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台北市區新大樓這兩年仍是漲幅可觀
不少人說台北市區都沒再上漲
我最近看到的幾個案例 新成屋都持續上漲
這個是同一戶交易紀錄 這物件離捷運站剛好500公尺
是哪一間就不透露 避免炒作
家人兩年前也購入一個更接近捷運站新成屋
同社區最近交易 若以這2年為計算作為比較
也是每坪上漲接近20萬 漲幅接近20%
(原單坪約90 變成剛好超過110)
且同社區賣掉的那戶雖是新成屋 但已有人入住過 非全新一手屋
還有其他案例 只要接近捷運站幾乎都是這個情況
另外,20年內的中古大樓(921之後取得建照的大樓)
價格明顯被這些新成屋拉著提升,這些房子並不被視為老大樓
第二個受新成屋拉抬明顯的是老公寓、其次才是老華廈
30、40年老華廈、老大樓比較偏向另一個情況
這些物件是在靠裝潢漲價
沒裝潢的屋況差、室內風格有些真的很接近30年前
(黃色藤椅、不符現代審美的磁磚地板、天花板大吊扇、浴室沒乾濕分離等等)
這類物件價格真的不高 輸新北一環(新店板橋等)捷運新大樓
但只要室內裝潢過又是另一種價格
價格會變成高於新北一環捷運新大樓 但不及台北市捷運新大樓(廢話)
另外覺得台北市有管理(能丟垃圾、逃生動線設備完善)+近捷運站的老華廈真的不錯
公設極低,且有一些陽台外凸等各類小違建...
要取得同樣的室內使用空間,與新大樓(公設35%)相比 總價價格能差到1/3至1/2
最近兩年持續看房的心得
僅供參考
--
低調一點,新北一環的盤也大概是這樣。
其它地方兩年都翻倍了 20%真的很少
翻倍我相信 但翻倍的比較基準應是拿2020年以前、疫情前來比 (我關注新店央北 新竹 台中都有一段時日) 另外我沒有要比哪個區域漲幅高... 只是想說連台北市"竟然"都還有接近20% 且是這"兩年內" 因為兩年前我還認為家人買台北市新成屋不明智... 過去我覺得台北市已經漲到沒辦法漲了
漲這樣真的少到不行 不要用台北看天下了 我買南港都從
70漲到100
你是標題下錯了,漲幅不可能贏低基期,
台北比較看重的是買盤實力跟實際金額。
樓上繼續膨風,台北仔都套慘了
原PO說的都是真的,都有數據。雙北近期買盤又外溢回辣
個明明只有4萬人設籍社團卻有12萬人,不知道多少黑粉的
特區了。
台北市區還沒上百萬的就繼續漲朝百萬邁進, 但每坪已經
破百來到百三百四的就...漲不動了,甚至賠錢還得賣不掉
明年再漲60-85%,我早就說過了
三重70板橋80永和新店90相較起來北市130也還好吧
三重明年就一百了
你覺得還好,但一般人會覺得我還是去買80,90甚至100就好
板橋部分案子應該要站穩百了
台北本來就不是一般受薪階級在看的。
推台北心得
台北沒啥漲沒錯,那是指整體市場沒啥漲,你這個才22坪
,屬於剛需低總價範圍,漲幅高很正常
台北市一堆權狀20左右的,漲幅更大
明年三重100 板橋150
快兩年漲8.4%還滿少的吧
我2022三月到2023三月 銀行估價漲16%
不過實際應該是沒有
台北永遠都不會漲的 遲早被其他縣市超車
台北市漲幅遠輸其他地區。只能用來自住而已。
不過看起來50歲以上的族群還是很喜歡買台北市,寧可住老
公寓
新大樓多少有剛性需求,原台北人想換新屋,釋出的舊大
樓或公寓就有想住台北買不起新大樓的人接
我在台北看到也是都在漲
看個案太憑感覺,幾乎所有統計都顯示台北市漲幅是全台
各縣市最末。信義房價指數、清華安富、國泰房價指數…
…
也不完全是基期原因,多數國家都是首度或政經中心領漲
,強者恆強,貴還要更貴。
老實說,我個人這幾年研究下來,
以投資角度還真的要看個案,
房市真的很特別,用宏觀的角度去分析,
容易會失真,所以我雖然很習慣看數據 ,
但反而不會用大數據在房市做最終決策,
房市質化分析的比重挺重的。
台北市新舊大樓價差會無限擴大嗎?怎麼可能,當然是繼
續收斂,新大樓漲多少,舊大樓就漲更多上去。難不成每
個人都買得起仁愛路正三房坡平車位高樓層的預售屋?
中古屋市場/預售屋市場的趨勢,
在不同發展程度的區域/城市中,
各自所代表的現象跟意義完全不一樣;
舉個例子
如果新北某‘’蛋黃區‘’2020年新成屋60
2023年新成屋80,我可以大膽說
扣除雨遮這種不同法規的因子,
2018年以後的成屋大概都有80的實力;
如果新北某‘’重劃區‘’2020年新成屋60
2023年新成屋80,2018-2020這段,
大概只有70-75的實力,
當然一定有一些‘’物件‘’可以到80,
但當中可能是因為裝潢費用的影響。
上面這個例子,就是很細微的供需影響。
推bu大質化分析
推bu大,每次by 大雙北分析的推文我都看得很認真
各位 討論一個你們買不起的東西有什麼意思呢 再把話
題帶回新北桃園OK?
可觀啦那年不可觀 囤起來!
低總 上漲比較有空間
22
[問題] 高雄 裝潢後細清最近新屋裝潢即將結束 自己上網找過清潔公司 但價格差異頗大,從3千到萬的都有, 所以想請問大家 有自己有經驗或推薦的17
[請益] 高屋齡的頂樓適合買嗎?稍微表列一下條件,想聽聽網友意見: 1. 首購 2. 超過二十年大樓 3. 頂樓專用大露台(主建物與露台坪數比約為2:1) 4. 角間14
Re: [閒聊] 大樓房子超過50年還有價值嗎目前50年以上的大樓華廈還比較少, 所以拿40年的來看 只要是還能有品質的住的情況 台北蛋黃區的40年二樓以上公寓每坪大概60-80, 大樓華廈則是80-100 大樓華廈之間差異不大, 兩者的價格則普遍還是比公寓高不少 我相信即使到了屋齡50年以上, 價格應該還是一樣大樓華廈高於公寓13
[問卦] 35年兩房華廈vs新成屋電梯大套房房產的行情大家都喜歡討論 以下兩個物件你各位怎麼選 選手一號是剛蓋好的新成屋 十幾樓的電梯大廈有管委會 每月每坪的管理費要一百五 開價每坪要一百一十五萬元 是沒有隔間的十三坪大套房 已有全新裝潢跟全新的家具 台北市某捷運大站走三分鐘 鄰近交通要道跟優良的學區11
[請益] 買房選擇障礙選手一: 預售屋兩房無車位,格局很喜歡,預計2026Q1交屋,等待時間較久,離捷運站蠻近騎車約3 ~5分鐘,因此戶無法配車位,要去隔壁大樓或自家社區租停車位,總價是在負擔範圍內。 選手二: 舊重劃區中古大樓兩房含平面車位,物件稀少需要耐心等待一旦出現需下手快狠準,但20年8
[閒聊] 同權坪的公寓、中古屋、新成屋選擇?是這樣的 同權坪的公寓、中古屋、新成屋(含預售屋) 比如權坪都是35坪好了 這樣的建物,陽台也許近3坪 公寓:主建通常32坪上下9
Re: [閒聊] 講白的,實坪制不好嗎?實坪制很好啊 版上的多多們何必這麼生氣 難道只有我覺得 房價會因為實坪制而噴發嗎? Ceca大神開示過 房價是由賣方決定 買方只能吞 實坪制上路之後 新大樓和中古大樓 華廈公寓的單價落差變大1
[問卦] 鄰居都是8年級生真的是悲劇嗎?有網友在Ptt上發文,說自己去年在高雄置產,是一間兩房的新成屋大樓,社區超過200 戶,小坪數物件就佔了6至7成,加上總價低,鄰居普遍很年輕,「非常多八年級生,管 委會(成員)幾乎都不到30歲。」 結果發現一堆山道猴子的事,像是公然抽菸、陽台丟垃圾、還有狗便狗尿、門口放雜物 甚至堆垃圾,車位亂停,半夜有8+9要來叫囂」等。另外,大家對於公設電費與管理費也4
Re: [閒聊] 房價應該快報復性上漲了吧到三月的台北市時價登錄價格 全市價格翻揚 大樓價格反彈至接近2015年歷史高點了
49
[情報] 信義11月大台北房價指數37
[請益] 斡旋這樣還要再加價嗎24
[情報] 信義房價指數9-11月13
Re: [閒聊] 事實證明科技業高薪也撐不起高房價7
[閒聊] 建商沒賠錢賣前 房價不會跌?9
[閒聊] 淺談本季台北、台中、台南漲幅5
Re: [閒聊] 是什麼成長經歷造就房蟲1
Re: [閒聊] 是什麼成長經歷造就房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