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討論] 臺灣砲兵的未來

看板Military標題Re: [討論] 臺灣砲兵的未來作者
zaku7777
()
時間推噓 9 推:9 噓:0 →:34

※ 引述《ryannieh (Ryan)》之銘言:

: I. 管式火砲的問題和解方
: 為什麼說臺灣的管式火砲生存率太低呢?因為列放及撤收時間太長,射程太短,
: 缺乏數位化,相對於導引火箭容易被反砲兵雷達定位,戰時還有可能被干擾通訊
: 而無法發揮作用。這些問題,有些短期內可以靠數位化商規解決方案來處理
: (例如類似烏克蘭用的GIS Arta系統),但不太可能徹底解決,所以要另闢蹊徑
: 類似的問題,烏克蘭人的做法是分散砲兵並採用GIS Arta分配目標,
: 避免同時被無人機捕捉定位,採用星鏈避免通信被干擾,後期再加上引進HIMARS,
: 以導引火箭的遠程優勢反擊。臺灣要怎麼做?

一,星鍊不是不能干擾,而是無法摧毀,它在中低軌道上千顆,根本就打不完.

二,烏克蘭地方很大,GIS Arta本質就是一個C4I系統,

烏克蘭利星鍊維持的讓地方民眾民兵可以繼續使用手機上網,然後烏方
利用社群組織並鼓勵報點,烏方有設計聊天機器人自動搜集報點資訊,

亦有專門團體與組織負責進一步審核檢查,因為亦有俄諜故意報錯誤資訊或想釣魚.

確定目標訊息後,才會發給打擊單位負責.

所以回到第二點,因為地方大,烏克蘭的砲兵被切成許多小單位有其負責的防區,
GIS Arta就是單純指定目標而已.


: 整個推論到最後,最直接實際的解決方案就是直接把原本旅屬管式火砲打散
: 直接編到聯兵營去。優點如下:
: 1. 又要分散運作,又要接近目標並跟著聯兵營跑,又要有足夠保護,
: 編進聯兵營是最快的方法
: 2. 在GIS Arta之類的系統下,太過集中的管制沒有意義,反而打散
: 之後能讓各個聯兵營保有通訊中斷後的火力支援能力
: 3. 進一步講,未來聯兵營引入旋翼無人機後,遠達20km的偵搜卻
: 沒有可以配合的武器滿奇怪的;退一步講,萬一中遠程無線通訊被壓制,
: 只能用有線或短程無線通訊的情況下,編進聯兵營是比較實際的選擇

聯兵營那來的能力保護砲連?

況且這些拖砲連射程低反應慢,它們越靠近前線死得就越快.

台灣地狹,加上陸軍反登陸作戰的重頭戲就是打彈幕,

因此與烏克蘭不同,台灣這裡很重視聯合火協,


而聯兵營的營部是在最前線嘛? 不能用UAV的最大範圍當成可偵搜範圍.


雖然台灣的聯兵旅,基本上是一個砲連對應一個步營(聯兵營,但還是直接叫步營),

但生存進退還是由砲營負責,砲連只是分配支援火力給步營,

如果指管權下放給步營,那這些砲連由於反應慢,很快就玩光了,

因為步營要進,砲連跟不上,步營要退,砲連也跟不上.


聯兵營管砲兵不是稀奇做法,俄羅斯,解放軍都這麼幹,

問題是人家是直接配自走砲呀,

台灣那些M114根本沒存活性,而M109A2是好些,但射程也不長.


: II. 旅屬砲兵全面採用雷霆兩千及導引火箭
: 前面提到,要應付反砲兵,除了拉近和目標距離外還可以拉遠距離,
: 而導引火箭正是做到這點的關鍵,因為要距離遠又要打得準,非要導引武器不可。
: 同時,導引火箭能做到一件管式火砲做不到的事:發射後改變彈道以混淆反砲兵雷達
: 反推發射點的計算,這對砲兵生存極為重要(烏克蘭的HIMARS就靠這招躲避反砲擊)

那是M142的M30/M31彈的特異功能,

一般來說台灣自研的火箭彈能做末端導引就很不錯了.

: 雷霆兩千無法持續進行火力支援,但這不是問題,因為基本上沒有任何火砲能在
: 臺灣這種高強度的戰場持續進行火力支援,那麼做很快就會被捕捉和消滅。
: 反倒是,在這種情況下火力投射量受限,要提升火力的殺傷效果就只能往
: 導引武器化走。導引火箭的導入非常重要

LT2000的MK45,一車兩箱12發,一連9車共108發,一次打完從佔領陣地到離開,
差不多是5分鐘.

如果是凱旋自走砲,一連六砲,它三分鐘也能打18發,砲連同樣能投射108枚砲彈到
42km外的地方,前後也需要五分鐘.

LT2000打完後同樣是躲起來,再找機會交換彈藥,然後再領受目標進行攻擊.

換成凱薩它可以在短暫的躲避與轉移後,就領受目標攻擊,而再補給砲彈也很容易.

也就是說,只要將兩者拉長到24小時比較,凱撒的攻擊次數與重量肯定大於LT2000,

所以各國都是自走砲與導引火箭車併重,沒人只單純投一邊.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3.97.119 (臺灣)
PTT 網址

meowgy 08/11 23:43

ja23072008 08/11 23:45

aquarius360 08/11 23:54

saccharomyce08/11 23:55

innominate 08/12 00:36我一直覺得卡車砲很適合台灣,但也不知道為何陸軍就

innominate 08/12 00:36是不愛

innominate 08/12 00:38關鍵還是二戰砲兵思維要改

birdy590 08/12 01:21最大的原因應該是買不到, 美軍菜單上是沒有的

ryannieh 08/12 01:32唉唉,M114怎麼樣都死很快,往前部署只是讓它死稍

ryannieh 08/12 01:32微慢一點而已。往前還可以賭一下對方無人機抓不到

ryannieh 08/12 01:32,往後人家雷達一掃保證抓到,接下來轟過來,是還

ryannieh 08/12 01:32要玩什麼?

ryannieh 08/12 01:41至於說先進卡車砲持續投射火力比較高,這論點本身

ryannieh 08/12 01:41沒錯,但問題是: 1. 臺灣哪去生先進卡車砲出來?

ryannieh 08/12 01:41緩不濟急。2. 實際上,真的會讓你有機會連打24小時

ryannieh 08/12 01:41嗎?3小時可能就定勝負,打得準、瞬間投射量夠大可

ryannieh 08/12 01:41能比較重要一點

birdy590 08/12 01:44不會有對方無人機

birdy590 08/12 01:44其實各種討論都會指向 對空 對海 飛彈繼續堆就對了

birdy590 08/12 01:45對空的舊貨也可以拿出來用 大型無人機都像活靶

ja23072008 08/12 01:52國軍以前自研過輪式自走炮,不算先進,但比M114好

ja23072008 08/12 01:52很多。

ja23072008 08/12 01:52另外也沒有因為怕反炮兵而把炮兵挪前的詭異用法。同

ja23072008 08/12 01:52樣的,炮兵始終有對面目標持續壓制以及威力搜索的

ja23072008 08/12 01:52需求,不可能只有瞬間精準大火力任務。而多管火箭

ja23072008 08/12 01:52後勤負荷太大,不可能完全取代旅級炮兵。

aegis43210 08/12 02:19真的要上M114時,怎可能有空去保護他們,那時已代表

aegis43210 08/12 02:19無法阻止共軍登陸了

ryannieh 08/12 11:51砲兵為什麼一定要執行持續面壓制?除非你是要告訴

ryannieh 08/12 11:51我要開火完轉移陣地再開火,一直持續這個循環的「

ryannieh 08/12 11:51持續」,不然以臺灣的環境,要如何做到面壓制?你

ryannieh 08/12 11:51一直開火,對方就會定位,反砲兵火力就來招呼了,

ryannieh 08/12 11:51是要怎麼持續?

ryannieh 08/12 11:55M114那種用法不好,但是當所有方式都死很快時,這

ryannieh 08/12 11:55已經是相對沒死那麼快的方式了

jobli 08/12 12:12https://i.imgur.com/r0lM6Rf.jpg

jobli 08/12 12:12防衛作戰砲兵部隊如何適切、有效發揚火力,首要考量

jobli 08/12 12:12我砲兵部隊火力運 用基本單位,並選擇適切砲兵陣地

jobli 08/12 12:12位置,減少機動與變換時間與次數,迅 速火力發揚

jobli 08/12 12:13人家砲兵用兵規劃就是盡量不動一直射了,還在那跑來

jobli 08/12 12:13跑去...

swatteam 08/12 13:38面壓制的根本原因就是砲打出去就註定散成一個面

swatteam 08/12 13:40除非能每一顆打出去的都是石中劍那種課金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