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分享] AK-103長時間射擊

看板Military標題Re: [分享] AK-103長時間射擊作者
patrickleeee
(派脆)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12

※ 引述《sfsm (有初老症狀的鹹魚)》之銘言:
: 標題: [分享] AK-103長時間射擊
: 時間: Fri Feb 7 00:26:32 2020
: https://youtu.be/Io7Zztghdno
這只是俄文版的MELTDOWN影片,直接查槍名+MELTDOWN,可以看到很多美國版的。
有趣的是,這個俄文版的AK74撐不到700發子彈,槍管就熱到彎掉了。

: 突擊步槍是衝鋒槍的衍生,衝鋒槍又是手槍的衍生。
德國跟蘇聯作出突擊步槍的目的不一樣,這不能一言以蔽之。
: 二戰時,不只是砲兵和軍士官,
: 衝鋒槍大量配置在非步兵兵種上,像是裝甲兵。
:
: 簡單說,衝鋒槍主要是給『射擊訓練不足』的兵種使用的。
這邊也太武斷。一樣每個國家的想法實作都不同,這樣講根本就與現況不符合。

: 之後的突擊步槍也是,StG44正規軍隊拿到的數量不多,
是希老闆覺得太醜,所以不給做。
: 大多是發配到國民擲彈兵裡,
: 用來彌補國民擲彈兵射擊能力的不足。
德軍戰術是以機槍小組掩護步兵前進、撤退,使用只有5發的K98K,使得士兵經常得停下來重新裝彈。改用STG44之後,可以持續移動,邊以火力壓制陣地,邊往前進。重點是持續火力,並非射擊能力不足。
:
:
: 二戰後,東德還是繼續使用StG44,
: 這應該引起蘇聯的關注,最後自己也搞出AK47,
: 當時蘇聯會把突擊步槍當成主力槍枝有它自己的壓力,
: 二戰時蘇聯失去大量人口,
: 而第三次世界大戰看似隨時會開打,
: 那麼蘇聯勢必要徵招年老、小孩加入戰場...
蘇聯做AK47是要取代PPsH-41,取代衝鋒槍功能,增加射程。另外用SKS取代莫辛納甘,但是後來發現AK47可以取代兩者,就採用了AK47。

德國是先研發了中威力的子彈(秘密研發),後來使用在MKB-42、MP44、STG44上。目的是取代K98K步槍。縮小的步槍子彈,使得連發的時候比較好控制。

所以這兩國的突擊步槍,完全是不同的出發點,一個是衝鋒槍增加射程,一個是步槍降低後座力、增加彈量。雖然最後結果是殊途同歸。

: 這些大量臨時徵招的步兵當然不太期待他們的射擊水準,
: 別說長衝程活塞導致精準度不佳,AK47的準心設計就非常粗糙,
: 設計的目的就是讓人直接板機扣下打出十幾發子彈,
: 並且禱告馬克思或是天主顯靈讓其中幾顆子彈能打中敵人
: (所以你知道為啥蘇聯武器都要請神父賜福了吧)
精度不佳不是長行程活賽導致。
:
: 相對的美軍鄙視突擊步槍的理由自然也不難理解,
: 雖然越戰時期羞辱的使用M16、M16A1,
: 但是到了M16A2時又取消了全自動射擊能力,
...這些東西是哪邊看來的啊。

後來想想,你是不是指M14跟M16的糾葛,M14給部隊用的時候,就已經落伍了,在越戰表現很差,在一個中威力步槍彈的叢林戰,M14沒有優勢。當時高層還是DISS中威力子彈的M16,認為全尺寸子彈有射程優勢,簡單來說就還是在上一個戰爭的想法。但是現實就是,中威力彈才是未來。

: 對於一個高素質的步兵,全自動是沒必要的!
: (美國大兵發出不滿:『聽你放屁!我要全自動!!』)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59.226 (臺灣)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Military/M.1581006395.A.B4F
: ※ 編輯: sfsm (36.232.59.226 臺灣), 02/07/2020 00:28:28
: 推 mmmimi11tw: 我剛好也在看這個XD 槍托表示:QQ 02/07 00:29: → mmmimi11tw: 不過實際上M16A3又改回全自動,但M16A4又變成三發 02/07 00:30: 推 stuj9019: 黑叔叔:你們槍上有瞄具? 02/07 00:33: 推 mmmimi11tw: 長行程活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容易降低子彈的威力 02/07 00:36: 推 yheb88: 600發後 看他每次上彈夾 都擔心會不會走火... 02/07 05:33: → cksxxb: 最後導致日軍單兵火力被美軍壓死,皇軍就是一槍一個不浪費 02/07 08:28: → nanozako: Stg-44原本計畫不是拿來取代MP-40而是Kar-98 02/07 08:32: → nanozako: 所以對設計精準度有要求,不是為了無腦灑子彈而研發的 02/07 08:32: → nanozako: 早期Stg-44和前身MKb-42(H)在機械結構上最大的差別在於 02/07 08:32: → nanozako: 把開放式槍機改成閉鎖式槍機,就是為了增加射擊精準度 02/07 08:32: → nanozako: Stg-44實際使用也多是單發點放,只有在近距離及移動時 02/07 08:32: → nanozako: 才會特別使用二到三發的連續射擊 02/07 08:32: → nanozako: 二戰德軍步兵戰術非常仰賴MG-34/42機槍火力, 02/07 08:32: → nanozako: 問題是當機槍變換位置時,剩下班兵手上只有Kar-98 02/07 08:32: → nanozako: 火力馬上大降,不利小部隊戰術移動 02/07 08:32: → nanozako: 外加東線經驗是,就算是在廣袤的東歐草原,步兵交戰距離 02/07 08:32: → nanozako: 也非常難超過四百公尺,因為鐵瞄根本打不到400+外的敵人 02/07 08:32: → nanozako: 所以改用中間型彈藥,拿較低射程換更小後座力及更多火力 02/07 08:32: → nanozako: 這樣步兵無論是停止或是移動中都能連續輸出有效的火力 02/07 08:32: → nanozako: 要是德軍當時只想追求無腦灑子彈,就繼續造MP-40 02/07 08:32: → nanozako: 或是造更簡單的MP.3008爽用現成的9x19彈藥 02/07 08:32: → nanozako: 幹嘛吃飽沒事搞一個連子彈都是全新的Stg-44? 02/07 08:32
這邊N大說的比較符合歷史現況。
: 一開始不是取代步槍...
: 早在1935-38年,德國就開始全自動武器的計畫,
: 當時的名稱叫做schwere Maschinenpistole,
: 翻譯成中文就叫做『重型衝鋒槍』
: 目的就是要取代無力射程太短的9X19手槍彈。
:
: 到了1940(或是1941年),名稱又改為Maschinenkarabiner,
: 翻譯成中文就是『機械卡賓槍』,或者自動卡賓槍...
: 縮寫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MKb
這邊就是前面提到的秘密計畫,那時候其實大家都有在想做出中威力步槍彈,只是二戰德軍先採用了。
: 美國也有類似的概念,就是M1卡賓槍,
: 就是因為美軍不喜歡.45手槍彈的威力,
: 只是M1卡賓設計上還有些限制,所以又搞出M3黃油槍出來...
不是.45的威力,而是給二線人員使用1911,大概距離超過7碼,就必須要很熟練的人才能擊中目標。所以想要一款能打到300碼,大約5磅重,能全自動的武器,給二線人員、砲兵組員、駕駛所使用。但是後來把全自動取消,因為會讓槍變重,而且5磅的槍,連發射擊是很難控制的(太輕)。為什麼使用M1卡賓彈,首先手槍彈.45、9MM都出局,根本打不到300碼,或是說到那個距離,打中人真的靠賽。然後當時所有美國步槍彈都是30-06,所以直接做那個口徑的子彈,至少部分製造機械可以共用。然後就這樣開條件讓槍廠送件審查。

另外搞黃油槍是因為湯普森太貴了,而且射速太快難以控制。
:
: 但是希老闆不喜歡MKb自動卡賓槍的概念,
: 所以MKb-42又改為MP43繼續偷渡這計畫...
: 1943年9月數量不明的MP43投入在SS第五師,
: 獲得極高評價,不只是可以取代MP40,也能取代Kar98步槍。
: 還能減少機槍火力支援...
: MP43在實戰測試的性能超出原本需求,
: 獲得HWA和裝備部長史佩爾的強力推薦,MP43才正式配備在德軍裡。
: 1944年又改名為MP44,之後又改為SturmGewehr-44,縮寫為StG-44
:
: → tn00624722: 遊戲裡的StG很好用(錯棚 02/07 09:43: 推 mmmimi11tw: 即使到現在,在突擊步槍上全自動也是較少使用的,因為 02/07 09:46: → mmmimi11tw: 火力持續性太低 02/07 09:46: ※ 編輯: sfsm (36.232.59.226 臺灣), 02/07/2020 09:52:01
: 推 nanozako: 戰前想取代的那些計畫到了1942都已經改到另外一邊去了 02/07 10:23: → nanozako: 像是MKb-42計畫一開始是空軍搞的,後來跑去弄FG-42 02/07 10:23: → nanozako: 原計畫由陸軍接手,而陸軍想研發取代Kar-98的步槍 02/07 10:23: → nanozako: 汲取東線戰事的經驗,選擇新彈種研發新槍 02/07 10:23: → nanozako: 就連第一批測試的時候也是汰換步兵班的Kar-98位置 02/07 10:23: → nanozako: 縱使35~38年間有計畫想用重型衝鋒槍取代9x19 02/07 10:23: → nanozako: 後來的MKb-42/Stg-44研發也早已脫離戰前的預期 02/07 10:23: → nanozako: 實際部署時也是取代步槍兵武器,而非軍官或是二線部隊 02/07 10:23: → nanozako: 而且你把連發武器和訓練低下做連結也是很奇怪 02/07 10:23: → nanozako: 蘇聯路人動員兵一堆主要也是配備機構簡單的莫辛納干步槍 02/07 10:23: → nanozako: 反而是波波莎這種衝鋒槍在保養、故障排除還有生產成本上 02/07 10:23: → nanozako: 都高出手閂式步槍一大截,怎麼會專門給訓練差士兵用? 02/07 10:23
N大說的對。
: 推 ohwahahaha: 要是G-43步槍有弄好就好了,搭配FG-42火力表現應該不錯 02/07 10:31: → WGTH: 那是因為PPSh-41比前面的PPD-40/PPD-1938工藝簡單造價低 02/07 10:32: → WGTH: 在冬季戰爭 蘇軍用莫辛-納甘+PPD-40已經被索米KP/-31痛電過 02/07 10:34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115.116 (臺灣)
PTT 網址

nanozako02/07 11:27看了WGTH的回覆,我覺得我波波莎那段也講的太武斷了

※ 編輯: patrickleeee (125.230.115.116 臺灣), 02/07/2020 11:36:04

nanozako02/07 11:29手閂步槍和全自動衝鋒槍在43年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

nanozako02/07 11:29只要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操作以及保養難度

nanozako02/07 11:29兩者都能大規模給動員部隊使用,並不相斥

mmmimi11tw02/07 11:32AK之所以精度不佳是因為子彈後座力大,加上為了增加槍

mmmimi11tw02/07 11:32械可靠度連帶的把零件的公差也放大了

WGTH02/07 11:41PPSh-41初期除了配備給前線外,也發了不少給游擊隊破壞德軍

overno02/07 11:43stg44及ak47算 減威力彈,口徑沒變小,同全威力步槍彈

O大說的沒錯,原文Intermediate Cartridges,其實翻譯應該要講中威力彈,介於全尺寸 與手槍彈之間。減少裝藥或是縮小口徑,我只講了口徑,涵蓋範圍不足。上面修正一下。

WGTH02/07 11:43後勤跟通信系統,連非正規軍都能運用了。

WGTH02/07 11:45另外PPSh一個有趣的地方,一開始71發彈鼓有過重跟卡殼的問題

WGTH02/07 11:46所以另外設計了35發彎形彈匣,但是士兵用一用還是回去用彈鼓

WGTH02/07 11:46但是減裝到65發來解決卡殼問題

WGTH02/07 11:48而德軍愛用PPSh也是因為彈鼓,比MP40的32發多了一倍

※ 編輯: patrickleeee (125.230.115.116 臺灣), 02/07/2020 12:06:13 ※ 編輯: patrickleeee (125.230.115.116 臺灣), 02/07/2020 12: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