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測速到病態的台灣依然年死三千人
台灣做為發達國家之一,每年居然因為車禍死亡高達三千人,用人口換算比例更驚人,
而且因為其中牽涉的傷亡者多是機車族、更以年輕人為大宗,這是無謂的人力資源浪費!
台灣的都會區地狹人稠,本來就應該以大眾運輸為主,應該限縮汽機車在都會的使用!
至於偏鄉,因為投入大眾運輸不便,不需要限縮自有車輛,但為了安全應該鼓勵開車!
然而,台灣的國產車因為稅制和某阿斗家族的關係,售價居高不下,進口車更是昂貴!
如果要解決台灣車禍高傷亡的問題,應該要採取以下步驟:
1.大幅拉升都會區的汽機車停車費率、減少按時計費的停車格,多設捷運和公車。
2.在壅塞時間,加收進出都會區的通行費。
3.規定民眾買車之前必須證明有自己的停車位。
4.降低汽車的貨物稅,帶動進口車降價,促成國產車再降價,鼓勵偏鄉民眾開車。
5.燃料稅改成隨汽油徵收,多開車就多繳稅。
6.嚴格執行汽機車行駛間分流制度、加速劃設行人走道。
看台灣每年因為無謂的機車車禍死那麼多年輕人,真是太令人心痛了!必須改善!
--
人行道捷運公車先做好再說,尤其是人行道,除了台北
根本沒行人步行空間
車子真的太多了,光看每月版上PO的當月新車銷售數就知道
車子多就算了 都停路邊造成死角 影響行人空間
阿扁最好的政績就是縮減道路空間造成塞車逼你坐公車捷運
因為加錢這種事情在ptt嘴砲很容易,但實際上搞不好你家人
都不支持…
真話不能講 實際上就是機車太多了 禁摩絕對立即見效
跟測速不測速 根本沒太大關係......
駕駛習慣的才是根本原因,台灣駕照好拿,素質又差,提高
開車門檻,加重違規罰則才是解決辦法
更瞎的是,乾脆讓行人提早5秒走到路中間給車撞,真的是神邏輯
白癡到行人跟行車乾脆分開就沒事的腦子都沒有....
確實真的車太多了 支持提高售價or有車位才能買車
一堆路人被撞死要不要禁路人啊
車子的確很多 每個月都千台在賣 以後應該平均一人一
台車了吧
比較支持車位啦 但是在台灣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政策
其實美國死的人更多 人家也沒整天插測速....
認同你 應該降低一次性的貨物稅 並且提高車子持有的稅收
費用 才不會一堆老車捨不得換 或用不到車又買來停著
美國市區都在推行低速限了....
持有五年以上 稅金一倍 十年以上 稅金兩倍如何 XD
大家都知道怎麼做…問題是沒人會做
美國警察可以追超速的你確定要跟美國一樣?
美國一般民眾不能檢舉的 要學學整套喔
美國沒有禁行機車也沒有二段式左轉欸,要整套喔
政府大概都知道怎麼做 但不想做 能撈就撈
美國也很高啊
美國也都普遍超速唷
特定違規就車子沒收壓掉~
有夢最美 加油= =
每當比較有論述的意見提出 就會有豬腦開始比爛
說難聽一點,在那邊喊稅金加倍 沒停車位不能買車的,機車比
照辦理如何?沒停車位不能買機車,家中騎樓不算,超過五年
稅金加倍每年驗一次車
在都會區兩輪載具的小快靈不是有last mile問題的公共交通
能取代的 重點還是在提高用路人的行車素質 才是治本的辦
法 提高用車門檻對社會底層是極度不利的 這點得納入考慮
比如說台灣對實線和車道遵行 以及停車的不尊重 令在對岸
長居的我 看得瞠目結舌 車輛在經偏心式車道駛過路口後 常
常就是選擇直行佔用旁車車道 而不是回到原來車道 顯得行
車價降提高擁車率不就塞爆 這要調整沒完整配套做不來吧
這點倒不能怪用路人,真的是規劃不當,政府都是線有畫就好
,沒在考慮合理性的,有時候這個路口直行,下個路口變別人
車道,想回原本車道還要急打方向盤的
台灣每千人擁車率很低了,機車才叫多
政府: 插測速就對了
台灣惡性重大超速太多
惡性超速還能講一篇還能一堆大聲仔 我對測速怎麼都不
痛不癢 奇怪了
就繼續車種分流,難怪交通繼續爛
測速不痛不癢??說屁話嗎? 那你開山路有沒有高於30??
南迴那邊又直又寬,結果速限40-50, 笑死
看到30直接閉嘴跳下一篇根本不討論啦,開那麼多趟就沒遇過
不超速的
其他認同,但6是造成交通混亂關鍵之一
89年起 改成A1+A2 統計基準不同
看到有人滿口該學美國就笑了
又直又寬就一定要提高速限?就跟有錢一定要大方捐款嗎
法律就是要約束人們用的,可以開7.80的路速限4.50
這也是法律約束的表現之一,然後法治國家就應該知道
法理情法才是首位,甚至有法,不需要情理
85
首Po近五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 108年 2865 109年 2972 110年 2962 111年 306412
台灣目前的做法 1 駕照濫發 2 駕訓班亂教 3 高速公路教育不足(哪一家駕訓班有教?) 4 舊車不強制汰除22
我上下班的路途 台中向上路 精科到工業區路段 那個路又大又直 然後限速403
前幾個禮拜有名嘴提到這件事 但是只是純政治,又只是個人言論沒有證據。所以有點猶豫要不要貼 他說目前政府並不是民怨改變政策 而是有團體(或是金主)遊說才會推動,交通外大部分政策也一樣5
其實現在定點測速的方法不是很好啦 飆仔也都知道測速點在哪裡 一堆導航都會直接跟你講 所以就是到了測速點減速 過了照相之後又開始飆…2
^^^^^^^^^^^^^^ 泥這句話講的很棒 對數據解讀也一樣 無腦支持很可怕 就像這幾年台灣死亡數越來越多一樣 是不是政府又在蓋牌27
可見 速度 不是A1死因的主要問題 GOOGLE一下 A1死因的主要事故原因 道安資訊網 TOP 3 1.以未注意車前狀態 2.酒駕 3.其他未依規定讓車7
因為會死人的基本上就不是速度啊 而是台灣那智障的法規 車種分流 違停不抓 隨意停車燈開了就停在慢車道 慢車道和地獄一樣6
我查了你說的網站,裡面肇事因素的用詞跟警方初判一樣,大家都知道初判就是參考用而已不要太認真,而且只有車鑑會才會算時速,應該要看車鑑會公佈的數據比較準,車鑑會連超過時速10都會算超速,我相信如果採用車鑑會數據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7
我也查了道安資訊網 去年未注意車前狀況死的才174個 我覺得還好 相比機車自撞死的515個 這才是誇張
28
[情報] 汽車零組件關稅調降在即,立委高嘉瑜主車市話題】汽車零組件關稅調降在即,立委高嘉瑜主張國產車業者須合理調降售價 前往頁尾 41019 8513
Re: [情報] 經國橋竹北端嚴重車禍很多人在怪道路設計問題, 我不否認設計沒有問題 可是最大的問題我覺得還是在人... 有些人說應該設計的 讓每一種不同程度的駕駛人1
[問卦] 台灣交通問題主要是人口密度太高吧 ?如提啦 我看大家一直吵交通 簡單分析 台灣人口密度世界第一梯隊 這邊要注意,不能簡單用2300萬人/36000平方公里6
Re: [問卦] 台灣警察引進這個神器對付違停 會變怎樣?01.嚴格限制私人運具,鼓勵大眾運輸系統。 02.能源稅、燃料費隨油徵收。 03.購買汽車應自備停車位所有權狀、租賃停車場至少三年契約,需擬定停車計畫,無停車位禁止購車。 04.汽機車全面投保甲式全險,而非僅有強制險。 05.無人傷亡之交通事故改由民間保險業者接辦處理,無須再交由警察。4
[問卦] 要不要考慮補助中下層買汽機車與油錢?現在台灣的大眾軌道運輸除了雙北外都不算太完善,所以對於公車與公路客運 依然相當仰賴,尤其是比較偏遠的地方,問題在於當今客運面臨司機老化屆退一堆 且年輕人也不想投入,加上疫後載客量人流無法回復, 造成有些國道客運與市區公車被迫減班,併班或停駛, 一天才2-3班的車子更是一堆,對於那些買不起汽機車,必須仰賴客運通勤的人來說2
Re: [新聞] 高嘉瑜:李多慧買韓國產車只花40萬元 台高嘉瑜真踏馬有在講實話的立委, 前面有人在講什麼停車位、行人地獄的, 要不要把世界和平、幼教老師對小朋友下毒也講進去? 是在哈囉? 稅制最重要的是公平, 如果是因特別目的, 例如保護某產業, 目的結束就要停止抽稅, 畢竟稅幾乎都會被轉嫁, 看起來是對進口商抽稅, 但結果是對本國人抽稅,2
Re: [問卦] 大眾運輸免費的話願意棄車嗎?阿肥外商碼農阿肥啦! 台灣機車持有率太高也是問題,雖然汽車持有率不算高,但機車持有密度是全世界前幾。 其實各國先進都市都是以控制居民的汽機車持有數量,提高入城收費、持有稅、燃料費、 停車費,盡可能減少道路交通汽機車的密度,增加行人路權面積為主,反而台灣是完全走 向大汽機車主義,而不是以永續城市經營,碳排、人民交通與健康那是後代的事,老子騎1
Re: [問卦] 全台汽車實行乘載管制不就好了?明知道怎麼處理 沒人敢做而已 簡單說 提高開車+騎機車的成本 1.持有汽機車稅率提高 持有汽車本身就是要繳更多的稅金,然後高速公路使用費都太便宜了 還有免費里程,大家爽爽用卻沒有使用者付費的感覺1
Re: [討論] 支持限制私人載具嗎?可以,但要搭配以下措施, 汽車停車費漲100%,機車比照汽車收費, 汽油漲、燃料稅等等相關稅收通通都漲。 所有四線道以上,兩道隔出來做公車專用道, 兩線道全部禁行汽機車改公車專用道,
88
[閒聊] 很多人堅持一定要自己洗車?31
[問題] 長程通勤&家庭用車請益16
[心得] 2024 Tesla Model X14
[菜單] UX300h 購車經驗分享7
[問題] 請問這種傷口是怎麼造成的?9
[問題] 副水箱一天就沒水怎辦8
Re: [新聞] 新店翁誤打倒車檔 6輛自小客撞成一團9
Re: [新聞] 電動車數量成長 交通部預估2030年開收汽12
Re: [新聞] 裝完充電樁突說「不給停」 特斯拉車主怒7
[閒聊] 胎壓偵側器推薦1
Re: [新聞] 裝完充電樁突說「不給停」 特斯拉車主怒15
[情報] Rolls-Royce Cullinan可能搭載H3
[問題] 轉速表有沒有可能是快樂錶?15
[問題] 汽車有衝壓進氣的設計嗎?3
Re: [新聞] 宛如科幻小說 馬斯克的未來地底隧道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