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其它] 沖泡法請教

看板Coffee標題[其它] 沖泡法請教作者
hihibaby999
(辛)
時間推噓20 推:20 噓:0 →:53

一直都是用V60沖泡為主,沒有很系統的學習沖煮架構

就網路上說什麼就用什麼沖泡法,腦袋裡面就有一個很刻板的印象

淺焙就用92度水溫沖煮,深烘焙則用85度左右的水溫沖煮。

什麼46法,攪拌法之前也有稍稍研究過,但總覺得很麻煩。

最常用的就兩段注水,要酸多就第一段水量大點,要尾韻甜感多點

就第二段水量大點,也就這樣喝了一年多。


直到剛剛用James Hoffmann前幾個月推薦的v60沖法,簡直讓我覺得之前自己

沖泡的方式沒辦法泡出淺焙的香氣跟酸味,他用100度的水做沖泡,同時沖泡的時候

甚至是水尚未流乾就進行下一段的沖泡,這都顛覆了我之前在YT上看各種教學的印象

印象中有人說100度會把咖啡燙傷? 還有大家都很害怕的濾杯淹水。 反正用他的方法

我就是可以喝到又酸又暴力的淺焙,第一次感覺豆袋上的風味有靠近過...


我之前有看berg大YT上在店裡的沖泡法也是用100度下去泡,但他是用各種不同的水溫

交替沖泡,當然沖泡法沒有一定的答案,自己喝得高興最重要,但他的泡法就是讓我驚艷

自己對沖煮的認知,不知道板友怎麼看James Hoffmann的沖泡法,之前我記得有討論文

搜不到QQ,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0.103.252 (臺灣)
PTT 網址

soulivee04/11 20:40烘焙到快200度,100度不會燙傷啦~只是粗細要跟溫度匹配

阿災,反正YT大神說什麼就信什麼。反倒是James Hoffmann的研磨顆細是很細很細 又用100度去沖泡,我當初想說應該會苦爆澀爆,但好像還好

iamagan04/11 20:51溫度越高,香氣越多。越前面、越早沖完越酸,前提是不能

iamagan04/11 20:51淹水。個人淺見

對James Hoffmann 的泡法後面居然淹水,YT上大部分的說法都說淹水容易苦澀,但他 研磨的又細又淹水,一定很難喝吧? 然後出乎意料的還不錯

※ 編輯: hihibaby999 (60.250.103.252 臺灣), 04/11/2023 21:25:17

iamagan04/11 22:19有淹水,那整體沖完的時間呢?時間越短苦就還沒被放大

chishiang04/11 22:26James Hoffman沖法至少三分鐘

Aerials04/11 22:28#1ZafgyKc (Coffee)

哈哈 對就這篇。 發現那篇的推文跟我的疑問一模一樣 哈

Aerials04/11 22:29好豆子加上烘得好JH方法沖到3:30到4:00的粗細都還很好喝

LSTR04/11 22:30JH說v60樹脂效果最好,但100度的水沖耐熱不佳的塑膠,甘厚?

Aerials04/11 22:30淹水有緩衝效果 注水容錯率比較高 所以感覺相對穩定

Aerials04/11 22:31v60有PP的版本吧 耐熱120

Aerials04/11 22:34歐美手法的跟亞洲還有一個很大差別是粉水比幾乎都在1:17

Aerials04/11 22:34body和甜感會比較均衡 1:15會比較像茶味

LSTR04/11 22:35他有說磨豆機要好一點 細粉少的機子 磨細點沒毛病 不會塞

LSTR04/11 22:39他拿透明應該是AS版,可能老外家底厚,沒在怕塑化劑

※ 編輯: hihibaby999 (60.250.103.252 臺灣), 04/11/2023 22:42:45

gnor04/11 22:59如果陶瓷、 玻璃、AS,真心覺得AS的V60最好用,且穩定

gnor04/11 23:00如果(X 用過^

bben90091104/11 23:37知識沒有錯誤的話,JH的手法大多是在盡量均勻萃取下

bben90091104/11 23:37尋求較高的萃取率

chiugenius04/12 00:12看完後還是不知道你想問的是什麼?若是想問「怎麼沖煮

chiugenius04/12 00:12」,建議從萃取變因開始學起

Meyellis04/12 00:22喝的出差別就是朝自己喜歡的味道邁進,沒有什麼一定對

Meyellis04/12 00:22

longtimens04/12 00:27豆子不差 磨豆機不差 jh的方法當然不差 他就盡量把東

longtimens04/12 00:28西萃出來

longtimens04/12 00:28現在比較懶 都用jh的方法一次出兩杯

Icta04/12 07:16越高溫越容易出澀感

Icta04/12 07:16但反過來說,烘焙、水質、研磨度、擾動量配合好

Icta04/12 07:17即便用到100度也沒問題

Icta04/12 07:18高溫如果出問題,就是這四點裡面有狀況

Icta04/12 07:20就算是JH,焙度一深,他也還是選擇降溫的

eatandshake04/12 10:30用JH的方式以可以考慮兌一點水 會有兩種體驗

真的,味道開一點細膩的風味比較感受得到

lin8971004/12 11:12你一直在怕的那個東西叫過萃 但是豆子越好的話極限越高

原來! 不過說到頭來,我也沒經驗過真正過萃到喝不下去的難喝是多難喝,反而是 因為大家都說,淺焙沖泡2分出頭,就一路這樣沖著喝

lifeful04/12 11:23我很喜歡用滾水沖耶 沒有溫控壺又懶得用溫度計時很方便

cloud101704/12 11:33只要排水順暢 水位拉高叫做浸泡 水排不掉才是淹水

gyboy3804/12 11:33對V60濾杯材質有疑慮的話,可盡量挑PP(120度),避開AS(9

gyboy3804/12 11:330度)。

z016080204/12 12:00搜尋猿田彥也有討論這種細粉高溫挺有意思的

Icta04/12 12:14其實降溫度或調粗研磨,做到"同樣萃取率"時

Icta04/12 12:14雜味會減少,複雜度也會減少

Icta04/12 12:15如果萃取率相同,均勻度相同,能說出雜味的那杯過萃嗎

jakkx04/12 12:16現在沒有能測均勻度的工具吧…

Icta04/12 12:16這就是為什麼說了那麼多年的過萃其實是有問題的說法

Icta04/12 12:17用bypass濾器,好好做好wwdt,定壓,限定擾動量

jakkx04/12 12:18因為調整溫度也能降低雜味,說不對…至少溫度跟均勻沒關係

Icta04/12 12:18杯與杯之間的均勻度就會很相近

Icta04/12 12:18但即使這樣,降溫還是會降雜味

jakkx04/12 12:18只能說不知道的還很多,現在講的都是模型

Icta04/12 12:19no-bypass不是bypass,寫錯

Icta04/12 12:19由於現在不再只有傳統且主流的手沖法

Icta04/12 12:20就會發現過去以為雜味與萃取率連動的想法其實很多例外

jakkx04/12 12:21這應也是託均勻度一說掘起之福就是了。過萃可能也是其中之

jakkx04/12 12:22一的來源,只是可能跟想像中的單純某部分萃太多不太一樣

Icta04/12 12:22從長時浸泡法來看均勻度的話,理論上是接近絕對均勻

Icta04/12 12:23但擾動過度嚴重或流出時粉層受到破壞,都會出雜味

Icta04/12 12:24所以單純從各個顆粒有沒有很均勻溶出很難連結到雜味

jakkx04/12 12:24這個在手法上已經可以說是被確定了。所以有的說法很有意思

jakkx04/12 12:25像淹水就會難喝?手沖不看粉層?從以前的說法來對應很有意

jakkx04/12 12:25思啊。錯綜複雜

對啊,看兩位的討論才知道,原來之前吸收的資訊都是主流的沖煮理論, 有大神提出新的沖煮理論。就能刺激更多的討論。挺有趣的,是沒想到自己 被主流的框架限制得這麼死,所以James Hoffmann提出這樣的看法,才會讓我 感覺腦袋被打一棍。

※ 編輯: hihibaby999 (60.250.103.252 臺灣), 04/12/2023 14:42:31 ※ 編輯: hihibaby999 (60.250.103.252 臺灣), 04/12/2023 14:49:24 ※ 編輯: hihibaby999 (60.250.103.252 臺灣), 04/12/2023 14:55:34

z016080204/12 14:56覺得像注水挖細粉,最後搖濾杯讓細粉吸附到濾杯側邊上

lin8971004/12 17:56那就先大膽的提高萃取 到你覺得會難喝在回收一點

lin8971004/12 17:56有些萃取理論都20年以上了 那時候的豆子跟現在怎麼比

lin8971004/12 17:58挑間聽過名字的店 買個聽過名字的莊園藝妓 粉直接進杯

lin8971004/12 17:58子加燒開的熱水攪五分鐘過濾都好喝

halochaochao04/12 18:04在辦公室暴力法(飲水機96度直接下去、沖到一半被

halochaochao04/12 18:04叫走之類)都超好喝 哈哈哈 照規矩來反而差了一截

halochaochao04/12 18:04

chan1504/13 09:27用過很多沖法,現在都用46,很穩定的甜

ericlin0604/13 12:38盡信書不如無書

iamagan04/13 20:12哇~多看多學,受益良多!

lightmei04/14 08:50主要還是看自己喜歡的味道,雜味其實也是咖啡自己的味

lightmei04/14 08:50道,喜歡的話粹到底就是了,不喜歡的就去分段粹出自己

lightmei04/14 08:50喜歡的風味,沒有正確答案

ueiwei04/14 09:02看了這篇和留言,試了JH的方法...還滿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