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新聞] 成功級升級?

看板Military標題Re: [新聞] 成功級升級?作者
sfsm
(有初老症狀的鹹魚)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31

: 推 defenser : 美國曾考慮過把派里的MK13拆掉換成4組MK41,雖然預 12/25 02:01: → defenser : 算原因沒實作,但這代表派里前甲板是有足夠空間塞4 12/25 02:02: → defenser : 組MK41的 12/25 02:02: 推 WaterFrog : 1.加裝MK41是還好,前面d大也講過可以塞數組MK41, 12/25 11:05: → WaterFrog : 只是要切部分船體有點麻煩 12/25 11:05: 推 WaterFrog : 2.升級成標二也算是合理升級,畢竟考量後續可能的 12/25 11:08: → WaterFrog : 消失性商源 12/25 11:08
成功/派里艦艏到底能塞幾組MK41一直有爭論,
因為派里級設計時沒辦法通靈預測未來會出現MK41,
船身結構當然沒考慮到安裝MK41。

所以要裝MK41就是要破壞船身結構,
依照海軍學術雙月刊的說法是三組8連裝共24坑
https://reurl.cc/EZq1xg
https://i.imgur.com/kpRmB2C.jpg


郭承典中校的想法大概是拆除MK13,
原來的空間塞兩組MK41,這樣對船身破壞較小。

再學土耳其和澳洲的做法挖一個洞再塞一組MK41
https://i.imgur.com/lpURHOQ.jpg

https://i.imgur.com/CacdPhK.jpg

但是澳洲這樣改問題一大堆,
如果想塞四組就要船身結構破壞就要更大。
也就要花更多錢和時間去補強...

但是最大問題還是洛馬那套MK92 Mod12接戰效率提升多少?
如果還是那副鳥樣,Mk13就能應付(10秒鐘一發),
硬塞MK41其實也是在浪費錢。
(就是我上一篇提到的你的CPU沒升級,顯卡換再好也沒用)

: → asmp : 現在艦載防空飛彈的主流早已是主動雷達導引。 12/25 11:21: → WaterFrog : 回a大,目前流行是終端主動雷達導引,但是初段還是 12/25 11:24: → WaterFrog : 需要艦載雷達導引(也就是文中提到),不過這是遠程 12/25 11:24: → WaterFrog : 飛彈,短程飛彈沒差 12/25 11:24
如果要講『主流』,主流還是SM-2啦~~~

艦載防空飛彈會用主動雷達引導會有兩個因素,

1.有效射程拉的太遠,
地球是圓的,如果目標太遠在艦載雷達的死角外,
你就不可能用半主動引導,你只能在飛彈裝上雷達叫它自己去鎖定目標。

美國的SM-6就是這種情況,但是美軍也沒捨棄半主動引導的設計,
所以如果船艦雷達能鎖定、引導,那還是會用半主動引導,
畢竟船上的射控系統強上許多。

2.船上射控系統太爛...
Aster-15/30就是最佳代表,Aster計畫出現於1987年,
那時候巡防艦還是2000-4000噸的等級,
不像現在都是5-6000起跳。

所以巡防艦別想會有多強的戰系...
面對蘇聯的反艦飛彈飽和攻擊,
你唯一辦法就是防空飛彈裝上雷達自己去鎖定,
抱歉我的巡防艦射控系統太爛幫不上忙...
其他船艦像是戴高樂號航母也能裝上Aster-15。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89.161 (臺灣)
PTT 網址

moeliliacg 12/25 12:44十多年前澳洲/土耳其升級派里的時候 MDC就討論過了

moeliliacg 12/25 12:45更早還會搭配基隆一起討論 怎樣拆發射器換雷達/戰系

moeliliacg 12/25 12:45等等的

moeliliacg 12/25 12:46十年後 除了換雄三/方陣 幾乎就是原封不動

moeliliacg 12/25 12:46結果澳洲改完後也用不到十年就退役了

moeliliacg 12/25 12:48除非台灣海軍換船的速度有海自那麼快 不然成功都

moeliliacg 12/25 12:48已經硬裝上雄三了 平時又是最操的 真的魔改下去

moeliliacg 12/25 12:49估計就要開始數饅頭了

defenser 12/25 12:52你對主動雷達導引有點倒因為果,是以前的科技不夠、

kuma660224 12/25 12:53所以重點是換船 先求有再求好

defenser 12/25 12:53沒辦法在飛彈內裝上夠小夠強的主動雷達,才用半自動

moeliliacg 12/25 12:53初雪級最後一艘1987年服役 今年退光了

defenser 12/25 12:54寫錯、半主動雷達導引,由船艦提供目標指向讓飛彈去

moeliliacg 12/25 12:54接下來就輪到跟成功同期/稍早的 朝霧跟阿武隈了

moeliliacg 12/25 12:54而我們成功 至少再戰十年 甚至十五年

defenser 12/25 12:55攻擊,現在可以做出夠小的飛彈用雷達,當然要用接戰

moeliliacg 12/25 12:56就這情況 就不可能再對成功做什麼大改了

defenser 12/25 12:56效率更好的主動雷達導引,這樣船艦本身也不需要高功

moeliliacg 12/25 12:56年輕人動大手術 跟中老年人動大手術 差距很大的

defenser 12/25 12:56率射控雷達,半主動導引對船艦本身戰系要求更高

kuma660224 12/25 13:05主流轉往主動導引是時代進步的必然了

kuma660224 12/25 13:08除了冷戰老彈沿用翻新繼續賣的

kuma660224 12/25 13:0821世紀新的防空彈都選主動導引了

kuma660224 12/25 13:09保留半主動模式只是選配當備胎

kuma660224 12/25 13:10那個是怕戰場科技變化 怕電戰干擾能力

kuma660224 12/25 13:10會讓遠程主動彈不夠可靠

defenser 12/25 13:11忽然發現自己把倒果為因說成倒因為果XD

kuma660224 12/25 13:11但大部分目標其實不會有強大干擾能力

kuma660224 12/25 13:12那個半主動也就通常可以備而不用

kuma660224 12/25 13:16中短程彈的話 打的主要是ASM

kuma660224 12/25 13:16幾十公里內反而是ASM較怕被船艦干擾

kuma660224 12/25 13:17攻方載具太遠 很難對艦艇的近程彈有效干擾

kuma660224 12/25 13:17而ASM不具備干擾防空彈的能力

rommel1 12/25 13:43既然換了Mk41,就裝海弓三跟中科院的海鷹眼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