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閒聊] 70年次的我和朋友們

看板home-sale標題Re: [閒聊] 70年次的我和朋友們作者
cambridge324
(c8 )
時間推噓89 推:97 噓:8 →:88

夫妻各為75年次正負3(恩...沒太太同意不透露她年齡)
目前五間房,其中三間翻倍,另外兩間漲幅約 50%,5% (剛買不久)

根據實價登錄及銀行鑑價,
2020年,總市價約 13M 到 2023年,總市價約 81M
(將會記錄十年以上)

201X 購入1間,漲幅>100%
2020 購入1間,漲幅>100%
2021 購入2間,一間漲幅>100%,一間漲幅 ~ 50%
2022 購入1間,漲幅 ~ 5%

2021年5月15日,我大概一輩子都會記得這天是週六,
為了加強本業,正在上專業課程,還記得老師忽然低頭看手機邊說:

那個...大家,今天有 180 個確診。

那天台灣本土確診病例單日暴增180例。
課堂全場譁然,呆滯幾秒,才反應過來,開始不安地交頭接耳討論。
這是三級警戒的開端,這天之前,台灣每日確診最高是個位數。

我想,該加緊看房腳步了。
2021年上半年,我到處看房,那時常常搭全車只有我跟高鐵小姐的高鐵。
在這段動盪不安,全台灣幾乎不敢出門的時候,拼命看房,常常路上只有少少幾個人。

而 2021年7月1日,房地合一2.0 實施。這是交易重稅的開始。

剛好在實施前一天,2021年6月30日幾乎整夜沒睡,到早上上班都還在談價格,衝銀行,趕高鐵,拿下一間轉約。

一週後,再拿一間預售。

有太多過程跟故事,及自己拚搏的痕跡,每一間都是。
以下總結一些思路,只是個小散戶的足跡,有機會再好好展開來談:

1. 認清自己不是股神,自己是極不完美的愚蠢生物。認清股神們背後的苦練和付出。

2. 力爭於45歲前,淨資產達到目標水位後,開展第二人生。
資產於我們的意義在於帶來行動及思想上的自由。

3. 穩扎穩打戰略,降低失敗機率及賭博性質,加強本業跟投資。

4.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真正實現大水庫概念,把家庭當作公司法人來經營,
兩人資金一起規劃,不分你我。伴侶非常重要,考驗雙方對貨幣與資本的理解是否一致。

5. 加強本業:科技業,夫妻中一人於3年內年薪從 60 爬至 200-250;
另一人於4年內年薪從 120 爬至 300。
當然也有不順失業,轉換工作或轉換跑道之時,兩人可互相掩護。

6. 避開中產陷阱:
不裝潢,不買進口車,不辦婚禮,不買鑽戒,不買化妝品,不買名牌。
但也不過分省錢,該體驗就體驗,大餐逛街電影出遊,國內及歐美日東亞旅遊
,租進口車及跑車,逢年過節就買金飾跟黃金。書跟教育相關就是用力買。

7. 房產出租其實是種創業,提供品質佳的房產給社會使用是一種貢獻。

8. 策略都是老生常談 BRRRR+House hacking+地理套利。
標的很簡單,選 GDP 及工作機會湧出之地。

9. 房產投資是與銀行共舞。房客,房仲及投資客都是路上的配角。
房貸是這個國家能給予平民的最佳福利。

10. 投資理財在非常時期的重要性大於日常工作。有時候不務正業才能有收穫。

11. 房柱不吵:團體作戰+情報戰。在一級戰區必須練到成為投資水準,才能住得安穩。

12.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給我千萬精兵,我能善用嗎?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求華麗地一年大賺幾億,只求用時間跟複利來克服一切。

13. 變化總是帶來機會: 這次可能是疫情與政府政策,下次呢?

14. 當長期策略開始穩定並帶來收益,便可有小部分資金作機率較低但賠率較大的高風險 投資。賠光了無所謂,預判中了則可以帶來巨大收益。

15. 研讀歷史(民國初年房產狀況/猶太人的資產如何被剝奪),居安思危。考慮各種危機 跟機會,預先作準備跟操練。

16. 念書上課(投資房產類)及研究,交朋友,過濾情報,市場打滾,遠端管理。
抱著各種不完美繼續前進跟拚搏。失誤的操作,造成少賺金額可能在 30M~40M。

17. 小資散戶力求流動性,好租好賣好住。物件鎖定1000正負500。
這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因為限貸令,一個家庭初期只有四發子彈。

18. 配合稅務優惠,有幾種買賣時序,可以最佳地優化獲利。(重購跟自用400)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1.203.31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cambridge324 (60.251.203.31 臺灣), 03/15/2023 18:07:53

leoliu03/15 18:06強人,推

yihua203/15 18:11很實用的建議,謝謝分享!

good0060903/15 18:13本業超猛雙薪

shena3033503/15 18:156.那點妳會被某些人酸窮酸富

※ 編輯: cambridge324 (60.251.203.31 臺灣), 03/15/2023 18:17:48

Smile365Day03/15 18:17科技業,三年能從60變成200以上,這很難令人相信

abyssa103/15 18:1860變200 跳槽有可能啦

wudd03/15 18:30很利害 但年薪不信 科技業 學歷跟單位有到位 怎麼可能才60這

wudd03/15 18:30麼低

asd3141592603/15 18:32本業三年內從60變成200-250也太勵志

asd3141592603/15 18:34看這種翻漲幅度應該是新竹吧

valkyrie03/15 18:402021購入的漲幅100%?不太相信 能給實價登錄嗎?

kitten12303/15 18:42這年頭唬爛大家都會XD

aa0078803/15 18:43魯空準備崩潰

kyova03/15 18:4521年還可以100% 天選之人

valkyrie03/15 18:4775年次 今年37歲 三年前是34歲科技業年薪60 現在變250

valkyrie03/15 18:47

nitero03/15 18:49這房子買在哪 漲幅這麼大 雙北根本沒這種好事

jen112103/15 18:50科技業60跳200,我想到只有外務性質

gerychen03/15 18:51夫妻平均一顆睪丸

pobby92003/15 18:51薪水好高啊

panzer122403/15 18:51二三類組的大勝利 但不意外 哪天一類有這種本事才叫

panzer122403/15 18:51

Axcic03/15 18:52應該是領global pay吧

tony82501103/15 18:58太扯

roy071003/15 18:59大於100%是現金投報吧

stoke409603/15 18:59台廠跳陸廠,外資就可以了

Refauth03/15 19:00太正常。這才是正常台灣年輕人的人生模式

tony82501103/15 19:05100%是房價翻倍吧?

lucky46603/15 19:08厲害

LearnRPG03/15 19:08年薪不含分紅的話 那爬得很厲害 有勵志到

kyova03/15 19:0822到23淨值還能翻這麼多這真的厲害

idmaker03/15 19:09本薪提升是這兩年的科技紅利啦 說真的跟個人努力沒啥關系

jc76112803/15 19:10年薪60 要存到能吃這麼多間喔

jc76112803/15 19:10平均75年次 我在想大概是男大女小 男方存幾桶金了

jinso741003/15 19:10這個系列文真的很讚

jinso741003/15 19:10相較北市薪資真的是笑話XD

LearnRPG03/15 19:10年次還要平均 真的看不懂要藏什麼 XD

calvinshiu03/15 19:13薪資翻這麼多?

cobrabaton03/15 19:15一個50年次一個100年次跳級畢業就是了

MaxA03/15 19:162021翻一倍這天選之人了

frowning122603/15 19:19羨慕竹北

Taiwanwolf03/15 19:19結婚鑽石真的是世界騙局

iamneptune03/15 19:22鑽豹

labdog03/15 19:22笑死,沒賣之前都是紙上富貴

Yishanhuang03/15 19:27推推

kk123403/15 19:34我覺得五間還好欸

kk123403/15 19:35應該還有房貸在還吧

proudC03/15 19:35高手

kk123403/15 19:36五間就高手哦 竹北的標準嗎

iNicholas03/15 19:4160變200 長榮吧

Mei556603/15 19:41人人500,沒有都是自己不努力

suPerFlyK03/15 19:57去外商就有了啦 不過裁員要小心

NovaShin03/15 20:10你這樣要做股票的怎麼回 給點路走好嗎

strikegundam03/15 20:11神人

call5566me03/15 20:1560多4倍,厲害

jackeighteen03/15 20:16不認同中產陷阱說,有些事年輕不做老了做也沒意義,

jackeighteen03/15 20:16邊賺邊享受才能活得舒服精彩

hsuweityng03/15 20:23竹北日常

floatfaith03/15 20:26超強!!! 謝分享

Ddylan03/15 20:31財富自由!!

jiexianlan03/15 20:34本業(薪資漲幅)比副業(房屋增幅)利害

beebeebee03/15 20:35學歷都能假的,這些真的有幾成

chen83103003/15 20:44wow,厲害

peichiaC03/15 20:48

Car1osCorrea03/15 20:54我覺得這個系列文都應該貼個權狀,不然越看越扯

s2649275503/15 20:56質疑的何不對賭呢

alexstag03/15 20:57覺得別人喇叭就看看就好,應該沒那麼多人無聊到造假這

alexstag03/15 20:57種東西吧

s2649275503/15 20:58數字對不起的 很容易爆 這邊對市場對數字很敏感的

freekid03/15 21:01kitten123要不要賭,你不是第一次質疑別人了

alexstag03/15 21:032021漲一倍不是不可能,南科 北高 竹北縣三華興都有機會

alexstag03/15 21:03

alexstag03/15 21:04一開始鎖定1500附近物件其實漲最多

jackeighteen03/15 21:08不覺得騙人,我自己五間總市價就破億了,沒在新竹

jackeighteen03/15 21:08竹北的人沒法體會啦

Csir03/15 21:09人帥真好

valkyrie03/15 21:10有人能貼個2021到今年 實價登錄漲一倍的來看看嗎?

Csir03/15 21:11身邊7年級朋友年薪500萬資產破億的比比皆是,雙薪再2倍

jackeighteen03/15 21:14給樓上v大,竹北縣二隨便個社區2018-2022翻倍的一

jackeighteen03/15 21:14

valkyrie03/15 21:192018翻倍的很多 我也買過翻倍的 可是2021到現在翻倍的

valkyrie03/15 21:19我沒看過(低價小套房150漲到300嗎?)

misa101503/15 21:20強,很多策略值得學習

s2649275503/15 21:23漲一倍如果是頭期沒有那麼難 不過我2021沒買 2019-2020

s2649275503/15 21:23的有

s2649275503/15 21:24你如果是總價翻倍 頭期就好多倍了…

kkexam03/15 21:30寫小說

cutehhc03/15 21:33文中市值是現在賣出的成交價,那淨值是指什麼?

freekid03/15 21:352021到現在現金投報超過100趴的很多,我自己就有,但總

freekid03/15 21:35投報的很困難,九份子也許有機會

yasmydio03/15 21:37科技業有本事200的有可能一開始60

alien81803/15 21:38有夠厲害 給推

tearcolor03/15 21:43簡單說 2019夫妻年薪200萬 到2023共賺了約6000萬

tearcolor03/15 21:43應該可以這樣理解吧?

welly041203/15 21:48樓上的數學挺好

fukku10003/15 22:02應該有其他投資的部分沒提到吧

LinuxKernel03/15 22:08笑死…累積資產然後省裝潢省進口車人生有何意義

prostar03/15 22:10貸款5000萬以上好猛

prostar03/15 22:11租房怎麼裝潢?買房至少有選擇啦

racoon15103/15 22:34看到平均後75,也遲疑了十秒,這是三小...

aesdu03/15 22:35人家累積資產提早退休,絕對比你有意義XD

kyova03/15 22:37忍個3年換到5000多淨值我覺得很划算阿

kyova03/15 22:37他總貸款才2千多,輕鬆啦

kyova03/15 22:385千多淨值相當於被動也能有個幾百,積極一點搞不好再過幾年

kyova03/15 22:38就超過兩人所得了。

kyova03/15 22:40現在年年換新車都沒問題了,還在那邊有何意義,笑死人

Answerlin03/15 22:43勵志

wiggyc03/15 22:55這個我覺得激勵、實用

感謝各位意見 1. 年次問題,兩人各在75正負3區間內。 2. 本業問題,質疑的部分我視為某種鼓勵,應該是表現還不錯才會難以置信。 但抱歉不打算討論過程跟數字,因為本質上都是賣時間的人, 而非建立自己的王國或所謂賺錢機器,差異不大。 舉例像最近遇到杰運汽車老闆年紀差不多,事業蒸蒸日上,30幾個員工,心嚮往之。 可以嘗試自己想出來的商業模式並真金白銀投入資源下去,有趣。 Sam Altman 最近那篇有名的文章說選擇“複利增長, 年薪3-4倍這僅是線性成長,且會飽和。微不足道。 3. 這篇文章也是簡短總結一下我們的軌跡,大致上看準時機並大量執行槓桿的一次嘗試。 過程中對貨幣及資本有更深的理解 Sam Altman (OpenAI CEO) 那篇的文章還提到資產決定財富: 小時候,我對經濟的最大誤解就是人們通過高薪發財致富。 雖然也有一些特例,比如說娛樂圈的藝人,但從以往的福布斯榜單來看, 幾乎沒有人是靠高薪榮登榜單的。擁有能迅速 增值的東西才能真正發家致富。 這些東西可以是商業資產、不動產、自然資源、知識產權等。 但無論怎樣,你需要實際擁有一些東西, 而不是單靠出賣時間賺取工資,出賣時間贏來的財富只會呈慢速線性增長。 讓事物迅速增值的最佳方法就是大量製造人們想要的東西。 而我這篇文章基本上只是說了一件事情: 複利的雪球終於開始滾起來了,這僅是我們的第一桶金,第一個自由的開始。 再幾年,或許可以有足夠的自由來做自己想做的事,無論開店,創業, 念自己想念的知識,開發自己幻想的產品。而失敗了也不用擔心流離失所。 jackeighteen大大說對了,有些事要年輕的時候去做。 所以不花時間在我們沒興趣的物品上,準備好足夠資源, 來做些更有趣的事情。(像s26大的小農地+種樹) 4. 沒有討論太多具體地點或物件,因為未來十年或許是不同局面, 過去十年基本上就是中南部補漲 + 科技園區的利基。 未來打平現金流都不太容易了,還需要更多思路或更多時間。 豪宅稅壓制大坪數跟高總價,我們押注中低價。 4間1000或許比1間3000的有利,但又會被限貸令壓制。 所以三天兩頭就是跟銀行打交道,在豪宅稅,限貸令 及房地合一稅之間找到一個適合自己能力的平衡點, 和銀行一起跳一支漂亮的舞... 還有一個重點是,從系列文可以看出很多人這次 timing 都有抓住。 一抓住就痛下狠手,看到很多漂亮的交易,很過癮。(我個人還算有點太保守。)

※ 編輯: cambridge324 (118.166.74.212 臺灣), 03/16/2023 00:28:57

junior02048603/15 23:33不動產這兩年增值真的讓一堆前面的退休了

OhHIyoPaNg03/15 23:35有價無市

junior02048603/15 23:41我突然覺得幸好我是去年開業,如果2020開業,不如

junior02048603/15 23:41去買新竹房子槓

junior02048603/15 23:41桿槓滿,2020年開業的幫QQ

dearggg03/15 23:412023年還能賺的也太強了吧

junior02048603/15 23:43我突然覺得如果三叉龍那時候槓桿槓滿衝新竹高鐵預

junior02048603/15 23:43售,撐住金流交

junior02048603/15 23:43屋,直接退休欸乾,蠻可惜的

kagaya03/15 23:54那時候哪知道竹北會噴射成這樣。。

kagaya03/15 23:54知道會噴 沒想到噴成這樣…

kktt25403/16 00:27賺一堆 然後省裝潢 連進口車的安全性都要省

xxxlong03/16 00:33牙醫哥我在2021年底才搬去新竹租屋 才開始注意新竹房市

xxxlong03/16 00:33 那時竹科悅陽已經噴到接近60萬了 根本沒機會買到便宜了

xxxlong03/16 00:33 一堆無腦房蟲還真以為我是沒賺到在惱怒= =

※ 編輯: cambridge324 (118.166.74.212 臺灣), 03/16/2023 00:37:12 ※ 編輯: cambridge324 (118.166.74.212 臺灣), 03/16/2023 00:39:55

xxxlong03/16 00:41怎麼不說我存股多年 怎麼不在2020年十塊錢買長榮 那

xxxlong03/16 00:41時候手上資產加信貸至少能拿出一千多萬all in 然後股價

xxxlong03/16 00:41兩百多時賣掉 就翻成兩三億 直接晉升資產階級

ruruyanyu03/16 00:50三房蟲氣急敗壞耶XDDD小丑的屁話沒人信啦

ponchicha03/16 01:43三房蟲滿嘴廢話

tony82501103/16 01:59你哪裡太保守

Gjoy03/16 02:15買黃金和金飾有點奇怪

Gjoy03/16 02:15不是什麼好投資

s2649275503/16 06:01啊三房龍要不要翻以前自己的文 你不都說早知道你也會買

s2649275503/16 06:01但千金難買早知道

alexstag03/16 07:57 https://i.imgur.com/FGN4I2a.jpg

alexstag03/16 07:58都月入4x年收800了,自己寫的東西當空氣喔

sspider082903/16 08:12以上 三房龍表示:

lucky01711003/16 08:14不錯開版的跳脫一般人賺錢思維,版上有些人程度不跟

lucky01711003/16 08:14他在同一條線上

s2649275503/16 08:15早知道…房會這樣傷人 房價如此殘忍 當初何必太認真

kentin03/16 09:01支持囤房稅拉高一點,政府看到沒家庭年收不到六百都可以

kentin03/16 09:01炒五間房了怎麼打房

iamala03/16 09:08我莫約十年前竹北的房子也漲到七千了,倒不覺得當初沒買

iamala03/16 09:08更多可惜。一來是只買喜歡的房子,二來家教是別人的錢要

iamala03/16 09:08留給別人賺XD

iamala03/16 09:08另外我認為收入是決定每一代天花板的高度的,這點和推崇

iamala03/16 09:08投資報酬而忽視現金流的看法不同。有高收入投資能承受風

iamala03/16 09:09險也高,才比較有耐心等時機到來。另外針對推文補充的薪

iamala03/16 09:09水線性成長這檔事,其實在數據看不到的95趴右端,是指數

iamala03/16 09:09成長的…不過不要賣時間換錢是對的,我們要做的是作出選

iamala03/16 09:09擇,選擇買對的時間換錢。

junior02048603/16 09:40真的正確的投資屌打努力工作啊

xxxlong03/16 09:45打個嘴砲而已 如果人生可以早知道 股票好賺多了 幹嘛

xxxlong03/16 09:45淪落到當社會毒瘤房蟲

sspider082903/16 09:56真的 三房龍你房子賣了嗎?千萬別當萬惡房蟲

s2649275503/16 09:58翻口供啦 以前說過的變嘴砲 可是龍哥 你買了三間耶 一

s2649275503/16 09:58個人能自住住三間?

s2649275503/16 09:59你一邊說社會毒瘤房蟲 一邊又買了三間房 這操作我跟不

s2649275503/16 09:59上啊

junior02048603/16 10:53股票還不是坑別人的錢放進去自己口袋,呵呵

alexstag03/16 11:03看上下文不像是嘴砲…認真的很XD

tomroy03/16 11:14幹太強

jc76112803/16 12:00龍哥這ID廢一半惹

alexstag03/16 12:12自己打自己,再怎麼樣解釋都難以服人

rig212103/16 13:35跟我的軌跡蠻像的,這幾年竹北早期有置產又在科技業賺到

rig212103/16 13:35這波薪資紅利繼續投入不動產的大概就是這樣

s875213403/16 13:49小心哪天三房龍賣掉兩間房再來嘴你各位

lbehide03/16 14:23有夠強

s2649275503/16 15:03顏總酸過張四房 有人看空房子一直買一直買

s2649275503/16 15:04真的不要嘴巴摸奶手念經啦 學學我大雪崩哥 言行一致身

s2649275503/16 15:04體力行

s2649275503/16 15:04靠北 講反 嘴巴唸經手摸奶

transforman03/16 15:23靠北強

remotefly03/16 15:29推 鑽戒真的是最不值得的投資 但網路還是很多洗腦文

s2649275503/16 16:06鑽戒還是得買啊 當交給老婆的保護費

dabiann03/16 16:51五間房感覺稅務和房貸都不好處理,就算現金流雄厚,也要

dabiann03/16 16:51你們原本的資本夠撐住貸不出來的錢,只能說風險很高但你

dabiann03/16 16:51運氣好撐著了。祝今年直直落的股災不會影響到你那五間自

dabiann03/16 16:51由的開始

justwantgo03/16 21:13不買化妝品??呃 這點小錢也中產陷阱?

weiflower52003/17 00:59第6點笑死人吧

ftc69303/17 02:08非常推,但似乎節儉過頭,感覺什麼都是中產階級陷阱?

OnlyRD03/17 02:4960年薪變250這比較唬爛,科技業老闆又不是吃素的。

OnlyRD03/17 02:49基本上4年要有

OnlyRD03/17 02:49250年薪,該領域剛畢業就不可能低於100,要找到60

OnlyRD03/17 02:49可能還得仔細挑

OnlyRD03/17 02:49過最低薪再求老闆砍你薪水XD

gunlinuu03/17 03:14QQ中產陷阱我全中

maypcc03/17 08:20科技業+翻倍漲幅應該就新竹,2020疫情爆發前,不知病毒沒

maypcc03/17 08:20有沒進來去看才刺激,當時業務帶看還戴類防毒面罩,後來

maypcc03/17 08:20也真的都翻2倍以上

maypcc03/17 08:22金飾和黃金是為了打戰逃難用? 黃金是個滿弱的投資產品 其

maypcc03/17 08:22實高收入後可以考慮買點債券

maypcc03/17 08:24夫妻550了 快要進入40%門檻了

各方意見都很有趣 收穫蠻多的 1. 讓我們再次確認了自身優勢:中高收入 + 低物慾 生活上富足感非常夠,只是我們不需要社交屬性的高價物質。 並非強制性,而是到了百貨賣場絞盡腦汁都不知道想要買啥麼。 常常問太太要不要這個化妝品那個包,太太說通通都不想要。 太太從不化妝,也好看順眼極了。 她也常我問要啥麼禮物嗎? 要買台好車嗎? 沒有任何慾望。 國內200-300萬的車子也大都體驗過開過了,911大概也很難讓我神魂顛倒。 目前住的地方購入時已經有裝潢了,多次詢問太太是否需要來個華美裝潢, 回應是不需要裝潢,多買房跟土地。至於出租需求的裝潢就另當別論, 但也是戰略需求而非個人享受。 我知道我太太想要的是可以容納各種花草,簡易農作, 種樹的土地及自行設計自地自建的房子。 我喜歡車位更甚於車子本身。最近購入的物件 任性地選了B1獨立連號平面雙車位。 想要的是更多的房子,店面,土地,透店,車位。 想要的是更多時間跟發揮的空間(開業/開店)。 我們一致地想法是,賣時間給資本,再買資本提供的非剛需商品是很矛盾的。 物質已過剩了,車子幾周沒出遠門了,一堆高價筆電跟電玩主機都積灰塵。 飲食都過剩,過於營養豐富了。 2. 財務操作跟資產配置 這點我們也費勁心思。但說來話長。 但房貸通常是這樣,正常台灣家庭回頭看的反省會是: 房貸提早繳完,當初買得太小了,應該買大一點。 所以準確地計算自己的財務能力並適當地投入槓桿是很重要的。 槓桿基本功就是熟練地各種轉增貸或信貸,科目1轉4等等, 乃調兵遣將,考驗投資者運籌帷幄的能力。 我個人財報中的問題其實不是房貸繳不出來,而是槓桿已經降低了。 將造成獲利成長也跟著降低。 長年執行 BRRRR 且獲利的投資者會理解無經驗者對房貸的種種擔憂是荒謬的。 該擔心的是槓桿率降低及過多現金水位需要足夠的安全長期投資標的。 都是正現金流的物件,且已大幅增值,償債能力遠超過安全邊際。

※ 編輯: cambridge324 (118.166.92.158 臺灣), 03/17/2023 1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