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抵押房子買美債的風險
※ 引述《ranranbo (ranranbo)》之銘言:
: 剛剛查了一下 房子抵押後大概可以拿8成
: 利率在2-3%左右
: 而現在美債利率大約落在4-5%
: 不考慮價差的風險問題
: 在已知9月降息的現在 拿房子抵押貸款去買債券的風險是不是算是不存在
分享一下好了
我不是房屋增貸 也不是直債
且是透過複委託買TLT
我是有現金繳清房貸
但我不爽繳 全拿去買TLT
100元入場 頗高的點位
但拉長來看 100元的TLT還是近15年最低點
去年初跟銀行貸款了900多萬買房
利率2.07% 30年期 無新青安
月繳34179元
但我手上其實有直接清掉房貸的資金約1000萬
過沒多久1000萬全數投入TLT 每月配息31500左右
等於我後續每月還款僅剩3000多 利息都要15000了
基本上我一毛本金都沒自己還
但我房貸基本上是解套了 而且一千萬還在
崩跟漲每月都是配31500左右 都是直接投入房貸
日後資本利得就算要10年才能翻倍
但這十年都在幫我繳貸款 我也不虧
可能指數ETF報酬屌打
但真的很看人 我太容易賺一點就賣
沒有配息 抱不住的東西 對我來說根本賺不到
供參考
--
好奇怎麼不買直債
貪圖方便 我有TD帳號 可操作直債 但去年炒降息其實有噴一波 覺得要等入金可能會錯過發車時間 且算了一下配息 100元入場配息差不多可cover房貸 就無腦全用複委託買了 只是沒想到後來TLT 沒有最低 只有更低 ㄏ 如果80幾塊買的 不只COVER房貸 連水電都COVER了 嗚嗚嗚嗚
開始降息之後 Tlt月配也會減少耶,應該用直債鎖吧
差異不大 TLT反應利率方式主要是靠價格 利率變差 TLT價格就變高 對新入場的有影響 對已經在場內的 利率也鎖住了
※ 編輯: GrandpaM (60.251.226.147 臺灣), 08/03/2024 11:57:15TLT配息不是會課30%?
Tlt不會扣稅
降息後TLT配債息變少 不就代表價格上升 這就是他想
要看到的
所以除了再升息之外 基本上已經鎖住了
是阿 目前還不錯 就是房貸被TLT COVER 只是沒買在低點 不然水電和管理費都能COVER 若是真的資本利得狂漲到歷史高點 也差不多賺了90% 到時再考慮清償房貸或 其他配息管道 只要抱得住我都覺得是好方法 至少對我有用
美國配息不是都有withholding tax? 除非可以退稅吧
你說的是境外帳戶 TD每三年都要更新W-8BEN表格 不然課稅24% 而且是總額 但複委託不用 因為W-8BEN只是要證明你是非美國人
可惜惹 QQ
至少要開噴了
TLT配息應該會扣30%?
更正一下應該是說扣完 可以退稅,看券商
賺爛了賺爛了
我印象所謂鎖利應該是鎖到期殖利率,ETF還是會買新
債去延後到期時間吧?新債的票面利息應該還是會影響
每次配發的股息,還是要看存續期間,有錯麻煩專業大
大指正
事實上降息後對預先買的人, 利息並不會下降
正確來說 內容債沒改之前是鎖住沒錯 內容債如果換
過一批 利率差很多的 這時價格也會很漂亮 直接賣掉
等於好幾年息一次拿走
債券ETF的底層是直債, 現在利率就是4.2%
降息也不會降低直債的利息
你看殖利率下降了, 那是因為底層的直債變貴導致的
但這只會影響後來買的人
樓上兩位講解得真好 我剛還在想我要怎麼解釋利率變動這塊 你們就講完了 ㄏㄏ 基本上有得選 我一定選直債 但如我所述 我去年是FOMO怕錯過發車 才用TLT 但也是算了一下配息 可以接受就衝了
※ 編輯: GrandpaM (60.251.226.147 臺灣), 08/03/2024 12:10:03債券etf會更換 成份好嗎 債息最好不會變少
現在價格500萬配4%, 降完息後ETF替換2%的債券
但是原本的直債已經漲到1000萬了啊, 1000萬配2%
利息還是幾乎一樣
反應在TLT上 就是債息變少 資本利得增加
你的成本是500,怎麼會用漲到1000再回頭看債息殖利
率,多出來500,是資本利得
你的資金買債其實效果不大。只要心理面建設好,既
然喜歡配息,股票還是效果最好。在裡面五年的人路
TLT拿到的股利已經課完稅 所以殖利率不到4%
TLT在Ft購買沒扣稅
台灣上市的美債ETF利息算海外收入,看自己收入,高
機率不課稅
巷口賣麵的阿姨也說美債好 哈
所得級距30%的走這條肯定比買高股息好
如果房貸利率上升,就…..
少吃一頓火鍋不就好了
千萬不要覺得台灣央行利率會升多高 相信的話會變窮
現在台灣券商一堆都拿到QI資格了,30%預扣稅款,隔
年退回,某些人資訊更新一下
我去年8月定期扣款買tlt買到12月停,以為一路向北,
結果...到現在解套https://i.imgur.com/8PVjFwf.jpe
g
100 TLT 被套一陣子 路過+1 QQ
有錢人只要不貪 不碰毒賭色 基本上可以過好下輩子
聰明
了解自己個性是最重要的
TLT算債券 複委託應該會在1年後退還被課的稅
另外複委託也是要更新W-8BEN
那個A大回答是在搞笑喔...鴻海不會步上宏達電後塵嗎
200回100還不簡單?
TLT有DTCC 券商對的話不會預扣稅
以樓主現在的角度去看,買債的確風險比較低,因為考慮
到的是現金流,誰都知道股票長期報酬率高,但每月房貸
的資金流出就在那,如果一旦股票大跌,遇到配息不如預
期,資金出現缺口要賣股,那就真的虧中虧了
95
首Po剛剛查了一下 房子抵押後大概可以拿8成 利率在2-3%左右 而現在美債利率大約落在4-5% 不考慮價差的風險問題 在已知9月降息的現在 拿房子抵押貸款去買債券的風險是不是算是不存在7
第一是匯差 十年範圍來看 扣掉極端值 台幣美金匯率波動約15%上下 再來是美債價格本身的波動 也大概15% (除非等到期 不然中途買賣就是有風險) 結論來說 就是1~2%的利差 但是承擔的跌價風險大概10%~20% 真實案例可以參考矽谷銀行9
來潑個冷水,這是679b歷年的整年配息。 去掉2017和2024年。沒意外星期一開盤會穩穩站上32.5。 從2018到2023抓個中間值算1塊 (匯率在30) 32.5配1塊,殖利率也才3%。 買個金融股都屌打美債 679b配息9
小妹我是反過來質押去買房 頭款就是質押出來的 我用債券etf 質押四百多萬 維持率都很ok 尤其當初質押時是在很多人都在唾棄債券etf 的時候22
原PO文章 下方很多人都提醒匯差 假設未來1到2年 美國20年公債降息至3水準 (美國國債飆漲應該不可能長期維持高利率) 4.18 - 3 = 1.18 1.18 / 4.18 = 0.28 會有約 28%的幅度
63
[標的] 20年公債價格已經都被反應完了嗎?1. 標的:TLT 2. 分類:討論 3. 分析/正文: 大家好,昨天CPI公布了 預期4.1%開出來4.0%27
[請益] 最近煩惱的資產配置問題請益附上投資明細跟現有條件供各位評估: 1.目前銀行可動用資金約1,000萬。 2.每月正現金流保守計算約80萬。 請教各位高手:19
Re: [新聞] 「美元保單換美債ETF」報酬飆15-30倍個人投資者去買債券ETF, 如果不注意就會買成不會到期的債券ETF 例如TLT是20年美債ETF,存續期大概17年左右 這類產品每年都會去進行存續期調整 17年過了一年後,存續期變成16年,16
Re: [請益] TLT殖利率: : 美國20年期公債殖利率都已經有4%,為什麼TLT的Divded Yield只有2.x%? 是否因為它的 : 一部份配息有滾入本金內嗎?不然為什麼它的價格由2002以來一直被墊高呢? 本來推文講了一些,牽涉的點有點多更完整回一下, 1、 債券殖利率跟債券配息率不一樣:14
[請益] 40歲家庭理財規劃 是否該賣舊房?現況 夫妻(40歲) 3小孩(3、10、11歲) 家庭年收約260萬,近年每年一般支出約110萬,每年可投資金額約150萬 第一間房在新北實價約1300萬已無貸款,如出租月租金約有2.5萬 後來買了第二間自住2800萬,貸款8成,約2200萬利率1.31%,每月還款抓7.5萬13
Re: [請益] 長期持有 投等債etf vs 直債不用考慮這麼多, 你要在台灣長期持有債券領債息, 那就是只能選直債 大多數股票ETF能長抱的原因 是因為相對於5~7%的報酬, 他們的費用率低於報酬的1/10, 甚至低於1/20 台灣出的債券ETF, 不管一倍兩倍, 管理費跟摩擦成本都太高 如果你是看在債券未來幾年可能會漲個20%、30%, 想賺差價, 勉強可以買10
Re: [請益] 貸款2.5%去投美債4.5%可行嗎?借阿 能借還不借 應該是棒槌 銀行利息2.1% 借了80萬 分7年還 去年初股版就有人在討論了 想了一下覺得沒問題就借了 但我不是買美國直債 而是全拿去買TLT 兩者還是有點不一樣10
[請益] 房貸增貸問題小弟有一間台北市老公寓,貸款1000萬 現在手上有100萬,想先還房貸,但是預計三年後有換屋需求 想把這100萬在三年後增貸出來,只增貸這100萬,每月攤還的部分不增貸 增貸出來想當作換屋的部分頭期款,預計先買後賣 想請問的是4
[請益] 買房錢拿去買美債 or 固定收益40歲 頂客族 新成屋 3000萬,貸八成 = 2400萬,30年, 利率 2.06-2.1% 每個月本利還款約 10萬 手上有股票+台幣+美金 NT3000萬2
[心得] 英股ETF分享 [DTLA + CBU0] 美國國債之前分享了IWDA 與 EIMI這兩支股票型ETF 今天來介紹兩支倫敦交易所的美國國債ETF 交易代碼 : DTLA / CBU0 名稱 : iShares $ Treasury Bond 20+yr / 7-10yr UCITS ETF 交易所 : 皆為 倫敦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