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為何古代的火槍,子彈不能太合口
※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默默插個花
: 我記得火繩槍這類的前膛槍在裝子彈的時候
: 會在子彈和火藥中間放一片小紙片來密合槍管
你弄錯了,紙片是火藥和子彈都已經裝填之後才放的
主要用意應是為了避免子彈順著槍管向槍口滾動
: 另外當時槍械零件幾乎不可通用,幾乎都是手工打造
: 子彈也是由使用者自己製造,那部電影勇敢的心有個畫面
: 梅爾吉勃遜自己在開戰前弄個小火堆製造鉛彈
: 這樣製造出來的子彈本身就不會密合槍枝口徑
: 因此會不會是倒因為果,不適故意選擇而是當時的工藝本來就做不到
美國有使用散彈的傳統,有時候會塞多個小子彈
其實東亞也是,發射鐵砂之類的並不少見
這種戰法當然就不會管密合、也不會太在意射程
: 推 fw190a: 槍口徑有誤差,但子彈的製作可以用模具比較可控 12/12 23:11: 推 goodgodgd: 模具也是有誤差,自製鉛彈的模具是一塊打很多孔的板子 12/13 00:14: → goodgodgd: ,說實在的每個孔大小都不一樣 12/13 00:14
我覺得一個有趣的點,在於近年來歐洲古戰場有些考古研究
有整理挖出來的17世紀子彈的直徑
雖然可以預期不是非常統一(又不是工業革命後製造的)
但是整體而言也夠符合規格了,到了可以推論出不同口徑槍械與來源的程度
換言之子彈的口徑固然有誤差,但是可以做到誤差不嚴重的程度
: → helldog: 你搞錯時間了,塞入紙片是18世紀的做法,17世紀還不流行 12/13 21:38:
: 不 重點是處理方式不是年代
:
: → jimmy5680: 紀效新書就有塞紙了,誰說17世紀不流行的 12/16 02:07
#1XshnITX (Warfare)
我之前整理過戚繼光紀效新書十四卷本和同時期歐洲兵書記載的火繩槍操作步驟
戚繼光就已經有提及塞紙片的步驟了,而戚繼光是16世紀的人物
此外雖然不是槍枝而是火炮
但是吳橋兵變時從關寧軍派去支援山東的明軍將領
也有傳授當地明軍裝填炮彈後要用布塞住炮,一樣的概念
--
We shall not fail or falter; we shall not weaken or tire. Neither the sudden
shock of battle, nor the long-drawn trials of vigilance and exertion will
wear us down. ~ Winston Churchill, February 9, 1941
--
塞紙片XD 實在是沒啥技術水準東西的,實際經驗的產物!!!
火銃裡的木馬子都比這有意義的多了!!!
清朝使用鳥銃比明朝多的多,但還是出現:
至绿营鸟枪。大半堂空口薄。只食子药三钱。演时多在平时
临阵下击火。未发而子已落。现按提水枪法。令枪子与枪口
吻合。间有小者将黄土树叶探塞。
兵書說要這樣做那樣做,但實際總是有差距。
那只代表訓練廢弛,和流行不流行沒有關係
一般來說紙片應該是在火藥與彈丸中間裝入,同時有包裹效果
反而是最後再填充紙片,雖然可行,但好像更費時
也可能那個彈丸+紙的程序能簡化是因為後面紙包彈藥才形成
「一般來說」試問是參考哪裡的描述 我都已經貼了,戚繼光的著作就是最後才塞紙,吳橋兵變的火炮也是最後塞紙/布 簡單查了一下,The Fall of New France: How the French Lost a North American Empire 1754-1763書中描述,燧發槍年代是紙包彈藥,裝填時咬破紙袋撒一點火藥當引, 然後把彈藥推入槍管。以此而觀,紙袋底部明顯也是會在子彈之後,而未見有紙片在子彈 與火藥之間。
這個是更後期的子彈,但這裝法或許更前面就有?
戚繼光時代的上紙片是獨立的動作,多一道手續,或許也是
歐洲很多實戰中忽略它求速度的理由
你貼的已經是線膛槍了,和滑膛槍會有一些不同之處
※ 編輯: jimmy5680 (76.86.254.121 美國), 12/17/2023 10:58:13Cartouche- dans le canon (Cartridge – into the Barrel
)老實說細節不好找,但那個紙包彈藥,從頭塞進去比較合理?
但結果來說如果沒刻意撕掉多餘部分,最後是外部紙更厚
或者滑膛槍不用翻轉也能直接整包進去
4
首Po圖文版: 前言 最近出現一種論述,明粉認為帶明的三眼銃,子彈非常合口,相比於洋人火槍的遊隙之 大,所以三眼銃的威力肯定大於洋人在17世紀的手槍與火繩槍,但實情真的如明粉所說的 那樣嗎?在2010年,洋人作了以下的實驗。2
單以合口的子彈增加動能來說,到這邊確實就完了。 : 合口對槍枝的損壞 ???? : 但洋人發現了一件事,射出的彈丸上面有凹痕,而且會變形;不合口的槍,彈丸的變形沒 : 這樣嚴重,但合口槍所射出的鉛丸,鉛丸嚴重變形。1
With such a large clearance, the effect of barrel fouling was insignificant. The musket ball could always be slid into the barrel with ease for all ten shots fired. No substantial build up of residue was noted in the barrel. 但你有考慮過這段話的反意嗎?遊隙大的槍幾乎無槍管堵塞,但合口的槍呢,是否就有堵 塞現象?5
默默插個花 我記得火繩槍這類的前膛槍在裝子彈的時候 會在子彈和火藥中間放一片小紙片來密合槍管 另外當時槍械零件幾乎不可通用,幾乎都是手工打造 子彈也是由使用者自己製造,那部電影勇敢的心有個畫面1
請不要胡說八道 光是你自己以前引用我提到的長戰最大戰役1596年邁澤凱賴斯泰什會戰 所謂天主教陣營的軍陣如山如林,難以撼動 就是指天主教聯軍的pike and shot陣勢(&配合的騎兵) 我以前在板上的相關討論也有引述過資料4
就個人過去對舊式火槍製造演進的簡單研究心得 為求簡潔主要聚焦在槍管上,擊發方式等的差異就略過了 火砲砲管最初是鑄造,後來導入先鑄後鑽孔,而槍管的研發路徑則跟砲管有所差異 十五世紀西方火槍的槍管製造最初是用桶箍法,當時技術無法加工鑽小口徑的長槍管 手工製造槍管持續了約三個世紀,其間冶金、加工技術以數十年為單位緩慢演進3
一些現代的火繩槍重演模擬影片供參考 :) Jamestown-Yorktown Foundation(JYF Museums)的展示影片,重演了1610年代 北美殖民地詹姆斯敦的火繩槍~
10
Re: [軍武] 犢牛式步槍的優點在哪?沒有全面風行步槍有膛線,即使是同口徑,子彈的口徑並不會完全與槍管一致 膛線從槍口看進去,有凸出和凹下的區域,子彈口徑正確來說,是與凹下區域的直徑相當 (陰膛線),凸出的區域則會在子彈射出時,擠壓彈頭使其變形,造成旋轉效果(陽膛線) 彈頭不會很硬,通常是用較軟材質包覆如銅。即使是穿甲彈頭,一二戰時用來互相把重裝 士兵開罐頭用的那種,也是鋼芯包軟皮,這軟皮能讓子彈在槍管中旋轉10
Re: [提問] M1911 380 ACP 通常都會用什麼方式稱呼?.380ACP的歷史比.45ACP還早 最早使用這子彈的槍是Colt Model 1908 20世紀初期的上海共同租界警察就是用這把槍 本來ACP是Automatic Colt Pistol的縮寫7
[討論]16~17世紀,歐洲士兵手上的火槍圖文版: 火繩槍(arquebus)是16世紀出現在歐洲,這個詞是由鉤槍(Haakbus)演變來的;它的高 軍事價值在西班牙軍隊中得到了特別的證明,很快的,取代了長弓、十字弓和舊的火藥武 器,成為大多數歐洲軍隊的標準步兵武器。 火繩槍在16世紀後半被更加的標準化;這種被標準化的火繩槍又被稱為Caliver。在歐洲3
Re: [新聞] 當兵用的T91、65K2步槍要汰換了! XT112以前看過幾篇報導 裡面提到這把的研發歷史各種辛酸跟缺陷 近代的槍械例如Scar跟ACR或是ARX160步槍 都有設計可以轉換子彈口徑的操作 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3
[心得] 17世紀的火槍彈道圖文版: 17世紀的槍枝都使用黑火藥,在英國內戰期間,火藥在專門的城鎮制造;比如保皇黨的約 克和紐瓦克,以及議會控制的許多城市,這些地方會有駐軍守護。火藥工廠需要木炭、硝 石和硫磺來制造火藥,而後兩種原料特別難找到,伊莉莎白時期就是靠收集人的糞尿來制 硝。一戰會打起來的原因之一,就是協約國掌握了南美的硝礦,協約國自以為扼住了同盟2
Re: [分享] 軍警衝鋒槍運用簡史如題啦 簡單分享一下 ※ 引述《NKN (99%是眼鏡與吐槽)》之銘言: : 所謂將衝鋒槍轉定為"個人防衛武器" PDW這個歐洲槍械大廠FN跟HK提出的 我們知道 所謂的PDW個人防衛武器 是北約在1980年代提出的一個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