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台北市為何在房版這麼常被嘴?
※ 引述《randyhwa (小康)》之銘言:
: 房版鄉親晚安
: 問一個疑惑不解的問題
: 為何台北市在房版被嘴的機率會這麼高啊?明明是大家口中的天龍國,在房版卻如人人喊打?
這個問題主要要先釐清一下被嘴的是啥。
第一是買台北新房的,這個基本上沒人嘴吧,也不用特別回答。
板上常見嘴台北的,看起來都是嘴的台北老房。
普遍來說,會嘴的大多都是一群頭期款不足,只能跑去外圍買新大樓物件的人。
因為事實上 買台北老宅需要拿出來的錢遠高於同價格的外圍新大樓
一間 1500 萬的台北老宅 vs 一間 1500 萬的外圍預售屋自住,兩者購買的層級不同。
同樣是貸 8 成的情況下,買外圍新大樓的只要拿出訂簽 10% 150 萬,剩下的 150 萬
依工程進度分攤在 2-5 年內去繳,然後成屋後再去貸款八成 + 裝修費。
以這價格的裝修費用同等級新大樓大概 100 內算 100 就搞定。
也就是說同一時間段買預售的只要先拿出 150 萬,然後幾年內去存另一個 150 萬
和 100 萬的裝修費。
而買台北老宅的,自備款 300 萬 + 仲介費(算1%) 15 萬 & 整理到舒服的裝潢大概
150萬+ (跟上面新大樓同等級的裝潢, 老宅多基礎裝潢),夯部啷噹加一加 500 萬。
是現在馬上就要拿出來,沒有讓你再存幾年的。
而你說買預售當下只拿得出 150 萬繳 10% 的人,當下多少比例拿得出 500 萬?
很少拉!
以上講的是針對自住。
投資客買哪跟地域性和他是否是職業投客全台買透透等有關,因此這邊不討論投資客。
所以說穿了,誰在房版嫌買台北老宅的?
阿就是當初身上錢不夠 "只能" 選擇外圍的人啊! 因為他沒得選!
而人性,不論在哪個領域,都有強化加深自己的選擇的慣性,
說直白一點就是自我安慰。
僅此而已~
--
這次真的不得不推一下版主了
買不起台北已經很可憐了,讓他們發洩一下沒關係
S87黃金有賣了嗎
S87大黃金賣了嗎
真的是事實,良言苦口
回樓上ch大, 我黃金4月底那幾天就全賣了
正確地說 應該是四月中 ~ 四月底這幾天 分批賣
神準的時機點啊!
我只嘴不能都更的XD
有道理~~
粗爆
然後買外圍的人還會被嘴不如加一點買台北哪裡~
兩者半斤八兩吧
公寓仔不也在強化自己的信念==
電梯、管理、好停車 不重要
苦行僧完成都更才是最佳解!?
剛小弟的收租公寓才碰到
抽水馬達壞了 招集鄰居出錢維修
某戶老人現場被堵到了 繼續裝傻不出錢
還是住社區舒服 低端住戶有管委會處理
老公寓隱藏成本一堆啊
不然昨天那篇萬華公寓怎麼到現在都還沒賣掉
開價才4字頭比南部一堆地方還便宜
之前就講過很多次了,公寓多房仔跟預售仔的資產水位一開
始就不在同一個等級了
確實
有500萬就可以參加慈善撲克王大賽了吧。蛤!只能買台
北破公寓!
這看起來就是正解
說的也對周杰倫買新房子在天龍國誰嘴,都馬是嘴老公寓?!
重點1500還買不到啥好自住物件,2000差不多,自備加裝潢
大概6-700,500自備都還有點硬
大哥,自備成數高+需要錢裝修,這個叫缺點欸,怎麼講成
證明自己財力的優點。阿龍喪事喜辦搞到人民上行下效
自備成數高表示銀行認定這不是好的擔保品。
需要裝修更是再進一步降低槓桿。
中年以上早就買好的多房族,現在買新大樓買老公寓條件差
不多,沒全額現金都別出來玩。但買房大宗還是年輕首購,
能開五倍槓桿 為什麼要只開三倍?
太粗暴惹
條件一樣 誰不選台北市
版主一針見血.我就是這樣耶
我們置產出租的台北老公寓+裝修
我們至少一次性要拿400-800萬出來
確實跟只買一間外圍 預售慢慢繳 有差異
但台北市預售屋我也有買在繳 等交屋
版主沒說 我還真沒意識到 QQ
確實
不會啦 蛋白重劃區我都租給工程師
永桶狗跟版主的判決結果還在進行中 哇 辛苦了
如果自住十幾年前同時買房 一個買台北市外圍老公寓
另一個買新北熱門重劃區新大樓 當時都差不多每坪40
萬左右 現在前者繼續爬樓梯住破房苦等都更 後者爽爽
住一坪漲了二十萬準備換房 以上身邊好幾個真實例子
台北人光是遠遠聞到新北市民散發出來的窮酸惡臭味都讓
人作噁~
上次搭捷運不小心越界過站搭到頂溪,門一打開立刻頭暈
狂吐,直到繞頭回到台北市症狀才緩解
哈哈 版主專業
確實 買外圍的馬上被打臉了
不是因為一個會漲一個不會漲嗎XD
一個拿出150萬,後來可以變成650萬,一個拿500萬,後來
剩多少?
自住都不值得買啦,台北市大直美堤一個月租金4萬多住3000
多萬的房
拿500萬住1500萬的房幹嘛?!
投資等都更就租給別人,沒必要自住啦
大實話
中肯,沒辦法一堆買外圍的在嘴買市區的,就像買國產
車的在嘴進口車不保值浪費錢一樣,真的是笑死
確實 那些咖就酸葡萄心態
有哪邊是不會被嘴的嗎?
車子是消耗品,房子是投資品,這不是房版一直強調的嗎
先存錢買房不買車,不要買車不買房
怎麼會用國產車進口車去比喻房子啦
眼界問題,只能看到房地產的短期波動
當然啊,看得到波動的就去買幣了,還買房幹嘛
再來就是自卑轉自大,
看到自己有地方贏過台北市,
可以沾沾自喜的跳出來說眼光好,
其實大部分從低位階開始的買方,
誰不是一開始從地緣關係買起,
說白的就是剛好猜對而已
要扯資產水位拿台北新房vs外圍新房是沒話講,啊公寓卻有其
缺點也是事實不用這樣加強信念,就承認有部分人的購物觀念
是地點無敵大於everything ,但就也有人是注重房子本身,這
邊講的資產水位相對高的那群開他的保時捷出門還要走十分鐘
到外面租的停車場,阿不就好舒服?
還是公寓族沒賣車啊外圍槓桿仔沒錢裝修可是有錢開進口車這
樣。這篇真的預設太多標籤和立場
樓上你想太多了 本篇就單純講 同一時期
買外圍預售的人 錢不夠買台北老公寓而已
反正要扯資產水位就去買台北市新房這種好東西大家都沒話講
,買個公寓連車都不見得有買,外圍仔還有錢砸在一個貶值品
上,這樣要扯資產水位要確定耶
現在裝潢好貴 我新成屋隨便弄弄也花了300
況且還有成屋買賣,外圍成屋買賣+新裝潢,老公寓現金真的贏
了嗎?不一定
用十幾年前的經驗就不要屁話了
老公寓真的一堆低端住戶,修個水電或漏水嘰歪又不出
錢
支持優先買潛在都更件,但等不到去買外圍新房也行
沒錢只能買一間自住的真的別挑老公寓,光四十年以上
屋齡開始壞一堆東西,鄰居還不願意修、不給堵漏水做
防水,廢墟屋況就夠你受了
親身經歷;這種廢墟台北老屋就是多房族下一代在處理
川普年輕時也在幫家裡老公寓收租,專門應付這種情況
不就是戰了十幾年到現在這篇還在嘴 一堆台北市舊公
寓都沒變只有更破
台北老公寓更破然後也更貴了。桃園、台中、高雄、台南
公寓呢?我沒接觸不清楚。
中肯
十幾年來有些重劃區漲幅近300% 老公寓自住只賺到膝
蓋磨損多三成
問題是你有錢但你鄰居可能很多不有錢又素質差,還是去
住大樓好
公寓屋主整天自卑轉自大真的很可憐 身邊有錢人住台北都住電
梯大樓 窮人住個台北公寓就感到自己身價不凡真的很好笑 一
堆桃園新竹台中高雄蛋黃區新大樓總價都比台北破爛公寓貴 台
北公寓屋主先去跟高雄新大樓pk一下比較不會那麼吃力
45
首Po房版鄉親晚安 問一個疑惑不解的問題 為何台北市在房版被嘴的機率會這麼高啊?明明是大家口中的天龍國,在房版卻如人人喊打? — 前陣子最常看到的就是8
先講結論 因為絕大多數的新建案都在外圍 在台北市買賣舊房,對建商無利可圖。 對小投資客也無利可圖。 所以要盡可能的強調寧可小一點也要新4
自住 爽就好 這篇回顧一下投資 參考樂居數據-近五年房價表現 倒數No.3:台北42.39%38
看來看去 大部分瞭解都是一知半解 不動產都有投資價值 看個人功力 大部分只能就實務上自己接觸的發表意見 我說過很多次 生命週期16
此篇先不談財富自由 老闆 有錢人 身為土生土長的 台北市中產階級 我認為 一般台北庶民房地產投資 相比外縣市 根本一開始投資的 地位和角度 就不同 舉凡身邊各種 台北市中產的 親朋好友12
都更 權狀1換1 台北機會最高 再來用國泰房價指數 去看大概的價格16
: : 推 JaccWu: 都更IRR的確是比包租之類的難量化多了吧 06/25 14:26 剛好有人講到都更IRR 的量化,我就在想我印象我以前有 PO 過, 結果找了一下沒找到,不知道是遺失了還是我之前打到一半後來取消沒分享。 剛好藉這一篇聊聊都更的量化,以及我上篇裡面有人講到的一些問題。50
不就酸葡萄心態 買不起的東西一定要嘴一下啊 以一般打工人來說 3000萬可以在林口買一間很不錯的房子了 結果你每天6點出門9點到家 周末要加班要旅遊要聚餐 你跟我說新房子住起來就是爽 請問你每個月有多少時間在家享受你的"豪宅"?5
阿就貴啊! 你說台北市老宅沒價值,偏偏銀行鑑價 就是有價值 可以借錢就好了 這道理跟「 什麼竹北學長 當初成本才多少」」,道理差不多 只是竹北是新宅電梯。台北市是連 老宅、華夏都不便宜10
因為大家比的是新北的新大樓比台北市的老公寓 而不是新北的大樓比較台北市的新大樓 新北及外圍 台北市 A 新大樓 老公寓 嘴 B 新大樓 新大樓 閉嘴(怕被打臉)
74
[閒聊] 老房爽爽住 不行嗎?講的好像 人人要住新大樓似的 平民住宅一層好幾戶 管理費、車位清潔費樣樣跑不掉 老宅有老宅的好。持有成本低 如果不是非常會賺錢67
Re: [新聞] 北市大樓房價創歷史新高 專家:短時間難我也真的很好奇 台北這麼多老宅,也不是每間都在精華地段 就像文山區吧,興隆路上面幾乎全老宅 屋齡都在30年左右 現在入手好了,等20年房貸繳完29
Re: [閒聊] 會捨棄台北改到林口/青埔/竹北的原因手邊終於有電腦可以屌嘴了 這議題可以吵這麼久呢 還不就是男人自尊心一波爆發 直接破題 會住出來 當然就是買不起同等品質台北啊 青埔 竹北 林口 這些地方 同等級建案買在北市 價差至少兩倍 多則三倍 哪是每個人都買得起16
Re: [討論] 有房也是被分手我說實話,家裡給的就不要說有房了 何況還沒過到你名下,說不定改天父母養老,還是將來長照成本暴增 那間就要拿來運用掉了 這個真的不算有房 還有,我不懂一堆仇女的在想什麼15
Re: [請益] 單身要買套房好還是繼續存錢?台北租房去買A7幹嘛?自住也太遠,租人管理也不易,會租台北一定也代表您生活圈在台 北。 即使要把妹,也一定是台北小套房比較好把,吃完飯捷運馬上帶回家多溫馨。而且另一半 不管在哪兒工作,台北都比較吃的開。 “台北有房”聽起來就很厲害,管你是什麼房?建議先台北自住房買起來,沒能力就套房10
Re: [閒聊] 請問有小孩要怎麼住2房?最近youtube上了這個片 應該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有時間可以去看,裡面蠻多裝潢細節/規劃/產品可以學習參考 片尾設計師有訪問屋主心路歷程8
Re: [請益] 台北買新大樓好困難台北買新大樓很難是因為7000萬豪宅線,除非真的有錢到很誇張的程度,不然普通程度有 錢的,要把這麼大筆資金全部丟進去一個台北新房子會覺得很沒效益。 例如一個8000萬新大樓,要把4800萬丟進去,那還不如800萬當頭款買新北桃園大房,剩 下4000萬拿來投資還比較划算。 當然真的太有錢的,4800萬也是小錢完全不當一回事的人,買台北是完全沒有任何疑問的10
Re: [請益] 台北市的老房子核心價值在哪?嗨前輩, 沒要挑戰台北核心地位意思 小弟約5年前踏入置產收租列車 切入的時間比較晚, 觀察結論如下 我反而覺得資金有限->適合外圍市區 自償租金收入+轉貸差額一間疊一間繁殖很快5
[閒聊] 高雄30年大樓自住問題各位版友前輩們好 因為今天一早看到這篇新聞 原來30年已經算是老大樓了 目前家裡是住 衛武營附近的快30年大樓4
Re: [心得] 為什麼身家六千萬就算有錢人問題是北市也只佔人口1成而已呀 而且你講像樣大樓 大部分在 信義大安松山等蛋黃 這只佔台灣人口的5%不到 那假設夫妻兩人有一間房
25
Re: [新聞] 愈來愈多年輕人 住不起台北市...都發局45
Re: [閒聊] 買房反而被租房笑?21
Re: [新聞] 愈來愈多年輕人 住不起台北市...都發局13
[請益] 老透天該怎麼估價?11
[賣/桃園/龜山A7金捷市兩房車超誠意僅開42萬/P11
Re: [新聞] 在雙北做什麼工作「才能靠自己買房?」11
[閒聊] 台股創高在即,有關台灣房市股市文獻如何10
Re: [新聞] 不賣恐套牢?三類屋主急出場 轉售價差持8
Re: [新聞] 愈來愈多年輕人 住不起台北市...都發局7
[閒聊] 南韓的貸款上限是不是值得借鏡?20
[閒聊] 淡海其實沒想像中便宜耶10
[請益] 賣房子問題請教13
Re: [新聞] 在雙北做什麼工作「才能靠自己買房?」9
Re: [請益] 房客私自在大門貼隔音海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