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討論] 從特戰士兵的陳情延伸到國軍將領管理思維

看板Military標題[討論] 從特戰士兵的陳情延伸到國軍將領管理思維作者
Pegasus170
(魯蛇肥宅台勞+前義務役)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0

又輪到我這個專案管理惡棍出來打嘴砲的時間了。

在所有的管理中,都會有產出範圍的問題,就算是預算跟金手指沒啥差別的美軍也一樣。那當然台灣國軍也有。

好啦,這次的產出範圍出現在個人裝備上,也就是說目前台灣國軍的個人裝備,無法確實完全滿足需求。既然出現這個問題,那不外乎以下的解決方案:
改變產出範圍:多砸點錢找廠商生產更多的量滿足需求。如果廠商產能不足,砸錢幫廠商擴產或者找更多的生產商。
找出優先權:如果前項無法短時間之內達成,就要考慮把有限的產出給優先權高的項目,這個就很吃國防部自己的判斷了。如果我把模型簡化成以下三個參數:
任務重要性
任務危險度
任務種類
那麼,不論怎麼看,特戰跟其他第一線作戰常備部隊的確應該得到最優先的補給。那為何出現邱部長這種態度的問題呢?

如果仔細觀察邱部長的過去,會發現到他的方向很偏往「面子工程」。

如果面子工程用在對的地方,倒也是可以跟前面三個參數相輔相成,利用面子工程的外宣來爭取擴大產出範圍。

但是邱部長卻違反了管理學上的基本原則:優先權必須切合組織,也就是軍隊的實務面及大方向:對抗敵(或者假想敵)軍及敵(或者假想敵)國(在民間就是所謂的「商務需求」及「企業目標」)。他被禁錮在自己古老的「軍威展現」這個專制國家或者二戰時代的惡魔幽魂上。這個幽魂在台灣陸軍體系,特別是傳統深深被普魯士/大日本帝國皇軍/蘇聯紅軍影響的黃埔體系中,長久以來都沒被消除跟解放。所以從補給到演訓,經常是在拼鎂光燈跟鏡頭前的體面(也就是形式主義)。

而在前段的思惟禁錮之下,台灣義務役的定位,也一直停留在「主力常備軍補充」,而不是「城鄉防衛」、「軍勤補給」及「現有營舍防衛」這類讓一線部隊分心的業務;也不會讓民間後勤補給資源給城鄉防衛的二線部隊(含義務役教召)運用(基於保防,一線單位的補勤還是要靠軍隊自己的補保及軍勤體系完成)。

如果要討論如何改善台灣陸軍,我想應該開始跟台灣空軍學習。誠如板上現役飛官大所描述,空軍戰鬥機聯隊已經在實際作戰上導入專案管理的知識,陸軍也該從過去的幽魂裡解放出來,吸收西方世界新的建軍思維及知識。

專案惡棍嘴砲結束,感謝個位看倌賞臉指教。

--
女神的化身:巡祠

https://i.imgur.com/M7YUOog.jpg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9.195.85.165 (加拿大)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Military/M.1648018502.A.5FA

overno 03/23 14:56板主才說要鎖文……

※ 編輯: Pegasus170 (209.195.85.165 加拿大), 03/23/2022 14:58:16

※ 編輯: Pegasus170 (209.195.85.165 加拿大), 03/23/2022 14:59:13

※ 編輯: Pegasus170 (209.195.85.165 加拿大), 03/23/2022 1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