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年底恢復役期?台灣軍事訓練役走冤枉路
※ 引述《jobli (十七歲的夢 七十也感動♪)》之銘言:
: : 步兵摩托化對於陸軍而言絕對是個好消息,
: : 傳統的灘岸單位是無法撤退的,防線被打穿
: : 後,就是一群俘虜,這次俄軍能在許多戰役
: : 中成功落跑不被大量圍殲,就是靠著摩托化
: : 能力,因此被防線若打穿後,上車,抵達下
: : 一個防線,再戰!
: 就是不准你走,海岸守備旅後面有縱深守備旅,再後面有城鄉守備旅
: 你在海岸你還想走
: 就是要你去死在那爭取國際觀感和支持的
: 給你車?
: 敵人編波換乘,還沒接戰就有人逃了
: 不要忘記,除了那幾個上校和中校外,其他都是老百姓
: 一天800元去的補充兵,有車你會守還是逃?
: 不給你補給和車,就是不准你有活路可以走,只能在編成地死守
: 再控制你的補給,不聽話斷你水和飯,你要去那?
雖然 jobli 版友回的有點惡搞, 但是你對於摩托化步兵理解可能有誤
原因是..
1. 在台海戰場陸軍縱深很小, 你要轉進到哪裡?
烏克蘭那個可是有如二戰東線的對抗.
2. 到了登陸戰, 對方有空優,
部隊要在對方戰術空軍的威脅移動, 那是很危險的..
摩托化步兵的強項在於機動力, 就是在短時間內移動到戰場
造成戰場上我方兵力的優勢. 對守海岸的部隊, 機動力可能是次要的考慮.
: : 3.增加軍隊信心:
: 不需要信心,因為陸軍就是俄式的戰略
: 人只是用來消耗的,沒有再去動員就好,動員不了就去捉
: 不需要訓練和保護,也不需要給你信心
這段歷史可能比較少人知道: 二戰的時候, 中華民國的打法,
和蘇聯非常的接近.
差別在於蘇聯最後用這套推進了柏林 - 中華民國被日本在 1944 年打了一號作戰
造成盟軍戰略失敗, 美國人需要改變戰略想辦法攻擊日本本土.
下面有些版友提到 "終戰指導",
這其實是國家戰略的問題 - 很多時候台灣在這部分是身不由己的.
(很多人不知道俄烏戰爭拖得越久, 台灣的戰略情勢就越糟糕)
所以我們只能從最壞的情況去做計劃.
另外, 就是我們願意為這部分投入多少..
--
趙客縵胡纓,吾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是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贏。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就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
台灣的狀況,花錢買武器OK,講到役期延長就不要
蘇聯的重工業底子比國府強多了,能自製大量的戰車
飛機,後者只能拼人海
1.縱深就是J大提到的台61(灘岸旅)--->國道一號(縱深
旅)--->退入城鎮。私以為只要換裝,旅部能有個野戰
放空連,總比趴在灘岸製造傷亡數字好...吧?
2.現實情況是,傳統步兵單位防線被打穿後,幾乎沒有
增援/阻擊,就趴在那被包圍了,就像當初德蘇戰爭剛
開始時,蘇聯的軍隊瘋狂被包餃子一樣,但高層的意思
若要造成傷亡,ok那我認了。
如果把旅部該有的防空/反甲/偵查等直屬單位弄回來,
有沒有一絲希望(?
至於打法,當然二戰時比蘇聯還慘我也認同,但看了老
鵝動員兵的下場後,大家難道真的甘願當個「增加國際
同情」用的炮灰嗎?還是國防部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
一邊自慰著海空軍很棒,一邊放任著他們對我們的草間
人命,及浪費著大量的資源?
因為很多民眾還不知道j說的陸軍高層蠢戰略規劃啊~
然後三軍統帥也那副鳥樣(是會買武器 但買武器之外毫
無軍事基本常識 嘆)然後我跟你講 某j似乎已除役不會
被動員 他就那嘲諷調調事不關己看"其他人去死" 然後
對軍事改革就一副"我比你們懂 黃埔絕不會改 你們少
天真了"的心態&邏輯-但他自己忘了三精案 總統勢力怎
砍將星名額砍軍隊人數 總之砍軍隊勢力的~
所以講到核心 你最懂你的方案全貌(我只是被動拜讀)
ric你的做法是儘量透過反映管道將你的方案反映給總
統(如同寫企劃書 讓最高層明瞭她的企業病入膏肓 需
快點改革)且指明總統絕不可啥"交給國防部研究&答覆"
然後不容諱言 有統帥權的人若依政客慣性隨便敷衍你
民意也該督促/究責怠政的政客 非護航她"管不到"國軍
總統如何以人事權介入 提拔願改革/撤換不改革的上將
這種社會經驗技巧就不贅述總統只要願意動手哪是難事
台灣陸軍一定還是要有反抗能力,為什麼這句話對某
些人很困難
感覺我們除了武器之外,軍隊還需要改革啊
理論上 那些動員旅一二線之間的防線就是由各打擊旅
作為戰略預備隊穿插支援與打擊 並不會到“沒有”...
最少教召的時候就是直接跟你說你是炮灰 我們打擊的
單位會來支援趕下去
軍方確實需要改革 畢竟這三十年的環境阻隔與823後
的無戰事讓國軍只能閉門造車 尤其是陸軍最嚴重(海
軍海陸也有但好一點 比較還是會出去逛逛) 但改革
不是二選一而已 現在某些反徵兵的是我只要一個 花大
錢更高科技化 然後要募兵 投資才比較好 但同時又
說徵兵很花錢叫陸軍先改訓練再說這種二分法的話 從
一年兵到募兵到現在又要回徵兵都是這樣講陸軍要改訓
練才會動役期 進去都是浪費時間的千篇一律的反對理
由...君永遠視而不見從一年役末期已經是小而精小而
巧小到過勞死
餐廳客人吃不飽,老闆只會嘴配菜擺盤甚至餐具燈光
服務,就是不肯承認沒錢買米
或是米買不够
一碗不夠可以吃兩碗,吃4個月不夠飽可以吃一年
爆
要談徵兵這個問題,要先確認幾個基本事實: 1. 恢復一年兵役將增加約六萬的兵員。以義務役月薪1萬5仟元計算,一年薪水就要60K x 15K x 12 = 10.8B,也就是108億。這還只有算義務役士兵薪水,還沒算上各種吃喝拉撒食衣住行,以及回聘退役志願役軍士官來當幹部的薪水。全部算起來,什麼武器裝備都不算,光是各種人事行政雜支等的增額成本可能就超過200億臺幣; 2. 現代戰場上大多數的傷亡來自重型武器的傷害,包括砲火、炸彈及飛彈等等,這點對於交戰的攻守雙方都適用,對弱勢方(守方)更是如此,因為強勢的一方為保全戰力,會用火力壓垮對方後再試著無血開城; 3. 臺灣防衛的根本在空防和海防。或者更直接一點講:臺灣防衛的重點在於阻止對方一直在臺灣頭上丟炸彈,以及擊毀對方的各種空中和海上登陸載具。這是因為前者做不到對方就會製造大量傷亡,徵再多兵都補不上戰力缺口;後者做不到對方就會源源不絕載運兵力進來,要跟對方比陸軍規模不會有任何勝算。 好,如果同意這幾個基本事實,我們就可以分析一個問題:恢復一年徵兵到底划不划算?要比較划不划算要跟其他選項比。恢復一年徵兵,不算武器裝備成本、不算訓練和維持成本、不算對全志願役單位的影響、也不算社會成本,最起碼的成本也是一年200億。那能幹嘛呢?28
原po文章恕刪,個人以前曾經認同過這個 觀點,但現在有別的想法可以討論看看。 上一篇小劇場聊到了國軍的荒謬與不切實際 ,這次來聊義務役的理想使用方式,以及省 錢換裝的方法。X
你的結論是: 1.改回義務役要增加支出至少200億,這些錢不如去增加在海空的武器 2.國軍不需要這麼多的義務役跟軍隊 你的論調是當年阿扁要推募兵制時的論調,美國也給過台灣十幾年去嘗試這個論調,但結果就是現在的國軍現況 尤其,美國看到烏俄戰爭,烏克蘭用人民的肉體來遲滯俄羅斯的攻擊14
借用ricky8978兄這篇來回,不過有些看法倒是與這邊相左就是。 比方說義務役很便宜這部分,我認為那只是國家用很便宜的價錢去強徵,而不是真的義務 役很便宜,特別是相信外頭許多人的職場價值、收入並不低於那些軍官,更不會低於 那個義務役官兵的薪水,所以這樣子算成本恐怕是有問題的。 另外就是一些(陸軍)後勤保養、特殊專業人員的能量,或許我會更傾向於擴大民間能量(49
先說,你以及很多人的想法都很好,但是我必需要提醒一下 現實和理想是二回事 前面二篇戰時序列和動員旅能力,在可信度上大家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你再回去看一下動員旅那篇就知道,你的想法完全不可行 因為國軍動員旅的設計就是人和步槍7
前面那篇有很多人回了很多看法,因爲很難東回一個西回一個,所以就統整到這篇統一回覆好了。 1. 義務役月薪15000? 對,目前的計畫是近期義務役薪水會拉高到如此。其實南韓和新加坡也差不多,南韓是50萬韓元左右,新加坡是580新幣。 2. 你的想法是看了太多美國電影才有的想法,陸軍從來都不希望兵有什麼技能和訓練,沒辦法按你所說的那一套做,只能讓兵變一堆砲灰消耗掉 對,那所以這樣情況下四個月兵和一年兵有差嗎?16
先有理想我們才能談現實,連理想跟共識都 沒有,就是像某農那樣,隨便丟個東西,被 幹翻只是剛好而已。 : 前面二篇戰時序列和動員旅能力,在可信度上大家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 你再回去看一下動員旅那篇就知道,你的想法完全不可行52
: : 雖然 jobli 版友回的有點惡搞, 但是你對於摩托化步兵理解可能有誤 : 原因是.. : : 1. 在台海戰場陸軍縱深很小, 你要轉進到哪裡?5
前文恕刪 爬了前面的文和推文 似乎不少人的論點是中共軍登陸台灣時 造成台灣陸軍(爛爛黃埔流)慘重傷亡 以便爭取國際的同情和支持(???)
18
Re: [分享] 李喜明:國軍已沒有能力在台灣周邊掌握制我看過的資料也將近是 20 年前了, 戰場的想定, 中共方面進步很大.. 不過我方陸軍, 嗯, 和 20 年前差距不大, 所以打法還是那一套. 這個想定, 我只有對於對方的艦砲火力有疑問.16
[提問] 現代戰爭的載具和火力密度雖然說武器一直進步 但也越來越貴 是否導致現代戰場上的火力和戰術戰略操作反而是變弱了呢 蘇聯光在41年的巴巴羅薩初期就有1萬輛坦克 (不少輕戰車) 41年底被毀的戰車和飛機各2萬12
Re: [問題] T26戰車是否適用於中華民國戰場?BT戰車吧 T26因為是步兵戰車 速度緩慢 在打陣地戰是很好用 但因為中國戰場很廣大 當年中華民國國軍的戰車部隊 一直有長途跋涉時前進緩慢的問題 最後大部分的T26都是在1942年緬甸戰役撤退時丟棄在緬甸9
Re: 側翼步騎協同作戰?主要就是一個到了WW2才解決的問題 步兵沒有跟騎兵一樣快速機動的能力 直到WW2蘇聯人用革命性科學精神發現了解決方法 讓步兵坐在戰車上就行了!9
Re: [心得] 讀書心得:德國戰爭的神話與現實這裡應該是搞混了. 戰略目標並不是 "征服" 蘇維埃大地 (雖然這點挺值得討論的) 最初的目標是: 1. 消除蘇聯對於東面的軍事威脅 2. 鞏固資源的供應5
Re: [問卦] =.= 美國那麼想打支那怎不自己去打?美國現在的戰略就不是讓台灣去打 美國知道要瓦解中共,可是要登陸中國本土的 叫台灣自己去打根本不可能 在美國的戰略計畫裡 是美日印澳加英與台灣一起登陸中國領土4
Re: [討論] 臺灣砲兵的未來jobli 兄, 消消氣啊. 中華民國陸軍是一個很大的組織, 每個人的經驗不盡相同 沒有去現地操作過就只能看網路想像 取消義務役之後, 想像就會離現實越來越遠 : 回到砲兵,會說要解散併入步兵營就知道這個人根本不懂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