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分享] 鐵幕中的異數: Sa vz.58突擊步槍

看板Military標題[分享] 鐵幕中的異數: Sa vz.58突擊步槍作者
defenser
(☆機械式天秤☆)
時間推噓19 推:19 噓:0 →:2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可全自動射擊的突擊步槍:StG44。

https://i.imgur.com/eKI0Lot.jpg StG44


使用比標準步槍7.92x57mm毛瑟子彈更小的7,92x33mm Kurz中間威力子彈,

在後座力(攜彈量)與射程(殺傷力)中取得平衡,堪稱劃時代的輕兵器。

深切「體會」StG44威力的蘇聯也在二戰中開發出自家中間威力子彈:7.62x39mm M43,

https://i.imgur.com/6UxkohH.jpg 7.62x39mm M43


並在二戰後推出使用M43子彈的半自動步槍SKS,與突擊步槍AK47。

https://i.imgur.com/OxWDPpk.jpg SKS半自動步槍


https://i.imgur.com/O4Vb2LJ.jpg AK47突擊步槍

蘇聯原打算以SKS做為一般步兵的標準步槍,AK47替代班長手上的PPSh等衝鋒槍,

經過幾年的驗證,發現AK47完全可以取代SKS的功能,沒必要配備兩種槍。

在SKS總設計師西蒙諾夫帶頭建議下,蘇聯在1950年代全面換裝AK47突擊步槍。

華沙公約組織成立後,蘇聯挾軍政實力要求成員國的武器要標準化(蘇聯化),

7.62x39mm M43自然被選為標準步槍彈,成員國紛紛向蘇聯取得AK47的生產授權。

只有一個國家雖然接受M43子彈,卻特立獨行開發出國產突擊步槍,

也就是接下來要介紹的Sa vz.58突擊步槍。





伊日‧塞爾馬克於1926年2月15日在捷克的皮塞克出生,

https://i.imgur.com/YT38mtl.png 伊日‧塞爾馬克


https://i.imgur.com/XLOfSHq.jpg 伊日‧塞爾馬克

塞爾馬克1940年完成義務教育後,為溫飽做起工匠學徒,開始涉獵機械技術。

1942年進入當地工業學校就讀,度過二戰後的1946年,塞爾馬克在友人的引薦下,

前往首都布拉格參加兵工廠的招募考試,順利錄取後進入兵器設計部門。

塞爾馬克從繪圖員做起,跟著幾位設計師學習,

他第一種共同掛名設計者、並投入量產的槍械是CZ 247衝鋒槍。

https://i.imgur.com/BOTCcsV.png CZ 247衝鋒槍


這把使用開放式槍機、9x19mm口徑子彈的衝鋒槍性能平淡無奇,量產數量極少。

捷克軍方很快就招標尋求新的衝鋒槍,參賽者中一位設計師雅羅斯拉夫‧霍爾切克,

率先提出槍機向前延伸包住槍管一部份,而不是完全位於槍管後方的包絡式槍機設計,

加上類似手槍的彈匣握把以及摺疊槍托,可大幅縮短整槍長度。

其他競爭者紛紛仿效、推出類似的樣槍,

https://i.imgur.com/BN2Pi5r.jpg 霍爾切克的樣槍CZ447


https://i.imgur.com/4Ghz3tm.png 另一款類似的樣槍ZK476

塞爾馬克當時作為霍爾切克的助手,與其他同僚一起協助完善霍爾切克的設計,

在1949年被採用、命名為Samopal Vz. 48a,後來又改名為Sa 23,摺疊槍托版為Sa 25。

https://i.imgur.com/ADZSRCA.jpg Sa 23衝鋒槍(9mm口徑)


https://i.imgur.com/FpLd1Oa.jpg Sa 25衝鋒槍(9mm口徑)

Sa 23使用9x19mm口徑子彈,然而1950年捷克為了向盟國蘇聯示好,

軍方下令將口徑改為蘇聯的7.62x25mm TT手槍彈,塞爾馬克參與了修改口徑的工作。

修改後的衝鋒槍型號改為Sa 24/26,已生產的9mm版槍只好轉給警察使用。

https://i.imgur.com/6iVBl2H.jpg Sa 24衝鋒槍(7.62口徑)


https://i.imgur.com/BNSrxFT.jpg Sa 26衝鋒槍(7.62口徑)





累積幾年經驗後,塞爾馬克開始嘗試獨立設計武器,

把目標放在當時最熱門的新星:突擊步槍上,經過幾年研究、試製、改進,

塞爾馬克初次以自己的名字掛首位、參加軍方的「重型衝鋒槍」標案。

跟蘇聯剛採用AK47時的心態相似,捷克軍方起初打算生產一款較大支的衝鋒槍,

來輔助使用同口徑中間威力子彈的半自動步槍:Vz.52。

https://i.imgur.com/OMhqhvE.jpg Vz.52半自動步槍


1953年,有三組人馬參與這件重型衝鋒槍標案,

第一組是知名兄弟檔:寇斯基兄弟(後來的CZ 75手槍設計者)的ZK 503,

https://i.imgur.com/WM0Nxd8.jpg ZK 503


第二組是ZB-26機槍的原設計者:瓦茨拉夫‧霍萊克的ZB 530,

https://i.imgur.com/zeCeF86.jpg ZB 530


第三組則是最年輕的塞爾馬克,推出CZ 522。

https://i.imgur.com/V2YCQ0b.jpg CZ 522


1954年,由於國家介入兵工廠的改組,塞爾馬克被命令轉調至布爾諾的兵工廠,

在那裡聽到軍方將他的樣槍打回票的消息,其他兩組畢竟都比塞爾馬克資深、有名的多。

不過其他兩組前輩也沒太好過,捷克軍方要求新槍必須在蘇聯通過該國軍規測試,

蘇老大哥點頭同意後,捷克軍方才會考慮購買。

命運弄人的是,塞爾馬克調到布爾諾後,成為另一個競爭者前輩:霍萊克的同僚。

https://i.imgur.com/7S0mvFd.png ZB-26機槍的原設計者瓦茨拉夫‧霍萊克


https://i.imgur.com/lRSwgBl.jpg ZB-26機槍

霍萊克其實已退休,但養老金不夠養家活口才回到公司「打零工」。

面對曾為競爭者的後生晚輩,霍萊克非常熱誠的向塞爾馬克講解ZB 530,

並提出許多用於改善ZB 530的點子,儼然已將對方看作自己人。

然而塞爾馬克卻沒有機會真正吸收霍萊克的畢生功力,1954年12月,

霍萊克心臟病突發猝逝,當時塞爾馬克才剛到布爾諾兩個月。

1955年華沙公約組織正式成立,重型衝鋒槍再度遇到先前Sa 23改口徑的問題。

重型衝鋒槍原本要採用與Vz.52相同的捷克國產7.62x45mm口徑子彈,

在蘇聯強大壓力下,捷克軍方要求把子彈口徑改為蘇聯的7.62x39mm M43,

同時擷取蘇聯用AK47替換SKS的經驗,用新槍取代Vz.52半自動步槍。

https://i.imgur.com/HeLdOuF.png 左為捷克的7.62x45子彈,右為7.62x39mm M43


由於霍萊克過世,塞爾馬克忽然被命令接手霍萊克的工作,

原本已被踢出重型衝鋒槍標案的他,轉一圈又回到競爭者行列中。





雖然經歷一連串波折,塞爾馬克在1955年聽到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捷克軍方將先前三種重型衝鋒槍樣槍送往蘇聯測試,雖然全部不及格,

但他的CZ522卻是表現最好的,這讓塞爾馬克信心大增。

1956年,軍方重新頒布新槍性能要求文件,新槍計畫名叫「掃帚」,

射擊性能必須比肩AK47(但全自動射速要更高),重量必須比AK47輕,

要有AK47沒有的槍機後定功能(子彈射完後槍機固定在後),

還要預留裝設紅外線夜視鏡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在兩年半內完成開發。

政府、軍方內不斷有跟進其他華約國家腳步,直接向蘇聯取得AK47生產授權的聲音,

軍方才會將新槍的性能規格設定成稍高於AK47,當然也必須通過蘇聯軍規測試。

塞爾馬克迅速建立自己的設計團隊,很快做出新口徑樣槍,

更親自前往蘇聯參與測試,一般人(特別是捷克國民)可能會認為蘇聯必定百般刁難,

好強迫捷克放棄國產步槍、投入AK47的懷抱,實際上完全相反。

蘇聯軍工人員們對塞爾馬克與其樣槍投注的是單純好奇、欽佩的目光,

在蘇聯做出的最終測試報告中,塞爾馬克的樣槍射擊性能確實不下AK47,

而且重量更輕、槍枝零件的表面防蝕處理完善,雖然整體可靠度略輸AK47,

但完全符合蘇聯軍方對於突擊步槍的要求。

1958年,塞爾馬克的樣槍在世界博覽會獲得榮譽證書,

1959年,儘管捷克軍方還沒開始測試、卻先宣布正式採用塞爾馬克的設計,

命名為7.62 mm SAMOPAL vz. 58,也就是7.62mm vz.58衝鋒槍。

https://i.imgur.com/4keMqw9.jpg Vz.58衝鋒槍/突擊步槍


https://i.imgur.com/QLscRp5.jpg 摺疊槍托版的Vz.58

https://i.imgur.com/k1vDUYO.jpg 裝上紅外線夜視鏡的Vz.58





自從面世以來,Vz.58一直被認為模仿AK47的設計,

從外觀來看,Vz.58確實刻意把護木、槍托、導氣管與瞄準具的外型都仿照AK47,

這可能是捷克軍方暗中授意塞爾馬克,盡量讓新槍能「融入」華約,

又或者是為了沾AK47名氣、打開外銷市場的手段。

無論如何,Vz.58的內部結構與AK47天差地遠,

AK47使用長行程活塞傳動、槍機迴轉式閉鎖、旋轉式擊錘擊發,

Vz.58使用短行程活塞傳動、卡鐵擺動式閉鎖、平移式擊錘擊發,

從YT影片可以清楚比較出兩者內部結構差異。

https://youtu.be/k5q-FijBpN4 Vz.58內部結構與工作原理

https://youtu.be/_eQLFVpOYm4 AK47內部結構與工作原理

外型上最容易辨識兩者差異的是拋殼口,AK47的拋殼口位於槍身右側、較小,

Vz.58的拋殼口在槍身中上方,大到可以用SKS的彈夾片裝填子彈。

https://i.imgur.com/4iZID0I.jpg Vz.58使用SKS彈夾片裝填


另外Vz.58的保險裝置是較小的旋轉鈕式,與AK47的上下撥桿保險也不同。

https://i.imgur.com/rZs4l79.png Vz.58的保險旋鈕,1為半自動,30為全自動


Vz.58的彈匣外型雖然與AK彈匣類似,但不能互換使用。

如同蘇聯的測試報告所述,Vz.58常被詬病的是不如AK耐操可靠。

Vz-58比AK47更輕、全自動點射的精準度更高,這得力於閉鎖卡鐵產生的震盪較小。

但Vz.58沒有防呆設計,如果組裝槍枝時忘記把閉鎖卡鐵裝回去,

槍一樣可以順利組合與射擊,然後就會發生炸膛、炸槍機、炸臉的慘劇。

https://i.imgur.com/uEIV85G.png 被炸壞的Vz.58


其他還有摺疊槍托容易鬆脫、護木不夠牢固等小毛病,

不過這些都是有經過正規訓練,並按手冊使用、檢查保養可以解決的問題,

至少捷克人是這麼認為,作為華約成員中唯一的原創突擊步槍,

Vz.58的生產量遠超過捷克自用需求,顯然更注重外銷市場。

在1984年停產前,官方公布產量是95萬支左右,

但民間非正式統計有120萬、甚至150萬支的數字。

雖比不上滿山遍野的AK普及,Vz.58仍替捷克賺取不少外匯。

受限於阮囊羞澀,捷克軍方在冷戰結束後仍持續使用改良版Vz.58,

https://i.imgur.com/Zrn0yKX.jpg 加上導軌的改良版Vz.58


https://i.imgur.com/Cx5FtBi.jpg 加上導軌的改良版Vz.58

Vz.58服役半世紀後,才逐漸被CZ 805 BREN步槍取代在捷克軍中的位置。

還是因為捷克將步槍子彈換成北約5.56x45mm,才「順便」換新步槍。

https://i.imgur.com/n8FY3qr.jpg 11吋槍管的CZ 805 BREN 2步槍






設計出Vz.58的伊日‧塞爾馬克與其設計團隊在1960年獲得國家獎章表揚後,

未被指派投入生產或改良工作,這是捷克兵工業常見的「轉單」狀況。

(霍萊克設計的ZB-24機槍是彈鏈供彈,被「轉單」後才改為彈匣供彈的ZB-26。)

塞爾馬克於1986年退休,2006年9月9日因病過世,享年80歲。

Vz.58突擊步槍與ZB-26機槍、CZ 75手槍如今皆被視為捷克輕兵器的經典之作,

但這些槍枝的設計者生前從未得到與銷售額對應的獎勵或地位,只嘆國籍不正確。

https://i.imgur.com/HRDH0O9.jpg


https://i.imgur.com/FsVCMWS.jpg


--
謂鋼彈者,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吉翁群雄爭鋒。
加諸磁膜,一年戰終前所用,誤殺拉拉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阿巴瓦空。
運機無鋒,大巧不工,八七年持之直撞阿席馬。
九三年後,不滯於物,盾榴餌翼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聯邦極密檔案:白魔劍塚-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54.34 (臺灣)
PTT 網址

skyhawkptt 08/09 00:18謝謝專業介紹

roseritter 08/09 00:36

fudick 08/09 01:05捷克輕兵器真的讚

avatarboy 08/09 01:50好文推

jay9968 08/09 01:56推,不過光看影片的構造,似乎還會有瓦斯活塞保養,

jay9968 08/09 01:56跟走火的問題

AtsuHiro 08/09 05:29Sa23看似古樸但是又有一種特別美感

jimmy8019 08/09 06:48

bloodalone 08/09 07:17推推

PePePeace 08/09 07:21竟然找到對日抗戰時的照片

LegioGemina 08/09 08:34推 這把槍在決地反擊影集裡常出現

utn875 08/09 08:56好文,推!

※ 編輯: defenser (223.138.154.34 臺灣), 08/09/2023 09:44:09

Hazelburn 08/09 09:52喜歡這種純槍械文章 感謝感謝

Kowdan 08/09 10:20看外觀還真的看不出來內部長這樣,酷

efkfkp 08/09 11:43每天看戰報還有外國生物入侵防治有點煩,這種文章真

efkfkp 08/09 11:43的是軍武清流

tanchuchan 08/09 12:18

MOONRAKER 08/09 12:47

opengaydoor 08/09 13:27先推再看 這才是當年關注軍事想看到的內容

helicer 08/09 17:14以前唸機械也想設計槍,現在又覺得還好沒成真....

b160160 08/09 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