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都怪編劇就飽了?
台灣的片
是由上往下的腐朽,再由下往上的矯情
故事大綱基本不會錯
而且多半都有吸引人的要素
只是在各方面都出現了問題
造成拍出來的就是個文青四不像
我講幾個通病好了。
導演:
導演最重要的是掌握節奏
整個劇本的靈魂都是導演在指導
但台灣的導演
會有一種奇妙的審美感
會認為自己的想法很有藝術性
電影就是為了藝術而生的
他只有「我認為」
而不是「觀眾認為」
自我權力無限擴張
不會從另外觀眾角度去評價自己的電影
只有自我感覺良好。
拍攝:
通常毛片很多
剪輯方面應該會是越來越緊湊
因為要去蕪存菁
但是台灣電影的拍攝
估計就是大學生的業餘水平
會莫名其妙的定格在某個畫面
好像想表達某一種藝術性。
但實際上
就像交差一樣
別人說一動,你就做一動
有跟導演討論過拍攝的角度和時間嗎?
剪輯:
台灣電影剪輯節奏
以現在韓國電影水準
應該算是業餘無誤。
在故事銜接上總是有所落差
打個比方
斯卡羅
為什麼在處理某個故事的時候
還沒處理一個劇情收尾
就突然跳到下一個故事?
然後短短十分鐘跑了三個故事線
當人腦思考跟腸胃一樣很好消化嗎?
音樂:
我個人評價最差的一環
大多數的台灣電影背景音樂
是『沒有音樂』。
兩個人你看我、我看你
然後沒有背景音樂
定格三十秒
是想表達什麼?
甚至連重要的情感對白
也敢沒有音樂?
觀眾情緒哪有可能跟著共鳴?
又不是閒話家常。
即使用了背景音樂
基本上都採用鋼琴之類抒情曲
拜託
可以上一些讓人血脈噴張的音樂
給大家看嗎?
演員:
基本上找一些經紀公司推薦的俊男美女
也不是原罪
只是演技上真的很需要訓練
我講一個最簡單的對比
艋舺這部片
阮經天被刺的時候
那個表情就是融入劇情了。
眼睛的晃動,皮膚的顫抖和汗水連成一整體
整個畫面相當優秀
同樣一個場景
看到另外一個男一號
當時的他除了繃著臉咆哮
還做了什麼?
演技體現就在這裡
自然,而不是硬擠。
這方面很明顯就是導演有沒有下去要求
敢不敢一直卡下去
當然這也有選角問題
有些人就是無法駕馭某種戲
他只能演固定套路
像巨石強森可以拍很多戲
但你要讓他演痴呆患者
他只會給演成搞笑片
但是台灣電影礙於經紀公司的面子
硬是把不適合的人排到不適合的角色。
觀眾:
觀眾當然也是問題
一部電影好看不好看
不是在FB小眾取暖,加油打氣
而那些你鼓勵的台片
你自己可能看過一次就再也不會去看了
難看,有問題
就應該直截了當地說出來
幹嘛矯情?
有批評才有進步
支持台片,就是更嚴格的檢視
讓導演、演員不會窩在自己的小圈圈
大致上就這些吧
以上是一個常看台片卻恨鐵不成鋼的業餘影迷留
--
一部電影沒有背景音樂其實也可以成為傑作
你說到剪接 我反而覺得台灣剪接很強 因為通常都在
救火 現場素材拍不夠或節奏很怪 都是靠剪接
也很常劇本的問題靠剪接弄成一部全新的片
真想看誰先愛上他的這部電影的初剪
這篇是個人喜好居多XD 誰說一定要背景音樂 環境音
也是背景音阿 也可以很強烈 我滿愛開車門聲(舉例
電影配樂算不錯了啦,電視配樂都拿日本電玩音樂來用
呢
這篇沒說到點
批評台片會被砲用高標準苛刻成長中的小雞
節奏和劇情張力夠強可以不用配樂 一些台片結構零落
故事已經說不好(演員演技普又更慘) 加上背景又安靜
是觀眾耐性大考驗嗎
剪輯有剪輯的審美
但是在整體上也是要聽導演或出資方的啊
像導演說這場戲或這顆鏡頭意義重大要放長(其實內心
覺得什麼鬼?!)
也是要照剪啊
事實是沒人要一個不聽話的剪輯
另外剪輯的時間通常是被壓縮的
唉
話說樓上噓是贊同還是反對啊??真的很愛亂噓
我也不喜歡環境音 尤其是take腳色且不講話時
收到周遭空氣的聲音 情緒有時難融入
適時搭被音效或配樂 推疊情緒比較好
是反對
幫推!背景音樂太重要!看看美劇
但吐槽點太多 認同6樓pattda所說
噓水平
有一點很重要 美國工會盛行 他們待遇也是抗爭出來的
到現在為止 美國編劇跟特技演員的待遇仍然是很差的
粗暴的言論,duck不必
美國編劇待遇很差?我不信 呵呵 當初都罷工過了
笑了,外行笑內行。不是不能批評,而是批評的有夠外
行
推,大致都點出台片的問題。但其實還有整個社會的政
治氛圍崇尚某些類型或主題的片,也是問題所在
以偏概全 有沒有配樂要看影片類型
只是臺灣多數片沒配樂氛圍又差 才顯得成品貧弱
美國編劇就是待遇差才要罷工阿...
你沒看到每次勞資協商其他電影相關職業很容易談好
但是編劇罷工好幾次
有罷工待遇就不會差了…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你的批評其實還真的蠻外行的,或者你看的不夠多,寫
實片有一定有配樂比較好嗎?韓國片對峙場景也很常
不配呀,演員演技夠未必需要音樂渲染情感呀
音樂要錢啊!
沒錢就省音樂
台灣剪接還蠻強的,因為要救爛片
劇情和演技是基本。定格看舞台劇也行
二樓說到重點了
在這行待久了會覺得剪輯根本是滅火的
你拍的超爛剪輯是要怎麼救?
「誰先愛上他的」幕後故事
有去了解的就會知道
能拿到最佳剪輯我覺得有很大的原因
是導演跟製作方願意配合
如果不願意配合
我覺得這部片
如果成果失敗會怪到剪輯頭上的….
直接結論,就是自以為藝術,事實上連商業水準都不
到,但是大家不是笨蛋,目前的現況可以讓某些人吃
最飽,所以幹嘛要改
台劇是不好 但你評論也蠻淺的
把錯全怪到人上是沒有用的 市場就不大 賺不到錢講
其他一點用都沒有 有才華也不會留在這一行 又不是
智障
鍾孟宏很多鏡頭沒配樂也是張力爆炸
沒張力氛圍暴死的也很多 只讓人覺得想省配樂錢
台灣導演不知道觀眾要看什麼?好奇導演沒在看 Netfl
多數臺導只會拍固定類型的片,要他們突破想像做出不
一樣的作品根本很難,因為思考模式已經固化,或許也
因為資金取得不易,所以只想拍自己能掌握的安全牌,
比較特別的題材很少拍以至於沒人知道怎麼拍
估計 水平
台灣某些導演很愛拍藝術片彰顯自己的藝術感,沒有服
務、回饋社會大眾的心,觀眾看不懂還怪觀眾
預計 水準
我覺得愛拍文藝的問題
還是在於台灣的電影產業很畸形
幾乎都是要靠國家補助才能拍的
但你要國家補助
你沒有一點政治正確誰要給你錢?
多少都是需要有教育意義之類的
所以這也是為何很多人覺得台劇很愛說教
片子愛說教主要還是編劇無法把故事人物寫深還有寫台
詞真的不行
台詞反而像是編劇說的而不像是劇中人物說的
台劇得獎大宗都公視或大愛,沒幾個教育意義怎麼請錢
大愛不討論
公視就是靠砸錢
不用管回收弄出來的當然好啊
樓上幾位也有講出重點
有看過早期台灣電影的
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
你會覺得悲情城市在說教嗎?
你會覺得喜宴在說教嗎?
提到電影配樂還是有不錯的 像大佛、陽光普照跟范保
德 這幾部我覺得音樂跟劇情搭配得很好
大愛為何不討論?做戲劇的都知道大愛的標案很重要
樓上 因為我不了解啊XD
公視的狀態我比較清楚 大愛不清楚當然不評論
不過有太多影劇創作者,都秉持古代文人那種要「文
以載道」的精神,所以常會聽到創作者要傳達○○理
念、╳╳夢想的說法,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儒家思想
的八股遺毒吧XD
大愛的戲算不錯,但環繞都是慈濟精神之類的,就真的
比較宣教類型
如果不想吃政府資金,基本就是大愛這路線,還是不少
演員靠這生活,也算是另一個培育的舞台,題材會比較
受限,多屬於人物傳記
推
你以巨石強森為例的話代表你正是文章中的那位導演
哦......你自己也知道他賺很多錢。那代表他票房足
以影響他的片約......
你又認為他演成搞笑但可能是觀眾想看的喲
大部分編輯導演監製有共識才是正確。觀眾的感受不
一定是首選。
你這篇真的是外行笑內行。
所謂貽笑大方就是說你這篇文,還一堆支語,我再噓
一個
很想給鼓勵 但台片真的都超難看
跟導演討論只是浪費自己時間又沒多錢
不喜歡台片沒背景音樂,很乾、情緒提不上來
國外劇一部就可以出好幾首OST各種賺,台灣大概經費
不夠,幾乎沒什麼印象深刻的 OST
8
台灣藝文目前最大的問題之一,是政府歸在文化部而非經濟部 所以所有政府資源導向以及教育培養 完全由一票文人文青所把持,崇尚的也是要藝術性 要有深度、意涵、想法 所以一狗票要拍就要有社會議題,有深度想法22
首次回文與手機排版請見諒。 看到大大如此精準也無奈的點出台灣影視問題,讓我在雞皮疙瘩之餘也想要回應一下。 小弟我正好就在台北市某間在山上的大學讀電影。 而一些台灣影視產業的問題,其實在教育時期就能看出端倪。 以最嚴重的工時、工安為例。6
非常不同意 一般人認知的「編劇」 其實是兩種工作的結合體 其一是IP(Intellectual Property) 其二是場景台詞撰寫 舉例來說 像【斯卡羅】這種原著改編劇8
台灣現在電影教育受新浪潮電影影響太深 我聽一個Podcast有個台灣年輕導演說 從"陽光普照"到"瀑布" 鍾孟宏有越來越與侯楊靠攏的趨勢 而他本人在寫新劇本時6
手機發文請見諒 原本在討論的是拍爛跟編輯的關聯 變成學校老師亂教導致本科系學生很瞎無法跟業界接軌 後來又在講台灣新浪潮遺害國片 其實台灣這五年已經開始走出很多不一樣的類型爆
文長有點亂,隨便寫寫隨便讀讀,請多包涵。 其實追究問題的源頭是誰造成的,已經沒辦法解決這個圈子的問題了。 只要走過幾個台灣劇組就知道,劇組就是一個台灣社會文化的縮影(哪個行業又不是?) 導演跟製片怪劇組人員能力不足,劇組人員也不時在片場私底下怪導演拍的亂七八糟, 怪製片不給合理的工作環境和條件。8
同感影視作品,特別是電影的最終作品的優劣不是因為編劇。 不過推文大家似乎比較推崇好萊塢的制度,但印象中好萊塢也是制片人中心製, 在商業化劇組中大牌製作人可以要求拍攝何種走向及風格的電影, 甚至乎凌駕導演成為電影內容的主導,成為電影製作過程中權力最大的人。 所以很多大導演最後都是身兼製作人,或找家人,因為不想被製肘。8
編劇在劇組本來就不重要,誰都可以改劇本。 我聽過有個劇組要拍偵探片,原編劇本來的構想是片中沒有人被殺,最後是喜劇結尾。劇 本寫到一半就先拍了,但實際拍攝時劇本被劇組超譯,本來沒有被殺的人被拍成斷頭。原 編劇一看怎麼拍這樣那我後面怎麼happy end,編劇沒有發言權又不敢叫劇組重拍,最後告 病假跑了。11
某程度 台灣人 社會對創意啊 想法就是這樣吧 編輯 只要動動腦動動筆就好了 薪水最少很合理51
首Po每當一有韓國影視作品叫好叫座的時候,台灣就會掀起一股檢討風。 在這股檢討風中,很常聽到的聲音就是,台灣編劇寫不出來這種劇本啦。 比方說這篇 裡面曹瑞原導演說到:
71
Re: [討論] 台灣是不是很多人死也不看國片?說到國片,不得不抱怨一下,台灣現在的導演很多都太文青,喜歡拍些 小眾的片,而且似乎跟有些日本電影一樣,喜歡文以載道,執意要在電影 中講些人生道理,或者反映社會議題,但電影的主要功能是娛樂大眾啊 昨天去逛街買東西時,看到孤味預告片裡的角色在哭喊'我怎麼活得這麼痛苦啊!' 靠腰哩,演技是十分精湛,但老子絕對不買票進場看這片,現實人生已經很多不開36
Re: [問卦] netflix出資 台灣還是拍廢片 why?大家要搞清楚電影的性質 電影他簡單地說就是一種文學藝術轉化成視覺藝術 那一開始的編劇架構本來就不應該由電影人來主導 他媽的國外都是一些小說家寫出來的編劇再去改的 哈利波特也是魔戒也是28
Re: [討論] 國片缺的是什麼?這個系列文,好像從以前到現在都點出差不多的問題。 劇本、導演、資金、題材、演員,看起來就是國片什麼都缺,沒有一樣是好的。 但如果把世界所有電影放進來一起比較,其實會發現這些問題都是世界共通性的,跟是不是 國片沒有那麼大的關係。也就是說,這些問題都是問題,但也都不是台灣電影獨有的問題。 根據台北票房觀測站的數據,2022年的國片票房前10名,破億的一部(想見你是年底上片,17
[討論] 國片的問題......簡單來說。 國片的最大問題不是錢,是把故事說好的能力! 一個歌手出身導的「不能說的秘密」屌打國內科班出身的! 這部還賣到讓日本 韓國 影迷來台灣朝聖! 老實說X
Re: [新聞] 《憤怒道》剪接師對華納要求片長感到厭煩^^^^^^^^^^^^^^^^^^^^ : 100 分鐘以內的成品,「電影公司一成不變的問題是:片長現在短了多少?這是他們唯 : 一想知道的事。我真的對此感到相當厭煩,他們發了瘋似的想要把片長壓在100分鐘以內 : ,而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是一部剪輯過程非常費力的作品,我認為電影公司就是 : 對這部電影沒有信心,所以真的很難按照進度走。最後喬治和我決定,我們要做一部我們11
Re: [討論] 國片缺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我覺得商業片跟藝術片要分開來看 太多人都把兩者混在一起講 導致互相矛盾 藝術片部分 首先全世界的藝術片票房都不好12
Re: [好雷] 評《聽見歌 再唱》企劃,何以成功大賣台灣電影 如果不是真正會得獎的藝術片 根本沒有必要去深入某個議題 特別是有些電影一次還塞好幾個議題 每個議題都要深入探討8
Re: [新聞] 黃秋生狠評《斯卡羅》導演曹瑞原「不以為其他國家戲劇都有一定節奏, 該怎麼運鏡,怎麼特寫,都大概有一定的商業流程, 觀眾也都習慣了這樣的拍攝手法, 比如外國的特效,一鏡到底帶入感,日劇的特寫和奔跑,韓劇心態變化的表情 可是台灣導演不是這樣,硬要按照自己的文青手法,7
Re: [討論] 台灣是不是很多人死也不看國片?是 這是因為台灣電影拒絕商業化 不商業化 自然就永遠會有一大堆人不會進場看國片 台灣電影權力最大的 通常是導演 他可以拿補助 又可以拍自己想拍的內容 像《孤味》這樣自己拍得爽了 觀眾也看得爽是少數情況 多數情況是補助錢我拿 片也拍得爽了 迴響差了,就上網當酸民撻伐一下觀眾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