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遊記] 九州遊記【二十】黑川-溫泉街、居戀旅庵

看板Japan_Travel標題[遊記] 九州遊記【二十】黑川-溫泉街、居戀旅庵作者
polesirius
(ff)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造訪日期:2019年四月(耽擱許久才寫完,請見諒)

圖文網誌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689624


在「天安河原」花了比預期還多很多的時間,儘管因放棄「高千穗峽」划船拿到一段空檔,現在不但全用光還超支。「『國見之丘』呢?」旅伴催動油門。

「沒時間啦。」我在心裡嘆了氣。據傳「神武天皇」的孫子曾在鄰近山巔俯瞰屬於他的這片國土,所以當時立足之地被稱為「國見之丘」,摒除考據上的疑慮,由圖片看,風光是的確好,能一覽周邊壯闊山勢,若身負強運,還能遇上極為夢幻的雲海。可惜旅程就是被迫不斷抉擇,為了接續的主目標不會在匆忙中淪為打卡,只好往山間揮揮衣袖,割捨相遇的緣分。

主目標是北邊的「黑川溫泉」,雖然最初僅為了尋找住宿無意間發現,看完介紹卻令我驚艷,因位處山林,那兒的旅館運用了匠心,或將開闊視野、或把祕林流瀑借入露天湯池,古樸的屋閣也充滿懷舊氛圍,每間都各有特色很讓我選擇困難。幸好當地為了整體共榮,設計出「入湯手形」這樣的商品,觀光客只需以優惠價格,就可體驗三家,很適合我這種愛嘗鮮又不夠決斷的客人。

即便如此,要篩出三家再外加真正要住宿的仍耗費我不少時間,景觀、特殊度、CP值,翻了一堆網站,比來比去,才好不容易敲定。而這也是我在車裡發急的原因,精挑細選了三家,結果因時間不夠無法放鬆體驗,只進去沾個水、望幾眼便走,有何意義?

然越是這種時刻,就會再來個什麼,雪上加霜,黃金周的威力無遠弗屆,當開到案內所的停車場,門口已標著客滿,周邊的小廣場、可以塞的路邊通通都是車,我們繞了好幾圈,才終於認命停去很遙遠的大空地。無奈徒步走回鎮心,名為「風之舍」的案內所有提供地圖、各旅館的資訊,似乎也能幫忙訂房,不過看裡頭擠湧的人,現在才要訂應該很渺茫吧。

除了「入湯手形」的販售,這兒還有另種類似功能的「かっぱ手形」,模樣是個竹杯,可以憑此挑三家品嚐該店的啤酒與下酒菜。對酒沒太大興趣的我,目光瞄向店裡擺置的伴手禮,不曉得是當地本就有這樣人才,還是請了哪裡的名家來幫忙,不管是地圖、明信片、藥浴包裝,都畫得很可愛,Q版小人的表情逗趣、姿態靈動,繽紛塗抹的渾圓山林更將其襯得溫馨,很想全部包一包帶回家。

案內所位於鎮的高處,大部分店家都建在低處的溪岸,我找到鄰近的階路往下走,依據事先的調查,這兒有家被不少人推薦的「どらどら」,店裡販售的銅鑼燒除了基本的牛奶紅豆款,還有抹茶、不知火橘這類比較少見的口味,可惜一路瀏覽過去,卻只見緊閉的店門貼著「公休」......

愣了幾秒走至階底,這兒有棟墨簷四面飛挑的木色小閣,豎立於旁的旗幡點明裡頭奉的是「黑川地藏尊」。他的來由頗為離奇,說早年有位賣鹽為生的孝子,由於父親想吃甜瓜,偏偏家窮買不起,思來想去就把鹽奉給地藏,在禱告之後去偷瓜,怎料偷的當下就被抓到了,惹得憤怒的地主拿刀揮砍。怪的是,本應血濺的場面掉落的竟是地藏頭顱,且頭顱說話了,希望被放在「黑川」這個地方,而當地藏開始照撫後,此區便湧出了溫泉,造就後續的興旺。所以,這位「黑川地藏尊」很自然成為小鎮的信仰中心,很多遊客也會把用過的「入湯手形」當作繪馬,掛在小廟邊,祈求地藏的護佑。

於殿前拜過之後,我望向階口另側,幸好另個目標「パティスリー麓」(
Patisserie Roku)沒像「どらどら」把門閉鎖,還有人客持續出入。推門走進,店裡櫃架擺了品項繁多的燒菓子,以經過設計的袋盒包裝,很適合作伴手禮。主打的有牛奶布丁、奶油卡士達脆皮泡芙、標榜使用「阿蘇」伏流水的咖啡凍,不過視線掃過一圈後,最吸引我的是櫃裡的「果菓坂」,也就是加入果乾的磅蛋糕,它有抹茶、莓果、巧克力等口味,我自然很快鎖定了最前者,儘管看前面客人瘋狂掃貨頗為擔憂,好在最後有順利帶走一條。

在此店與地藏小廟的三岔口,還有個挺奇特的「顏湯」,它外觀像個大木箱,頂著斜切的通風口。雖然看過別人網誌,知道是給遊客蒸臉,標榜養顏功效,走近瞥瞄仍有點怕怕的,若這泉今日心情不好,突然爆吐滾燙怨氣,我臉不就毀了。旅伴很賊地先推我上場,說幫我拍照,好險把臉湊去後,感覺到的就是些溫潤濕氣,至於有否回春,可能需要蒸個千年才會見效吧。

「顏湯」近河,有步階切去,而當走至圍欄,望見的是很令人讚嘆的風景,幾道簡橋跨越小川,讓水流泠響在腳下輕歌而過,串連的是兩岸的溫泉旅館。據說早年此地初興時,各家只顧自己,結果觀光熱潮來得快去也快,後來便決定將整區景觀納入考量,過多的、不和諧的招牌拆除,各旅館風格也盡量統一。

於是現在隨川望去,屋樓多半以米色打底,烏簷墨柱再作切劃,有著各自的形樣變演,卻沒有誰過於突兀,在起伏層疊間成了一種景致。而這樣的用色也契合山林,隨著視線挪移,綠意覆裹,在這杜鵑花季的末尾,又多了紅艷斑斕,才佇望了片刻,心境便已舒暢。

這樣的共榮心意相當難得,在台灣應該很難吧,太多投機客為了賺錢只想踩低旁人,招牌越醒目越好,環境如何也不關他的事,每條老街搞到最後只剩下混亂嘈雜與銅臭味,很難讓人願意久留。我隨著川旁步道往東走,曾看過資料提及,冬季會在這兒佈置竹製鏤空燈籠,就算入夜,溪川也會爍亮如星空,而在此入夏時節,自然沒類似妝點了,先望見的是不少文章提及的「山之宿 新明館」,門口燈籠顯示它為日本祕湯協會會員。

據說此間老闆花了三年時間,親手在山邊挖出兩個洞窟溫泉,我仔細往對面看,很可能被苔草附生那個草簷便是入口。除此之外,也備有露天溫泉,就在延伸過去的岸邊,這設計相當大膽,僅憑著竹籬與搭垂的枝葉遮掩,若不留神,便會被我們這種過客看光光。我曾經認真考慮過這家,但來「黑川」追求的就是露天湯池的景致,這家太鬧區,很容易變成動物園的猴子,況且望出的景觀太侷限,最後就刪去了。

瞥望間,商街一個「冰」字招牌勾起我的注意,門口艷傘張展,設了紅布座椅,海報可見妝點誘人的剉冰與冰淇淋聖代。經過確認,這間「白玉子甘味茶屋」便是我鎖定的目標之一。儘管大夥多半稱讚他家的白玉口感、搭配的紅豆甜湯,我相中的其實是冰品,海報上的「雪山」為牛奶口味,「夏山」則多了抹茶醬,冰淇淋也相應碧綠。印象中,這店應該相當熱門,容易客滿,這會兒可能多數人都去泡湯了,空空的廳間就像在招我趕緊入座。可是...都傍晚了,我一家湯屋都還沒去泡耶。理智拿著「入湯手形」不斷敲打腦裡的小惡魔,好不容易我才挪動腳步,朝商街的另一端走。

循街過橋,轉往川南,根據規劃,要在這兒的「いこい旅館」用掉手形的一次。走著走著,差點過了頭,因為它外圍林樹相當茂盛,讓入口顯得低調,僅有塊微光剔亮的小小字牌、一幅少女圖繪標註著美人湯,鄰近被草葉攀附的電話亭還比較吸睛。

我前後確認著,從缺隙往內走,旅館的屋閣圍著小庭院,右邊廊下設了小小足湯供遊客先行體驗,隔鄰還有個置上炭火的烤爐,天涼時大夥在此圍坐欣賞秋楓冬雪,挺為愜意。背襯的拉門以飄逸筆法書寫了「居戀旅庵」,似乎是此館的漢字譯名,當寄居了,便就此戀上,不捨告離。

從左邊的接待廳穿入,將手形交給工作人員蓋了章,雖然那快速的解說大多有聽沒有懂,既已作過功課,就不太怕鬧出笑話。由廳室佈局圖來看,裏頭含納的湯屋相當多,花樣也各自不同,因此是很多遊客住宿的首選,不僅多了四間預約式的「貸切風呂」,亦能看好交替時段,把男湯女湯都體驗過。

二樓女生區的「蘇之湯」是宿客專用,雖為室內池卻切出三種設計,手形客人則只能使用露天的「美人湯」跟「立湯」,前者是門口圖繪所示的主打,號稱浸後肌膚會變得彈滑,後者以特殊性取勝,小亭子掛了兩根木條,可以搭扶著站立泡湯。

然我們是男生,可想而知上述那些都無緣,只能進一樓的大浴場。它的更衣室蠻小,跟幾個陌生人擠在一起把全身脫光,身材好壞尺寸大小一眼瞄盡,很勾起當兵時的回憶。我拎著小毛巾往裡沖洗過,右手邊的窟室是名為「箱湯」的室內湯,小方池的背襯有跟外頭類似的「居戀旅庵」窗障,雖然氣氛十足,但已有幾個人佔著顯得侷促,我便把目標轉至露天大池「滝之湯」。

依照官網的敘述,「滝之湯」與「美人湯」是「黑川」唯二名列日本名湯秘湯百選的池,縱使懷疑是種吹噓,初望的印象是的確不錯,堆石勾圍著蒸煙,碧樹青竹將天空切劃後,篩落光影,誘著人遞足而入。我將身體泡進溫熱的湯泉,一股暖意從下竄上,片刻就讓肢軀放鬆,進而靠躺。隨著擊水聲響,視線很自然轉向側處廊簷,那兒有兩道竹管引落水線,想必就是湯池名稱的來由。是純粹的造景妝點嗎?抑或當作SPA設施?望了一陣,是沒人把身體移去搞出水花四濺,頂多伸手微微撥擾,像是種默契,維護池間的和寧慵懶。

放空了一陣,偶爾在水裡划挪著位置,欣賞此區的不同視角,研究被擺置在樹間的逗趣小石像。接著我朝大池的另端走,那邊還有一小區被標為「うたせ湯」,相較前區為了私密,只開些籬縫,這兒或許地緣適合,闢了稍大的望窗,雖仍非期待中的敞闊山景,在這鎮心地帶已算難得。類似的兩道水線由壁面導引而後落降,旅伴說「うたせ」就是指用在SPA池的水柱,妙的是同樣未見有誰近前去使用,可能都覺得噴到人不禮貌吧。

但這也挺好,就讓它成為一種山林意象,畢竟當望著望著,就彷若真是來自岩間的清冽流瀑,而周邊枝叢傾展下密集星葉,它們快轉了季節遞嬗,爍亮的橙紅,是微縮的浪漫秋意。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98.180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