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討論] 海島/大陸國家利用鐵路/鐵道運輸運送軍用載具/車輛的差別

看板Military標題[討論] 海島/大陸國家利用鐵路/鐵道運輸運送軍用載具/車輛的差別作者
yamatobar
(747-8I)
時間推噓29 推:29 噓:0 →:59

https://www.ptt.cc/Military/E.kSlaqh-kDRtA

https://www.ptt.cc/Military/E.G4ufGpLnvNbE

https://www.ptt.cc/Military/E.bBct41RaFWhM

突然想到,因為日本和台灣的鐵道都是窄軌(1067MM),鐵路車輛軸重最高允許上限也才18噸,場站和隧道甚至架空線淨空也不夠,所以碰到90式或M1A2那樣超過50噸的MBT,就沒辦法了,只能載較輕型尺寸也小得多的軍用載具/車輛為主

台灣的軍用貨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PhXRpdt5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1u9xh56Wa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oa8g7TlvA

日本的軍用貨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cXrWapDK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xjqJ_gZBE


英國好一點,因為英國的鐵路是標準軌,然後少部分幹線(EX:英法海底隧道連接線)軸重允許上限可以到22噸以上,所以可以載運像挑戰者2那樣的MBT,但是英國因為路線標準沒提升的鐵道路線不少(最早興建鐵路+對鐵路的後續投資改良不如歐陸國家),所以挑戰者2在英國國內的運送方式還是以坦克拖板車為主

https://www.railexpress.co.uk/649/channel-tunnel-tanks/

https://i.pinimg.com/1200x/7f/f5/8d/7ff58da14846abfde05f5eb4f903abfb.jp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yQTCVivlyM&t=108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HLfOQ5-4s



至於歐陸、北美(美國加拿大)、中國、俄羅斯和前蘇聯加盟國、印度、澳洲、韓國等國的鐵道允許軸重都可以拉到超過22噸以上,然後這些國家的鐵路軌距,不是標準軌就是寬軌,所以這些國家的重型大尺寸軍事載具軍列很稀鬆平常

德國的德軍/北約軍列

https://youtu.be/dTcrDOfixCo?t=513

https://youtu.be/trexPCNvnNM?t=120

https://youtu.be/81FlZSUQBw8?t=74

https://youtu.be/630Hw_MNoKg?t=329

芬蘭的軍用列車

https://youtu.be/IXnNRDVXo5I?t=70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iR_ew1w7s

所以如果真的考量到要用台鐵來運送主力戰車的話,M1A2並不是一個好選擇,但是要坦克
國造(120MM主砲+輕量化的載具車身),可能性實在太低了,也不是優先選項,所以M1A2只能將就著用了
--
四角四面は豆腐屋の娘。色は白いが水臭い。四谷赤坂麹町、チャラチャラ流れるお茶の水- 。 粋な姐(ねえ)ちゃん立ちしょんべん、ってなどうだ。
大したもんだよカエルのしょんべん、見上げたもんだよ屋根屋のふんどし。 結構毛だらけ猫灰だらけ、お前の尻(ケツ)はクソだらけ。
男はつらいよ,寅さん啖呵売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68.241 (臺灣)
PTT 網址

mmmimi11tw 03/13 15:18所以要運送M1A2就得再採購可以載著他跑的載具才行

台灣的台鐵地下段還有淨空問題

moeliliacg 03/13 15:23其實像日本/台灣/義大利等國 在選擇裝甲載具的發展

moeliliacg 03/13 15:23上 地形跟移動方式都是可見的影響因素

荷蘭比利時丹麥這些靠海/平原多/地質鬆軟的國家 為了要讓鐵道路線跟全歐鐵道網互相連通(包括北約軍事調動),鐵軌路基都強化不少 至於號誌和電氣化相關系統(包括電壓)就沒辦法統一了,因為歐洲各國都有自己的考量

hungpeisheng03/13 15:23我們買載M1A2的板車不是沒買多少?

moeliliacg 03/13 15:24多山多島嶼少平原的國家 較偏好較輕小的輪式載具

moeliliacg 03/13 15:24或者是輕型的履帶車輛

不過歐洲早已經是德國Leopard系列的天下了 連瑞士這種多山的國家也是買Leopard 2 不過瑞士的鐵道幹線和長隧道都有強化過,所以問題不太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cYOsEnVp7A

moeliliacg 03/13 15:25因為我們的M1買回來後其實不會很常做戰略機動

moeliliacg 03/13 15:26戰略機動才需要用到板車 戰術機動不需要

hungpeisheng03/13 15:29這樣南部之後應該還會再買M1吧?

b777300 03/13 15:31M1A2來台大概就是著重在地區重點防禦,不會走快速

b777300 03/13 15:31機動

moeliliacg 03/13 15:33然而現在比利時跟荷蘭的戰車幾乎都被砍沒了 丹麥也

moeliliacg 03/13 15:34不過只剩幾十輛 這種規模談論何種輸送方式也沒多大

moeliliacg 03/13 15:34意義就是了

c449w 03/13 15:40之前在YT看到駐韓美軍的M1委外民間業者載運,也是用

c449w 03/13 15:42十輪拖頭加雙軸板車就在拉了

這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nkE5iULvfc

hungpeisheng03/13 15:43雙軸拖車夠力喔?我以為要用超重板拉

雙胖(雙驅動軸+減速器)的民用拖車頭夠力 但是只能走柏油路,走爛路(off road)就沒辦法了 走爛路要用下面這些軍用的坦克運輸拖車才有辦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FDmRd6_T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hZx_7ZG1B4&t=235s

franz10123 03/13 15:51其實主要是月台加高的影響最大

沒辦法,鐵道車站月台無障礙化已經是世界趨勢 月台只能加高

F16V 03/13 15:54https://imgur.com/S2RYPjt 忘記這多久以前的了

M1A2的大小和重量高出太多,台鐵沒辦法這樣載

ARCHER2234 03/13 15:55而且鐵路很容易被幹掉吧,尤其我們就一條

hungpeisheng03/13 15:58日本哪天會不會發明高鐵運輸重坦XDDD

日本的新幹線和台灣的高鐵一樣,有考慮貨運用的可能性,但是最終只限定載客用 歐洲少部分高鐵路線倒是可以讓貨列開進去

kuma660224 03/13 16:01現代這因素 沒差也不重要

kuma660224 03/13 16:02因為鐵路與站台太脆弱 路線也受限

kuma660224 03/13 16:02用拖板車輛運輸反而更機動靈活安全

kuma660224 03/13 16:05除非國土超大,鐵路運輸在離前線很遠

idunhav1 03/13 16:06台灣拖車沒買幾台 應該還有少買

其實調用民間拖車也可以 因為台灣的柏油路鋪裝比率蠻高的,勝過一大堆國家(包括中國),Off Road的軍用坦克拖板 車需求性沒那麼迫切

hsilute 03/13 16:47雙擔+16輪板拖的動啦,之前拉60噸的托浪斯就這樣拖

hsilute 03/13 16:47

imruck 03/13 16:55台灣這麼小 有什麼東西一定要鐵路運 板車不錯啊

sdiaa 03/13 17:01現在拖車頭檔位夭壽多車重量不會是問題 問題在子車

franz10123 03/13 17:54F16V 大大的那張圖好像才幾年前而已,據說在試驗,

franz10123 03/13 17:54好像是在七堵用吊車吊上平車的

peterlee97 03/13 18:28真的開戰也不會用鐵路做戰略機動...

saccharomyce03/13 18:36你以為M1來台會部屬在南部或是南下支援嗎?

saccharomyce03/13 18:36沒這回事 自然不用考慮戰略機動

saccharomyce03/13 18:38應該說 台灣沒在考慮戰略機動這回事

deathtrowa 03/13 18:45F16V大的那張圖沒有多久,P50F300型平車是國防部私

deathtrowa 03/13 18:45有的,在2005年才購入

deathtrowa 03/13 18:49P50F300型就是國防部被台鐵坑了才買的平車

kuma660224 03/13 18:57國軍主戰是各區分配1部分 戰時不移防

kuma660224 03/13 18:58板車能運 但麻煩且卡車防禦力幾乎0

kuma660224 03/13 19:01台灣運輸路線是南北向 敵軍卻西邊來

kuma660224 03/13 19:01所以不是大後方往前線移動

kuma660224 03/13 19:03區域不同只是低強度與高強度的差異

kuma660224 03/13 19:05跨區增援是希望邊走能邊打有自衛能力

kuma660224 03/13 19:06比如營級全配武裝悍馬或雲豹家族

kuma660224 03/13 19:07M1是只擺北部,無論敵從北中南來

longyin 03/13 19:07鐵路運輸坦克,主要限制在寬度吧?其次是重量。

kuma660224 03/13 19:07M1北部死守 最後都能接戰

kuma660224 03/13 19:09所以不用移動 板車只是少量下基地用

kuma660224 03/13 19:09因為北部沒有主戰的訓練靶場

kuma660224 03/13 19:17平時鐵路運戰車在都市化小國較不實用

kuma660224 03/13 19:17還有一原因是運到車站也要用板車

kuma660224 03/13 19:17以免弄壞馬路設施 地方政府不爽

kuma660224 03/13 19:17車站幾乎都在人口活動不少的市區.

kuma660224 03/13 19:17阿,既然都上板車了....乾脆

kuma660224 03/13 19:17板車開去目的地,好像比較省事.

kuma660224 03/13 19:17台灣不大. 再轉乘鐵路沒有比較快

deathtrowa 03/13 19:29鐵路運輸的限制就兩個,淨空(寬度、高度)、重量

deathtrowa 03/13 19:30重量會影響軸重,這得考慮到鐵軌的承受力

deathtrowa 03/13 19:33所以才會有虎式戰車上鐵皮要換履帶這種事

二戰時和戰前的歐洲鐵道,運送能力也沒現在那麼大 二戰前歐洲有電氣化的鐵道比率極低,電力火車頭最大出力也才1200~1400KW 至於還是主力的蒸汽火車頭,第三帝國的蒸氣火車頭最大出力也才1500KW 現在歐洲的電力火車頭大多有4000~6400KW的出力 柴油火車頭也有2500~4000HP的出力 而且現在像SCANIA或VOLVO都有700HP以上的拖車頭 真要再出現虎式、虎王式、獵虎式甚至傳說中的鼠式坦克的21世紀版 要拖這些超重坦克根本輕而易舉

bcs 03/13 19:58買機動性弱的坦克浪費錢,沒臺灣沒空優才會登陸,

bcs 03/13 19:58登陸用無人機一臺臺掃就結束。

saccharomyce03/13 20:02樓上反串?

mmmimi11tw 03/13 20:07嗯阿他就是反串的不用太認真

sdiaa 03/14 00:16現在拖車500匹的合法總重50噸 敢一點的總重七八十噸

dhtsai 03/14 01:49現在板運戰車基本上都超過法定重量,警察不會攔

dhtsai 03/14 01:49攔下去副營長就昏了

taipoo 03/14 03:06為什麼不讓戰車自己跑就好了?

kuma660224 03/14 03:09給地方添麻煩 老車跑完妥善率會大降

kuma660224 03/14 03:10而且速度太慢

kuma660224 03/14 03:12還有鄉民會吵戰車開過有電磁干擾

kuma660224 03/14 03:12很不方便

cic2014 03/14 03:43現在日本軍運好像都裝櫃了,看不出來運什麼

yamatobar 03/14 04:12履帶比輪胎還容易磨損容易壞der

LT134P 03/14 06:22柏油路直接開 三級廠跟鄉鎮公所會把你幹翻

LT134P 03/14 06:24雖說在澎湖服役時看過戰車連自己開上路移防就是

kuma660224 03/14 11:34短時間郊區是還可以 反正車少

kuma660224 03/14 11:34但協調上還是相當麻煩

kuma660224 03/14 11:35有幾次上街都是短距離的

kuma660224 03/14 11:36就前置單位從營區再開到不遠陣地而已

kuma660224 03/14 11:37遠程跨區跨縣市過一堆橋的...

kuma660224 03/14 11:37還是上板車比較實際

kuma660224 03/14 11:38變成貨物被載 也減少重機械損耗

現在的坦克用拖板車也夠力,一堆拖車頭的引擎出力都媲美二戰德國的四號戰車和動物軍 團了,而且是柴油引擎甚至HYBRID引擎

※ 編輯: yamatobar (114.24.68.241 臺灣), 03/14/2021 17:10:56

assanges 03/15 08:46http://i.imgur.com/AaXm0Rx.jpg

assanges 03/15 08:46直接用拖頭了啦

JustinPai 03/15 10:57外島都是水泥路吧 專門讓戰甲車跑

JustinPai 03/15 10:57台灣都是柏油路路況還這麼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