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請益] 中產是不是只能吃土了

看板home-sale標題Re: [請益] 中產是不是只能吃土了作者
planta
(小盆栽)
時間推噓88 推:101 噓:13 →:208

※ 引述《foda (啾咪)》之銘言:
: 如果之後卡豪宅 3000 萬
: 再卡第二戶六成,第三戶 keep 四成
: 如果在兩三年前沒有買房
: 然後不久的將來一般住宅都漲滿到 3000 萬
: 這樣貸款兩間的頭期款要 1800 萬
: 這樣買房還有累積資產的效益嗎?
: 2020 年桃園兩房都大約 800 的時代還能慢慢挑找喜歡的
: 現在是 2000 萬都還要用搶的
: 有錢人是否很怕大家不工作呢
: 訓練小孩去當足球明星有機會嗎


我老早就預言過了,大概在12年前奢侈稅那段時間,我就已經預判了這一個未來趨勢,如果政府要利用政策打房,關鍵會落在兩個地方,一個是名下的“房數”,另一個是“閉鎖
期”,也就是時間成本。

看到這裡覺得我在說廢話的,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我打算發文把這篇文章留下來,因為以我寫的文章都被我刪光了,但是趨勢真的一一應驗。


1.先說明房數:
現在的政策風向就是持有房數,而非總價。



不管是用限貸成數,或者要求自住(用自助稅率和非自助稅率去影響),不能出租利用(租屋補貼以及繳稅去勾稽是查得到的),不能囤房(用水電查,空屋稅),先說結論,政策落實到最後,手上熱錢多的人,必定走向高總價!

大概在7、8年前,我就預判這件事情的人,決心放手所有的小低總,先買3000萬以上的房子,當年穩穩的貸八成,這個判斷不只有我,, 我身邊扶輪社、醫生、律師和會計師都是這麼做,投資的世界裡,跟風仔永遠是被收割的那一群人。跟風仔的特色就是永遠都要眼見為憑,相對於還沒有生活機能的重劃區,他們偏好所謂的已開發舊社區,原因很簡單非常害怕承擔風險,但是他們不知道風險跟報酬是正相關。




大家都知道房價的推升,必須要有幾個基本的元素,例如,週邊有其他的土地,和其他的開發,才能帶動話題,帶動價格,現在有實價登錄這件事情會更明顯,注意喔!我建立這個假設的時候,我們還沒有推行實價登錄,之後只是剛要推行奢侈稅。



所以比較起舊市區,投資客反而比較喜歡重劃區,因為漲幅比較明顯。
但是跟風仔往往是最晚進入這個區域的人,因為他們要眼見為憑,
當然就稱為被收割的“最後一批”稻草。


跟風仔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人云亦云。聽到大家都說過去5年,小坪數漲很多,就會去追高,然而這樣的行為,往往錯判!



這個道理有一點點像是在股市,當你看到別人買某個標的賺錢,你才去追高購買,通常價格已經過高,而且你之所以會聽到這些消息,也是有心人放出來的,簡單來講就是有人要倒貨,所以再找接盤俠。



相反的,有些人賺了錢很低調,都不說原因很簡單,大家都知道了價錢會被炒太高,不利自己持續佈局和建倉。所以你是不是跟風仔,問題不在我,問題在你。你是怎麼做的?你的心態能夠把持的住嗎?
面對免費的資訊如海水般洶湧而來,你是聽了就全信,還是你有自己的判斷力?



你有自己一套的驗證方式?去看更多研究報告,深度閱讀,大膽建立假設,在市場上驗證,摸索出真相,還是你習慣概括接受,什麼都不管,直接All in ,Fomo?



在股票市場裡面,能夠賺到錢的往往有兩種,一種是傻子一種是瘋子
其中的一種是長期存股,一張不賣奇蹟自來,不受市場上波動影響內心意志,這個套在房市上,就像長期自住客和長期置產客。



自住不易因一點波動就買賣或搬家,也是因為這樣,很多普通如我人一生最大的資產往往是自住的那間房。一方面強迫儲蓄,一方面資產增值。


在股票裡面,有另外一種人喜歡短進短出,常常剛賺了一小桶金,又馬上投入下一個標的裡,賺少賠多的情況下,有時候獲利率還不如自住型;在房市也有這種短進短出的跟風仔,當你看到小低總漲很多,才去跟風買,當你看到擦鞋童發文問大坪數是不是沒人要了,這表示訊號來了,很明顯這種人他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


就跟在股市裡面做投資,很多人是沒有自己的一套獲利理論的。獲利的方式雖然很多,但是很多人根本懶得動腦筋,在不做功課,也不自己建立假設,驗證假設下,最終很難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獲利模式,反覆操作大量獲利。


如果你聽到別人的做法覺得好才去做,往往會發現標的已經被炒高了,
別人穩穩坐在轎子上,等你來抬轎,你抬到一半,覺得心有不甘,三心二意放棄了以後,又發現他又價格高漲,以至於抓了烏龜又跑了鱉的狀況。這種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中心思想!沒有一套自己基本的假設,經過長時間的驗證,組建出一個完全適合自己的獲利模式。




在房地產的市場上,這個道理也很相似,當大多數的人,都還在吹捧“已經發生”的小低
總,有另外一群人,已經默默“預測”到政策風向,如果是在股市,你就會聽到這種說法
:預判你的預判!



在資金的市場上,永遠只有能提早佈局的人,才可以賺到錢!一定要早就穩穩地看到未來,看過韓劇“財閥家的小兒子”的人,你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了。在股版也是如此,早年
存ETF的人利息和價差雙頭拿,結果因為ETF00940這個巨嬰,不小心衝破2100億,藏富於民,間游資過剩,媒體一直報導,定存大媽的事蹟,太高調了,政府就趁機公告說,要開會討論加碼抽二代健保補充費,你看之前賺錢的人不用被抽,但是後面跟風的,不但股價買的比別人貴,還要被抽,投資管道又被卡住一個,這就是為什麼思索未來,預測走向的原因。



這件事情我很早以前就說過,但是還是忍不住在預言一次,未來最珍貴的不是“房價”,
更不是“單價”。未來爭最珍貴的是“名額”!窮人和傻子才把“珍貴”的名下額度,用
在小套房上,用在賺四五百萬這種事情上,眼光要放長胸懷要放大,千萬別以為買四五間的小低總漲幅大,卻不知道浪費了更寶貴的名額。

#基本假設要先排除能力和現狀:

你要預設自己不可能一輩子是首購族,也許你現在能力不足,但是我們先把這一個個別的差異,放到一邊不討論,用你手上已有資金的情況下,你未來獲利了結,手上有錢的情況下去思考,因為這個思考,有可能將會是窮人跟富人拉開距離,另外一個分水嶺。


老話一句,“實拿”永遠比“殖利率”更重要,這就跟在股市市場中大家在爭殖利率利息
比較好還是價差比較香,我會說小朋友才做選擇我通通都要
我要的是實際賺的比較多,其他都不重要!夠務實吧!這就是我少走彎路的理財之道!如果看到這裡你覺得我在說廢話,那恭喜你表示你很理性
但是我要告訴你很多人不是。



#人類為什麼會跟風和非理性:
如果你看過之前諾貝爾得主出的一本書叫“輕推”,,你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人類本來就
不理性,人類有很多選擇都是包含的諸多情緒,完全非理性的,但是只要認知了這一點,再透過一點點巧妙的安排,其實就會影響人類的行為非常之大,這本書之所以得獎也是因為這是一種很無形卻很有力量的理論。


這是題外話,我之前在另外一個平台上發表類似的投資理財文章我用了這一個理論,去分析目前ETF的邏輯和趨勢,還被聯合新聞網以及風傳媒大量的轉載,看過的人應該會有印象。不過自從被媒體轉後,股價就被拉得太高,害我很難回補,後來我就提醒自己還是低調一點,所幸房地產沒有這個問題,高總價目前也不是搶手的標的物,趁大家不討論的時候,我可以分享自己的理論,從中去找出自己沒有想到的盲點,這樣我的學習和解盲才會最大,畢竟房地產用真金白銀去驗證,加上現在綁10年,真的是很可怕的事,那還不如
在網路上被酸民挑刺,對我的收益反而會有幫助。


扯太遠了拉回來,其實這個“實拿”的概念,跟賣房子的時候一樣,不要去計較給房仲的
傭金多少,由誰來出,屋主永遠只管我實拿多少!阿莎力又爽快的屋主,房仲會更賣力替你買房子,不是因為你人好,是因為乾脆一點,大家能賺多少分得很清楚,工作起來才有動力,實拿才是重點!



因為高總價大坪數實拿的現金,一定比小低總來得多,如果小低總賣得快,漲得多,那是“現在式”,但是,過去績效不能當成未來績效,所有的當下,在你享受完的這一秒,就
會成為過去式


就像我上次分享趨勢大師大前研習所說的一個人的經濟,當你知道未來的趨勢,你就知道投資的大方向,如果在十多年前你就押對標的,你現在就是躺著賺。這就是我很討厭講現在,更專注研究
深度閱讀全球經濟,總體經濟的脈動的原因!

所以不要再當個跟風仔,跟風現在最潮的事,現在最流行的就是未來最不流行的,流行就是不斷的物極必反!就像景氣循環股一樣,每一陣子會有一波輪動,能夠預測趨勢,掌握輪動的人,才能賺到錢,所以能不能停止思考!


現在就是過去,未來才是王道,懂趨勢才能早早佈局,投資要省力,但不可以省腦筋。如果可以深度閱讀,一定比看網路文章好。對我來講看網路的文章,可汲取靈感,幫助我寫文章,梳理對策,但是深度的理論基礎,還是要從書本上吸收的,因為這些理論才是有經過實驗和驗證過的,尤其是有關人性,以及經濟模式這一類的理論。


2再來說說閉鎖期:
之前房稅合一正要上路,當時市場上各種的風聲跟揣測都有,在我研讀諸多投資書籍之後,融會貫通一個概念:政府要當莊家。

在股市:
買元大金就是壓多頭,這就是一種莊家概念股,股市交易熱絡,莊家抽的手續費就會多,即便你手上的錢不夠買台積電,你也可以跟著多頭賺到錢,當然0050也是一樣的道理,這不是股板只是舉例,我相信懂得就懂啦!


在房市:
房稅合一你要這樣思考他就是政府要當莊。


這個說法不難理解,政府正面臨軍公教年金改革,勞保破產,,高齡化社會來臨,長照經費不足,二代健保也不夠,各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情況下,不管是為選票或者是為政績,手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銀彈,所以政府就是要當莊家,過去抽稅的比率一直以來都不合理,而政府這次就是要舉著居住正義的大旗,
一方面補足荷包,一方面立下威信。

當莊的的不會讓自己的賭場破產,抽頭只會越抽越重,這是趨勢!




這是政府最有用的武器,用來打選戰,用來打嘴砲都非常好用!有這種叫做既有面子,又有了裡子的武器,何樂而不為?有在投資的人,都看得懂這就是莊家提高了抽頭!

只是表面上還是有達到抑制房價的作用,因為他拖住你的後腳跟,延長你轉換的時間!

以前
三黃一流最有名的就是,這個月簽約下個月裝潢第三個月就賣出,號稱三個月可以獲利上百萬,誰還要上班?我只能說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說,太高調引來的下場就是殺雞儆猴,政府不但可以立威,
還可以分一杯羹,而這個結果有全民一起承擔!

有本書叫長壽新人生,作者在書中分享有關美國高齡化以後,社會結構改變,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改變就是:大家都會活到近百歲!這個作者的上本書書名叫做百歲人生,書中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人生用特寫鏡頭去看是悲劇,用長鏡頭去看卻變成喜劇!



在房地產的趨勢來說,未來就會演變成這樣,過去三個月賺100萬的神話,已經會慢慢消失。在房稅合一高稅率的助攻下,大部分的人會把房子持有的時間“拉長”,換算你的一
生,大部分的人是在30歲到40歲左右開始購置房地產。

股市不討論少年股神這種神跡,在房地產我們也不討論少年房神。出生就繼承房子的那群人,20歲名下就被登記了房子的那些人。如果平均用35歲來算,過去如果2-3年可以轉換一次,用平均壽命90歲來算,每3年轉換一次,你可能可以至少買賣10次以上,或是更多。

這是計算同一時間,只有一間房的情況下,但是目前的打房趨勢,一個人名下有可能未來會變成只有兩間房
加上懲罰夫妻結婚(婚姻太幸福不想假離婚),所以本來兩個人的名額,有可能變成一個人,也就是說,一個家庭只能夠有兩戶房子。再加上每次轉換的閉鎖期拉長,從五年變成十年甚至更長,即便我們的平均壽命拉長到90,轉換的數量也大幅減少。

這就是政府利用時間成本和轉換的次數減少,來拖住你的後腳!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讀過公共政策書,
知道政府運用政策工具的邏輯,大概有哪些,用白話文濃縮:不是興利,就是除弊!再搭配主流價值,以及民意的走向,這本書要搭政治學的意識型態來看,更能參透其一二。

所以,在未來,時間會成為每個人最公平的一件事,聽到這裡你不能發現,過去的獲利模式,公式如下:



E實拿總金額=
A人頭數 X B房間數 X C轉換次數 XD買入坪數。



A合法,一個家庭只有一個人頭
B一個家庭只能有兩間房
C10年才能轉換一次,而不是三五年可以轉換一次
D目前沒有限制坪數,但是有豪宅稅的總額上限




但是總額表示單價上去你就更難追到了,因為頭期款的門檻會被拉高,


當ABC都被限縮,但是你希望E實拿可以變大的時候,你只能夠把D變大!





結論,不論是自住或是長期置產,買大一點比買小一點好,因為名額很珍貴。


我當然知道有很多投資客會用人頭不過,現在的風險越來越高,有關違法的事,我不願意,也不想去承擔風險,所以也不列入考慮。在排除違法人頭這類的邪魔歪道方法後,合法節稅的投資管道就越來越少,推演到最後,不管是自住,或是長期置產,都會開始考慮高總價,這就是我一直說的物極必反,如果你是喜歡看歷史相關書籍的,你會不斷的看到類似的循環。


答案很簡單暴力,一樣被綁架10年,實拿回來1500,一定比三五百,來的划算!
這就是我們現代人最講求的CP值啊!




不是買不買得起而已的問題,而是時間效益的問題,機會成本的問題。因為你的人生只有一次,當然有上一代,跟要留給下一代這些,我們一樣不討論,要不然投資理論很難建立,每個人的變數都加在一起,
很難找到一個最大公因數。

所以在這裡我們已經先排除了幾個條件,個人的能力不同,薪水跟收入不同,有生小孩沒生小孩,留給下一代這一類的問這樣的假設!





我講的是我講的假設前提是:想要賺的總金額越多越好,不是在跟你討論你的薪水,物價和個別能力,
這種個別狀況的變數不討論,(如果你的能力還不到,就把這個概念放在心裡,並且鼓勵自己,你不會永遠是一個首購,每個人都有第一次,姐也辦過首購,雖然繳清了,現在看人家辦新青安口水都流滿地了,請要把握這寶貴資源)!

一旦綜合變數過多,就無法驗證理論和假設,摸索出自己可以接受,又覺得最理想,最適配的投資方案
以上是盆栽姐的大膽預言。

--------
寫在最後

我知道在房版高學歷高社經地位的人很多,有很多人對買賣房子感興趣想要學習,正在買賣房子,或是正在去買賣房子的路上,又或者是房地產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這樣的趨勢預測,很容易踩到別人的利益點,不小心讓你手上有小套房的人心裡不舒服,假設性的理論本來就是需要時間來驗證,如果方向是對的,你放心這是一種提醒,是一種未來趨勢,現在不會馬上發生,你要高興有看到我的文章,而不是急著酸, 相反地如果方向是錯的,也許你可以先開始慶祝,自己的眼光獨到,還可以再賺個10年!


我也常常在別人的文章中開發出新的靈感,或者是得到新的學習所以才分享給大家,
畢竟買賣房子牽扯的利益大,本來在猶豫要不要寫,但是你知道嗎?預言這種東西就是要留在紙上,
未來拿來驗証用的,所以我還是忍不住寫了。

老話一句,投資這種事情,就是要堅持走在自己相信的道路上,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做對的事情,或是把事情做對!擁有自己的核心思想勝過一切!





如果你不認同我的預言,非常恭喜你你有自己的想法,請繼續保有你的主見,如果我有思考上的盲點,歡迎有禮貌的指證,我的心態很隨緣,懂得就懂,也不會跟你們辯論,不過我相信房地產 政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討論利大於弊。


。。。。
最後還是再次感謝十多年前送我這個廢棄帳號的那位醫生
雖然後來大家沒什麼聯絡
但是我們在板上還是經常會看到彼此
如果沒有這個帳號,我也沒機會寫出我的預言。
。。。。。。。

我會在10年後回頭驗證我自己寫的文章
see you。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113.180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planta (114.35.113.180 臺灣), 06/04/2024 23:23:56

a2828z3306/04 23:23推,不管什麼資產,長期一定會均值回歸,需要做的只有ho

a2828z33ld住!

沒錯這是股票非常常見的狀況,長期終究還是會均值回歸。

06/04 23:23

※ 編輯: planta (114.35.113.180 臺灣), 06/04/2024 23:26:58

aa0078806/04 23:26用自己的收入最多兩間槓到底 有人就只能兩間低總 不覺得

aa0078806/04 23:26有什麼問題

aa00788收入高的話就要把兩間珍貴的額度用好用滿

所以其實重點不是第一間,就買到總價高,有可能是陸續換屋開始換成高總價,更重要的

是前面的小低總,有天變高總價,有一點點像是剛開始有滷肉飯和肉羹麵漲價,但到最後

連便利商店的便當也漲價了,其實高總價不一定是指大坪數,這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就

像原文說原本800可以慢慢找,但後來連2000都要用搶的,正常人的一生,自產一定是會

漸漸往上走的,以前覺得房子上千萬很誇張,現在動不動都上千萬,對過去買三五百萬的

人而言,1到2000也是高總價。

06/04 23:28

※ 編輯: planta (114.35.113.180 臺灣), 06/04/2024 23:31:10

junior02048606/04 23:30你先等子彈飛一會吧,等等降豪宅線,你買高總價有

junior020486什麼用?

所以要在降之前先上車啊!能夠猜得到未來可能被限制,現在先買的人才會賺到,很多人

之所以憤怒,也是因為以前的人真的限制比較少,賺到的錢也比較多,現在,連用新青安

都要被回溯有沒有出租,擔心被銀行抽銀根,的確是限制比較多。

所以這比較像是在講政

策現制之下的因應對策預估,可能被大家想成未來會流行的,其實 未來不會大量流行極端一頭,所以並不是不流行小低總,如果年輕人一直都存在,真的沒 有少子化的話,但我趨勢往兩頭走M型化。 06/04 23:30

※ 編輯: planta (114.35.113.180 臺灣), 06/04/2024 23:32:35

ckp4131025想進場高總也未必進的了啊,GG還可以買零股

對啦!所以這裡不討論個人能力,做投資他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這主要是建立一個假

設,在熱錢下有錢的人,會把錢往哪個地方放,不是說小低總就不行賺錢,不要想得那麼

二元對立,黑貓白貓能夠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如果你現在做股票從小慢慢堆疊,後來也

是會賣房,小房子累積到最後,一千萬也可能變2000萬,你還是會買好一點的相對高總,

給家人住給,剩下的一個名額,當然這個前提和假設是資金部位已經相對較高。

06/04 23:33

CHENCHEN666進高總出不掉有甚麼用 這才是套最慘的吧

所以其實最好的是自住,但是如果你滾了好幾件小的,五個一千各個漲500,手上的錢變

多了,你剩下的第二個名額,難道還要買小的嗎?人性是不會停利的。

06/04 23:36

myheartest06/04 23:36蠻久沒看到盆栽大

echung06/04 23:37大拇指

bustinjieber其實不用勸世,默默的做自己就好,

沒錯我覺得寫自己的理論,都有可能有盲點,分享出來讓大家挑刺,我覺得正向一點看待

,可以觸發更多靈感,也可以驗證自己的想法,不破網,看看有什麼缺點。但是每個人的

能力,家庭資源系統各方面都不同,重點是經歷不同,所以這絕對不可能卻大多數人,而

是提供一個新思路,思考在政府政策下,熱錢流向。

06/04 23:38

bustinjieber06/04 23:38看久就知道,房版很多人都會分享觀念,

bustinjieber06/04 23:38但是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bustinjieber06/04 23:38投報到底多少,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會算,

bustinjieber06/04 23:38或者根本不知道從何算起、推估報酬率,

bustinjieber06/04 23:38每個人都需要時間去驗證自己的決策。

NTU30315019506/04 23:39太長了捏,不是ceca,有人總結嗎

stkittsman06/04 23:43果然內文寫的對,不思考的人很多,什麼都要懶人包。

freekid06/04 23:44你七八年前分拆買幾間低總,漲幅高於你當年買三千以上的

freekid好嗎?之前關於持有多戶的限制又沒現在這麼嚴格

我認同,過去買了很多小間的,現在全漲價,重點不是過去,重點是未來,重點是賺完錢

,然後呢?以你的假設,如果你過去八年前買了很多間,而且成功賺到錢,資金很多的,

接下來呢?難道你不會給家人更好的房子住嗎?難道你覺得你的低總,永遠就只該是低總 嗎?其實你的500會變1000會變2000,未來大家被逼著去買高總價這個趨勢,跟現在買小 坪數多間獲利,慢慢換屋變成高總價,方向是一致的。 不要用你現在的位置去看,你無窮潛力的未來,你的現在就是我口中的未來,是一種相對 的概念,現在的低總價和未來的珍貴名額下的高總價,這兩件事情並不衝突。 總價是相對而言的,坪數也是,以前要上百才叫大坪數,現在聽說50就是了,重點你不要 那麼早就斷言自己的能力,你不可能永遠是首購,你不可能永遠拿最低的利率,你未來有 能力也一定會讓自己越買越高,前提假設是政府政策是這樣限定,不管自助或者是長期置 産,明明手上熱情很多,還應該繼續買二間500萬的小套房嗎?但其他的資金要去哪裡呢 ?你有更好的合法投資管道嗎?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五佰萬又綁十年,真的劃算嗎? 06/04 23:44

a9693200006/04 23:47以政策走向下,或許沒錯,但只能說有本錢把高總當投資

a9693200006/04 23:47標的的人並不多。

freekid06/04 23:49你這麼會看 當年在管制沒那麼嚴格的時候 就應該分拆 然

freekid06/04 23:49後現在再尋求整合物件 過去跟現在的規則又不一樣 其實你

freekid是浪費了七八年的時間

如果要說過去,我相信政策跟法規是一路擠牙膏,衍生出來的。大部分的人其實都走在適 應政策的路上,沒有誰比較高明,但是,任何一個經濟環境都會有人適應的比較好,有人 適應的不好。 原因在於有沒有在思考對策,所以說我的預言就是在提供一個思路,思考這些政策底下, 我們要怎麼做?這是我會回應你的質疑的原因,但是我沒有要跟你辯論的意思,你可以繼 續保你的主見,主觀判斷能力,金錢觀也是一種價值觀,價值觀本身並沒有對錯,只有是 不適合,沒有對不對,不過你的留言,對我來講也會觸發新的靈感,修正我的盲點。很羨 慕你半夜還有這麼大的精神留言,我早就睡死了,發文很消耗能量,表示你一定很年輕, 青春真好,前途無限。 因為你寫了很多,那麼,我也提供我的觀點,如果一直糾結在過去,永遠無法向未來前進 ,照你的口氣,我猜你應該過去七八年的時間,都沒有浪費,賺得非常多,那麼,然後呢 ?然後你就是打算,在珍貴的兩個名額底下,繼續買低總價,而且希望他不要成長中總價 或高總價嗎?以前的小套房是500,現在動不動是1000,總價的概念是相對的,我會說100 0就是高總,對我這個買500的人而言,如果是這樣你不希望你的1000變2000嗎? 如果你真的很年輕,我相信你未來一定是無可限量,不要現在就畫地自限,要相信自己的 能力,相信未來的自己,他會感謝現在的你,認真在房板上,吸收學習,衝撞,腦力激盪 的你,人生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有憂患意識的人,通常成功率比較高,相對於躺平 的人而言。 06/04 23:49

smoothapple06/04 23:49太多字了......

a9693200006/04 23:50其次是總價兩倍的物件,租金不一定兩倍,而租金能抵掉

a9693200006/04 23:50多少本利和決定該物件的風險性。然後,不可否認,低風

a96932000: 險自然報酬率不一定比較高

租金這件事情,我的確沒有列入應變相和自變相,因為我的假設是自住跟長期置產,身邊

有些置產族群都是現在買,準備要放給下一代的。所以他們看的投報率,其實是土地的價

值,因為房子會老,但地點不會變。

所以到最後,一樣地點,坪數較高會比較投報,當然時間拉長風險也會比較高,我覺得這

個觀點給了我靈感,有空來想怎麼往下發展思緒,但是現在的50坪聽說是大坪數,但未來

搞不好30坪就算大,高低是比較的,大小是相對的,所以才說是一種趨勢,趨勢和流行其

實不同,流行是短時間突然很多大量的,趨勢是一種方向。現在流行低總價,和未來會發 展出的新趨勢並不衝突,不要陷入二元對立的思考陷阱。 06/04 23:50

stkittsman06/04 23:50人家跟你提未來,你一直講過去,邏輯是多差,閱讀有

stkittsman06/04 23:50障礙。

w3766199942006/04 23:50還沒確定的事情打這麼長幹什麼

freekid06/04 23:50如果沒有那麼會看 也無妨 但幹嘛假裝自己很會看 要是真

freekid06/04 23:50的很會看 應該是現在也贏 未來也要贏 而不是現在輸了再

freekid06/04 23:50去寄託未來吧

freekid06/04 23:52笑死 stk這種就是標準不會思考

aa0078806/04 23:52說真的 以前的人尻一堆低總 都貸8成真的飛天了

CHENCHEN66606/04 23:54過去績效就輸了還談未來 繼續凹單吧

lionway06/04 23:55大坪數的管理費也會拉低投報 租金也沒比小坪數好

alexstag06/04 23:55在有週轉金的狀況下,名額哪有這麼重要…

CHENCHEN66606/04 23:55講得甚麼醫生律師那些人我不認為房地產他有比較專業

fluffyradish06/04 23:57週轉金這個門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關上

alexstag06/04 23:57怎麼可能關啦,中小企業老闆靠什麼…

alexstag06/04 23:59現在態勢很明顯,中產沒能力一口氣買斷的,就是卡

alexstag你戶數名額,有能力清償週轉的,不太受這個限制

文章寫太長了所以有些人可能看不清楚,內文有講到假設的排除,不假設個人的薪水能力

這一個部分,概念有點像如果“不考慮價錢”,你會在天龍國買哪裡?就是在這個“如果

”底下,讓大家各自抒發理想,這篇文章的假設也是,“如果”熱錢很多的情況下,如果

你的“能力”可以負擔的情況下,所以不要自己對號入座,畫地自限,你現在也許還沒能

力,但未來一定可以,老話一句你不會一直首購族。

06/04 23:59

abyssa106/04 23:59小盆栽耶 當年有印象

alexstag06/04 23:59除非銀行又自己搞內規,幾間以上不給你貸款週轉金

abyssa106/05 00:01現在週轉金轉轉轉 金流夠還是可以一直買

freekid06/05 00:02stkittsman 跟作者ip 一樣欸

a00000000006/05 00:03我也在想說這幾年不是都在炒低總

a000000000尼吹尼的高總論不會被酸嗎

房版有時候有點討厭的地方,明明是一個“假設”,如果的題目,很多人都以為是在帶風 向,其實這就是提供思路,讓大家天馬行空的去思索未來,摸索方向。 裡房版高材生很多,像前幾天的台大校友會你就看得出來,那為什麼他們不願意講真話, 我覺得也是跟酸民不想聽。 其實不要動不動覺得這是別人在帶風向,擔心影響到自己的權益,事實並不是這樣,不然 你來幹嘛?你不就是來看看別人是怎麼全滾錢?別人是怎麼投資理財?你想學不是嗎?所 以用討論就好了,這不是什麼“現在正在”發生的事,現在流行的總價大家都知道,不需 要帶風向。 06/05 00:03

teleoldmom06/05 00:07Push

pluslee06/05 00:07

shuichia06/05 00:14小間出租投報高,一直買一直增加收支然後一直買,基本上

shuichia不太會被卡到,所以你的論述不太正確

我不是說會被卡到貸款啊,我的意思是說賺了錢,最後大家還是會整合成高總價的,去放

自己的資金。

因為閉鎖期有可能越拉越長,名額也有可能限制越來越多,所以這個預言是在說有關政策

影響底下,資金的流向,有沒有可能跟現在不一樣?提供你一個全新觀點,大家可以集思 廣益,腦筋急轉彎,但我的理論不一定是正確,歡迎大家一起找盲點,我相信這裡的人都 比較聰明,一定可以解盲。 06/05 00:14

casco556606/05 00:15這篇很讚 推

gy5566200806/05 00:16論點不錯 但我覺得高總的市場還是不夠大

smoothapple整篇焦慮感

被你發現了!有錢人的煩惱跟沒錢人煩惱不一樣,有錢人煩惱錢要藏在哪裡才不會一直被

政府課稅,焦慮資金不放定存要放哪?

以前收房租,投報還不錯,現在低總價都變成高總價,投報真的越來越差,租屋的越來越

不太能篩選,新聞出事的機率越來越多,這真的會焦慮,因為年輕小白領,幾乎都因為新

青安上車了。

身邊越來越多朋友把錢拿去放ETF,至少有5到8趴,因為現在租房子真的沒有8趴,你說這

能不焦慮嗎?面對通膨你的錢正在一點一滴的被吃掉,台灣的投資管道限制越來越多,尤

其是房子,而且閉鎖期越來越少這一種隱藏風險,雖然我們也很想要罵老人,過得比我們

爽,過去都沒有限制,但罵完,還是要冷靜地想自己的未來啊?還是要想這個政策底下的

因應之道啊,不是嗎? 06/05 00:16

howufeel06/05 00:22低總現金流爽多了

smoothapple06/05 00:22請教90教主,對德積電的看法

smoothapple06/05 00:23德積電主要看德國指數還是倫敦指數呢?

mindy27有分析有推

對啦!感謝!不過任何實驗跟理論都還有待驗證,還有找盲點,解盲的過程這是一條漫長

的路,我虛心接受大家的批評,我跟大家一樣也是走在適應政策的路上。

06/05 00:24

zzz5012606/05 00:28西卡大在他換屋時就有提到大坪數被低估了啦 只是要多久

zzz50126才會補漲就不知道了 無法預測未來

對啊!問題就是這個,大家不知道所謂的趨勢會多久,因為沒有辦法預測未來,所以就會

所幸等他發生,再來因應。但是這樣子你的狀態就會是被動的,你的選擇就會是少的。就

像每次有重大新聞出來,大家都是被動的被政府告知新的政策,然後再來想解決之道,所

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篇文章的出發點也是差不多,只是我在想的是未來10年。

最近有本書很紅叫心理摩擦力,書中在講有關所有行動,在心裡上我們會產生一個阻力, 阻止你去做! 有一點像子彈要從彈道推射出去,必須要能夠克服一路上的風阻,而在我們人性當中最常 出現的摩擦力,其實就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人性偏好已知的,已確定的,現在的可以掌握的,我們對於未來會出現不確定,不知道, 無法想像的未來,都會避免去思考。 但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對問題。十年前,我有會覺得要發文回酸民的話很難, 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講話的風格不同,花時間勸世太花時間。 但是,後來我發現我不需要追求完美,我只要把想法提出來,自然會有更多聰明的人,補 充說明把它填滿,像西卡大。 既然不追求完美,我就可以坦然面對酸民的指證,因為你怎麼知道說不定這個酸民還真的 說中了你的盲點呢?有時候,這個能量是雙向的,別人也可能點醒了你的思考誤區。 06/05 00:28

RealID201806/05 00:30你知道豪宅幾乎賣不掉嗎?

wdpone554106/05 00:31只看到自己想看的,根本半斤八兩

RealID201806/05 00:31只要信用管制沒解,豪宅就是那個死樣子

pudding1012106/05 00:31整篇看起來只是數學上的計算,建構在大坪數給他時

pudding1012106/05 00:31間跑自然增加的獲利就多,但似乎忽略了目前高總就

pudding10121是難脫手,不就陷入了有行無市?

現狀去化不了這個部分,你認為會繼續持續10年嗎?你覺得現狀是如此就只會惡化?是這

樣嗎?有什麼證明可以證明呢?那你覺得未來的政策走向會是怎麼樣呢?你來預測一下?

06/05 00:31

zzz5012606/05 00:31其實大部分的人就是有多少錢就盡量買多貴的 講高低總沒

zzz5012606/05 00:31意思 因為無法影響購買標的 錢就那樣 我覺得應該是有前

zzz50126: 與其買大坪數不如買更好的地點 小坪數在戶數增加趨勢未

你的留言給我很大的靈感,真心謝謝你!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在疏理思緒的時候,文章會

越寫越長了,因為我企圖把他寫得很完美,但其實人生根本沒有完美。房屋的地點很重要

這件事情,我完全認同!之所以沒有寫進去,是那文章會有第五頁,我現在已經放棄追求 完美了,我覺得大家都很聰明,一起討論集思廣益也不錯,謝謝你提醒了我另外一個思考 方向,例如在這個政策閉鎖期越來越長的情況下,房子蓋的蓋得再好,地上物還是會老舊 ,那是不是土地才是王道,地點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是這樣資金又會如何流向呢?未來趨勢又會是怎麼樣呢? 06/05 00:31

zzz5012606/05 00:31減前都還是很好的標的

RealID201806/05 00:31我之前幫上市櫃公司續約重估招待所,還差點估不到

RealID201806/05 00:32你有沒有想過流動性?

RealID201806/05 00:32那次我死命找案例才讓他過關,大直明水路豪宅價格你知

RealID2018到掉多少嗎?

終於有專業的上來了,謝謝你提供你的案例,也讓大家知道現在豪宅的價格到底有多淒慘

,我朋友聽說在撿便宜,我也感到不可思議。

雖然我也不知道現在是這樣,未來會不會一直這樣,但是我知道人性慾望的動物,有了房

子就想求好房子,有了小了就想求大的,有賺過500就想賺1000,房子由小換大,房子和

便當盒一樣,大的可以當小的用,小的不能當大的用,沒人為了資金減損而投資房子的,

尤其是自住的,替下一代置產的這一波人,不過你講的這個短期流動性,我真的也要來想

一下解決方案,雖然其實西大早就說過了,可以貸款出來這工具,但是你如果是在銀行端 ,你應該更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歡迎你分享一下。 06/05 00:33

RealID201806/05 00:33那次真的差點估不到要客戶補擔保品

RealID2018如果真的叫他們補這個客戶也掉了,30億存款也會移走

聽起來這是高資產的客戶,也難怪銀行這麼認真,你應該是超級業務員。有機會幫你介紹

,我身邊的扶輪社豪宅朋友們,大家都非常喜歡超業,認真努力而且提供實戰資訊。

06/05 00:34

pz5202這是有錢人的玩法 離庶民生活太遠

因為很多人都在問投資標的,這些人很多人手上都有很多低總價,但是很多老闆有頭有臉

,也不想違法,好像就開始有不同的玩法,這個有點像我之前講的M型化社會,做到最極

端會變L型,L型就是有頂層的一小撮人,他們轉向這麼做,有這樣的趨勢會發展出來,因

應政府的政策,但是不是大多數人。

06/05 00:35

RealID201806/05 00:36我後來是拿110年的案例硬賽,主管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zzz5012606/05 00:36但也就是最近大坪數不好交易所以單價才低就是了 要是再

zzz50126一次資金回流到豪宅( 如政策放寬) 確實可能爆漲 但就賭

沒錯,其實我是故意寫的比較誇張一點,用預測的口吻,但是拉回來實際,我們都是普通

人,我們沒有人是神!就像在股市裡,沒有人可以預測明天是漲是跌,還是盤,房市裡,

如果閉鎖期綁架10年,我們也都是拿在賭,我拿青春賭明天,你用真心換此生!又離題。

不要太認真看待到底這個趨勢,是否真的會發生?留個心眼放在心中默默觀察就好,我是

怕不小心被我說中了,我會嘔死,所以才故意寫下來的,大家不用跟占仆未來,算命的人

太認真,這就有一點點像股市的網紅,喜歡預言漲跌,不準很正常,但準了他就可以説嘴

一輩子了,哈哈放輕鬆,放輕鬆,人生要保持幽默感跟鬆弛感,才可以健康活百二。

06/05 00:36

RealID201806/05 00:36近年豪宅成交價慘不忍睹

kage01: 釣到盆栽大

對啊我被原文說本來頭期款只要兩成,現在變成要1800的內文,給觸發的靈感,所以才隨

手打了這一篇,不然我都頂多推文,很少發文,因為很花時間,最好笑的是我寫完以後,

就沒電了,現在才來慢慢的回文,讓大家久等了。 06/05 00:55

jamie8141606/05 01:01這篇的部分內容ceca有講過,比如低總小間的過熱

jamie8141606/05 01:01資金有逐漸轉向3房的趨勢,證據是3房的單價正在提高

xru0306/05 01:03

miauah06/05 01:03好文

transforman06/05 01:03你會被酸低總成是王道傻傻的

foda06/05 01:08重劃區的新房,那個漲幅和價值,和現在可以增貸的金額,真

foda06/05 01:08的不是一般舊社區中古屋可以比的。我四年前和老婆直接買滿。

foda06/05 01:08推推

frowning122606/05 01:27我不認同你投高總價,只有自住那間才是高總

frowning122606/05 01:28其他就是二房三房平價總越低越好,名額不重要

jerry101906/05 02:00高明的人很多,但有錢的人很少。

jerry101906/05 02:01八年前我就想買爆大家心中的鬼城青埔了

jerry1019管它什麼政策,Location完爆。但沒錢

我懂,所以我才先排除個人經濟能力這個假設,因為能力是變動的,你不會永遠只領這樣

的薪水,你不可能永遠20歲,你也不可能永遠是首購族。只要你有在投資,你的資產就是

在滾動式的調整,可以一步到位當然很好,但是大多數的人也是要慢慢換屋,所以我才說

最少自住的,這一個基本盤,還是會傾向買一間高總價的,如果政策真的比我們名下只能

選兩間房子的話,現在的新青安也是首購的自住啊,大家說首購沒有量嗎?我是不知道量

會多大,但我現在的首購,就是未來的換屋族,不要覺得這些首購一輩子只能住在小套房

?人性就是會往上尋求發展。

06/05 02:02

anomaly06/05 02:02有料但廢話太多 反而讓人相當難看出想表達什麼

jerry101906/05 02:03只能用沒錢的玩法,找多功能的項目。

vbn2206/05 02:13土地資源稀缺 政府不會讓人人大坪數

vbn2206/05 02:13未來就是香港化 人人住鳥籠

ck96068406/05 02:21推 對ID 有印象 回顧一下以前文章

PTTMAXQQ06/05 02:28高總嗎…再說吧,現在還時候未到,

PTTMAXQQ06/05 02:28未來我應該會至少來一間100坪以上的豪宅,但真的不是現

PTTMAXQQ06/05 02:28在,那個賺太慢了

PTTMAXQQ06/05 02:29高總這東西是真的要挑過才行,

PTTMAXQQ06/05 02:29半桶師挑不好GG的情況會比低總大得多,

PTTMAXQQ06/05 02:29也就是容錯率很低

PTTMAXQQ: 還有一點真的別講重複的話,重複性的贅詞真的太多 06/05 02:29

PTTMAXQQ06/05 02:30會讓人看一看後想上一頁

jaricho06/05 03:01高總???買的起高總是有錢人 有錢人不喜歡中古房 你高

jaricho06/05 03:01總大坪數等放個15年以上 那些有錢人看的上你那中古舊屋?

jaricho06/05 03:02? 有錢人寧願去挑更新的大坪數 反正錢對有錢人來說不是

jaricho06/05 03:02問題 那請問高總的大坪數中古屋要賣給誰?

tzangyoung06/05 03:03有意思

winner106/05 03:09想請教一下,照哥的理論,錢不夠的小資應該把貸款弄到最

winner106/05 03:09高,買目前能買的最大房型是嗎?

kevin2806/05 05:11先推留存

miyolove06/05 05:29但中產以下資金有限 低總比較有機會把名額買滿

miyolove06/05 05:29另一方面就豪宅線還沒往上開

darkdogoblin06/05 05:53房版好處就是文章可以留很久,哪像他版沒多久刪光

darkdogoblin06/05 05:53,隨便唬爛都不怕

chives46506/05 06:07高總非剛需,流動性差,租金投報搞不好利息都不夠付

adroddick06/05 06:14台中七期還套一堆高總

Csir06/05 06:19人正真好

ky8206/05 06:53這篇說得有理,但世界、政策不斷變化,只能說現在能這樣預

ky82測,但哪天變了遊戲規則一切又難說了

對!這就是為什麼自己這樣想,默默做就好,為什麼還要還要寫出來的原因。因為集思廣

義可以補足自己的不足,在本板上有很多相關的從業人員,一定比我們更熟悉產業的脈動

,丟出來這個話題,有時候可以觸發更多的靈感,提早摸索出新的遊戲規則,才有機會吃

到魚頭,不變成最後一隻老鼠,畢竟很多事情吃魚尾的風險,有時候比較大,現在進行式 現在說正在流行的,有時候有可能是有人要倒貨,盡信書不如無書,大家大膽假設小心求 證,不管是股市或房市,我覺得都是這樣。 在馬路上我們不會用肉身去悍衛路權,在投資的路上,更沒有必要拿真金白銀去測試驗證 ,能夠在板上沙盤推演,聽聽多元的觀點,可以學到東西一定更多,讓容錯率上升。 06/05 06:53

IUIST06/05 06:55有點錢的人重點的確開始放在名額。無論你怎麼搞錢,問問自

IUIST06/05 06:55己有錢後要幹嘛?如果豪宅是你的目標,那任何時候能入手就

IUIST06/05 06:55入手。別為了追逐錢結果一再錯過,機會不等人,歲月也不等

IUIST06/05 06:55人。你晚一年入手就是少在夢中情房待一年。

IUIST06/05 06:57如果和夢中情人結婚,套牢一輩子是很幸福的。還在思考脫手

IUIST表示你還不夠愛。

沒錯如果手上有資金,能力也剛好夠,能夠住夢中琴房,沒有誰想要多花時間等待,之前

有人分享遠洋之森,大片落地窗主臥室,我就還蠻喜歡的,果然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房

版上高資產的人,才可以提供的新視野,資產配置本就難選擇,現在又綁架10年,所以想

了解大家的想法,不過如果是自住的話,我認同你的說法。

06/05 06:57

yasmydio06/05 07:02買3500賣4000,實拿300好棒棒

nicejeffery06/05 07:24總覺得哪裡怪怪的,你講的是突破豪宅稅的房子就讓它

nicejeffery06/05 07:24突破更多反正沒差?

nicejeffery06/05 07:25那怎不說多房族也只影響頭期/利率

ice101506/05 07:50可以理解這篇 價差部份難不難賣是一回事 重點在估值這是

ice101506/05 07:50另一回事

ice101506/05 07:50只是實際操作有困難 尤其是白手起家的本業又不夠強的 不

ice101506/05 07:50靠浪費名額從低總開始 實在不可能一蹴而就

kpurdrm06/05 07:52哥,少子化這塊怎麼估?

bnn06/05 08:03這篇是寫給四間豪宅線以上的

jejeyu06/05 08:03我覺得,每個人天生的條件不太一樣,不是誰都可以拿3000萬

jejeyu06/05 08:03當起手式。

jejeyu06/05 08:04而且小套房可以現金買再掛四,不佔用名額

elven06/05 08:06本文假設投資高總價,實拿比較多,前提是買的起,賣的掉啊!

foda06/05 08:14不過我心中的目標淨資產在 2-3 億而已,所以應該沒有你遇到

foda06/05 08:14這麼厲害的難題就是了XD

tc198806/05 08:28部分很好 但買3000那段不同意,未來真的難賣

namieamuroma06/05 08:32錢不是問題 問題是我沒有錢

foda06/05 08:42沒有錢就真的真的真的吃土了

bluezoo06/05 08:42都講到股票了,你知道市場流動性是什麼嗎?名額至上為什

bluezoo06/05 08:42麼陶朱隱園賣十年沒人買你說說看

foda06/05 08:43當個快樂的低總仔最開心

dophin33206/05 08:46我覺得這篇是乾貨

yiliang110706/05 08:54我也覺得是乾貨,簡單說他在說在政策之下

yiliang110706/05 08:55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貸款戶數」是「珍貴資源」

yiliang110706/05 08:56外圍重劃易漲沒錯,但要看入場時間點的價位能否抗跌

yiliang110706/05 08:57所以現況老鳥投資客(指2008還活到現在)

eupa197306/05 08:57確實,認識的大咖眼光都很獨到

yiliang110706/05 08:58為了避風險集中到蛋黃區,宜居自住件

yiliang110706/05 08:59畢竟1500萬漲到2000萬,跟2000萬漲到3000萬,同樣只

yiliang110706/05 08:59能8成貸款時

yiliang110706/05 09:00有餘力的會選擇後者。真的低總物件反而用4成或是全

yiliang110706/05 09:00額付現

yiliang110706/05 09:00另外推文中的IU大說的也很好

yiliang110706/05 09:01普通人累積到錢後,就是換大間

yiliang110706/05 09:01或是換進台北市(各區)精華區

yiliang110706/05 09:02但這一波全面齊漲完畢後,很殘忍會發現一點

yiliang110706/05 09:02除非手上多間,或是本業有跟上;不然單靠房地產

yiliang110706/05 09:03根本沒辦法往前換

yiliang110706/05 09:04另外房板太多2018後吃到QE、主升段的人

hectorwei06/05 09:04窮人才會在那邊低總拼翻身

yiliang110706/05 09:05那個思維邏輯可以開放點,不要過於狹隘啊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1:03:52

yiliang110706/05 09:07至於高總,人家是在資產配置==

yiliang110706/05 09:08低總人人都知,連建商也都知XD

yiliang110706/05 09:09所以出現要配貨、或是高價賣、鎖盤等情況

yiliang110706/05 09:09像台北市去年知名的創價案

yiliang110706/05 09:10小坪數來到150萬/坪,相對大坪數還有11X萬/坪

yiliang110706/05 09:11不要在看過去了,往前看去評估市場

yiliang110706/05 09:12在政策緊縮下、絕大數薪資負成長、物價飆漲的年代

applejone06/05 09:12論點不錯 可是我就是買不起高總價的 好像買三千萬很簡

applejone06/05 09:12單?

yiliang110706/05 09:12新青安人人都上車的情況之下,如果還要持續投入房地

yiliang110706/05 09:12

yiliang110706/05 09:13機會在哪裡?本身的投資模型也要調整啦

yiliang110706/05 09:14另外也很同意,不要短期進出啦

kkkandy06/05 09:15低總熱的原因是因為現在大部分人只能買得起低總阿.....

yiliang110706/05 09:15我是波風口上的豬,買了都沒賣 每間都翻倍以上

yiliang110706/05 09:15「這波」

kkkandy06/05 09:15如果買得起,誰不想住全新大四房+電梯別墅

yiliang110706/05 09:15剛好從2018年買預售一路開始,然後2022年

yiliang110706/05 09:16板上一堆人說不看好情勢,賣掉調整

giveme11806/05 09:16你以為每隔人都買得起大坪數嗎XD

yiliang110706/05 09:17結果我依然沒賣,廢話不缺錢 物件租金cover本金本息

yiliang110706/05 09:17幹嘛賣

yiliang110706/05 09:17然後在2022年底補貨,補貨青埔的底

kkkandy06/05 09:18我也不想住套房,但手上的錢就只能買套房,不然呢?不買?

yiliang110706/05 09:18目前補貨這間,有人願意出+500萬

yiliang110706/05 09:18其他區域手上物件依然沒賣

yiliang110706/05 09:19所以開始思考,板上一些投客短期買賣

yiliang110706/05 09:19拉十年來看IRR,真的有比較好嗎?

yiliang110706/05 09:20畢竟政策是越來越緊縮,之前根本有沒有限貸

yiliang110706/05 09:20只要收支比ok銀行就放貸

kusomanfcu06/05 09:20盆栽姐出來廢話了

kusomanfcu06/05 09:21低總熱是因為你們都擠進去想小換大

yiliang110706/05 09:22這幾年把貨賣掉賺個一兩百萬就跑掉

yiliang110706/05 09:22浪費掉貸款第二戶、第三戶8成名額的

yiliang110706/05 09:23長久來看真的有比較好嗎?

yiliang110706/05 09:24青埔第一間,目前800+,同社區已經有人成交樓層

yiliang110706/05 09:24比手上的貨更低

yiliang110706/05 09:24入手800初…,這只是其中一間

yiliang110706/05 09:25其餘區塊漲更兇的不用說,所以到底短期進出的優勢在

yiliang110706/05 09:25哪裡?

yiliang110706/05 09:25目前是真的看不到XD

aks06/05 09:28這種文章, 只能推薦, 愈多愈好!

chouwang6806/05 09:45不錯,很多論述表明了知識量。但是我還是不厭其煩的

chouwang6806/05 09:45述明,在莊家意欲讓更多人進場(新青安),但是降低

chouwang6806/05 09:45槓桿(第二三戶),再加上已經消失的稅盾,不動產已

chouwang6806/05 09:45然失去過去中產可以爽爽屯,加上時間加乘,或許可能

chouwang6806/05 09:45觸碰到資產的層級。惜之。

aendwolf06/05 09:51為什麼用人頭是違法啊?借名登記實務上很多啊

kill240006/05 09:52看到你清掉低總這句 我就end這篇了

yiliang110706/05 09:59樓上傻傻,台北市這一波現在中古屋在補漲

yiliang110706/05 10:00基本上一坪+30萬up, 因為預售屋就是+30萬up

yiliang110706/05 10:00人家一間 50坪的,直接抵低總幾間

yiliang110706/05 10:01現在賺不到這樣的錢沒關係,了解看看也好,不用直接

yiliang1107否定

謝謝Y大,我的想法也是這樣,我知道這種逆風的文章,很容易變成引戰文,再過去,我也會

因為風向跟大家不同,就陷入大眾傳播理論裡所說的“沉默的螺旋”,理論簡單講就是當

大家都跟風某個面相,如果你心中的立場跟別人不同,你很自然會選擇沉默,這就是為什

麼大部分的人不會沒事跟人家討論政治,因為你不確定彼此的立場是一致的,但是為什麼

還是選擇把它寫出來呢?我覺得10年後的小盆栽,和10年前的小盆栽最大的不一樣,來自 於有了更多的歷練,看過更多的風景,經歷更多的失敗,有了更多的覆盤和反省,人是會 成長的。 過去我們會認為自己所發表的文章,一旦被別人酸,就是被否定!沒有人喜歡被否定的感 覺,但是有時候我們就是會陷入這種錯誤的思維模式,好像是你的想法理論有瑕疵,等於 你的人有問題,這種過度化約的想法會陷入自我認同錯誤。在“清空練習”一書中,說很 多人都有“金錢羞恥”,那是因為過度的簡化,口袋沒有錢等於自我價值低落,但是事實 是口袋和這個人價值,其實是不相等的,一個人的價值來自於很多層面,包含人格道德倫 理,不僅僅只是金錢可以代表,因為在有錢人裡,多的是斯文敗類。 活到這把年紀,我發現一件事:世界上最大的酸民,不在網路上,它就住在你的心裡,如 果你的心裡沒有脆弱面,沒有恐懼焦慮,別人怎麼酸,都酸不到你心裡。 這是年輕的我無法理解的,如果在板上超過10年,看過我以前寫的文章,一定可以見證出 我的成長,現在的我相信這件事,我不是神我也不完美,我也不需要追求完美。 在上次提的MZ世代那本書裡說,現在的八九年級生是數位原住民,他們是握著滑鼠出生, 玩著iPad長大,所以他們對於表達多元意見是完全正常的發揮,不一定只是在否定。 跟過去一言堂,跟隨主流價值觀金錢觀的六七年級生相比,八九年級是一個全新的世代, 所以我寫的絕對不是完整,我的假設跟理論必然有盲點,如果六七年級生都默默的做,不 願多說,不妨也聽聽八九年級生,這些未來的主人,他們是怎麼看的,這是一種收集意見 ,不過最終選擇判斷力還是要靠自己。 我不完美我只要完成這篇文章就好,至於其他多元的不同的面相,新的視野就讓板上其他人 來補充,這就是我自我成長,找到的生存之道.我相信房地產板上的台大醫生上古神獸們都 會懂的,沒有人是完美,可以想到所有的對策,沒有盲點的,任何新的藥要上市之前也必須要 解盲,我們就一起適應政府政策百花盛開的這樣子的過程吧! 不要害怕他,不要恐懼他,不要背對他,你不理財才不理你。面對他,討論他,大膽提出 假設,小心驗證假設,細心挖掘新觀點,吸收年輕人的創意,放大自己的優勢,人生好像 就只能這樣一點一滴的完成,不可能一出生就完美啊! 最終,解決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此而已 06/05 10:01

hanhsiangmax06/05 10:10

floatfaith推推 打很多字耶!!! 確實有些該思考的點

其實過,大家的推文我都很細心看,還會寫筆記,但是我真的沒有時間一個一個回,我先

忙一下我手邊的事,晚一點再回覆。謝謝大家的留言,你們慢慢留,我後面再回,但辯論

的先不要,不過有質疑可以提出來我歡迎,因為這只是理論,這只是假設,要從各方面來

一起解盲才有辦法找出最佳的對策。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府有一堆智庫,房地產版也有一堆台大上古神獸,政府都關起門來

開會討論,我們怎麼可以不討論。

06/05 10:12

Homedoni06/05 10:12我好像看了甚麼又沒看了甚麼

Arnol06/05 10:25放手所有低總就是先虧爛 剩的長篇大論都在騙自己

Arnol06/05 10:27被豪宅線頂著的地方都是凹陷區,貸款沒貸滿的問題之前轉增

Arnol06/05 10:27貸都可以解決 那樣何必拿一間高總漲的慢的?

handsometai06/05 10:27感謝信心加持

yiliang110706/05 10:39哈知道盲點了,這篇如果以3000萬是台北市角度

yiliang110706/05 10:39台北市7000萬限貸,當然空間還很大

yiliang110706/05 10:40新北則是6000萬,但是其餘則是4000萬

foda06/05 10:40原來是指台北 7000 萬?!哈哈哈哈

yiliang110706/05 10:41所以推文中會說高總的,大概都是用非七都的4000萬去

yiliang110706/05 10:41

dan52006/05 10:49感謝分享

hhjjhhgg06/05 10:54幹話一堆 每十句有九句在講老人道理

alexstag06/05 10:59他那個就是文字很神奇啦,什麼普通人投資策略?12

alexstag06/05 10:59年前的扶輪社成員應該幾乎沒有人會被「名額」卡到

alexstag06/05 10:59吧…跳來跳去的,3000是什麼物件在什麼縣市,現在

alexstag06/05 10:59看法會不太一樣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1:14:32

panmomo06/05 11:14好像看了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說

alexstag06/05 11:14不過我認為7-8年前的扶輪社,如果物件是台北市,那

alexstag06/05 11:14至少是5000以上的,講3000應該在雙北以外機率最高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1:22:01

sspider082906/05 11:18其實你這篇 應該是金額大到一定程度 必須要思考的問

sspider082906/05 11:18題 主要是資產配置 至於說高總 豪宅類累積能跑贏低總

sspider0829一堆 這個應該沒那麼容易

沒錯!就是這四個字資產配置,最近身邊的人都在討論的就是,收房租很容易踩雷,投報率 慘不忍睹,有的人說賣高總價,有的人說買ETF,還有一票一直說去海外買的.年輕人剛開始 可能沒有這個煩惱,但是想想能在房版的年輕人,一般是被篩選過的,不是正在買賣或者 是剛上車,就是有這個慾望想要買房,提早開始關心房地產的話題,上來學習的。 如果大多是有頭期款的人,這些上車的人,有一天獲利了結,下了車還是要思考這個問題 啊!我因為在房板上,待的時間實在太長,從歷史循環的角度,看板上每次所分享的議題 ,所以才有這樣的發想。有時候這就是一個點子,但是這個理論還沒有經過驗證,必然不 健全,所以丟下來讓大家來補充,有人說應該是想知道,是不是只有我這麼傻,走在跟別 人不同的道路上,想知道其他人都是怎麼資產配置的,想知道大家是怎麼想的。 06/05 11:18

sspider082906/05 11:18總歸一句 資產配置

fluting06/05 11:20太多假設了,投資面現實一直以來低總低基期就是王道,高

fluting06/05 11:20總價出租根本沒投報可言,金流一間就耗損極大,能玩這種

fluting06/05 11:20金流的都是相對少數。當然如果是指那些過去漲不太動的蛋

fluting06/05 11:20黃區大坪數,現在因新案單價差異過大,也許就有補漲想像

fluting空間,我比較認同c大的相對論述。

你這樣講好像不可能,但是所謂的金流耗損大,是不是指手上的資金有限,但是手上的資 金是相對的概念,以前的一千萬會被大家說是上千萬的豪宅,現在,新青安很都是一千萬 還叫豪宅嗎? 至於你說的落後補長這部分,也還有待觀察,的確我有發現落後補漲的區域,是屬於原本 地點位置就很好的,你的這個觀點我認同,還是先說一下,既然是討論未來,還沒發生的 不確定性,本來他就有好幾種可能發展的方向,討論發展趨勢,這是一種價值觀,更是一 種金錢觀,換言之也是一種選擇,口袋有錢的人,可以選擇吃滷肉飯,也可以選擇吃五星 級,但是我不會說有錢人未來“只吃”五星級,資產配置是一種價值觀,只有適不適合個 人,沒有對不對,不過你的留言被我記在筆記上,的確有觸發我新的靈感,還是謝謝你花 時間寫。 06/05 11:20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1:27:52

xin2584606/05 11:2310句9句廢話 想學文學素養 卻只有冗言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1:42:13

MapleLouis令人值得醒思的思路

我覺得這是百歲人生的這群人,一定要思考的問題,未來我們每個人平均壽命可能會到90

歲,我們不可能一生只買一到兩間房,但是也不可能整天在換房子,不管是自住或者是投 資置産,又或者是有些人想要先卡位,留給下一代,都必須去思考如何資產配置,提早佈 局。 我不是告訴大家以後一定是怎樣,雖然我的口氣戲虐,很容易不小心變成引戰文,但是其 實我是相信本版的高資產族群很多,想要聽聽大家的意見。 06/05 11:29

fluting06/05 11:30低總因通膨帶來的基期抬升資本利得,配合出租現金流,對

fluting06/05 11:30中產而言才是相對穩健,不過套房我也不愛就是。買那種市

fluting06/05 11:30場一般上班族、家庭自住會考量的物件區域和總價帶,長投

fluting06/05 11:31獲利都很不錯,賣也非常好賣。高總的人客群少、條件很挑

fluting、金流耗損大,投資要非常有眼光,承擔風險較大。

終於有人說到核心了,所謂的低總價比較好賣這件事情,大家現在都知道。但是出租的投

報率不高,小套房難管理,低端風險高,這個大家也知道。所以就想要知道說,你說的這

個相對穩建的價格帶,到底是在哪裡?

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手上有錢大家都說我放ETF,但是我手上的名額也不多了,

如果現在所謂的豪宅,高總價有限制貸款族群少,風險很大,像你說的地點可能要很好, 那是要回防嗎?回房雙北,還是台中,高雄,台積電? 投資要很有眼光,未來的方向到底在哪裡?何各言而志,願聞其詳 ? 就算是孔子也會想聽聽別人的志向目標,更何況我們這種普通人。 再次感謝你點出重點,我寫下來了,如果我有新的靈感再來回覆。 06/05 11:31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1:46:34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1:53:13

mayu123006/05 11:47的確,我現在在做的「資產轉換」,換掉一些小的,買大

mayu123006/05 11:47的。1000萬的兩倍跟3000萬的2倍是不同的。但每一次的轉

mayu123006/05 11:47換都是成本。

mayu123006/05 11:513000萬這條線,五年內一定會被檢討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2:19:06

mayu123006/05 12:00其實台灣的累積財富還在提升,4000萬的房子流動性相對

mayu123006/05 12:00少,因為豪宅線,但去看年收400萬以上的貸款人數,越來

mayu1230越多。會不會有一天反而這個變成稀缺產品?

就是未來,不知道是不是會這樣,所以才提出來討論,如果用現在的想法,物及必反,感

覺上的確會變成市場上的供給比較少,但是建商又會怎麼做呢?建商發現少子化,來買套

房的人變少,高齡化社會,人口結構是年紀大的人,比年輕人多很多,因為,老屋都更換

屋的需求,還有資金堆疊,大家名額有限,對這個高中價的需求會變多嗎?建商會開始蓋

比較大的坪數嗎?

因為是未來,所以有很多的變數跟可能性,只是的確在市場上,台北超過60年的房齡越來

越多,有回,我在北車看醫生,那醫生竟然和我詢問起新北的房子,住起來怎麼樣,他說

他前陣子有去看那附近的房子,還跟我解釋自己母親80歲,住在萬華,老公寓要爬樓梯,

媽媽膝蓋受不了,他們在等都更,但是想要先買一間電梯,因為80歲的人沒多少時間可以

等。

老實說貧窮真的限制我的想像,我不是房地產相關的從業人員,我們的手上看到的案例太

少,所以只能透過房板上案例,去揣測猜想未來接手的人,會是什麼形狀,我以為有錢人

都沒有煩惱,原來他們的煩惱是房子會老,都更不容易等到,但是,真的台北人會願意搬 去新北嗎?新北人或願意搬去其他縣市嗎 ?也許自住會買高總價,那如果這個醫生是要 投資呢?長期置產呢?替下一代卡位呢?他會怎麼做資產配置呢? 這種有關未來的假設和預測其實有很多的版本,可以寫出各種腳本,所以更需要大家的想 像力。 06/05 12:00

a9693200006/05 12:00相對穩健的價格帶,目前以南部二都來看我會放800~1200

a96932000房貸本利和能透過房租cover掉大半的物件

我懂,就是讓房子可以自己養房子,你只要出頭期款就好,最後你是租金和增值兩頭賺。

06/05 12:02

alexstag06/05 12:134000萬的交易佔比非常少,政府只看大數據,這麼少

alexstag數+有錢,為什麼要開放?

說的有道理,站在政府的角度,應該是看數據在判斷,沒錯。所以聽起來短期間,大部分 的人預估,政府不會開放限制貸款政策,那有沒有可能在現說的更嚴格呢? 之前在選舉的時候,我有注意到一個政策方向,是比新青安更大的方向,好像是藍營有提 出的:免頭期款就可以買房,細節我有點忘記,如果真的是這樣的政策,又有可能衍生出 什麼樣的交易模式呢?未來的趨勢跟方向又會變成哪個走向呢?低總價直接噴成中總價嗎 ?大概會是多少的價格單帶?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如果是你,你又會如何因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06/05 12:13

CIIIO: 推 又學到新思維

其實,我覺得這篇文章的含金量在推文裡面,所以還是會認真的回覆大家,真的謝謝大家

提供不同的意見,提供了新靈感,摸索發展出不同的思路,新的假設和理論。

就跟在做股票一樣,還是要先有假設,才有辦法參照自己手邊的資源和狀況,去摸索出適

合自己的獲利模式,很多事情單打獨鬥就會有盲點,我也常常在推文中,看到C大您的留

言,學到新的東西,尤其是有關桃園青埔,還有其他區域的發展,很多東西都是在房版上

學到的,這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股癌說的對房版是含金量最高的地方。

06/05 12:15

alexstag06/05 12:16可能有一天會開放,但是5年還是10年沒人知道,等大

alexstag06/05 12:16家都買不起,小兩房的時候才有可能會開放吧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2:23:30

planta06/05 12:28我真的太少回留言了,還是搞不清楚,有人可在教我嗎?為

planta06/05 12:28什麼我的留言,字一下子會是黃色,一下子是白色的?多虧了

planta06/05 12:29上次有人留言教我去找編輯文章,我現在才學會留言,你看

planta06/05 12:29我們這種老人,真的還是要跟年輕人,多學學點啊!千萬不要

planta: 以為資產多一滴滴,比較早進房地產就停止學習,其實在年 06/05 12:29

planta06/05 12:29輕人身上,他們的思維模式很跳耀,很有創意,還是有東西可

planta以學的,這就是為什麼我還是會看房版的原因。 06/05 12:29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2:41:43

aq227235371206/05 12:40我覺得你老了~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2:45:09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2:51:19

fluting06/05 12:48我先說明是以投資角度而言來分析:所謂金流耗損大,是指

fluting現金流,投資最重要的不外乎算好金流並最佳化效益,而房 06/05 12:48

fluting06/05 12:48地產本質上就是需要高槓桿操作,投報才會漂亮,不貸款或

fluting06/05 12:48成數低、年限短的,真的不如去投資別的!那問題就來了,

fluting06/05 12:48高總物件會面臨高額貸款還款、稅務、和管理費...等支出金

fluting06/05 12:49流,高總出租投報低往往頂多只能填補利息甚至不足。所以

fluting06/05 12:49持有高總,一般人大概一間就十分吃力了,每個月要為他支

fluting06/05 12:49出的金流很大,但低總的就不一樣了,用租金能補足大部份

fluting06/05 12:49的金流,多的資金便能再去滾動下一間,repeat...身邊認識

fluting06/05 12:49一堆房的都是這樣滾的,資產持續增加,貸款也一直增加,

fluting06/05 12:49但租金cover掉大部份支出金流,現金流十分穩定。但

fluting06/05 12:49高總就很難,一間就很辛苦了,除非本身資金庫非常龐大。

fluting以上說明謝謝!

原來如此!這樣我好像知道我的盲點在哪裡了!除了獲利了結,想要賺得多,實拿藥金額

大以外,現金流也要考慮到!很多人都可能卡在自己自助住的那一間房,因為那一間買高

總價的話,第一間當然可以貸款成數很多,把扣打用好用滿,但是月付款就會很高,直接

卡住自己的現金流!

自住時間長還可以,之後的第二間投資,滾動還是要靠房租來Cover現金流,因為房租就

是有點像聚沙成塔,他雖然資金不多,但是可以讓房子自己養房子,真是不錯的觀點!我

又吸收了新的想法,沒錯這個假設還是有盲點!再次謝謝F大,特別花時間留言,我知道

回這個留言,很花時間,但是獲益良多,再次感謝 ,果然吸引力法則,就是你用什麼心

態就會吸來什麼人,突然感謝有寫出文章的自己,這可能會讓我少走彎路。

06/05 12:49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2:59:11

fluting06/05 12:53然後買大眾負擔得起的價位區間,屆時遇到更好的機會,獲

fluting06/05 12:53利了結轉換或變現也快,可以去查總價帶交易量的差距,就

fluting會很有感了! 06/05 12:53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3:19:41

zzz5012606/05 13:24你真的是很認真 我再補一下我的觀點 關於上面說的低總投

zzz5012606/05 13:24報能cover 有一部分也是因為出租就是有其基礎成本 例如

zzz5012606/05 13:24收租1間4萬跟1間2萬 其實心力會相等 不太會因為收4萬所

zzz5012606/05 13:24以會比較累 所以中間應該要算個基礎勞力財 切割成多間低

zzz5012606/05 13:24總代表勞力增加 如果本身時間很貴 那其實就不適合低總

zzz5012606/05 13:24像mtk台積來問我我都會說你們不適合閒暇時間當包租公 時

zzz5012606/05 13:24間太貴了 直接買正2就好

zzz5012606/05 13:28但目前出租cp值最高的還是租3-4人家庭 不太會打擾 不會

zzz5012606/05 13:28花心力 所以前面我會說與其買大坪數 不如買更好的地點來

zzz50126提高總價 就不用勞心也能有不錯的報酬

原來如此,又有一個很不錯的思考點。很多人會想說4萬比較累,但是其實以我自己過去

找統包的經驗,不管怎麼裝潢大小,都有一個基本的門檻,你還是要留一點給別人賺,就

算是小套房總價,也不可能抓太少預算,再加上之前找公證人,也會有衍生的公證費,很

多人會覺得這樣很笨不需要。但是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有些人就是比較希望可合法出租

,而不是整天擔心怕被檢舉,比起怕被檢舉我更怕房子要不回來,所以一定會綁法院那一

條,就算是第一種價到最後太多費用也會吃掉毛利。

這樣聽起來兩三人小套小家庭,價格帶不要是豪宅等級,而是一般家庭負擔得起的租金,

這好像跟F大的觀點蠻接近的,中總價投報比較好,比較好管理,家庭成員有男生可以自

行維修水電,房東也比較省心。回想起來,之前我的三房,好像的確相對很少收到房客的

電話。

比單身小套房什麼事都打給房東輕鬆,我媽很好笑他說他最怕接到的電話就是房客的電話

,小時候我不懂,覺得不是應該房客怕你嗎?他說房客打來就意味著他要勞民傷財,老房

子一定是又有哪裡有問題了。

這樣思考,手上有好幾間小套房,還是保留一間三房未來增值性比較高,中產階級的買得

起的,的確,這兩派各有推崇者,裝潢成本,管理成本,考量自己的工作屬性,有沒有辦

法分心去管理,的確是很棒的思考點。果然這裡的神人真的很多,人家本業比你強,收入

比你高,還都比你更認真,我們真的跟不上啊!

用簡單的舉例,長話短說,這有一點在股市,白天上班很忙沒時間盯盤,所以只好長期存

股,雖然獲利會比較少,不是他不想短進短出,小資金翻倍,而是他的時間很貴。

我會認真,是因為每次在版上,看到別人年收那麼高,工作產業這麼有前景,結果還比我

更努力,要說不焦慮是不可能的,因為比你優秀的人都比你更努力,我不認真,我真的不

知道我憑什麼贏別人? 就憑你比較早出生嗎?那時候如果知道早一點問大家就好了?你可以窮口袋不可以窮腦袋 啊啊!和我同年齡的,多的是空手的人,但是比我年輕又敢衝的人也很多。 一樣是那句話,在房板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行。我不覺得我認真,我覺得我相信,別人 口袋有錢一定跟他的腦袋有關,想找到一個參照的模型,給自己目標去努力,能做到多少 盡力了,因為這也有運氣和機運的成份在裡面,有些是也不是認真就可以的。 管理成本和單位時間成本這件事情,我覺得真的很值得在我的筆記上記上一筆,之前我加 入一個群組,裡面的投資客,十多年前分享過,自己手有500間小套房,就在新竹,房東 甚至開發程式專職經營。 我記得那個大神,分享過一個概念,叫做新陳代謝。那保持自己手上有五棟房子,每一棟 有100間套房,在第六年時出清第一棟,如此循環,一方面方便貸款,借新還舊,保持自 己手上可以貸款的額度再上億。 二方面是保持手上的房子是新的,他說租客非常吃裝潢,他有自己的統包團隊,所以一定 要保持有在更新才能養他們,裝潢是新的,屋齡不是全新,那個概念有一點像是我們身體 的細胞新陳代謝,保持活力的概念 ,我聽完他的分享就相信這句話,優秀的人比我們更 努力,我憑什麼躺平 ? 06/05 13:28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3:56:21

yaomac06/05 13:45聽君一席話

※ 編輯: planta (61.228.18.137 臺灣), 06/05/2024 14:25:30

ups06/05 14:08優質好文推

※ 編輯: planta (114.35.113.180 臺灣), 06/05/2024 14:44:03 ※ 編輯: planta (114.35.113.180 臺灣), 06/05/2024 14:54:56 ※ 編輯: planta (114.35.113.180 臺灣), 06/05/2024 15:07:24 ※ 編輯: planta (114.35.113.180 臺灣), 06/05/2024 15:14:39

kusomanfcu06/05 16:03盆栽姐潛水超久沒發文 一發就不可收拾

kusomanfcu06/05 16:04http://i.imgur.com/NR1kIvM.jpg

kusomanfcu06/05 16:05這日本最近流行的 還有我們為什麼存錢兩套書 記得看看

kusomanfcu06/05 16:05 大前研一那套已經過去了

kusomanfcu06/05 16:08中空帶那個你看了阿?

asdlkjfgh06/05 17:16滿有意思的 推

sendoh0706/06 05:03用心推

uniqlo556606/07 05:50盆栽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