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討論] 淺談"九六神炮"的炮射瞄具(一)

看板Military標題Re: [討論] 淺談"九六神炮"的炮射瞄具(一)作者
Zuiho
(寄站內信嗆輸人就拒收信?)
時間推噓14 推:14 噓:0 →:16

※ 引述《kiyoshi520 (大叔)》之銘言:
: → OneSeam : 至於為啥日軍早期沒有37以上口徑的快砲, 12/19 16:10: → OneSeam : 簡而言之就是買不到,以及覺得25mm穩定成熟而已 12/19 16:11: → OneSeam : 陸軍則是早期有試著搞過37mm機關砲,後來失敗了 12/19 16:12: → OneSeam : 此外,當40mm的波佛斯在國際銷售時, 12/19 16:13: → OneSeam : 日本海軍已經買了25mm了,沒理由再買類似的東西 12/19 16:15: 這個講法跟我手邊資料不太一樣。
: 日本軍方在戰前並沒有實際接觸Bofors 40mm也沒有任何評估的記錄。是在南洋擄獲盟軍: 裝備時,才對其有實際評估。

依據石橋孝夫的艦艇防空一書的記載

戰前日本海軍有引進英國Vickers的40mm兩磅砲

當時因為英國禁止多連裝出口

所以引進的是單裝 數量約20-30門

首先安裝於重巡高雄

起先在吳海軍工廠量產

之後轉橫須賀海軍工廠生產

但評價不高

很短的時間就被放棄改由九六式25mm取代

: 結果是評價極高且下令立即仿造,但這砲工藝水準跟生產繁鎖很難搞定,一直到戰爭結束: 前才制式化、就是海軍的五式砲。

同書記載

五式40mm機砲最後在橫須賀工廠說有完成品8門

砲架11座 砲身46挺 另外豐川工廠也有一部份

實際安裝的紀錄是敷設艇神島

: 我記得盟軍在量產時也遇到同樣麻煩但有克服。
: 而在南洋擄獲的40mm砲也都有在現地使用以及裝上船當防空砲,一些回憶錄也對這砲有正: 面的評價。
: 另外,我不知是在世界の艦船還是那邊看到的,有專文評估日軍在二戰防空戰力。提到了: 日軍在125mm跟25mm間存在一個青黃不接的空窗,而美軍的125/40/20的比較能提供連續而: 有效的打擊。
: 也就是說25mm的有效射程沒法涵蓋到40mm那麼遠,更不用說VT信管這個神器了。

你講的應該是世界之艦船2006.8 No662

裡面的

"
貧弱だった日本海軍の対空兵装
"

剛好我這幾天把這幾本翻出來再看

這篇的作者是中川 務

簡單來說

當時日本海軍在1932年開始實用化的

八九式127mm高射砲與九一式高射指揮裝置的組合

讓日本人認為當面對一架320km/hr逼近的目標

可以用兩門高射砲發射六十枚砲彈將其擊落

明顯高估

另外這個系統的問題試射高9400公尺

面對高空轟炸機如B-17之類的沒有威脅

直到秋月級防空驅逐艦九八式100mm高射砲與九四式高射裝置的問世

才能打到13000公尺

日本海軍防空上的劣勢隨著1942年美國海軍對空射控雷達MK4的服役進一步拉開

直到戰爭結束日本海軍都沒能把對空射控雷達安裝上艦

戰後檢討認為是對光學測距系統的過份推崇

以及對雷達重量的苛刻要求

1943年VT信管投入戰場使美軍命中精度提高三倍

更是不同次元的比較

另外

中距離對空武器不足

高射砲大約在距離一萬公尺左右展開彈幕

25mm機砲有效射高3000公尺

水平時彈道保持水平的距離約一千公尺

基本上只能在水平距離2500公尺 高度1500內的半圓有效運作

實戰時的美軍俯衝轟炸機大約在高度5000公尺進入艦隊上空

俯衝之後在600公尺高投彈

因此25mm機砲的阻止力相當低

更小的13mm更不值得期待

Befors的40mm機砲射高約7000公尺

可以有效彌補高射砲與20mm等級機砲間的這段空白

不過

依據石橋孝夫的艦艇防空一書的記載

五式40mm機砲的有效射高只有3000公尺

原書括號寫

因為引信的關係........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168.235 (臺灣)
PTT 網址

ZzZMK2 12/19 22:41vickers的40mm砰砰砲似乎連英國海軍的評價也不高,

ZzZMK2 12/19 22:41砲管多砰起來壯膽用大

kira925 12/19 22:45碰碰炮就是看起來很多 但評價也不怎樣

Wooctor 12/19 22:46砰砰砲的評價是真的不怎麼好

lljjfrdr1 12/19 22:56砰砰炮其實很自動化,設計都算先進.....

lljjfrdr1 12/19 22:59但射程太短的問題,直接壞了整鍋粥.....

kiyoshi520 12/19 23:09謝謝你詳細的回覆,世界艦船我沒留,

kiyoshi520 12/19 23:09但那個專輯印象很深。

kiyoshi520 12/19 23:09不過五式砲的安裝紀錄好像還有爭議的樣子,

kiyoshi520 12/19 23:09倒是原版品的服役記錄相對較多也有人證。

kiyoshi520 12/19 23:26不過日本電探的品質低劣及故障頻發,也是日本軍方

kiyoshi520 12/19 23:26對雷達技術保守的原因之一。

kira925 12/19 23:44主要技術投入太晚 能用的出來都快打完了

kira925 12/19 23:44當年IJN有個奇怪的想像是只想逆探 不發射雷達波

kira925 12/19 23:45但結果就是看不到什麼

utn875 12/20 00:31這看起來二戰日軍的防空有嚴重系統性問題,怎麼打

wl00669773 12/20 08:58又不是只有日本防空不好

ZzZMK2 12/20 09:17二戰的海軍防空真的要講很好的只有美國,不講日本

ZzZMK2 12/20 09:17歐洲那邊也是2266,只是歐洲戰場沒有太平洋戰場那

ZzZMK2 12/20 09:17麼高強度的海軍航空作戰

wl00669773 12/20 15:09英國防空沒比較差

Wooctor 12/20 18:33德國的海軍防砲也是不怎麼樣

g3sg1 12/20 23:22英國是初期用碰碰砲硬是湊四連裝八連裝拼密集火力

g3sg1 12/20 23:22但是碰碰砲先天射程問題還是無解 不過英國好在有美

g3sg1 12/20 23:22國可以提供美製波佛斯 中長程113也還可以 但可惜的

g3sg1 12/20 23:22是一直沒能達成驅逐主砲高平兩用砲的統一 120 127 1

g3sg1 12/20 23:2334 113百家爭鳴

g3sg1 12/20 23:27另外 英國還有從荷蘭船上帶來的電動輔助砲座逆向工

g3sg1 12/20 23:27程並加以改良做出最早的CIWS(當然可靠性不能太期待

g3sg1 12/20 23:27畢竟那時候的電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