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顧立雄:牽引式火砲不符作戰需求
※ 引述 《bigsun0709》 之銘言:
: 推 irridiance : 台灣早就自行開發過155自走砲搭載輪式載台,但主事 05/23 13:45: → irridiance : 者不採納 05/23 13:45至於軍備局自稱的155卡車砲
我個人覺得很迷,他只有模型展示過
砲貓不管未來會不會買,他有動過,有打過是真實存在的
但軍備局155mm輪型自走砲?
先不提他有沒有火力展示過
如果他當時開發的是有自動化射擊系統(自稱單砲TOT)
那到現軍備局完全沒有任何國造砲兵自動化的產品出來
連新聞都沒有
當年國造XT69 155公厘增程砲至少有打過實彈
還有參加國慶閱兵
https://pic.pimg.tw/andro0918/1559226895-491211081_n.jpg
陸軍當下就拒絕要買T69
全案就封存了
所以現在說軍備局已經開發出來,陸軍不買
叫他把砲拉出來和砲貓一樣示範一下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https://pic.pimg.tw/andro0918/1559231885-3829543784_n.jpg
民國96年的宣傳是
射擊穩定,計算迅速:目前原型砲的設計是以155公釐四五倍徑砲管(符合JBMoU),可攜帶17發彈藥、4名操作人員。最大射速為每分鐘6發(配置自動上彈系統),全系統以兩組後駐鋤維持火砲射擊穩定,並用油壓系統操作火砲,射控系統配有定位定向系統(INS、GPS)、砲口初速雷達及彈道計算機,在取得目標坐標後,可迅速解算彈道,賦予火砲射向與射角。
現在114年...
對了當年宣傳對標法國的凱薩式、瑞士弓箭手
--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12044
9月就會下基地接受訓練,但傳出幹部人力、裝備都缺很大,導致有步兵營的幹部集體向立委陳情,對此國防部坦承,新訓旅處於人員、裝備不滿編的狀態。
==
一個軍團只有一個營下基地,一套裝備都拿不出來。
你認為戰時一個軍團幾十個營能拿出多少裝備?
--
汰除是熔掉還是當誘餌啊?
國軍汰除裝備大都當廢鐵賣 少部份移作教學 展示 欺
敵 靶具等
中科院還是老實點別想什麼對標凱薩之類的夢話,照抄
南韓K105A1卡車砲比較實在
k105a1是2010研發2011年樣砲2014就可以投產
155砲管我們什麼時候會生產的
這台卡車砲軍備局2007推樣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門砲我覺得沒那個吹噓的功能
沒有打過上面宣稱的各功能後續也沒有在其它武器上
被引用
像定位定向砲口速自動裝填等後面迫砲雲豹都沒有
@Ceelo 按國史館資料是民國七十三年
原來我們曾經差點有卡車砲
兩千年代好像在世貿有看到展出一台不知道是不是?
是
一樣模型
是這個嗎?
XT-69我記得好像還被南非告過
南非閱兵看到崩潰
關鍵字:陳笏
火砲是技術門檻最高的傳統武器,遠超過戰機和潛艦
請問毫無工業可言的台灣,何德何能自己搞?
遠超過戰機和潛艦?
中國1966被封鎖用人跟算盤也能造潛艦
那時還剛好十年浩劫的樣子
應該是有沒有想作不是能不能作吧
台灣毫無工業?這是哪個年代穿越過來的
我們跟對岸都曾經是逆向工程的高手
計算這點即使是NASA,在1960年代電腦普及前,一樣
需要大量專職計算員。
蘇聯的全套現代化工業體系扶植是中國近代史的轉折點
,即使是核彈相關科研、工業的前置需求,都比遷台
後國府要強上許多。再來就是中共體量優勢累積的結果
。
台灣之所以”無工業可言”的另一個關鍵點,是國府手
邊的科技專家,都主動或被迫選擇留在大陸。而跟著去
台灣的重量級學者,卻全都是文組專長
錢學森也沒來台灣
農工階層 反而不怕共產黨
美中用手算都能造潛艇...
還是核
當初政府來台後第一個畢業的本土博士生也是文組。雖
然對個人來說難度比理工高很多,但對國家發展的意義
而言,基本為零
在1970年代電資成為新儒術前,文組都是PR9字頭的學
生在唸
不是醫科嗎 70年代前 常說的三師 醫師 會計師 律師
醫科的排名一直沒被洗過,討論意義不大
醫科三類組,會計師、律師都是一類組(文組)
19
國 : 軍秉持「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傳統兵力」原則建軍備戰,也正全面檢討調整三軍兵力 結 : 構。例如,國軍有許多老舊戰車,淘汰後將以無人機部隊取代。 : 顧立雄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明裝備汰除規劃,他表示,國防部會依照武器獲得期程逐年汰29
個人認為射程是問題之一,但打得不準,發炮時間又慢,人員編制龐大也是很大的問題, 打完就跑才是野戰火炮該有的表現,由其現代戰爭無人機偵查一堆的情況下,你火炮發射 完時間拖的越久,越容易被對方偵搜到然後摧毀掉。 台灣真正該買的野戰火炮,應該類似美軍Hawkeye 105mm這種16
砲兵講過很多久次的東西就不重覆了 結論就是,不是砲的問題 是沒有現代化的的射指及通信 再來就是現在的後備軍士官兵素質極差 後備的兵力是常備退伍後轉服的,因為軍事訓練役+停召預官預士11
當然有打過實彈,畢竟就是XT-69那根砲管 但是也只有公開一張照片而已 更神奇的是2023年誤擊賞鯨團的新聞竟然是用輪砲車試射的照片 : 民國96年的宣傳是17
其實我不太想回的... 但是上班前再回一次... 這是兩句話,分別是 『軍團砲兵營編制連絡官數員,戰時派遣至上級指揮部』 『聯兵旅砲兵營編制連絡官數員,戰時派遣至聯兵旅旅部及慣常支援之聯兵營級』
爆
[情報] 日本決定研發大口徑防砲對抗無人機日本決定研發大口徑防砲對抗無人機 防衛省官方網站發佈新的火炮系統研發案相關文件顯示, 日本正在在重新規畫其防空系統的未來的發展方向, ↓防衛省官網51
[分享] 「105輪型戰車」 軍備局專訪影片軍備局看來對於輪型戰車此案勢在必行, 讓自由時報做了一個專訪影片,透露和證實了蠻多資訊: 113年一月開始,軍備局、中科院和陸軍兵監每週定期開會, 目前已經完成D3樣車外型和內部配置的初步確樣設計,23
Re: [新聞] 獨家》揭密雲豹120公厘迫砲車構型 性能類我好像又穿越了,在我那個世界,一開始雲豹是規劃後膛120迫砲的,202廠還特地改 了一門實驗品,但陸軍沒要, 後來陸軍要的是120迫與81迫搭配電動砲座,砲座可以降低後座力並自動帶砲與射控, 其中120迫還有半自動上膛裝置,這樣就不需要把迫砲彈抬高過肩. 2010年代初,軍備局測試了迫砲雲豹,發現窄到不行,這主要是雲豹原始設計的問題,17
Re: [討論] 台灣國軍陸軍引進卡車自走砲之困難與必要參考Gdiaofuta板友整理的國軍砲兵文 國軍主戰兵力砲兵主力為 軍團砲指部砲兵營11營+3後備砲兵群3個營 砲兵21指揮部砲1營(M110A2) 砲兵21指揮部砲2營(M110A2)5
Re: [討論] 台灣國軍陸軍引進卡車自走砲之困難與必要臺灣要引進卡車砲其實有幾個考量必須先思考: 1. 彈藥:臺灣現有的155彈藥為舊式M107系列 彈藥,並無法支援超過20公里以上的射程。如 果要引進長倍徑卡車自走砲,勢必同時要引進 新式彈藥。在自行生產產能有限、外購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