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17世紀的西方彈道學

看板Warfare標題[心得] 17世紀的西方彈道學作者
helldog
(媽寶地狗)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圖文版:https://zhuanlan.zhihu.com/p/643278110?

雖然16~17世紀就出現了砲兵論文,這些闡述了論文炮兵的職責和大炮應該如何運行,但這時代畢竟是早期現代(early modern),這些作者寫出來的東西,往往就是它們觀察到的現象,帶有概括性、濃厚的思辨色彩,是純定性的;因為當時要準確地測量炮彈的性能,也無法做到。這些論文對當時的火炮性能的描述,也讓後世的學者不夠滿意,畢竟火砲製造商對他們的產品也無法量化。

這些論文也缺乏砲彈的速度資料,往往只有射程資料,但這些資料往往也不是正確的;這不是他們的錯,這是當時時代的限制。

西方最早的砲兵論文,可能是範諾西奧·比林古喬於1540年出版的《De la pirotechnia
》(火焰學);作者在文中提到:「一定要知道,所有的炮,除了臼炮,如果制造精確的話,都能向目標直線射擊;.它會使球準確地擊中你指定的位置,除非球在發射過程中受到什麽阻礙。是炮身不直,或者是炮膛不夠幹凈,或者是火藥殘渣;作為一個警告,只要炮是直的,出現的每一個錯誤就是砲手的錯,而不是炮自己的錯。」

考慮到當時拋射物空氣動力學的知識水平,在伽利略之前,大家以為砲彈是直線的擊中目標,所以比林古喬想當然爾地認為,如果彈丸離開炮管直奔目標,就一定會擊中,如果沒擊中目標,就是砲彈在射出前就出了問題,要嘛是彈丸在炮管內出錯(火炮不直),要嘛就是砲手操作錯誤。

1537年,尼科洛·塔爾塔利亞(Niccolo Tartaglia)將重物定義為“不明顯受空氣影響的
物體”,到17世紀初,伽利略已經正確地認識到,所有的彈丸都遵循一個減速拋物線軌道,而這種減速完全是由於空氣阻力造成的;外部彈道當然會影響擊命中率,但除了「彈丸在發射過程中受到某些東西的阻礙”之外,還有其他誤差來源」;其他誤差來源指的就是內彈道;當時的炮手們肯定都知道這個常識,雖然當時無能力能證明。

製造工藝帶來的內彈道表現不佳

所謂的內彈道,就是彈丸在炮管內的運動;一旦引火藥被點燃,熱氣體被強制進入膛內,導致壓力迅速增加,熱量被推進劑吸收,壓力下降。接者推進劑表面能夠點燃,反過來釋放更多的熱氣體,這再次增加膛內的壓力,直到彈丸開始移動,最後被射出炮管外。

比林古喬關於炮不直或“鏜孔鑽的不好”的評論可能意味著火炮的炮膛不是一個完美的圓
柱體,或者炮膛核心的軸線與火炮的軸線不重合;第一種可能性並非沒有道理,因為在18世紀早期馬里茲系統[註]引入之前,火炮鏜孔機相對原始狀態,肯定會使鏜孔鉆頭在前進過程中發生偏移。後者的可能性則更大,炮手們知道,要確定一門新鑄造的大炮的真實軸線,是很困難的;然後把大炮垂直或水平放在鉆孔平台上也很困難。

直到18世紀,大炮才被鑄成實心,然後被鉆孔;在此之前,火炮都是空心鑄造的,先把模具直立,然後澆注青銅,為了形成炮芯, 工匠會使用使用一根鐵棒作為芯子來占據預定的膛孔空間。鐵棒的長度要長於預定的膛孔,上面有一個穿孔,鐵條穿過這個孔洞,以防止鐵芯在熔化的青銅里亂動,這樣會讓炮膛跟火炮的軸線不重合。

註:讓·馬里茨 ( Jean Maritz, 1680–1743),也叫約翰·馬里茨 (Johan Maritz) ,是
一位瑞士發明家,出生於伯爾尼州布格多夫,後來移居法國,成為斯特拉斯堡的“
Commissaire des Fontes” (國王鑄造廠的專員),[1]和18世紀發明了立式鑽孔機,以及大砲的臥式鑽孔機。他的發明徹底改變了大砲製造,並成為德瓦利埃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並為後來的格里博瓦爾系統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炮彈與炮膛之間的遊隙,也會影響彈丸在內彈道的運動,所謂的遊隙,即炮彈直徑與炮膛直徑之間的差異;理論上,遊隙不可過大也不可過小,如果炮管的黑火藥殘渣沒有清乾淨,過小的遊隙會影響彈丸在炮管內的運動,彈丸碰撞炮膛,損害炮管之際,還有可能讓炮管破裂。如果遊隙過大,則該火炮的釋壓閥太大,露出的氣體會太多,浪費火藥能量。但遊隙的存在使得彈丸在沿著內膛行進的過程中反覆從碰撞炮壁,最後以不確定的角度拋出炮管。

而且當時的鑄造技術,彈丸極有可能不是完美的圓形,且整個球體的材質也不均勻。

火藥配方的混亂

另外比林古喬關口中的炮膛不夠幹凈,這反映了黑火藥燃燒混亂的特點;與幾乎沒有固體殘留物的現代發射藥相比,黑火藥分解成液體鹽,然後在桶壁上凝固;殘渣(“水垢”)會
積聚起來,讓炮膛的圓柱體變得不完美,除非炮手非常小心地把它除去。

火藥配方的混亂也讓火藥的表現變成一個不穩定的因素,粉末的成分、制造方法導致的不均勻的強度和燃燒速率;比如1573年彼得·懷特霍恩(Peter Whitehorne)寫的《訓令》,里面就列出23種火藥的配方,每一種的配方其硝硫炭的比例都不一樣,從1:1:1的1號配方(最古老的粉狀火藥或炮藥),到10:20:37的9號配方(新式的粗火藥),跟19號的手槍火藥,其配方則變成8:1:1。

越長的炮管能讓彈丸飛得更遠?

現代人知道,因為彈丸在炮管內加速的時間越長,所以彈丸初速度就越快,射程自然也更長,但早期現代的人對這樣的common sence並不認同;比林古喬是認可這一點的,他在書上說:「無數的實驗表明,當一支槍的槍管較長,裝上與短槍相同的子彈和火藥時,長管的槍能射得更遠;因為如果槍短了,火藥在外面燃燒,當它飛到空中時,火力就分散了,就不能達到你放它的目的。」

但另一派的人不茍同,他們覺得加農炮和蛇炮的有效射程是一樣的,射程與炮管長度沒有關係,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蛇炮的裝藥比較多,彈丸比較輕,射程比較遠;加農炮的裝藥比較少,彈丸重,射程比較近,但這樣的爭論在16世紀時並沒有定論,有人還覺得槍管越短,射程越長。

威廉·伯恩(William Bourne)[註]也認為長管子應該能射得比較遠,但他沒膽子把他的想法公諸於世;直到1628年,羅伯特·諾頓(Richard Norton)大膽提出炮管越長,射程就越長的論點,在他的名著《炮手,展示炮術的實踐》(The Gunner, Shewing the Whole
Practice of Artilerie)第14條定理里提到"The longer the Chase of the Peece the
stronger the Stroake。"

註:

威廉·伯恩(William Bourne,1535-1582),是一位英國數學家、炮學家、旅館老闆和前
皇家海軍砲手,他被視為英國砲兵之父;重要著作是《重型火炮的射擊技藝》、《海上軍團》。

羅伯特·諾頓的理由是由於球的燃燒和排出都是瞬間發生的,所以炮管越長,燃燒的力量作用在球上和加速球的時間就越長(即更多的暴力(violent)[註]的效應轉移到球上),因此球會飛得越遠;它飛得更遠,這必然意味著它以更快的速度離開槍口。

註:

violent這詞是亞里斯多德物理學用語,其意思是人為所造成的運動,不是現代語詞的暴力、猛烈之意。

為了試驗炮長與射程的關係,路易斯·科拉多(Luis Collado)曾故意造出一門48口徑的火炮,然後每次試驗時切下6個倍徑的長度,比如第一次射擊是48倍徑,第二次是42倍徑,第三次是36倍徑;他在報告里說隨者長度的降低,火炮射程是增加的。隨者工匠經驗豐富,它們找到更適合的倍徑,火炮倍徑越來越短;在阿瑪達之戰之前,西班牙蛇炮的倍徑約在26~32之間, 到無敵艦隊時代,西班牙蛇炮的倍徑縮短到18;這也是西班牙加農砲的倍徑。

安格拉博物館收藏兩門無敵艦隊時代的英國火炮(MAH4與MAH7),這是兩門"私生子",一種縮短炮管的蛇炮變種,倍徑不到18;為何要縮短倍徑?根據實戰,工匠覺得縮短倍徑並不太影響射程,最重要的原因是可以節省材料。

直到1778年,查爾斯·赫頓做了一連串的實驗,才真正確認了倍徑與射程的關係;在測試3磅炮和6磅炮時,他發現,長3磅炮的平均初速比短3磅炮的平均初速高13.5%,但6磅炮卻是相反;短6磅炮的平均初速比長6磅炮的高2-4%。隨者裝藥的增加,彈丸的速度也會增加,但效益會逐漸遞減。


直到18世紀,本傑明·羅賓斯發明了彈道擺,地球人才第一次能測試出砲彈/槍彈的速度
,洋人的彈道學向前邁進一大步。

是誰影響了外彈道?

當砲彈射出後,是啥影響了砲彈的射程?羅伯特·諾頓認為是風,風的強度、風向,是否
有側風都會影響之;他這樣提到:「當彈丸並不是個完美的圓形時,風力的強弱,如逆風或側風,都會把彈丸往某一側驅趕,讓彈丸向前或向後或偏向一方;冷熱,風的粗細全都會影響。」

他說風的粗細,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其實就是濕度,當代人說天氣比較厚,其實就是濕度比較高的意思;他們認為空氣的厚薄會影響火炮的射程,以現代的觀點來看,這是正確的,因為空氣密度與濕度成正相關;羅伯特說的冷熱,並不是氣溫,而是炮管的溫度;17世紀的人覺得,溫度高的火炮,彈丸能射得比較遠。

裝藥量與射程的關係

喬納斯·摩爾爵士於1674年撰寫的《數學概要》(A Mathematical Compendium)中列出一
個表格,指出炮長、炮膛直徑、裝藥量、射程之間的關係,我們從表中可以知道,喬納斯·摩爾爵士認為倍徑越長越長的火炮,裝藥比倍徑短的火炮更高;比如倍徑30的蛇炮或半蛇炮,裝藥比接近2/3, 而獵隼、奴僕、鷹這些倍徑20的火炮,裝藥比是1/3;裝藥比越高,射程就越長。

後記

學者比較17世紀的五本英國炮兵者作,以現代的角度來看,內容粗陋混亂,數字彼此的關係是豪無邏輯且沒有關聯,甚至某些書還互相拆台;但洋人還是找對了工具-數學,走向了正確的道路。相比於帶明的炮術玄學,科學的優勢在17世紀早期看來還不明顯,但種子已經種下,日後就是開花結果之時。



參考資料

Nakiry:【翻譯】《1600年前後英格蘭炮學書籍的發展》

Nakiry:小談十六世紀青銅火炮的標準化及一些性能

Nakiry:【翻譯】《炮術實踐手抄稿中所反映之文藝覆興時代的英格蘭炮兵技藝》

Perceptions of the performance of cannon shot before 1700

The Art of Gunnery in Renaissance England

16TH CENTURY CAST-BRONZE ORDNANCE AT THE MUSEU DE ANGRA DO HEROÍSMO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39.179 (臺灣)
PTT 網址

cjol07/16 11:47

goodrain07/16 23:45一直覺得16甚至18寸砲的製造也是種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