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題] 關於冷兵器時代圍城戰的一些問題

看板Warfare標題Re: [問題] 關於冷兵器時代圍城戰的一些問題作者
hgt
(皇元界朝)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4

※ 引述《sam09 (柊鏡)》之銘言:
: ※ 引述《HarukaJ (神王川春賀)》之銘言:
: 這問題範圍有點大,不同時代的攻防技術有明顯差異,城市布局和軍隊組成也會影響: 攻城戰術的發展,先就我比較了解的部分回應。
: 以古代中國的情況為例,傳統中國城市以厚實的城牆保護,較大的城鎮甚至設有多層: 城牆,城內平時就有大量居民居住。在火藥時代之前,擊破中式城牆是非常困難的挑戰: ,主要的攻堅目標通常是城門,但這裡的防禦也最強固,發展出甕城、城樓等設計,強: 攻城門勢必得付出重大代價。
: 攻方為削弱守方力量,可能會試著驅趕鄉間居民入城躲避,藉此消耗城內的糧食,但: 這種作法非常耗時,很可能會先拖垮自身的補給。如果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城市,指: 揮官未必有時間慢慢磨,還是得找機會發動攻城。
: 常見的攻城方式通常是地道和雲梯,地道戰的目標在於滲透小股部隊進城突襲,搶下: 城門讓主力攻擊,或是藉由挖地道破壞城牆,這招配合火器爆破的效果會更好。雲梯則: 是針對城牆守軍發動攻擊,配合攻城塔和人力投石車掃蕩城牆守軍,破壞上方的防禦工: 事,讓攻城部隊攀爬上城以奪取城門。
: 但中國城市的城牆很長,很難防禦每一段城牆,如果守軍數量不足或軍心渙散,攻方: 會試圖尋找防禦薄弱的城牆發動奇襲,這種做法的代價最小,實際上也是最普遍的方法: ,官兵冒著箭雨攀城的情況多半是戲劇效果,史實上並不多見。


稍微補充一下。

中國或朝鮮城市的城牆相對來講是比較單調,大約是矩形,

所以防守最薄弱的地方其實是城牆的"四個角落"。

我推測是因為在四個角落,守方能展開的人數是比攻方少的。

因為攻方是在外圍進行圍城,所以如果純粹看矩形邊長,

攻方是個大矩形,守方是小矩形,簡單來說,就是個"回"字形

很明顯在角落,攻方能站比較多人。

金史裡也記載,當初速不臺攻汴京時,是把攻勢集中在角落的:


"...每城一角置砲百餘枝,更遞下上,晝夜不息,不數日,石幾與裡城平。
...合喜先以守鳳翔自誇,及令守西北隅,其地受攻最急,而合喜當之,
語言失措,面無人色..."

(金史列傳第五十一,赤盞合喜)






: 若以中古歐洲的情況為例,大部分的城鎮規模不大,只有石牆甚至木柵保護,只有少: 數城市具有足以圍繞城鎮的城牆。相較中式城牆,歐洲城牆多半以磚石築成,高聳但厚: 度較薄,城牆後方會搭建棚架,讓守軍可以從牆上的射孔射擊,或是用突出的敵樓攻擊: 正下方的敵軍。城堡則是歐洲城鎮的防禦核心,早期多為木造,中期之後發展出石造城: 堡,防禦能力大幅提升,並儲備足夠食物和飲水,使得攻破城堡的難度非常高。
: 在進攻方這邊,由於封建制度下不易長期動員大批軍隊,圍城戰很難打到超過一年。: 比較有錢的領主會請工程師設計攻城武器,比如以攻城塔攻擊城牆上方的守軍,伺機爬: 上城牆奪取塔樓或城門;或以重力拋石機擊毀城牆等防禦設施。但這類大型攻城武器造: 價十分昂貴,威嚇效果大於實戰。最有效的攻城方式依然是切斷對方的補給和水源,藉: 此削弱士氣,迫使對方屈服。
: : 過去我所看過的動漫畫、電影情節大多都是直接描述強行攻城
: : 比較不清楚如果演變成持久的圍城戰會是怎麼樣的光景
: : 所以想請問幾個關於圍城戰的細節部分:
: : 1.一定是攻方攻城失利才會演變成消耗性質的圍城戰嗎?有沒有攻方直接包圍城池但圍而不
: : 攻消耗守方物資和士氣的可能?如果有的話通常攻方會根據哪些條件進行判斷而下這道命令
: : ?
: 若攻方刻意包圍城池但又不嘗試強攻,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 1. 攻方有充足時間和資源,且城池不具急迫性戰略意義。
: 2. 攻方目標不在此城,而是有意採取圍點打援戰術,吸引周邊守軍來救。
: 3. 攻方嘗試強攻失敗或判斷對方短期內不會投降,以圍城迫使守方屈服談判。
: 4. 攻方判斷守方難以長期支撐,與其強攻不如逼降。
: : 2.攻方的軍隊會用什麼形式對城池進行封鎖?比如說將軍隊駐紮在城市附近然後在各個大大
: : 小小的道路設立檢查哨監視守軍有沒有人馬出來嗎?
: 如果人夠多的話可以構築防禦工事包圍對方城池,暨防止城內守軍出城,也阻止外部: 增援進入;這種佈署的下一步多半是強攻或吸引援兵,進攻方大部隊不會亂動,但也得: 考量後勤問題。若人數較少或單純只是牽制守軍的話,則會以封鎖水陸通道或戰略要地: 為主,這種情況下守軍比較容易得到支援。
: : 3.守方通常會怎麼求援?派探子從城池的密道中跑出去求援?使用狼煙等訊息傳遞方式?
: 城牆或塔樓下方會設置暗門或秘道,或是直接從城牆上垂降下來,趁夜晚或敵軍不察: 就能溜出包圍圈,零星的增援也能利用這種方式進出,不過很吃運氣。如果要用烽火狼: 煙來傳遞訊息的話可見援兵已在附近,有洩露援兵位置的危險。
: : 4.圍城期間攻方跟守方有哪些互相牽制的方式?攻方不時派部將或士兵去城下叫囂/勸告開
: : 城投降?守方趁著夜色派遣輕裝部隊夜襲攻方的營地?
: 互相喊話威脅利誘、收買內應造謠或偷襲、挖壕溝和地道、收集資源生產攻城武器、: 偷射對方哨兵、突襲隊偷拆巨投、遣使討價還價順便問候對方父母、用投石車把俘虜扔: 進城或扔出去、繞對方城牆走幾圈看它會不會垮掉之類的......
: : 5.守方的援軍抵達之後通常會怎麼做?直接掃蕩城外的攻方軍隊?先入城再跟守軍一起突圍
: : ?或者攻方會看到敵方援軍抵達就自己解圍?
: 不一定,直接突擊圍城部隊和裡應外合夾擊都有可能,必須看當下情況判斷,若人太: 少的話也可能會想辦法溜進城裡協防,或想辦法送補給進城後再溜出來。攻方如果一開: 始就打算圍點打援,注意到增援接近時就會有動作;但如果對方實力太強,腦袋正常的: 指揮官應該都會選擇解圍撤退。
: : 煩請版友解惑,謝謝!

--


一敗塗地真可哀,鈞台變作髑髏血,
二十萬人皆死國,至今白骨生青苔。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10.222.230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hgt (123.110.222.230 臺灣), 04/24/2021 00:02:03

wistful9604/24 00:22不過宋太祖當初築城不是方直矩形,我找下出處

依照對岸的宋朝開封城復原圖,看起來很方正啊~

https://m.yao51.com/jiankangtuku/ststrhhx.html

※ 編輯: hgt (123.110.222.230 臺灣), 04/24/2021 00:27:04

wittmann421304/24 00:36好像是徽宗的時候大修全部改直了(沒記錯的話)

wistful9604/24 01:16詳細另外回文了,徽宗畢竟是藝術家,是比較美觀啦

wistful9604/24 01:17但是禦敵功能就比較差

NoOneThere04/24 02:13如果以這篇講的弱點, 那改良方法應該是用圓弧形取直角

NoOneThere04/24 02:14第一二張圖的四個角落就很明顯就是弧形的?

弧形會比直角好,但也只是減少守方劣勢,攻方還是占優, 可能需要到稜堡才真正是比較平衡,甚至超過吧~

suaowilliam04/24 11:24古八版的"宋稗類鈔"翻譯有一篇提到宋徽宗把城牆改直

wistful9604/24 13:43謝謝樓上,昨晚一直想不起來出處

※ 編輯: hgt (123.193.82.187 臺灣), 04/24/2021 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