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討論] 淺談"九六神炮"的炮射瞄具(一)

看板Military標題Re: [討論] 淺談"九六神炮"的炮射瞄具(一)作者
Zuiho
(寄站內信嗆輸人就拒收信?)
時間推噓16 推:16 噓:0 →:15

補充一些資料

但因為家中事務機太久沒用掛了

沒辦法使用掃描器只能以翻拍方式呈現

以下資料來自這本書

歴史群像 太平洋戦史シリーズ Vol. 23 秋月型駆逐艦

P128右側 顯示這門機砲的大樣圖

圖式為連裝 三連裝大同小異 右下角兩個小字分別是
旋回電動機
礎台
https://imgur.com/KENreYc


P128左側 瞄準器與這門機砲的連結簡圖

https://imgur.com/cP7yegN

P130左右 LPR瞄準器簡圖

https://imgur.com/R7b3mys

https://imgur.com/TKGXcYz

此部分動作說明請參閱前文

P132左側 環形瞄準具
https://imgur.com/oTYTCN5

請注意不是單純的環而是可以判斷速度取前置

並調整準星抓距離或高度

另外這張圖沒秀

準心是中空的

最後關於遠隔控制 請參閱下圖

https://imgur.com/gSsWqGw

這張圖來自
歴史群像 太平洋戦史シリーズ Vol. 13 翔鶴型空母 P95

當時這叫Ward Leonard control

動作原理請用這個關鍵字去查

當時日本海軍利用這個原理開發出九五式射擊指揮裝置去遠端控制一個機砲群

而遠端控制的主要理由是炮側容易被硝煙遮蔽

而且LPR照準機構有一個要求是必須輸入

目標距離

目標速度

自艦航速

等資料 但這些資料炮側很難有

所以有獨立觀測手的射擊指揮所雖然同樣使用LPR

但出來的精度會比較好

這個系統主要用在機砲 探照燈 雷達天線等系統

個人推測可能是精度問題

較大型的火砲並沒有使用

而是炮側有一個類似時鐘的東西

指揮中心算出來的角度送到時鐘上面的長針使其旋轉到指定位置

炮側調整旋轉 俯仰去讓短針與長針重合

重合之後會有另一個訊號丟回方位盤

方位盤射手看到炮側備便後決定開火時機

看是扣扳機開火或自動開火或左右交互齊射等等等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209.12 (臺灣)
PTT 網址

barbarian72 12/18 12:27

Su22 12/18 12:28

LegioGemina 12/18 12:30專業整理推

Pegasus170 12/18 12:32

Victory2 12/18 12:57推!

Calfstrong 12/18 13:05

utn875 12/18 14:14古人搞防空真是艱難啊

Muscovy 12/18 14:26其實也很難想像用類比電腦做射程幾十公里的射控解算

Muscovy 12/18 14:28二戰的戰艦沒電腦, 那麼大管的砲打出去都是視界外

Muscovy 12/18 14:29還能靠這些神奇的方式瞄準也是挺厲害的...

ggeneration 12/18 15:06原則上是這樣 平時各國海軍最重要任務之一是掌握他

ggeneration 12/18 15:06國艦艇的數據資料庫

ggeneration 12/18 15:08雖然沒電腦但有機械計算機

Su22 12/18 15:09只能算數學提高命中率

ggeneration 12/18 15:11輸入距離航速航向看炮彈落水點噴起的染色水柱逐步

ggeneration 12/18 15:11修正直到打出近彈或命中

ggeneration 12/18 15:14打接近目視極限的船都得修正好幾次了航空機時代變量

ggeneration 12/18 15:14大增 射控流程靠人力根本趕不上

kiyoshi520 12/18 19:21Ward Leonard control沒用在高射砲可能是因為推不

kiyoshi520 12/18 19:21動,

kiyoshi520 12/18 19:21或是功率大的尺吋也太大或太貴。

kiyoshi520 12/18 19:21它的原理是AC馬達驅動DC發電機再驅動DC馬達,

kiyoshi520 12/18 19:21效率差不講,多兩顆大功率馬達成本跟空間都是問題。

kiyoshi520 12/18 19:21找個人手動對齊會簡單多。

你講的沒錯 我剛剛回去翻 深田正雄的 造艦テクノロジー開発物語 書中描述水壓機可以用比較小的空間提供需求出力 但液壓管太長不好建議裝設距離近一點 電動的話可以拉遠控制側與受控制側距離且同時控制數個對象 但需要大出力的時候電動馬達需要很大 不過話雖如此 我剛剛查了一下舵取機大都是水壓式的 很有趣

kiyoshi520 12/18 19:21我對遠隔操作概念也是學研的書看來的,不過只憑記

kiyoshi520 12/18 19:21憶懶得翻...

Zuiho 12/18 19:21先看OneSeam網友的機砲瞄準具吧 大型艦砲的有空我再

Zuiho 12/18 19:21來寫

kiyoshi520 12/18 19:22學研的太平洋戰史系列真的是經典

※ 編輯: Zuiho (118.167.209.12 臺灣), 12/18/2022 20:40:30

kiyoshi520 12/19 05:39我記得在低速高扭力的應用上,油/水壓會有優勢。

kiyoshi520 12/19 05:39畢竟馬達得搭配變速機構複雜度會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