夠好玩,也夠專業。
入坑意式的不二選。配件的話其實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與其一樣一樣的建議哪樣東西需不需要購買,
不如來個依照預算跟想要進階的方向去做配對建議。
因為個別心得都已經寫過了,
所以會隨著配對順便去引用過去心得可以比對參考
(比較舊的心得我有數數兒,但就沒編號,可以依照標題去找文)
==配對 01
原廠配對
https://i.imgur.com/x9Dqf3e.jpg
原廠配對是方便又穩的一個選擇,而且收納空間很少。
只要咖啡粉跟熱水就可以直接壓出一杯濃縮。
但當然這也沒什麼好提的,原廠配套都配好了。
這也是pico的優點。
如果要有選擇困難度,
可以參考我的綜合比較文 :
"[器材] 隨身咖啡 mini / nano / picopresso 心得"
==配對 02
https://i.imgur.com/YKpiYyu.jpg
加個便宜的手動秤
一個便宜的佈粉針
一個原廠12克粉杯
手動秤可以讓自己抓時間跟重量.
因為佈粉太重要了,原廠佈粉針只是入門選擇,
佈粉越確實出來的濃縮口感會越好。
建議買一把便宜的佈粉針去做佈粉....
12克粉杯可以讓自己多一點變化,
小份量或者抓手感不會浪費太多豆子..
做小杯拿鐵,或者咖啡因不耐的,都可以選小杯濃縮。
參考補完心得如下 :
第43篇心得 :
"[器材] 四種便宜佈粉針之測試"
第38篇心得 :
"[器材] Wacaco Picopresso 支架 & 12mm粉杯"
==配對 03
https://i.imgur.com/v63p6mM.jpg
解決完佈粉問題,我認為其次比整粉更重要的是壓粉問題。
這次就不要繞圈了,直接上定壓的壓粉器我覺得是蠻重要的。
粉餅壓得好,義式口感跟層次又會再度提升一次。
關於定壓之前分享文已經寫了蠻多了,
所以可以參考
第46篇心得 :
"[器材] Happy Tamper 義式定壓填壓器"
==配對 04
https://i.imgur.com/lKq5gba.jpg
上面解決了佈粉/定壓的問題後,最好有個整粉過程。
鋪平了粉面,在來下壓體驗會好很多...
從鬆鬆的粉直接下壓力感覺還是頗不痛快的。
而且整粉有助於處理粉上半部的均勻,
這樣也會讓萃取更加順利。
參考心得是第44篇 :
"[器材] picopresso 佈粉/整粉/壓粉 實驗"
這篇心得我算是集大成去說明義式最重要的前置作業..
不僅僅適用於pico,也適用各種半自動義式機。
內容很豐富可以看一下。
可以搭配第46篇心得 :
"[器材] Happy Tamper 義式定壓填壓器"
一塊服用。
==配對 05
https://i.imgur.com/ZXTbvJq.jpg
支架
對,就是支架,這東西雖然次於上面的器材,
但支架會讓整個體驗提升非常大,
尤其是連續出杯的時候,你會非常感謝有個支架。
支架不僅可以減輕手的負擔,
而且可以讓自己可以觀察出咖啡液狀況,
濃縮做好後,甚至可以不用管pico本體,直接掛在支架上即可..
當然支架有很多使用細節跟困難處理。
所以可以參考過去我寫的心得。
第38篇 :
"[器材] Wacaco Picopresso 支架 & 12mm粉杯"
第40篇 :
"[器材] Picopresso 支架 之使用疑難處理方法"
==配對 06
https://i.imgur.com/cdtyaxR.jpg
IMS 51mm粉杯
磁性接粉環
IMS 51mm粉杯的優點是可以用15克的咖啡粉還可以萃取的不錯。
而且本身粉杯比較筆直,可以搭配之後介紹的行星佈粉器
二次分水網在粉杯設定的標準粉量內的作用不大,可選擇購買來玩。
也因為IMS 51mm粉杯的設計導致原廠接粉環是不能上了。
所以得另外買51mm的接粉環,既然要買接粉環,當然買磁性的最好。
原廠接粉環有二個缺點,
第一就是外擴太小,導致接粉時還是會外漏。
第二就是沒有磁性,當在做佈粉時很容易就抖出咖啡粉來。
磁性接粉環沒有多貴,買了體驗加分。
這裡可以參考
第49篇心得 :
"[器材] picopresso 用 51mm IMS 粉杯 心得"
第48篇心得 :
"[器材] picopresso 用二次分水網簡易心得"
==配對 07
https://i.imgur.com/Kq9TtmV.jpg
行星佈粉器
其實前面介紹的佈粉針,都是需要練習再練習才能夠佈的均勻,
相對地就沒行星佈粉器顯得無腦許多。
在沒有購買autocomb的前提下..(反正也沒51mm)
只有行星佈粉器的方式了,
詳細的測試跟問題分享等等都寫在,
第53篇心得 :
"[器材] 行星佈粉器詳細心得"
==配對 08
https://i.imgur.com/3nT7gtR.jpg
最後最後,就是不要用手動秤了,換個義式秤可以自動計時,
會讓自己更方便。
這個就沒另外寫心得了,反正秤的功能都一樣。
唯一不一樣的是,買的秤必需擺的下pico原廠支架。
之前有支架分享過原廠支架可承受的寬度限制了,就不重複了。
==結語
以上01到08循序漸進的配對是我覺得可以慢慢進展的方向。
當然也可以一次到位或者乾脆留在01都可以。
端看自己想學到哪裡跟喝到哪裡的口感。
當然這篇已經先省略了磨豆機跟豆子的影響因素,
這個就自己依照預算去抓取了,我相信網路上已經很多文章都分享過了。
適合義式的磨豆機就那幾隻,都可以爬文爬的到。
豆子就按照自己口感去買,覺得不喜歡就換隻豆子而已。
但每換一次豆子,就要換抓一次刻度。
最好就是換到喜歡的豆子之後,就一直買同樣豆子是最保險的。
當然pico的變因還有可能熱水最後不燙阿,
手壓的壓力穩定度不高阿....
熱水很快就不燙就很簡單,直接放滾水進去就好了..
但其實手壓的壓力穩定度是可以買原廠的壓力表配件去練習的。
不過因為我個人壓了那麼久,出壓手感抓得差不多了。
壓力表配件就不太重要了。
但自己手感不好的時候,
可以買原廠壓力表下去看壓力練習手感,也是不錯的。
但除了溫度跟壓力這些會跟半自動機有差異的地方外,
其他可以做到好的部分做好,
我十分確定對於出杯義式的口感會有十分大的提升。
當然預算也就會隨著配對不同,花的程度就不同,
這個就自己依照預算去考量了。
https://i.imgur.com/6IqshR5.jpg
至於收納方面
https://i.imgur.com/CsJ1H7S.jpg
不過我更喜歡另外一種疊法
https://i.imgur.com/pSGGiST.jpg
有人可能會說我過去文章都刪掉不少看不到了..
這就要看你過去有沒有專心爬過我的文章了,
這篇算是有點給那些專心爬過我文章的一個小彙整推薦。
不然google其實也都找的到。關鍵字我都給您了。
我知道有人可能會來酸不是不po了為什麼來po或者說到時候又刪文了。
欸,反正你們知道我的,會刪就是會刪,不會刪的還是不會刪。
會寫就是會寫,不會寫的還是不會寫。
反正我寫文就是如此隨興。
--
本篇心得禁止無斷轉載,未經允許禁止全文引用
--
推!
推用心
ref. 不給文章代碼也不給連結,閱讀體驗很差
我給您一個建議 : 自己寫 (茶) 我要睡覺了,大大您自便
我要推!
冬天到了,pico 的好與壞都是剛擠出來入口溫度剛好,
甚至第二口開始因為放涼開始有雜味或偏酸。有版友試過
溫杯墊嗎?號稱在辦公室可以維持奶茶溫度那種。目前我
是倒熱水時順便溫杯跟問pico,夏天夠用,冬天大概不足
話說,今天第一次泡中淺焙的豆子,用pico預浸15秒,甜
味與花香都更明朗,好喝
每篇都噓是真愛吧? 就像以前的清德跟龍介(政治梗對不起)
推
真榮幸幾乎每篇都有追到,也讓我省下一點錢錢~
哇~亮點是1z的前100名小杯,眼睜睜看著號碼牌在我前幾個
就發完,真的想哭==
這個要用跑的過去排隊 ^^
推
請問IMS 51mm粉杯最多跟最少的克數有試過是多少嗎
?
IMS本身官方的數據是15-17克, 但這是針對半自動機而言,以Pico的壓力艙設計需要重抓.. 我有特別去測試過Pico的搭配上需求,但.... 這個要稍微從頭說起了.... 我寫心得第一時間的資料都比較原始, 後續有補充跟修正都會陸續更新原文。 所以PTT的文章都會逐漸被我更新內容。 但網頁庫存不太會更新舊文章的內容, 也就是說PTT我更新了,但網頁庫存是舊的。 這也是在我刪文後才發現的事情, 很多資料我手上也沒留存,目前我手上的資料也是剩網頁庫存。 所以抱歉,也沒正確資料了。 目前網頁的庫存都是舊的文章。也就是第一版本。 所以請參考IMS官方數據即可。 15-17
pico王直接推啦,讚
另外請問大大我看你之前的文章提到二次分水網可用
可不用,這篇又改成不用會不順,這樣是不是以新的
文章還是建議用二次分水網比較好?
我改好原文了比較不容易被誤解。 二次分水網是我自己必玩必用的東西~這個我自己玩就好。 這個再寫下去就是另外一篇心得文了。 我是沒打算動筆寫這個...(這篇不小心脫口而出所以導致您有所疑惑) 所以維持跟前面一樣說法, 在粉杯規範的標準粉量內可用可不用。
用心推,前陣子入坑很需要相關資訊
推個!
同是pico用家,推啊啊!
用心 大推
推pico好玩,專業玩濃縮的好選擇
感謝文章
picopresso 壓力錶上架了,1700多元
1800元才對
因為我手壓已經算穩定了,壓力錶感覺裝了麻煩, 這個推薦給還不確定自己手壓力道該如何持穩的人購買。
※ 編輯: kikolo (114.136.179.58 臺灣), 11/22/2023 13:05:05等yt多一些開箱影片就知道好不好用了,我比較好奇pico
的壓力變化
YT的影片不會比小紅書多,目前小紅書也沒什麼人分享
我覺得是,沒什麼人買
目前YT有個舊影片
我是看了影片後覺得壓力錶應該沒什麼作用
也有人提出質疑,所以我覺得這個要買的人自己考量看看
37
Re: [器材] 旅行外出用的義式器材推薦?我本身跟原Po一樣使用無印出的化妝包 只是再更大一些 因為我得帶整組咖啡設備往返兩地 Nanofoamer奶泡棒31
[器材] Picopresso材質&Kplus刻度分享前幾天開箱了Pico!! 之前嘗試帶Pro2去露營,雖然擺出來很酷但拎起來是滿重的XD 如果沒有車子要長時間步行移動帶Pro真的累, 還有豆子跟磨豆機.... 但寒冷的早上有香香的熱義式濃縮可以喝還是超滿足~30
[器材] 新手義式磨豆機選擇障礙+小週邊請益更新: 感謝各位前輩的協助和指點,最後決定如下 磨豆機購買Niche Zero使用代運, 目前原廠缺貨,要等一月中出貨了QQ 其餘配件買了26
[器材] pico+kplus二個月心得小弟之前都是喝手沖,從匿名2開始入坑,到後來摩卡壺為主。直到pico入手之後 幾乎就只喝pico了,目前是pico+kplus搭配,板上討論的滿多的,但文章很少。 過年回家帶回到老家的人喝,結果他們一喝濃縮(本來他們都喝摩卡壺)就愛上了 然後就開始在那看全自動義式咖啡機Orz......為了怕他們花大錢亂買, 後來有幫老家的家人買了staresso3代,之後應該也會在發一個比較文21
[器材] Flair 58 + Niche Zero心得分享平常都喝手沖,也持續了好一段時間 中間也有使用過一些平價手壓義式的器材 偶爾轉換一下口味是有些新鮮感 但產品壽命老實說真的也不太耐用 前一陣子推出58後覺得就是它了12
Re: [義式] breville 878 萃取問題, : 約莫喝掉將近 3 磅的咖啡了。 : 直到最近買了無底把手,才驚覺自己的萃取技術仍然有待加強。 : 無論我怎麼調,萃取的時間都非常短,大約 14-17 秒就會結束,想當然爾在萃取過程 中8
[器材] 請益pico+1z jmax壓不出水最近剛入手pico跟1Z JMAX 第一次刻度用140格,17公克的中焙豆子 壓得出水,流速正常,也有crema 第二次刻度用120格,豆子18克中焙 可是卻怎麼壓都壓不太出水,勉強幾滴...6
[器材]Picopresso vs 1Z presso Y3無底心Wacaco三代咖啡機集合。 照片中是picopresso跟1z presso金剛版無底套件加支架的對照圖,從蓋子到出口進入杯 子。2
[器材] C40+Picopresso及C40+GS3簡易心得最近好多版友也入手了C40,或許有的版友有在觀望考慮購入picopresso,希望這篇可以簡? 當個參考 C40+Picopresso 1. 風味 C40的手沖風味走向如何,做義式大致上其實也是相同的。做出來乾淨度高,有種透明感,?2
Re: [義式] picopresso 搭配kmax,覺得太苦怎麼調整如果真的太痛苦不妨直接弄成拿提吧... 太苦奶泡就多一點 推文再多也好不過一次親自試做.... 所以我就直接實作了 我這邊隨手抓大賣場義式豆子來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