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閒聊] 三八到底是什麼意思?

看板WomenTalk標題Re: [閒聊] 三八到底是什麼意思?作者
Torres09
(托雷斯)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2

※ 引述《pauljet (我好慚愧我居然當過川黑)》之銘言:
: 大清帝國 還是自命不凡的時候
: 港口限制外國人通商 只有每月三日八日
: 准許外國人出來做生意擺攤
: 很多婦女喜歡外國人的商品 但是那時男女之防嚴格啊
: 就有一種婦女 類似現代的代買
: 通常有點年紀 嗓門大 會殺價殺到洋人求饒
: 在三號八號出來跟洋人大量買東西又大聲殺價
: 這兩天街上特別吵
: 所以三八就變成婦女的貶抑詞了

手機排版

大學上中國近代史的時候有聽過教授談到這個典故,主要是來自1940年的鴉片戰爭。

在鴉片戰爭之後,清朝除了簽訂南京條約,同時也簽訂五口通商章程,允許英國人在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通商。

尷尬的是南京條約的第二條出現中文與英文翻譯的差異,以下借用維基:

「自今以後,大皇帝恩准大英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且大英君主派設領事、管事領官住該五處城邑,專理商賈事宜……」

在英文翻譯中港口翻譯成athe cities and towns,因此在1943年英國香港總督樸鼎查就拿著南京條約從廣州港區來到廣州城外,要求中國官員讓英國官民和家屬定居在廣州城。但這樣的要求對看著中譯本的中國人而言簡直是莫名其妙,因此很果斷的拒絕了:「條約規定你們只能住在港口」。

而被拒絕的英國人自然也覺得沒有(條約體系)近代西方世界觀的中國人莫名其妙,因此進城這件小事情立馬變成有損國格的面子之爭,你不讓我進去,我就非要進去不可。

簡單介紹一下當時的中國城,由於缺乏公共衛生和都市計畫的觀念,因此當時整個城區不但擁擠雜亂、衛生條件不佳,加上家中的夜壺也是往窗外隨地一倒,因此以現代的眼光來看並不是適合居住的地點。

但入城這件事成為歷任英國領事的重大任務,三番兩次的要求兩廣總督履約,甚至不惜將軍艦開進廣州港威嚇,也因此在1947年兩廣總督耆英只能摸摸鼻子認了答應英國人的要求。

然而隔年新上任的兩廣總督徐廣縉聯合排外的廣州巡撫葉名琛翻臉不認賬,集結官兵和武裝民團在珠江口兩岸列隊高喊反英口號,同時官紳,和廣州市民也很好心的來到城外的洋人住宅幫忙「看家」,為了避免戰禍,英國廣州領事只能退了回去,但這卻也埋下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廣州城很乾脆的被英法聯軍炸開,葉明琛被英國綁走,客死異鄉,留下「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厘語,而奉命談判的耆英也因為談判不利被砍頭,最終中國再次簽下天津條約:通商口岸的城池允許洋人居住。

但如前面提到的,中國城對於洋人而言並不適合居住,因此多數洋人仍然選擇居住在城外,只有在每個月八、十八、二八這幾天進入城內經商。

而對於被洗劫過的廣州居民和付之一炬的廣州十三行,對於洋人的行徑自然恨之入骨,加上進城的洋人女子衣著比中國人更為開放(比如說洋裝露出肩膀、腳踝等等)因此就用三八來形容服裝不整、不符禮儀的女性,在精神的堡壘再次贏得光榮的勝利。

以上評印象打的,歡迎指教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Z01RD.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70.162.56 (臺灣)
PTT 網址

ives15608/24 00:45受教了

ReadSnow08/24 00:47好厲害

evilaffair08/24 01:11三八阿花

Saaski08/24 21:11你的年代484都多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