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央行理事再提房價納CPI
這篇是吵架的,但會有一些美國房地產走勢,我覺得還算有點內容,就講一篇。
Ibiza的論點,台大學者一直犯一些低級錯誤,別有用心。分明是想誤導群眾。
來我們看看像ibiza這種人到底犯多高級的錯誤。
他說致富的特權是奪權書,出書時間恰好就是央行遴選總裁的時間,我一開始沒查證,還被他帶偏了。
致富的特權 2021/04/06出書
最近兩次央行總裁任期是
2018/02-2023/02
2023/02-2028/02
通常會在任期結束前三個月決定下一任是誰,
出書時間跟總裁換人時間上整整差一年半。出書時間在兩任的中間,尼瑪的這是有什麼時間上的巧合嗎?醞釀一年半會不會太有耐心?考量到出書需要準備的時間,我是看不出來這時間點跟央行改選總裁的,時間上的湊巧是湊巧在哪。
另外提一下,那時候陳南光在靠近選任總裁的階段,砲轟央行的頻率下降,有媒體說可能是為了減少爭議,為了接任央行總裁做準備。
媽的,連你最看不起的記者都知道要減少爭議,就你不知道,覺得為一本砲轟央行的書寫序可以增加上位機會。
不可能的,我們跨領域的理性天才怎麼會犯這種錯啊?一定是出版商把出版時間搞錯了吧?
我發現在其他版也有人在質疑你講奪權好像缺乏根據,但顯然你並不在意。
甚至還一直在一堆版帶陳南光只想奪權的風向,只要陳南光有新聞,幾乎都能在下面看到你的奪權說,到底是誰動機有問題?
再來,針對升息與房地產的關係,ibiza又有話要說了,他覺得美國雙率強勢,但房地產「漲翻」,我猜是想要反駁升息可以修正房價漲幅的看法。
哇,漲翻欸。
我們來看看到底怎麼漲翻,根據s&p全國房價指數
https://i.imgur.com/XSnfFL1.jpeg
從2014年開始,年增長率都在3%以上,都在3.1%-6.5%有高有低,疫情放水2020年的年增率開始快速上升,都在5%以上的水準,隔年更是隨著經濟走強,最高一路衝到20%,但這個走勢在2022/04開始升息後走勢開始翻轉,一路下滑到2023年四月甚至出現負值,而2023年四月就是市場開始出現higher for longer的時間點,也可以看到美債10y利率一路走揚。
後面出現反彈,但起起伏伏,目前2024/08的數據是4.25%,跟你口中的漲翻好像不太一樣捏。
考量到近期美國經濟的強勢表現,房地產應該算是表現相對落後的吧,何來漲翻之說?
還是你不希望貨幣政策與房地產價格的風氣被帶起來?即便這已經有很多實證研究跟論文在說明這事。
我看了一下走勢表現,怎麼感覺fed升息之後的美國房市表現是近十年來最差的兩年?
唉唷,數據大師怎麼可能犯錯,一定是s&p全國房價指數要配合陳南光奪權對吧?
s&p全國房價指數哪有你ibiza夢的的漲翻厲害。
還是你根本沒看數據,就憑印象講的?
就好像你說這些學者用出書的方式是想避免炮火,要認真研究應該要寫論文才對吧?
??????
陳旭昇沒寫嗎,還是吳聰敏沒寫?
是怎樣人家寫好沒找你當口委你心生不滿嗎?會議通知沒發給你你就當作人家沒寫?
你看過他們個人網站嗎,公開的東西,你要不要google 陳旭昇 房價 貨幣政策 看會找到什麼?
別人的低級失誤當然是別有用心,
你的高級失誤一定是用心良苦齁?
繼續補充,ibiza說:
引用了一段新聞。
「台灣房價居高不下,就是拜長期的貨幣寬鬆所賜。大家都說美國聯準會喜歡印鈔,但其實美國每年的貨幣供給增量都與GDP增幅相當。比起來,台灣的央行更會撒錢。」不願具名的學者表示。
然後抨擊這個學者再亂講,並舉出數據,
美國 m2/gdp (1.01->2.91)
台灣 m2/gdp(1.95->2.54)
看起來台灣的貨幣供給量,相較於美國,並沒有大幅增加,所以學者亂講。
實際上,是他在亂講,因為美國 1.01變成2.91這個數字
是錯的 是錯的 是錯的
https://fred.stlouisfed.org/graph/?g=eTtE
聖路易斯聯準會有公布這個數據,我想公信力應該很夠。
你可以從網站中看到,這個數據從來沒超過1,更別提你說的2.91。
台灣我就懶得查了。
我奉勸各位版友,IBIZA講的東西,特別是數據一定要再三查證,真的很多奇怪的錯誤。
----
Sent from BePTT on my Samsung SM-S9080
--
差一年半怎麼了嗎?
我一開始就說前一年了
央行任期也就五年 不然是要差多少你才覺得動機良善
唉 我看你也是想到什麼講什麼啦 少裝什麼理性客觀
不然美國房地產漲翻?翻的是你的腦吧
升息後有漲但沒有漲翻 但成交量大幅縮減 板上討論到爛的
東西還能吵==
沒人這次升息後吧 我講的是長期
ibiza講說漲翻 他都說別人會亂誤導 他自己肯定不會
翻車了改口變成長期了喔
美國房價指數2000年到現在63->196, 沒有漲翻?
我沒改口啊 我甚麼時候說短期?
我講的就是跟陳南光他們同一段期間啊
央行任期五年 差一年半寫一本書就是要奪權 媽的是怎
樣 寫書要你ibiza的許可是不是?
阿近期不是雙率都強嗎 為什麼2020年雙率比較弱漲更多
笑死 這件事情都成為立法院質詢內容了 你能杜悠悠眾口?
近期雙率都強 不是該跌嗎 怎麼還漲
你的論述是 雙率都強的美國 房地產漲翻
近期雙率都強 不是該跌嗎 怎麼還漲
對20年漲了三倍 不算漲翻嗎
20多年
立法院質詢內容又怎麼了?立法院質詢的東西有多白癡
還要論述喔 黃國昌的質詢翻車多少次了
沒怎樣 表示這麼認為的多的是
賴士葆還直接問楊金龍 說陳南光舞劍 意在楊公 笑死
報導裡面也有央行官員跟金控高層 也發表了同樣意見
問題是在雙率比較強的階段 房地產走勢根本就不一定較
強 你講什麼長期趨勢 那美國又不是沒有雙率弱的時期
事實上 這些蛋頭教授 最愚蠢的部分
是用房價漲幅在看這件事 而不是用負擔能力
都知道利率帶來影響 卻根本不談負擔能力
2003年的利率4%, 跟現在的2% 房價負擔能一樣嗎
這個部分也是你之前被我打臉的地方
到底誰說總價高低 就是負擔輕重的?
ibiza犯過最高級的錯誤大概是一年有54個禮拜六吧
愚蠢真的是一脈相承
我是沒打算說服你 寫出來讓大家知道ibiza的水準到哪
無所謂 只是讓大家看到你水準到哪兒以
用雙率強為美國過去二十年房地產漲幅背書 你是不是不
知道過去二十年美國利率一直掉 只有最近才比較高
然後剛好最近利率向上 房地產漲幅就掉下來了 外行就
是外行 講話就這麼沒邏輯
美國這20年雙率相對台灣都比較高了
但還是一直漲
被指出錯誤好好認錯就好 還想凹什麼長期趨勢
笑死 昨天晚上看到3000萬vs2000萬 就說2000萬居住成本比較
低的才是外行吧
利率 貸款條件都不用看
倍指出握物就好好認錯 不要再凹了
被指出錯誤就好好認錯 不要再凹了
愚蠢真的是一脈相承
信義房價指數 台灣從2004年指數41 到現在168 漲幅我
看沒輸美國吧
2004年是最低的兩年啊XD
是怎樣 美國漲三倍叫做漲翻 台灣漲三倍叫小漲就對了
來 你說2004年是低點 你要改答案嗎
沒人說台灣小漲啊 就全都漲翻啊XD
不用 我說的是最低的兩年
03跟04
cpi 世界各國本來就只算房租通膨了。
書可以退錢嗎?
只有封面好看而已lol
那你覺得2005像不像低點 2006像不像低點 2007呢
國泰是49->158, 其實漲幅跟美國差不多 略高
不像
二十年也是你講的 一查發現兩邊漲幅一樣
你不是說美國漲比較多
怎樣又翻車了喔
我哪個字說美國漲比較多?
你鬼扯成習慣喔
我說美國也是漲翻
一個漲3.11倍 一個漲3.22倍
→ IBIZA: 其實雙率都強的美國 房價也是漲翻
一年都有54個禮拜六了 合理啦 哪有什麼
這邊的也是 就是代表跟台灣一樣 美國也是
可憐啦 跟老師學會張冠李戴顛倒黑白之術了喔
這是不是系必修啊
→ IBIZA: 其實雙率都強的美國 房價也是漲翻
哪裡翻船? 3.11跟3.22
拜託美國過去二十年雙率長期向下好嗎 也就這兩年變
高 還是你09-15年都零利率欸 這叫做雙率強喔
笑死 長期向下 也是比台灣強啊
而且台灣有甚麼資格比美國採取更高的雙率
你要不要看1980-2000的美國平均利率在哪
要不要看看台灣
還有啦 查證之前 不要亂講別人沒有做論文 阿不就剛好
人家論文有公開 不然大家還以為他們都在摸魚
1980-2000台灣利率也很高,還是漲翻
什麼論文,第四名強行前三嗎
不知道的東西就不要整天評論 都幾歲人了還管不住嘴
你不就說這些學者不該出書 應該要寫正式論文
人家早就就寫了 還好幾篇 你在那邊靠北說沒有
不知道的事情(X) 黨同伐異(O)
笑死,你現在是要跟我吵每個字眼是嗎
他們當然寫過很多論文
看房價不看貸款條件,是不是蛋頭論文?
跟你一樣的低級錯誤
有沒有可能,20年前的1000萬房子,負擔難度跟現在兩千多的
差不多?
It’s time to 拳上
這才是為什麼房價漲了三倍的原因
蛋頭才會看到2000萬就說成本比3000萬低
房價指數全都政大做的吧?
為什麼台大都沒
到底多蠢多外行才會這樣認為
唉 無需多言啦 會信陰謀論的人腦子能有多好
信義 永慶 國泰 都政大做的吧?再來就清大富時
應該是會比看到2000萬就說成本比較低得好很多
笑死
他們寫得很清楚啦 寫書就是希望能夠讓社會大眾更加關
心台灣的貨幣政策 動機擺在這了 你不信也沒辦法 陰謀
論者 牛逼
對啦對啦全世界都陰謀啦,立法院 金控高層 央行官員 都陰謀
為什麼要請陳南光的原因他也寫了 不過你應該不在乎
這個版面昨天到今天,也有10個左右陰謀啦
發太多篇就不好看惹
你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充滿一堆低級小錯誤嗎
我是沒追蹤你們爭什麼 但是不能質疑 黨
而且都是煽動性很強的
你在質疑 我一定截圖檢舉 掰
社會大眾覺得 書內容只有封面厲害可以退錢嗎
而且很有趣的,訪談還會有不具名學者,跑出來提供煽動性極
強的錯誤資訊,還被寫成大標題
我相信你一定都認為這些作為都是立意良善
匿名拿錯誤資訊炒作,真的是很善良
我們一定要相信陳南光說他自己是為國為民,就算搞匿名抹黑
煽動,有一定是為了央行獨立性
笑死
搞一堆小動作,但你質疑我就是陰謀論
台積電都從38元一路漲到1080元,漲幅吊打房價,別想太多
了。
確實 買台積比買房賺多了 買房就保守型的
房子只是資金停泊的地方 特別台灣持有成本很低
正常凡人就是一間自住剩下買台積就能爽爽過了
所以台灣的房子是買起來屯的 而且還可以挖錢出來
他的發文只是看起來好像有道理而已 經不起查證
自從他說台灣該推百年房貸我就懶得看他的文
不管倡議者有多少個人心思,那是沒得證實的。但論文和
歷史是鐵錚錚的事實啦
匿名抹黑煽動也是鐵錚錚的事實啊
要用長期專業和論文站上檯面的,或用長期在市場賺錢
的鄉民管國家經濟,我怎麼都不選後者,畢竟我也只是嘴
砲鄉民一枚 XD
請問,搞匿名抹黑煽動,也不能說陰謀,是嗎
沒人叫你選鄉民啊,是台大幫鬥政大幫
台大幫長久以來有一個現象 就是提供錯誤資訊 內容都是醜
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心思,嚴格來說陰謀無處不在,寬鬆
來說,說是陰謀,不如說是人性?但辯駁的兩位專業都
很強,不如看棒球?XD
化央行 請問這種行為 算不算陰謀?
其實這才是這次討論的原點
講長期投資,我也覺得台積電比房地產好太多了
李怡庭又一次提供錯誤的資訊 說歐央CPI納入房價 央行沒有
這已經不是台大幫這幾年第一次這樣做
台大幫經常給錯誤資料 說 國外怎樣怎樣 央行不做 犧牲人民
這種行為 不能講是想打擊央行 趁機奪權?
這不是一兩次而已 甚至不是三五次
https://reurl.cc/1X4yRG 這是另一個例子
文中說台灣貨幣供給量對比GDP比美國更失衡
然後寫成標題 「台灣央行印鈔比美國更狂」
但事實上 美國 M2/GDP 20年增加了快三倍(1.01->2.91)
房價長期來講一定是漲的,但短期三五年來說沒有那種只漲
不跌的,房價很容易受政策或景氣影響會出現波動。如果只
漲不跌,那2016-2019發生什麼事?
台灣只有小幅成長1.95->2.54
台大幫自己這樣做 還想杜悠悠眾口?
看中國就知道,通縮到你哭出來,中國政府要花更多心力跟
錢救房市回來,現在根本死局。
雖然是吵架,但有憑有據推
真的難看,果然是象牙塔住太久
象牙塔住太久(X) 黨同伐異(O) 他就徒子徒孫啊XD
我昨天還不知道他氣憤甚麼 就順手查了一下
他看到有人講這本書是內鬥奪權就找人戰啊XD
因為他就台大經濟的咩
房板白癡多啊,不意外
cala,中華隊會贏日本嗎
阿摘 我又不是棒球專業
包牌 買日本贏 一邊贏贏心情 另邊贏贏錢包 讚
0:0好緊張
我原本也想這樣幹欸 買日本 而且感覺日本強中強
靠,全壘打
1:0
哇草1:0領先你敢信
so far只能說好險沒買笑死
誇張
三分砲
4:0
爽啦!
進入高潮了
歷史第一個冠軍!
wow
笑死這個怎麼變成置底閒聊版的感覺
雖然我輸錢^_^但真的啊啊啊啊啊啊啊
日本只輸1次,偏偏是最要命的1次www
認真回一下ibiza 你的數據有問題 fed有公布m2/gdp
這個數字歷史高點是2020q2的0.8866
你1變成2.91的數據我不知道哪來的
哦哦哦 我知道了你是看財經m平方對吧 他的分母是 rea
l gdp 你搞錯了
大多數人講這個gdp都是名目gdp 希望你不用再用你的無
知上嘴臉了
從歷史最低點到最高點計算是0.45到0.88
套一句美國副總統神人Vance的名言 兩個錯誤不能成就正確
出書的共同作者犯錯 被Ibiza舉證 你舉證I的錯誤
無法反證被I舉錯的那個東西正確 可以理解嗎
Vance講這個爭議也很多 他是說強姦後再墮胎無法矯正錯誤
但邏輯學上 確實不是單向的
恩 這是他用來當作台大經濟學者都在亂講的證據
我覺得 這個數據的錯誤分析告訴我們 他並沒有能力判斷
誰的論述比較正確 畢竟他連M2/GDP都會搞錯
既然他覺得台大學者再亂講的證據 根本就是他自己在亂
那他所質疑的動機 應該就很大一部分站不住角了
我還是比較期待他本人的回應
他質疑的幾個點 跟客觀事實不符的部分我都一一指出來
我是覺得應該已經沒有繼續討論下去的必要了
我忘了我大概幾歲開始不太在意數據的絕對正確性
他質疑的很多地方 根本就是他腦補幻想的
恩 那是你的選擇 我尊重 不代表我要接受一個錯誤數據
就聊天吧 之前有個人的簽名檔拿來用 辯論三層級
他口中的M2/GDP是2.91 實際數字只有0.8x
LV1 找到一個錯誤 引申打擊該人所有發言可信度
我覺得這個差距已經大到說明很多事情了
這是他推論的依據 我現在推翻了這個依據 應該很合理?
LV2 找到該人過去品行 成就缺失 引申打擊該人所言可信度
不然要討論甚麼? 數據隨便他開我還不能反駁?
LV3 在辯證上找到邏輯缺失 引申打擊對方邏輯有誤
這種東西如果在職場 你用"我不太在意數據的絕對正確
因為你們真的討論稍微有點多 我沒有去讀
你覺得會有人接受這個說法嗎?
單純是因為認識的時間長 所以我覺得他就算錯了數字
也不太會錯大邏輯
因為央行學者說 觀察M2/GDP 可以看出台灣比美國更愛灑
然後 IBIZA就提出剛剛那個數據說 沒有 是美國更愛灑
不過他也蠻頭鐵的 這有點難講 反證就是認識久了所以插話
是台大學者蝦雞掰亂講 想亂帶風向
他噴得非常自信 但結果就是 他的數字根本就是錯的
我是沒讀數據 但如果數據真的是台灣撒比美國兇 我會嚇到
他不是算錯數字 他是引用了意義不同的另外一組數據
他是資工大學長啦 jamo也是 一堆老頭
我的資料是這裡來的 https://reurl.cc/xp0zRV
我沒有想過MacroMicro的資料會有問題
M2/GDP 美國的數字是0.8 台灣是2.75 看你要怎解讀
我是不會直接因為這樣就說台灣印比較兇 我會搭配央行
所以絕對值部分是我錯的 但那篇新聞講的是增速
它們習慣拿二級數據 以前很少錯 但現在都快50或破5了
所以結論還是不變
哼哼
的資產負債表增長速度 還有央行資產負債表/GDP
不對吧 應該要看增速吧
不 他講的就是貨幣供給量
不是資產負債表
macro micro數據沒問題 他是M2/real gdp
我就是用他講的數據 檢查真偽而已
不是啦 我是說我個人的判斷 我不會看到這數據就這樣說
對 有道理
一個是gdp 一個是real gdp 數字怎麼可能會相同
我在意的不是誰的判斷 而是有沒有提供正確的資料
我是沒注意macromicro是real gdp
不過結論沒有變 增速還是沒有美國高
其實M2/GDP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啦 日本2.74 中國2.28
你要用甚麼條件判斷 都好 但起碼要是正確的資料吧
我示範一下企業主常常偏袒老臣的邏輯 orz
不y
台大幫的論點是彭淮南時代之後 台灣變寬鬆 發鈔發的比美國
他拿自己的錢 用自己的總經判斷在操作
狂 所以不是看絕對值 而且M2/GDP也不該看絕對值
跟mfcke呢 就是兩個年代的複製品...
每個國家國情不同
要看是否寬鬆的確應該看增速
然後很靠北的就是都賺大錢 所以很討厭 keke
台灣2000年之後的M2/GDP的增速沒有美國快
幹 rbot是不是虧了
那個新聞的不具名學者是錯誤的
rbot? 我沒虧啊
債券etf是不是也虧了
你有買喔
我不太喜歡用M2/gdp直接比 信用卡接受度上也會增加M2
我個人還是覺得直接看資產負債表就好了
我rbot先不說已經一倍賣掉一半 手上這一半目前正的啊
買很可愛的幾百股當樂透而已
我說了 我只是檢驗新聞的內容舉出的方法 是否符合他要主張
比起來,台灣的央行更會撒錢
影響M2的要素也不一定是央行
他要看 貨幣供給量/GDP 我就是看這個
我就舉個照版上你跟mfcke舉出時期目前會虧的東西為例而已
央行是不是更愛灑錢 看GDP/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變動更好
但增速台灣沒有比較快
但我不懷疑長期有潛力
因為即便央行不撒錢 M2也會自己動來動去
你去跟mfcke當朋友吧 兩個盪森大王
不可能台灣更快吧
身家好幾億 吃飯娛樂省到笑死人
我一樣查MacroMicro
他會帶你深蹲變硬變大變猛的
台灣2000->現在43.29%->82.32%
美國最早是2002到現在是6.7%->24.02%
台灣比重是82% 聯準會的數字是24.5%
是不是相對寬鬆應該跟自己比 不是跨國
台灣20多年來就寬鬆一倍 美國是4倍
差一倍
美國增加+400% 台灣+100%左右 但兩邊基期差蠻多
看你怎麼解讀吧 我還是會覺得80%>25%就是了
不具名學者講的也是增速
那應該1990年代就是這樣了
不是彭淮南時代
怎麼說都對不上台大幫的說法
增速% 但如果你用總量角度去看 還是台灣增加更多啊
+40% & +20% GDP
我自己判斷是覺得台灣貨幣供給量增加幅度更大
我是結合o/n rates得到這個結論
你用貨幣膨脹速度看 就是+100%跟+300%
沒人這樣算的吧
我們o/n rates 1.3%的金融環境 去說3-5%的更寬鬆
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他們基期才4% 怎麼加都很誇張 我舉個極端例子 原本是1
1%變成10% 台灣是50%變成100% 你覺得誰印的鈔票更多?
我查了一下最早的2002年 台灣隔拆就2.2%了
相對於GDP應該發多少貨幣 這個本來就每個經濟體不一定
而且在縮表的階段(台灣目前也在縮
我們縮的幅度明顯比較弱 過兩年數據還會變
通常都是自己比自己
嗯啊 你說的也沒錯 就多搭配一些東西看囉
我們縮了十幾年了 2020年並沒有像美國一樣爆發
要說這兩年美國縮比較多 那你比較2019
台灣現在低於2019, 美國還高一點
美國經歷兩次QE, 台灣第二次被電子業爆發打平了
我們98縮到82.. 花了十年
正確應該是說我們中間沒有又大爆一次吧
他們很敢印也很敢縮 36變成24才用三年
因為這次真的發太多了啊
再過三年搞不好變成15 哈哈
通膨搞到快10% 不得不縮 台灣根本沒有
這也確實啦 2020有點印太多
縮表明年第一季就停了 不太可能
停止縮表之後 就只有GDP成長率單方面在追
不會像這兩年 縮這麼快了
要吵 還有日本為什麼搞成這樣 長期低利是因還是果可以吵
議題先掛著 聖誕節再cue兩位分享 orz
rbot你買幾百股是現在 還是一開始?
你如果是一開始只有買幾百 現在應該剩零頭?
很晚 大概七八月你提一下才買的
我買82000股 賣一半, 併股之後又買到1500股
有我有看一下 七八月你提的時候已經是不能大額買的時期
rbot只要產品成功 是很有機會 明年可能會再增資
縮表還沒停吧 放慢成250億而已
但時候可能還有一波機會可以買進
縮表明年一月就停了
打錯 第一季
9月的時候泡威爾說會繼續不是 十一月有更新?
我覺得有機會啦 當初你疫情買RCL SKG也是沉了一陣
我漏掉了嗎
沒漏阿 只是換黨執政...
那本書的論點 我覺得比較像不同學術派系的爭論
以前我上課老師也說過類似的論調批評彭淮南的做法
@KrisNYC 他們在吵什麼,有懶人包嗎
他說繼續應該是指下一季
同一篇報導有提到FED的調查 預期停止時間是2025春季
中華隊不是贏了嗎?還在吵哦
應該是剛好跟當權者的做法對著幹而不是想要奪權
懶人包太難 我只能說 有實力的人吵架你就是想辦法求同存
其實沒有跟當權者對著幹 主要是你要說服當權者你幹比較好
異 尤其是你要讀他兩的爭議都有困難的時候....
它們吵的的東西 他們自己認知花了幾小時 你要完全理解
鬆 緊 其實都有好壞兩面 重點是你怎麼凸顯好的那部分
除非你比他門更強 不然要花2倍以上時間 太辛苦了
台灣為了出口壓低利率匯率 感覺上每個當權者都認同
沒有對貨幣銀行學經濟學很熟悉的人一定很難懂
提升雙率 提高台幣購買力 促進產業轉型 也不見得不好
看你怎麼跟當權者描述美景
除非你就是被找進來做改革的 不然保守策略當然會比較舒服
如果還是用原本的辦法 原本的就幹得好好的 幹嘛換
應該說多數當權者在任時都是保守派 所以不會想改革
rbot要開獎還久 我最近是要開open
禮拜五終於有點起色 不知道能不能走一波反彈
open我從2塊往下買到1.5多
中華隊奪冠啦!!!
陳憲捷MVP啦 台灣隊長!!!
這咖早就黑單了,你還跟他認真就輸了
你們真的吵了好多天喔!
光看都累了
兩位其實都很棒,別吵了好不,慶祝冠軍 :D
推
推
24
[中略] : 李怡庭指出,物價穩定要看CPI,但CPI要捕捉民眾生活真實成本,我國主計總處的CPI指 : 數編製,似乎並未真實反映生活成本,尤其在房價方面,建議可參考歐洲央行作法,將CP : I納入自用住宅房產價格,可更好的呈現家計部門的消費支出,而非用現行設算房租的做 : 法,且設算房租還可能有低估風險。92
聊聊央行, 很多都在那邊講奪權,我想想覺得很好笑,好像台大幫很不爽想要搶政大幫的官位。搶過來 一直暴力升息。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 台大這些經濟學家多次提到的不是要不要升息,而是央行獨立性。 他們要奪權可能是真的,但不是從央行手上拿回總裁的位置,而是從行政院手上,拿回部份46
其他人我不敢妄言,就說吳聰敏 這是吳聰敏的個人網站 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接觸 吳聰敏喜歡用經濟學觀點評論政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21
身為洗地大師 跳回來主題好惹 基本上呢 房價列入CPI沒道理 因為保障居住權利 不是所有權利 用房租是沒問題的23
1.央行決策要看CPI沒錯啦 但控制物價的手段又不是只有利率 央行自認為要用利率來控制物價 根本就過度抬取自己 管太多 在台灣要降物價有多簡單?28
嫌汽車太貴? 你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汽車相關稅入 是我國稅收一大重要部份 關稅、貨物稅合計X
他們要奪權可能是真的,但不是從央行手上拿回總裁的位置,而是從行政院手上,拿回部 : 的預算跟總裁的任命權。也就是所謂的央行獨立性。 對這個主題沒有太深研究,一點想法交流 美國向世界兜售美元美債 需要一個獨立機構來讓世界信賴
爆
Re: [新聞] 政大生問高房價 吳欣盈直指央行是禍首說實話,真的很難和不懂經濟學的鄉民解釋為什麼是央行的鍋. 吳不愧有金融背景,很理解金融體系運作, 也真的很敢講, 我國的央行超雞車, 你敢評論他, 他100%會電話關切你公司. 這本書叫致富的特權, 作者是台大經濟系的教授,他們大部分專長是在貨幣,6
Re: [閒聊] 南韓已經升息了,台灣房市走向終點了吧?這邊和IBIZA的推文無法認同 我覺得重點不是重貼現率是什麼定義,而是這個政策利率是否和短期市場利率接近,實 際上央行自己每次和各國比寬鬆程度的時候都拿「1年期定存利率」減「預測CPI年增率 」這個實質利率指標來和各國比,央行自己都不用重貼現率 Fed的利率是一項目標,宣佈目標之後透過操作影響銀行間利率達到目標,台灣要比的話3
[心得] 《致富的特權》書名: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作者:陳虹宇、吳聰敏、李怡庭、陳旭昇 後3位作者是台大經濟系教授,並且都是前任或現任中央銀行理事。 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為本書寫序。 長期以來都有在關注中央銀行的一些操作,我個人最痛恨的是壓低匯率。2
Re: [閒聊] 央行理監事會議記者會QA鷹派再發聲!央行副總裁陳南光、理事陳旭昇批貨幣政策 2022-01-03 19:59 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65
[閒聊] 桃園到底是首都圈還是桃竹苗生活圈?23
Re: [請益]是否買房請益13
[閒聊] 千金買厝萬金買鄰7
[閒聊] 來台中買房 一定要買車位11
Re: [閒聊] 桃園到底是首都圈還是桃竹苗生活圈?9
Re: [新聞] 虛坪改革有譜?內政部允諾今年一定有作為22
Re: [新聞] 虛坪改革有譜?內政部允諾今年一定有作為4
[請益] 買預售換約時碰到的問題8
Re: [新聞] 虛坪改革有譜?內政部允諾今年一定有作為21
Re: [新聞] 虛坪改革有譜?內政部允諾今年一定有作為2
Re: [新聞] 虛坪改革有譜?內政部允諾今年一定有作為5
[請益] 貸款差額繳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