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分享] 路網活生生從天鵝被打成醜小鴨:台北捷運

看板MRT標題[分享] 路網活生生從天鵝被打成醜小鴨:台北捷運作者
vcbxnzm
(㊣﹋)
時間推噓5X 推:11 噓:69 →:88

文章開始前要先說清楚
路網從天鵝被打成醜小鴨
也就是雙北捷運局的設計功力很差
倒跟捷運公司無關, 他們反而經營得很專業

路網設計好壞並不是隨便說說
有圖有真相:
https://i.imgur.com/g53vmeq.gif

google 地圖在此, 歡迎點開仔細比較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dKoa-jGWySCNs0c4yURUanvpLhKkxvoe

就算是外行人
光用肉眼看也會發現
路網一個結構鬆散很多空隙, 一個布局紮實密不透風
沒點破還會以為後者的公里數比較長咧
實際上後者的長度甚至比前者還要短 0.7 公里

以下交代細節文長慎入, 沒耐性可以直接按 end 看結論
部分內容摘錄自小弟的部落格
https://medium.com/%E9%9B%BB%E4%BF%A1%E7%9C%8B%E4%BA%A4%E9%80%9A/29d68485c1d3

----------------------------------------------------------------

中研院有一套台灣百年地圖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當中的圖層可以找到 "臺北市舊航照影像(1974)"
當時的城市輪廓, 就已經出現完美的棋盤狀
https://i.imgur.com/yfS4IBj.png

棋盤狀有什麼好處呢?
答案是利用大眾運輸想要到市區的任何一個角落
原則上轉車一次就會到達目的地
運氣好甚至剛好在路線上不用轉車
台北市 6 縱 5 橫 總共 73.5 公里 29 個交叉點
做成捷運系統將會成為全世界運輸效率最高的地方, 沒有之一

一個生活圈平日的人口流動
就好像金魚嘴巴一闔一開
早上往市區集中, 上班上課
傍晚往外疏散回家
市區裡面做成棋盤狀系統, 上班上課最多轉車 1 次可到
但市區東南西北四個面有 22 條線往外放射
又該怎麼接?

答案是盡量按照道路紋理往外放射
不要故意亂轉彎
比如市區偏東邊的南北向路線
往外放射原則上直走, 需要轉彎時盡量往東轉
但如果遇到特殊條件的時候
東邊角落路線也是可以反過來往西走
因為一路上會與相鄰路線十字交叉
萬一真的沒路就不要硬闖
停下來結束也是可以

由於郊區土地使用強度減少, 建築物樓層較低
加上越外圈的周長越大
因此路線往外放射的過程中, 可以根據需求出現開岔
列車實際運行會變成左線右線輪流跑
或者班距較長時, 開岔點做列車的分解組合

把握以上兩大原則
台北捷運市區以外的路線其實並不難找
市區是棋盤
https://i.imgur.com/zIaeP2R.png

往外變成放射
https://i.imgur.com/nYOeg1z.png
兩邊結合並灑上超商黑點
https://i.imgur.com/dm8Zzew.jpg
最後調整縮放, 把線條粗細設定為 1 公里寬
並與現在的台北捷運路網放在一起比較
最後得到下面這張動態圖
https://i.imgur.com/plU2bZ8.gif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理想路網有一條八里到安坑的路線
但實際路網這條路線還差了泰山板橋輕軌
https://www.dorts.ntpc.gov.tw/home.jsp?id=3b451875a9147428
兩邊同時把不完整的相對應路線扣掉之後
理想路網 258.6 k, 實際路網 259.3 k
先不追究板新三蘆中永和一堆死角
光是在天母與林口附近
實際路網覆蓋超商數就少了一百家
相當於廿萬人

好好鱉殺到屎流
台灣難波萬的一次機會就這麼被捷運局搞掉了
如果做起來會變成全世界捷運建設的經典教案
現在只不過是設計失敗的教材而已

所以前幾天看到汐止民生線要闖關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149882
小弟覺得捷運局這下終於要出大錯, 時辰到了
本來亂轉彎的地方如果願意認錯修正
市區棋盤路網還是救得回來
汐止民生二期如果真的挖下去
棋盤路網破相, 就再也回不去了
天鵝確定打成醜小鴨!

真遺憾

--
電信看交通
http://fb.com/102448641372636
https://medium.com/%E9%9B%BB%E4%BF%A1%E7%9C%8B%E4%BA%A4%E9%80%9A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4.13.23 (臺灣)
PTT 網址

TaiwanXDman05/07 05:06棋盤式路網轉乘轉到死啊 這在當年南北大動脈分拆時

TaiwanXDman05/07 05:06板上就吵翻天了 #1FIxI6dI L型路網可以轉乘較小次

請問您知道有這種東西嗎?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a/CSX_5349_GE_ES44DC.jpg

比較舊的設計是芝加哥粉紅線 沒考慮轉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37mQLm66N0

想平面轉乘其實很簡單 因為棋盤路網站距很均勻 行車時間幾乎固定, 秒數零頭很容易用技巧切齊 路口可以縱向佔用 1.5 分橫向佔用 1.5 分 最低班距大約可以壓到 3 分鐘一班車 停靠時就停在十字路口上 奇數 time slot 南北向, 偶數東西向 大概像下圖這樣的概念

https://i.imgur.com/c67PvfX.png

假設是靠右行駛 由西往東列車, 前半段可往北轉乘, 後半段往南 車子總共 6+1 節車廂 中間第四節比較短只有連通沒有上下車門 上車位置如果轉乘方向相反 上車後走到另一邊就好了 鐵軌交叉處下方放 X 型人行地下道 真看不懂也可以在四個月台之間流動

hellopanda05/07 05:24棋盤路網只有在節點上才能保證只轉乘一次==

buslover05/07 06:30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不過天心林志玲都很美 青菜蘿蔔也各

buslover05/07 06:30有所好 蓋捷運限制很多 現在這樣沒什麼不好

keydata05/07 06:57又是個地圖幻想XD

coon18205/07 07:20轉乘轉到死

edison05/07 07:33真遺憾

hicker05/07 07:35閱 不知所云

mushroomface05/07 07:50棋盤路網才是增加轉乘需求 小學生也懂

krrvincent05/07 07:566縱5橫11機廠 讚讚讚

omkizo05/07 08:06第一次看到鍵盤也那麼嗆的

omkizo05/07 08:06我對你的作品沒意見 但態度有待加強

ji394xu305/07 08:11不知所云

victtgg05/07 08:20是有多愛濫用"沒有之一"這四個字....

victtgg05/07 08:21台北市蛋黃區的捷運路網本來就是棋盤狀,往外輻射是因為

aptt178705/07 08:22所有蓋捷運的都是白痴,你最聰明。

victtgg05/07 08:22新北市的道路系統又不是跟台北市區一樣棋盤狀的,現行的L

victtgg05/07 08:22路線是最能減少轉乘次數的設計

chuegou05/07 08:270202了還有人推崇棋盤式 更新了我的三觀呢

ek25205/07 08:28我只知道你那種棋盤狀畫出來的路網沒有比現在還有效率

R10105/07 08:32當初是故意規劃L型的,這樣轉乘次數較少。你說的棋盤式其實

R10105/07 08:32北京更符合,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北捷。一個路網的好壞除了密

R10105/07 08:32集度外,其實轉乘更重要。北捷是我覺得目前亞洲轉乘設計最

R10105/07 08:32好的地方,其他地方雖然路網更密更大,但幾乎每次轉乘都像

R10105/07 08:32是環狀線轉其他線一樣。

Lawaly05/07 08:43而且棋盤式的轉乘一定要上下樓梯,真的有比較方便?

Aixtron05/07 08:47鐡定沒碰過納利,沒修過捷工,你這只要節點掛,整路網就

Aixtron05/07 08:47停了,又不是公車可以轉到巷子裏

Littlechozy05/07 08:49歷史緣由先去搞清楚,這路網規劃時都還沒有捷運局

Littlechozy05/07 08:50而且都被討論到爛的議題了,顯然就是沒有做功課

kougousei05/07 09:09全世界你最懂

kougousei05/07 09:09路網設計不是只考慮這些因素

mstar05/07 09:09

keydata05/07 09:17棋盤狀除非能過軌,不然推文的11機廠就能打臉這篇文打到

keydata05/07 09:17臉腫

keydata05/07 09:17能夠寫這麼長的廢文也是厲害

es9121305/07 09:34你先跟我說棋盤路網要如何達成「任兩線兩點轉乘」以及

es9121305/07 09:34「平行轉乘」,不然94通篇廢文

moriyaorange05/07 09:36說這麼多還不是事後諸葛

c303528105/07 09:39原po的部落格厲害了

WilliamXD50005/07 09:39謝謝哦

YellowWolf05/07 09:57捷運板菜逼八真心公三小

hicker05/07 10:06十字軌道交叉只能用在交通不密集的地方

hicker05/07 10:07交通密集的還是要用立體交叉 但地下的捷運是另一套模式

hicker05/07 10:09上上下下跨越已是日常 請參考東京地鐵地下隧道立體模型

leopika05/07 10:14天母人當年自己反捷運,現在怪政府?

leopika05/07 10:17https://bit.ly/2WbORAk 前因後果都不知道就在罵政府不

leopika05/07 10:17走天母

Kaishakuma05/07 10:18所以你的每個車站都在交叉節點上 這設計真棒

leopika05/07 10:36別人在講下車轉車結果你貼個十字交叉能幹嘛?

leopika05/07 10:36幹線公車八橫八縱就是你最愛的棋盤路網,你去那些公車上

leopika05/07 10:36問問看有幾個人真的願意上個班換三次車

※ 編輯: vcbxnzm (111.254.36.182 臺灣), 05/07/2020 11:03:25

leopika05/07 10:56你自稱的理想路線偷砍掉三鶯線,你畫的汐止線根本沒通進

leopika05/07 10:56汐止市區,然後在那邊沾沾自喜自以為公里數比較短?

三鶯汐止有各自的問題 先不轉移焦點 所以兩邊長度都扣掉沒算

hellohenry05/07 10:56老大,你的模型無法平行轉乘,對民眾反而更不便,而

hellohenry05/07 10:56且你也沒考慮路線因故中斷時的調度方式,鐵路不比公

hellohenry05/07 10:56路,棋盤式並不適用

細節要不要仔細想清楚再提呢? 有解或是可沿用的方法下次就不浪費時間贅述了 因故中斷分 edge / node 目前的系統怎麼解, 平面路網可照搬, 並沒比較差 輕症單線雙向密度減半, 重症同樣會停擺 而事實上也並非所有車站都做平面 流量大的還是得弄成立體 平行轉乘不過是顧此失彼的思路 父子騎驢怎樣都有話說而已

hellohenry05/07 11:00還有,捷運沒辦法用你那種十字形道岔,供電用第三軌

hellohenry05/07 11:00會在這裡形成一個超大的非橋接區,列車通過時兩邊集

hellohenry05/07 11:00電靴都沒搭到三軌斷電就好笑了

列車前後都裝, 就像兩支集電弓那樣

danielchen05/07 11:10如果是作文比賽我會給你高分

※ 編輯: vcbxnzm (111.254.36.182 臺灣), 05/07/2020 11:22:53

leopika05/07 11:17幹線公車也是平面轉乘啊,有幾個人願意轉三次?

Stan600305/07 11:17所以我他媽的中和線呢

Stan600305/07 11:18機廠怎麼設定?需要幾組列車?

Stan600305/07 11:19工程經費和時間跟原本差了多少?

Stan600305/07 11:19如果是小學生塗鴉我會給滿分,很可惜不是

Stan600305/07 11:25第三軌每個轉向架都有…

hicker05/07 11:26這篇需要翻譯蒟蒻....

Stan600305/07 11:31所以你的轉乘站要做平面交會???

Stan600305/07 11:32認真要搞上個世紀初的設計?

Stan600305/07 11:33不對是上上個世界…

Littlechozy05/07 11:34複線平面交叉要三分鐘一班是開玩笑吧,最好排得出來

Littlechozy05/07 11:36如果平面交叉設在車站旁邊,進站速度要設多少才能通

Littlechozy05/07 11:37過安全驗證?

Littlechozy05/07 11:37更別說出站加速就進入沒電區間,電流夠不夠就是問題

cdf336905/07 11:40棋盤式營運成本太高 效率可能不如現在的同心圓拓樸

amnotu05/07 11:48

cdf336905/07 11:49而且台北盆地的中心是台北車站 你的棋盤偏東太嚴重

doraemon129K05/07 11:59奇聞共賞

c25512005/07 12:01光看圖片就覺得不舒服了

yaoyang3010305/07 12:03朝聖噓

canandmap05/07 12:03怎麼覺得你就是01的一個小路人呢?

tyytt05/07 12:09這樣轉乘也是最多兩次吧?轉乘轉到死在哪裡?

cdf336905/07 12:15樓上數數淡水到樹林要轉幾次

billkingFH05/07 12:15整篇論述模糊 我以為是八卦版文

sinclaireche05/07 12:23這個ID給尊重

leopika05/07 12:28淺灰的麟光轉到草綠的松仁要四班車

octobird05/07 12:33幾年前在板上吹噓完自己設計的台中捷運路網後,讓你志得

octobird05/07 12:33意滿到現在終於破功啦XDDD

leopika05/07 12:33泰山到林口怎麼會走0便利店的山區?而且這樣彎是放棄機

leopika05/07 12:33場線?林口可沒有不靠機場單獨營利的能力

edison05/07 13:31淡水>樹林不就在北車轉一次就到了

Kazamatsuri05/07 13:40淡水-民權西路-迴龍-樹林 兩次啊~ 科科

eternalmi1605/07 14:03你個人論述就算了,你畫的那些圖是來亂的?連圖都不

eternalmi1605/07 14:03能好好畫了你還想討論什麼?

Darvish1105/07 14:21全世界好像你最懂一樣,當政府一堆專家學者都死人

SHR458705/07 14:28你跟我講一下台北捷運現狀哪裡不棋盤了?

SHR458705/07 14:33而且不講轉乘問題,交通流向就不一定是南北縱貫東西橫貫

SHR458705/07 14:33了。

coffeemilk05/07 14:54有這種城市的路網嗎?全棋盤????

coffeemilk05/07 14:56就算玩模擬城市全平原的地圖我也不想用全棋盤

smallcar80105/07 15:02只看地圖規劃,沒有考慮各區交通流量不同以及瓶頸如

smallcar80105/07 15:02何處理

agh38669005/07 15:05???

joseph422905/07 15:11天阿 還在跳針平面轉乘! 大家在講的是需要換車的次數

joseph422905/07 15:11而不是轉乘方式,誰管你是不是平面轉,換車次數L型路

joseph422905/07 15:11網就是優於古早時代的棋盤式設計。

ting44505/07 15:34棋盤轉乘才多好不好...

xy190431205/07 15:40你的路網光市中心善導寺到中山國小都要轉兩次欸 這就

xy190431205/07 15:40是為什麼北捷要轉彎 不然平行的線無法互相轉乘

moriyaorange05/07 16:05連交通脈絡和生活圈都搞不清楚了還一直強調軌道路

moriyaorange05/07 16:05網一定要棋盤式規劃,以為軌道建設跟都市計畫裡的

moriyaorange05/07 16:05新市鎮一樣,開了就會有人聚集?

cdf336905/07 16:27其實北捷的構造很簡單 先有一條通過中心(台北車站)的主

cdf336905/07 16:27線(藍線) 然後是一條通過中心的L線(紅線) 然後把L線順時

cdf336905/07 16:27針轉90度 放遠一點就得到第2條(綠線) 再同樣順時針90度

cdf336905/07 16:27放更遠一點 就是橘線 這在說明什麼呢 也就是說下一條 就

cdf336905/07 16:27是橘線順時針轉90度再放遠一點 再看看末端中和線南西南

cdf336905/07 16:27的走向 也就是光復-和平 然後西北西走 直上林口的林口線

cdf336905/07 16:27啦 (誤)

hjchris05/07 17:29鍵盤規劃,你ok我就好

O30005/07 18:17圖.....

Oranonce05/07 18:43好謝謝 請出錢

MKPTT05/07 18:48全世界就你最聰明

sj405/07 19:09??

TaiwanXDman05/07 19:20其實原po寫文章不要這種天下只有我天才 其他人都是

TaiwanXDman05/07 19:20智障 我來好好教導你的語氣 (含閣下的部落格那些文)

TaiwanXDman05/07 19:20基本上也不會被噓到X1以上

TaiwanXDman05/07 19:21這種高高在上的語氣 就算內容很有料 都有可能被噓

TaiwanXDman05/07 19:21更何況內容如果沒料的話...

kill111ful05/07 19:28你出錢就能完成

ultratimes05/07 19:53其實啊,現在的路網就算能一次轉乘 還是有人會轉兩次

ultratimes05/07 19:53橘線->古亭->中正紀念堂->紅線 就是例子

ultratimes05/07 19:54橘線->東門->紅線,老實說不會差到哪裡去

ultratimes05/07 19:55但現實面是這一點差距已經讓很多人會轉兩次了

jackwula921105/07 19:56你怎麼不推薦把台北市整個炸掉重新規劃

ilikegoodgod05/07 22:24為什麼要讓我花時間看廢文!

chingo36805/07 23:57實務上的施工介面多如牛毛,當然幻想爽就好了

Mimicker112305/08 00:54奇文共賞

rdu2015905/08 07:00去玩模擬城市啦,那邊蓋捷運不用花錢

liweihau05/08 07:06"原則上轉車一次就會到達目的地"??????????????????

liweihau05/08 07:06你看看你的路網 確定真的都能一次轉乘?

liweihau05/08 07:07沒有交會的路線、需要轉兩次以上的情形一大堆呢

RachelMcAdam05/08 10:56我都玩沙盒模式,資金無限

abc48052805/08 14:32小畫家XDDD

eter9883205/08 17:08看了第一張圖先噓 是在畫啥

TaiwanXDman05/08 17:19他內文其實有說啦 他把線條故意設成1km粗

TaiwanXDman05/08 17:19然後把地圖拉小 藉此可以顯示現在路網就算服務1km

TaiwanXDman05/08 17:19還是空洞一堆 不如他的路網1km範圍毫無空隙

kevin95503205/08 22:44不懂裝懂...

a1985110605/09 00:05他跟u大師比誰比較有料? XDDDDDDDDDDDDDDD

tinystudio05/09 10:27END

canandmap05/09 10:52不要拿u大師比吧,大師的料比較多一些

QuentinHu05/09 13:16欠噓

winstonzhong05/09 22:36你最懂,好棒棒

devin032905/10 04:402020年度廢文提前誕生了

newstyle05/10 07:26台灣的建設是跟政治有關,跟專業無關~

hicker05/10 08:47萬事政治至上 專業為下 其實是件很悲哀的事....

keydata05/10 10:07真的講專業的話,很多條線現在還在自償率努力中啦

keydata05/10 10:09顏色對了,想硬幹嘛,什麼交通平權都講出來,顏色不對,

keydata05/10 10:09請回家認真算自償率

Metro123Star05/10 13:30第二屆備份大賽預告?

nkfcc05/11 00:21你爽就好?

taro0116lo05/12 13:32棋盤看似公平工整,不過並不符合真實需求

velaro05/14 22:48全部垂直沒辦法做平行轉乘吧

velaro05/14 22:48北京地鐵就是棋盤式,每次都轉超久

gomile88808/30 09:38沒料硬要講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