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馬斯克: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今年試
這篇討論文,很多人都還是在討論要如何用機器人取代現有自動化設備
但是會不會大家都想錯方向了呢?
馬斯克說的是未來每一個人都會需要
這樣其實就是一個多功能的家庭管家
可以處理家裡的大小事,收包裹,搬東西,做家事等等
畢竟家裡的設計就是給一般人類使用的,所以人形機器人可以快速的適應
這樣子是不是就比較合理了呢?
--
確實
yftsai:人形機器人掃地 不可能 取代掃地機
又沒人說人形機器人是要拿來取代現有工具XDDDDD
這種就是標準搞不清楚狀況
有沒有想過 你家有掃地機 洗碗機 洗衣機
為什麼你老婆還是像傭人一樣家事累得要死XDDDDD
3D列印 5G 元宇宙 AI 現在機器人 市場就是各種吹
因為這些自動化就是還差最後一哩路
有機器人還是會累得要死 不要不信
人形機器人要做的事取代你家傭人 不是取代工具
人形機器人要做的事取代你家傭人 不是取代工具
不管你是請傭人 還是 請老婆當傭人 都一樣XDDDD
不管你是請傭人 還是 請老婆當傭人 都一樣XDDDD
ubike不是要取代捷運 是要取代捷運無法到家門口的
ubike不是要取代捷運 是要取代捷運無法到家門口的
最後一哩路
最後一哩路
機器人就是要取代 現階段無法自動的作業員工作
機器人就是要取代 現階段無法自動的作業員工作
補足自動化的最後一哩路
補足自動化的最後一哩路
這推文好魔性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重複兩次嗎 哈哈哈
機器人取代老婆!?
推文 是機器人搞笑嗎?
不是都需要嗎 以泛用來建立模式 接著才去特化成高效
現在只要特化的機器 應該是認為泛用只需讓人類來做
未來有可能是人形機器人 直接發展來特化的自動流程
人類跟人形機器人都是通用,人形就是取代人類
AI agent 只要腦就可以了,然後串聯你家裡的所有掃
地機器人,洗碗機,電冰箱等等等等,或許還有一台女
僕機器人
10樓每篇推文都一直重複推 看了實在很痛苦
這在中國市場絕對失敗 他們人工便宜居住空間小 怎
麼可能會買機器人
回到原題 我自己有點恐怖谷 人型機器人放公司可以
放家裡我會受不了
當大樓管理員不錯阿,只要會收包裹顧門
光是可減少家務量就很棒了
幫你把盤子放進洗碗機,洗好再收起來
放洗衣機、烘衣機,洗好折好收起
未來應該是用人形機器人操作並管理特化機器人這種相
拿快遞包裹,回家前煮好飯菜
輔相成的模式~
每天下午到府幫傭4hr,薪水至少2000
一個月出勤20天就要4萬了
但人還很難請,很難找
家家戶戶負擔的起都會想要家務機器人
又不是每個國家都像香港新加坡可以便宜請外傭
一機救家庭
人難找嗎?全世界60億人 開放移民就很好找啦 比開
發機器人簡單多了吧
家用機器人沒啥誘因吧,現代人哪這麼多家事
還不如推自走車接小孩買菜
52
目前家庭功用應該不大,在生產倒是有想像空間 如果它能夠在動作和判斷取代作業員 就算一隻110~150萬台幣也滿有競爭力的 供電問題,可以在作業台旁邊留插座 它就位要操作時,"自己"插上電線旁路供電16
機器人電池 用換電就可以 機器人可以自己走去換 這不是問題 人也要休息5
有一個疑問 機器人廣泛取代中低端人力之後 本來的藍領、服務業從業人員要去做啥? 哪怕還是需要人力當機器人監工,肯定還是有大批人要等失業 總不可能普發失業救濟金,消費能力下滑在所難免12
這是兩天前波士頓動力公司釋出的影片 人類可以開始問一些假設性的問題 五至十年內 機器人是否能夠執行大部份人類的實際勞動力6
是這樣的 我是研究能源&機器人&星艦這方面專家 其實不管是電動車 太陽能 機器人 還是星艦 馬斯克的真正目的 都是為了一步一步征服火星爆
做人要實際一點,夢不要吹太大 我們就來看近期一個使用類人形機器去做原本手動的例子好了 這是北捷失物招領中心的取物機器人影片 以前櫃台取失物給旅客得先走進倉庫到架上拿失物,14
率? : 工廠是很追求效率的地方。 : 如果預算很夠,為什麼不採購特定用途的自動化設備, : 然後重新設計生產線以追求成本、效率等多方面的最佳化,反而要搞這些半調子? : 如果預算不夠,或是只想找過渡階段的人力,24
每次講到人形機器人時,一定會有人說這就是類似馬車變汽車的典範轉移, 但我發覺這個故事其實恰恰是說明「人形機器人發展有限」的好例子。 「馬車」是「馬+車」的組合。馬很難搞,上工之前要先長大, 長大後不論有沒有工作都要吃喝拉撒與相關後援補給,為此還曾經登上倫敦的報紙。 過去人們其實就不斷試著改善這種運輸工具。64
雖然你這篇的邏輯很好懂了 但瘋狂的信徒是看不懂的 人型是沒有意義的 一個馬車把馬換成機器馬 並不會比完全改變設計 變成一台汽車還好 比如汽車自動駕駛 現在還停在LV2等級 無法取代人類 所以LV2汽車還會有駕駛座 有方向盤 有油門 有煞車 有儀錶板 有排檔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