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何錯譯、誤譯的書還能銷售長紅?
您就是點商周出版的洪蘭翻譯的版本很有問題嘛
那麼來追究一下這間出版社的操作風格好了
商周出版原本是商業周刊 就是靠編故事賺錢的雜誌 但有一定影響力
商業周刊最早就是天才IT大臣他媽跟何飛鵬詹宏志等一起創刊的
而台灣目前比較大的出版媒體基本上就是被一群講究裙帶關係的人所壟斷
而這些人認為自己圈圈所認同的才是台灣菁英
所以常常會將重點放在某個人身上 把人名當招牌拱起來 塑造明星名牌
把人名塑造成品牌之後 猶如知識權威 多數人是看到名字和頭像就會去買
如此反覆操作 同一票人名利雙收 資源都集中在他們身上
就算其他地方有更適合的人才 但不在他們的圈圈當中 也很有有機會出頭
又好比說天才大臣 入閣之後出了幾本書? 您猜猜...
中文書五本 日文書九本 入閣六年多 總共出了十四本書 破紀錄了
可是聽說賣得還不錯喔 之前大臣去各地演講 也順便帶貨(賣書)
很多買書的人應該是想說 "哇~天才耶~買一本書來朝聖~希望自己也變聰明~"
很多人就這樣三百五百掏出來 買一種感覺 把書放在家裡供著
精美的封面設計 卓越的人物設定 具有話題性的行銷 才是出版業的賺錢之道
至於那些會認真挑剔錯誤的意見 也只是一小撮的讀者意見
或許在消費端有起了一點點的抑制作用
所以真正追求知識的讀者越來越向簡體書或外文靠攏
或許台灣的出版業 應該要反思檢討 如何行銷與內容品質兼顧
※ 引述《Historia (常山七次郎)》之銘言:
: 最近在閱讀平克所著的《語言本能》,在版上要搜些心得文章,
: 才發現台灣版本的語言本能翻譯問題很大。
: 不過我本來就是讀簡體版和英文版的,所以沒有被錯誤翻譯誤導。
: 但我發覺,既使是許多專業的譯者提出質疑,
: 甚至在BBS和出版圈都引起風波的錯譯、誤譯。
: 在多數讀者來看似乎不受影響,書照賣,文照譯。
: 要是消費者端有顯著的衰退,我相信事情不會是這樣發展。
: 反過來說就是「大多數消費者基本沒人在意。」
: 的確,我也是認識一些朋友家裡擺滿了整牆的書但卻沒有翻完任何一本的。
: 對他們來說,作者有名,書有名,擺在廳裡好看就夠了。
: 你認真要跟他們聊書,話題很快就被帶到其他地方去了。
: 難道這些把書籍當作裝飾品的人,才是目前書店的消費主力嗎?
: 細思極恐。
: 當然我也不是很在意什麼知識分子社會公共責任的那種人,
: 只是,成天胡說八道還是很多人相信假如成為常態,恐怕不是一個很健康的社會現象。
--
與其鞭商周,也可以整個城邦書系一起鞭
城邦書系沒有一本錯字少於十個的
到最後我看著看著...就習慣了,誰叫城邦打折這麼香
真…真愛粉惹
看開頭以為是要談洪蘭...
所以是把出版物當作裝飾擺設的概念
感覺城邦定價都比較高XD
洪蘭早期的譯作都是遠流出的,算是遠流捧起來
遠流、天下、城邦…通通都有
20
首Po最近在閱讀平克所著的《語言本能》,在版上要搜些心得文章, 才發現台灣版本的語言本能翻譯問題很大。 不過我本來就是讀簡體版和英文版的,所以沒有被錯誤翻譯誤導。 但我發覺,既使是許多專業的譯者提出質疑, 甚至在BBS和出版圈都引起風波的錯譯、誤譯。8
日本有一本暢銷書也是有翻譯問題。 我後來才知道譯者沒有全翻,他用寫大意的方式而且刪除很多細節。 譯者不是語言或翻譯科班出身, 他是日本某領域(不是該科普書的專業領域)的知名人士,長期居住美國。 我猜測可能是因為他旅居美國又是知名人物,所以他提出想翻這本就受出版社接納?37
我大約兩年前看了史蒂芬平克簡體字版的[當下的啟蒙],順帶說這本書個人極為推薦。 然後大約一年多前吧,台灣繁版出了,我就去書店花五分鐘左右翻一下,越翻越憤慨。本來 我想因此發篇文的,但後來想台灣出版社作書已經很艱難了,不要再落井下石,就算了。( 台版叫再啟蒙的年代) 憤慨的是,台版和陸版的翻譯品質差很多,跟陸版相比,台版的讓人看不下去。6
我想問的是,您說的是町山智浩嗎? 這人背景很硬,包括我們都知道的創哥諫山創跟他交情都超好, 還放任他去亂搞巨人真人版,搞出一堆亂七八糟的垃圾... 這種媒體紅人來翻譯的書,本身到底有多少水準就是一個大問題。 我猜您說的是町山沒錯,如果我猜錯請見諒,8
順便補充一個翻譯經驗: 去年有一本英文歷史書再版(是一位現在滿知名的譯者翻的), 我負責做校訂,結果發現不少錯誤。 舉個簡單的例子,"秦國是靠著周人提供馬匹起家", 我一看就覺得這完全不對,秦是"西戎之國",怎麼會靠周人提供馬匹呢?3
事實上現在也沒有比較好 快思慢想被抵制後 康納曼的「雜訊」也是翻譯得亂七八糟 實際上就是台灣翻譯人才嚴重不足 而且心裡類的書找企管的來翻譯是怎樣?16
看了一長串討論之後,我發覺問題的根源並不是什麼, 翻譯圈的小圈圈或是出版界的小圈圈這樣的問題。 也不是哪個學閥才是業內政治正確的問題。 而是搞出版,尤其是翻譯這個部分的薪資過低的問題。 要是譯者的薪水可以跟台積電工程師等量齊觀,6
薪資過低的主因是市場太小 書價無法降低也是這個原因 出版社不審稿又是另一問題 別又說是編輯薪水低找不到好的 或沒多餘的錢建立審核機制 結果推到根源每個問題都是錢錢錢?? : 反正我找個張三李四來翻譯,和找一個翻譯經驗20年的老手進行翻譯, : 書賣的都差不多,浪費錢做什麼?5
但是,找張三李四來翻譯,就要有一個風險: 不要被讀者發現問題叢生,萬一被發現,那就慘了。 另一方面,譯者的競爭激烈,我想是在比較低階的市場, 像我這塊市場(文史哲專業書籍),感覺還很有開發空間。 台灣對這方面的需求其實很大,也很渴求質量俱佳的翻譯,10
雖然我算在出版外圍(電子書)。但看到的狀況不少,也來談談這議題: - 譯者的品質問題: 這部分請看老貓陳穎青過去的演講與專文,台灣專業譯者很多,但是 手上排的案件大致上都排到明年去了。所以跟著譯者選書是可行的。 但是也有一些問題,例如有些譯者翻譯量大,但是沒有人去挑出問題,
38
Re: [討論] 大家會排斥看簡體字的書嗎?怎麼會沒關係? 出版社就算基於成本考量而直接用簡轉繁, 如果台灣讀者不買帳不買這類的書, 出版社知道書賣不出去,以後就不會再這樣做。 問題就是十幾年來這麼做還是一堆人買,28
Re: [討論] 大家會排斥看簡體字的書嗎?我個人的觀察 1. 就書籍翻譯方面。個人認為中國簡體書已經勝過台灣繁體書不少了,而且這樣的現象 應該已經十餘年有。 原因是中國和台灣在出版市場,以及翻譯人才供給量,以及 翻譯人材的薪資成本,這個稍微思索一下應該就能同意。 這裡我只舉個人體驗過的例子:17
[討論] 出版業與1111折扣戰小弟在出版界打雜一陣子,這次引起這次起點的 松鼠文化我也很熟,所以第一時間就看到了。 看到書版大家都是從消費者端來看,想說也許 我可以帶一點出版業(僅限小出版社啦)的角度給大家。 多年前在打工的時候就聽到同事說他朋友家是開7
Re: [閒聊] 臺灣漫畫產業頹勢的原因是什麼?在台灣,可能大家都或多或少認識一些畫政治色彩的圖文作家 但可能卻連兩個畫一般漫畫的作家都想不太出來 我認為問題就出在行銷上 那些圖文作家畫工很好嗎?故事有趣嗎? 但因為這些作品服務於特定政治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