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

看板car標題Re: [問題] 底盤的差異要怎麼感受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時間推噓47 推:49 噓:2 →:43

※ 引述《PPAPwww (pan)》之銘言:
: 可以看麋鹿測試阿
: 麋鹿測試在國外是一個安全指標的測試
: 跟 撞擊測試 也是為了測試車輛是否安全一樣
: 台灣是沒有麋鹿
: 不過台灣山路連續髮夾彎 也類似麋鹿測試
: 但平地和市區大概就不是那麼有用

不要不懂裝懂亂講



moose test是依據ISO 3888

ISO 3888-1:2018
Passenger cars — Test track for a severe lane-change manoeuvre

Part 1: Double lane-change
https://i.imgur.com/McukITz.png


Part 2: Obstacle avoidance
https://i.imgur.com/MGhLlQz.png

ISO 3888介紹中也很清楚的講
- 測試障礙物閃避能力
- 只是完整操控特性的其中一小部分
https://i.imgur.com/JuyumkC.png



ISO 3888測試過程中,方向盤會在短時間內急打數次
類似2個弦波(1正1反)
https://i.imgur.com/b80W9ZG.png


我就好奇哪裡的連續山路連續髮夾彎會讓你在短短3秒內打4次方向盤了?

反而是在市區或高速公路才有可能出現急遽變換車道閃避的情況



再來談談那有哪些操控相關的標準

ISO 4138
Passenger cars — Steady-state circular driving behaviour —
Open-loop test methods
https://i.imgur.com/4KhGs2K.png


ISO 7401
Road vehicles — Lateral transient response test methods —
Open-loop test methods

ISO 13674
Road vehicles — Test metho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on-centre handling
Part 1: Weave test
Part 2: Transition test

Pylon Course Slalom Test
https://i.imgur.com/MKqEl7j.png




GB/T與操控相關測試項目
https://i.imgur.com/k9PGXjI.png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發表的"汽車操控安全性指數測試評價過程"
http://www.caeri.com.cn/Uploads/Editor/2018-09-04/5b8e3c015d492.pdf



從轉向輸入條件,也有分一堆測試條件

step steer
https://i.imgur.com/liPKJiT.png


pulse steer
https://i.imgur.com/zQm0Pyq.png
https://i.imgur.com/R0ljNBT.png

swept steer
https://i.imgur.com/lp4bHtc.png

J-turn
https://i.imgur.com/SCemWq3.png
https://i.imgur.com/sVcNWkL.png



然後在這麼多跟操控相關的標準中

偏偏ISO 3888是最常被拿來比較動態控制優劣的項目

例如說這幾篇

Development of an Advanced Fuzzy Active Steering Controller and
a Novel Method to Tune the Fuzzy Controller
DOI:10.4271/2013-01-0688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of automatic steering control
for Double Lane Change and sine steer manoeuvres
DOI:10.1504/IJVAS.2012.047695

換句話說,ISO 3888跟電控最高度相關



或許因為一般人從YT影片最常接觸到的就是moose test

影片看起來呈現效果確實也很明顯

但這不代表moose test能拿來代表一台車的操控

否則怎會有Tyep R在moose test通過車速比一般版Civic差?

Honda Civic Type R 2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iMYrFaRYQ

Honda Civic Hatchback 2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s5rDNBRQk0



至於底盤特性

K&C可以用來描述準靜態底盤特性

K:Kinematics,懸吊機構運動特性
C:Compliance,柔順性,考慮桿件、襯套等變形行為

透過標準測試機台(台架試驗)取得

AB Dynamics的SPMM 5000
https://i.imgur.com/AiEisHz.png


MTS的Kinematic & Compliance (K&C) Deflection Measurement Systems
https://i.imgur.com/FpqwxJ3.png



底盤動態特性又有分主客觀評價

客觀評價部分

新車底盤開發的benchmark或target setting
https://i.imgur.com/fFeF3c1.png

https://i.imgur.com/XRjB8KJ.png



當然主觀評價也是車廠很常用的評價方式

在標準一致的場地,駕駛同級距的不同車款

再由評價者的體感給出主觀分數

當然越是有經過受訓或經驗的駕駛人,底盤主觀評價參考價值會越高

通常採1~10分,以6分為基準

多半在5~7之間不會給出太極端的分數,給到8分已經是很傑出

當然越是有經過受訓或經驗的駕駛人,底盤主觀評價參考價值會越高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134.164 (臺灣)
PTT 網址

zzahoward09/18 08:51Moose test其實更多是電控威能啦

zzahoward09/18 08:53不過電控對一般駕駛者也是操控性的一部分XD

zzahoward09/18 09:00你看Porsche電控上面下多少功夫 大馬力讓你滑又不撞

yihoma54309/18 09:18推專業

whitestripe09/18 09:24

wishz09/18 09:24專業推

whitestripe09/18 09:24感謝錢大專業講解

morrishh09/18 09:27太認真了 板主要不要考慮M起來收錄一下

hydeless09/18 09:28電控無敵啊,不信你找ultra Quattro 跟Torsen 的麋鹿比

hydeless09/18 09:28較就知道

zzahoward09/18 09:31我覺得把電控完全排除出去操控也不盡然全對就是了

zzahoward09/18 09:31畢竟你極限亂飄的時候電控就是能精準拉回來

nknu2009/18 09:32有些東西是講天份的

whitestripe09/18 09:45另外錢大 spmm5000那邊的圖是不是有上傳錯

whitestripe09/18 09:45跟下面target setting的圖有重複??

好像是,已改

stevewu92909/18 09:47專業文推推

doi09/18 10:09感謝分享

toon88509/18 10:14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發表,上面連結點進去是死的

連結失效了(攤手)

https://i.imgur.com/wPWswNq.png

https://zxb.ccn.com.cn/html/zxb/20181210/95121.html

Pellaeon09/18 10:16精闢

toon88509/18 10:20我是覺得啦,上面講的都是一些理論概念,但還是

ISO標準就是實測方法啊 上面列的K&C跟主客觀評價,正是車廠底盤開發實際有在使用的方法流程 被你說成理論? 又一個不懂裝懂亂講的

somobo200209/18 10:21感謝分享 專業

toon88509/18 10:21經得起實測,就像你車子多麼耐撞,結構多強,那一樣要

toon88509/18 10:21撞測才準確吧,才有參考性,

toon88509/18 10:21而moose test就是一個操控的實測,但是電控就像作弊一樣

toon88509/18 10:22如果把電控都關掉,無電控的情況下去moose test

toon88509/18 10:22參考性就比較高了

einsfun09/18 10:23台灣人,土法煉鋼土砲改裝就夠了,機械工程這東西看不懂

toon88509/18 10:23理論和實測,車子多耐撞不是用講的,實測才準確。

toon88509/18 10:24總要有實際測試的一個環境

實測會按照ISO訂的標準執行啊 到底在亂講啥

einsfun09/18 10:24看看市售車還有在加裝引擎拉桿就知道民智多低了

einsfun09/18 10:25樓上先別講實測,你知道大多數台灣人,連物能基礎都不理解

alaokj09/18 10:26專業、清流

xz87091909/18 10:28專業推,車板需要更多這樣的文章

einsfun09/18 10:29強化桿=抗扭剛性=扭曲分力低輪胎傳輸損失少,這就是為什麼

einsfun09/18 10:29底盤很硬。整車剛性強化是要幾十公斤的工程

einsfun09/18 10:32在台灣 加個尾翼過彎不飄,加個拉桿過彎覺得穩..lol

DDhow09/18 10:47專業推

mhmichelle09/18 10:47感謝分享

ws64390809/18 10:51感謝分享,就說這邊一堆裝懂仔,被揭發後又不開心

hondasho09/18 10:54推錢大!

pigking7509/18 11:02推 專業

SALEENS7LM09/18 11:08推,比體感仔專業多了

GenesisXD09/18 11:09專業 你是Q齁

jackie041409/18 11:19那個t開頭的是在講什麼東西 笑死人

ian4136009/18 11:24太專業不想懂,我就看麋鹿測試,才不管你R輸一般市售版

ian4136009/18 11:24,#覺得不輸#開開看吧很好開的#百改降為先

ian4136009/18 11:25喔對了我家巷口的改車行比車廠ISO認證那些還懂車辣,車

ian4136009/18 11:25是人在開又不是那些象牙塔的學者在開車。#操控#M3#心靈

ian4136009/18 11:25馬力

反串要註明

potim09/18 11:30好文

atlaswhz09/18 11:34專業推

evilguava09/18 11:54每次都很期待錢大的回文XD

hongyi040209/18 12:08專業推

wjes3032509/18 12:09工程師來了

z260800209/18 12:18推錢大

timk709/18 12:31專業好文,不過可能還會有人說什麼適應性問題XD

Two409/18 12:38推~

haoscott09/18 12:41主觀評價很吃天份 一般人沒有提點 其實上去也是傻傻的

haoscott09/18 12:41晃到暈車

有幸受過Mdynamix指導主觀評價 幾部車、分幾組人在同場地頻繁換車測試 包含操控(DLC、Slalom、定圓)、ADAS(LKAS)、轉向(EPS介入細膩度)的主觀評價 老實說我對ADAS的敏銳度比較高 操控這種激烈操駕很吃身體當下狀態,測整整一天也會麻痺會疲倦 當然其他像是NVH或音質主觀評價就比較跟專業無關 最好找越沒經驗的人憑個人喜好來評分

sm98151209/18 12:50專業到根本看不懂==

FSWIN127809/18 12:51講了這麼多,可以來聊聊CC加強化桿是一種官方土炮嗎?

車廠會有專門一票負責評測的人員做A/B Test 應該不會是隨便裝隨便宣傳 再來,底盤的東西,我不信敢在TMC沒任何依據下,由國瑞自行進行設變加桿件

FSWIN127809/18 12:52http://i.imgur.com/7sndLml.jpg

裡面給的數字是單指彈簧 操控極限有沒有更高是未知數,但體感會比較不晃 不妨思考一下,國瑞在沒有計算或經TMC允許,不怕影響下控制臂結構耐久?

jason8951409/18 13:07所以福特到後來就不敢再嘴Moose Test 多威了

jason8951409/18 13:08還是要推一下錢大XD

Charles042109/18 13:37推文裡面反對的人 知道麋鹿測試避讓的時候

Charles042109/18 13:37全程煞車都不能踩全靠電控嗎 所以就是在測電控啊

Charles042109/18 13:40甚至只要你的esp標定中減速減的夠多

Charles042109/18 13:40麋鹿測試的入彎速度就可以快

全程不能煞車沒錯 但基本上還是以車身動態控制為目標,並不是減速越多就越容易通過

GORDON203709/18 13:59專業推

lusifa200709/18 14:14專業

undergarment09/18 14:49有內容 推

applewarm09/18 14:51推啦!

BDmaple09/18 15:17專業推

PennyFinn09/18 16:56推專業

SEEDA09/18 18:55為什麼要跟無知又不肯學習的人認真?

fenderrb09/18 18:57雖然我完全沒看懂 但是認真文推啦!

d5431653371909/18 19:05推專業

realmarmot09/18 22:28專業推 但略

FSWIN127809/19 00:35錢大,CC的那些加裝件,其實就是GR sport版的標準配件,日

FSWIN127809/19 00:35本TMC不但知道還曾經讚賞過…既然原廠已經設計車體為最

FSWIN127809/19 00:35適合的樣子,那為何台灣GR的強化支架不只有效果還能成為

FSWIN127809/19 00:35原廠配備?如果這隻支架是有經過計算調整去證實有效果,

FSWIN127809/19 00:35那是否代表原先CC的車體設計就有缺陷?所以Toyota低價車

FSWIN127809/19 00:35款所謂的原廠設計根本沒有意義,不如自己多裝拉桿換取穩

FSWIN127809/19 00:36定的安全性?看好多這種研究車體動態的內容,都只有歐系

FSWIN127809/19 00:36車的例子,還真的沒看過用Toyota低價車款來講解,是因為

FSWIN127809/19 00:36車廠為了舒適度,隨便亂設計,所以不值得討論嗎?

1. 底盤套件有實質強化運動特性的效果 也完全不代表原先設計有缺陷 2. 提升運動性同時,也很可能犧牲一部分舒適性 成本也會增加 那會不會原先客群就不買單了? 3. 底盤開發初的目標設定會讓各項操控數值落在一定範圍 再根據競品比較、本身的客群面向做取捨 從來都沒有所謂底盤或車體最適合或最好該怎樣做 照你這邏輯,那 (1) BMW為何存在M Sport和標準懸吊的必要? (2) 輪框&胎會影響K&C和操控,車廠為何要在同車型高低階配備輪框尺寸做出差異化?

proepi09/19 03:06如果看fishhook test是不是比較洽當?

說實在也不是很像 fishhook方向盤打半圈左右,然後又要急打到另一個方向半圈 這時車輛側滑現象會很明顯 如果不是刻意為之,側滑這麼多沒過彎沒啥實質幫助,而且變更不可控

https://i.imgur.com/DwPDbzU.png

真要說的話,我認為brake in turn稍稍類似些 但畢竟實際道路不可能像測試標準一樣,整個彎道都相同曲率半徑 且車輛動線不可能沿著車道中心線走

https://i.imgur.com/rMDSLWb.png

xru0309/19 03:42

※ 編輯: chandler0227 (42.77.119.200 臺灣), 09/19/2024 08:06:10

snowfish10409/19 09:44推錢大

thigefe09/19 12:11都寫成ISO了,還覺得是理論的人,應該是真的沒念過書

a90192200109/19 12:35因為台灣最常遇的的是三寶衝出來 哈

yumekanau09/19 23:55推 感謝分享

hygen09/20 15:24推專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