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台北的老公寓為什麼沒什麼漲?
我就是買大家最愛挑戰的台北老公寓XD
離捷運站走路6~8分鐘,4/5樓 43年 邊間
屋況維持很好,所以用買附近二、三樓的實登價成交
因為有裝潢,幾乎是退租後馬上跟老婆入住
為何要買老公寓,最大原因還是錢啊...
要在想要的區域 買到一樣空間的電梯中古,至少要再多1000萬(還不含裝潢
因為跟老婆都在金融業,所以幾乎能跳槽的職缺都是在台北
夫妻兩人上班都是半小時內可以到,下班要悠哉去進修或娛樂
都沒有那種要通勤到新北甚至林口過去的心理壓力
目前住下來都算很舒服,外食&買菜自煮也都方便
倒垃圾、電梯跟收信這些公設 也都是能解決的
過去看屋下來,會來跟我一起搶老公寓的族群
不外乎都是預算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範圍(1400~2200之間)
台北市的新屋或成屋供給又少得可憐
為了想省通勤時間兼生活機能、學區,就都擠到北市蛋白區
這種需求的人比想像中的還多,
導致北市公寓價格出奇的高不是?
--
坐Uber 比開車方便又快又省錢 假設不用買車可以存更多錢
沒小孩電梯就不是問題 有小孩你加油
我覺得那種下班要趕著回到遠地接小孩 比抱小孩上下幾階樓梯更痛苦
危老都更,你就發了
還好啦!我以前跟我老母住隔壁,兩個小孩供參考
巷弄社區,辦理危老,成功的不少
有小孩還好吧 我看我家二樓好像是雙胞胎 慢慢長大都快不用
嬰兒車了
很多台北小孩本來就原生老公寓,純屬習慣問題
以前都更都是路邊為主,現在條件好,巷弄也可以做
同樣坪數的新大樓,就不只多一千萬囉!假設公寓2000萬
,同地點新大樓大概6000跑不掉
至少我住的區公寓跟30幾年的華夏 價差還沒那麼大
沒錯 台北市原生公寓一堆人 不是照樣讀書長大成人 怎麼現在
公寓就活不下去似的
依照自己能力,先有房,再求好,觀念很不錯
中古電梯大樓,只多公寓一千萬應該是那種屋況差,社區
管理不太好的物件
我小時候就住老公寓,那時候也沒什麼電梯
明明一堆台大學生都是住公寓長大的,也確實很多人長大
都繼續買老公寓住
現在老宅,捨不得賣
那是童年的回憶
每次看到有小孩一定要電梯的說法,真的覺得很弱智☺
老公寓CP值高的二樓還會爆管
10年的公寓跟40年公寓是同樣的嗎
住4.5樓帶小孩沒電梯,很考驗體力喔
啊沒車位你怎麼辦?以後扛嬰兒擠捷運
住台北搭計程車就好 省體力開車還比養車便宜
有汽座的計程車很難叫欸,雲家長?
預算在哪,房子就在哪,如此而已
現代人體力不如父母輩?
我媽帶狗都能叫毛小孩uber 了 帶嬰兒叫不到車?才雲吧
下戽哥住老公寓拼命吹老公寓XD
誰比較雲,拿個特例出來,你常常要帶小孩,最好隨時能
叫到有汽座的計程車==,下雨天一般人連車都叫不到了
下扈哥就非台北市不住啊
Uber關鑑字「寶寶優步」
坐在家中等車快到在下樓 有很困難嗎?
就是把日常的上班通勤、學區、小孩接送、居住坪數等需求
放在爬樓梯、收包裹、車位等需求之前才選擇老公寓。房版
很多人喜歡替價值觀不一樣的人喊燒,真的很奇怪
推樓上,超多人愛幻想其它人過日子的方式啊
我就有出門在外面臨時要叫寶寶優步叫不到==
而且你地段好的地方好 叫車一堆車 我經常叫uber 車在附近 2
分鐘到 常連繫皮帶都來不及 只好上車再繫
月經文 又要戰了 哈哈哈
請大家繼續酸台北市老公寓,越少人買 我才有機會入手
老公寓住一個情懷無價XD
明明是地段無價
哈哈真的月經文,彼此仇視有啥好處,藍白不合分手後繼
續吵4ni
你看牙醫哥有小孩還不是要開始擔心要找學區了 明明賺不少 卻
感覺得到他找學區的壓力
授薪階層想買新大樓就乖乖去郊區、想要住蛋黃區就老房
子,選你所愛
確實啦朋友買好地段的中古華夏破三千 願意屈就公寓的話就
不用這麼硬
爬樓梯對小孩不是問題,老了才是問題
推務實
原來大家都那麼守法,我家小孩從來沒用過汽車座椅
要住新房 有美美公設就是自己trade off
爬樓梯是問題,但沒捷運.距離醫院遠,對老人問題更大
新北中和 老公寓和新大樓大約是40-45萬vs60-65萬 經驗值
大部分應該落在這區間
只能說,家庭財富覺得選擇,但,你家有錢,去外圍?
只能說,家庭財富決定選擇,但,你家有錢,去外圍?
家裡有錢,當然是捷運附近大樓啊!不就是錢不夠...
出門去大賣場採買也叫計程車uber嗎 牛逼
家庭出遊也叫計程車uber嗎
活的好痛苦
XD
舊城區 就是比較方便
台北捷運很方便
現在常看到年輕夫妻帶baby搭公車,捷運
這就是以人為本,該出現的畫面
一堆不住臺北市的不要再幻想臺北市的生活了啦☺
什麼都要開車,其實很累
不是自己有車位就搞定,目的地有沒有車位,也是問題
痾小孩用汽座可不只是守法問題
捷運擠得要死 還要跟陌生人貼在一起 哪裡以人為本?
又不是尖峰時間
你早上8點出門幹嘛
大眾運輸,計程車,交互使用,很方便
我現在出門就是這樣,較遠才開車
有人討厭大眾運輸人擠人,有人討厭天天開車塞車XD
我早上8點就要送小孩去托嬰啊
台北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郊區也是有自己習慣的交通方
恭喜你找到屋況好的老公寓,但我自己經驗是老公寓普偏問
式
題一堆
台北小學門口上下學一堆機車三貼四貼 不用汽車安全座椅
不然就是媽媽騎電動腳踏車 前後各載一個小朋友
只可惜 電動腳踏車不能載人 大家天天都在違法
現在小學生真脆弱 怎麼都無法自己上下學
最受不了,小學接送
低端違法行為台北不會少,鄉下也少不到哪,台灣就是台
灣
近距離也在開車
走一段路很難嗎
我倒覺得爬樓梯可能還好,重點是停車,如果只有機車倒
還好
其實老公寓住戶我看到的育兒小家庭通常很少用汽車
多半都是推嬰兒車走路。近年也有一些日本式的親子腳踏車
基本上就是托嬰中心跟長輩都在步行範圍
只能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沒有對錯(但不用汽座絕對錯)
同意,就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都市人走路很舒適,跟鄉
下開車出門很舒適一樣,反過來的話就很不方便
聰明啊,周糟同事為了電梯跑去買新北桃園,結果小孩
長大又跑回台北籍學籍
日本哪有什麼家人開車接送
都是自己上學走路
幾乎沒有家長陪
台北大概中位數能負擔的價格 不長價格也是超穩der
台灣這種,就是寵過頭
難怪一堆媽寶
以前,我們也是自己上下學,門口沒甚麼家長,到底是如
何形成
現在開車接送,幾乎是亂象了,警察也不管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
知道你自己能力在哪以及要甚麼很重要
很多人總想要什麼都最好的,那就是$$$阿
日本跟台灣交通環境不同 台灣給小孩自己走路上學
路上被撞死的風險太大 即使是台北市交通安全也不及格
日本基本上巷弄也是人車分流 台灣什麼垃圾綠色人行道
好好笑,那乾脆不要生小孩不是更爽
的確一堆人覺得不生小孩比較爽啊
台灣每天都有人在行走
擔心被撞死?
底下推文好中肯,每個人生活方式不同,各自開心就好+1
台灣每天都有人被撞死啊
那小孩以後都不用出門嗎
每天被撞死,又不是因為走人行道或巷弄
之前住公寓四樓,生鮮日用品幾乎都用外送的優惠碼點送上樓
,比自己去還便宜,時代在變,要善用工具
小學低年級身高可能比休旅車車頭還低
大一點當然可以自己走
ㄧ堆開車接送的就是住太遠,又想要好學區的
幫台北市家長擔心叫不到計程車真的很好笑。小孩不會長
大嗎,而且台北市是最交通方便的地方了
台灣接送風氣盛行是白曉燕案後,在那之前大部分的學生
都是自己上下學。
住過大樓後,朋友買公寓寧願包紅包祝福,不願意爬樓
梯去參觀,太累了
只買得起公寓建議別生 真的辛苦
不婚不生當然沒差
但是一旦生了小朋友跟著自己受苦很可憐
同意大多數台灣人被寵壞
為了不爬樓梯就不去拜訪朋友,同樣道理買在郊區也沒人
想去你家拜訪,本來就沒有對錯硬要吵
再10年,校門口應該也不會太塞
現在新生兒這麼少,以後一個學校,也沒多少人
2019年新生兒17.8萬人
2022年13.8萬人
今年更少
就感情不好的朋友吧 扯什麼公寓XD
屋況好 價格合理的公寓一下就被掃了 掛在網上的就是慘
不忍睹或價格硬死
還是那句話 一切就是取捨 跟蛋黃老公寓對標的就是蛋
白新大樓 地點實坪vs電梯管理而已
收信收包裹倒垃圾沒需求?我怎麼覺得這些很重要啊
家戶數量漸增,家戶人口減少,喜新厭舊
就是差1000萬的選擇.....
說實在的北漂上班族比較適合 沒小孩不養車 掛號信寄公司
三餐多半公司解決 所以最後還是拿去隔套房
正常年輕人不會花幾千萬買這種破爛醜臭老公寓沒居住品
質來住啦
等都更大樂透
要等都更也不是隨便亂買賭看看運氣,有些五樓有頂
加、樓下有店舖的,一看就知道都更前途渺茫,你要
思考一下假如你是建商,什麼樣的房子都更起來有賺
頭?如果發現是地主好賺的,基本上你就死心這條路
吧,因為老屋對搞都更的業者而言像是礦源,我挖礦
當然從地表附近好挖的挖起,真的沒得挖之後才會往
深處挖,所以投資都更房要有不同的判斷眼光。
等下巴買大樓 他就會說大樓好了 這麼幾年了 該懂都懂
有小孩還是開車方便,我家蛋黃區大樓捷運宅還是買
車啊,反正有車位,小孩東西一堆搭捷運公車偶爾還
是會遇到白眼相向的。倒是另一間永和的4X年公寓三
樓岳家也是住的很開心,因為生活機能夠好
然後就算是台北市蛋黃區,baby Uber等寶寶計程車也
不好叫,樓上一堆雲家長呵
有規劃要有小孩的話 沒車很痛苦的
說以前可以怎樣怎樣 現在怎麼就不行的 可以試試不用手機
一個月 以前沒手機也是可以生活哦
上下班時間你叫看看,有夠雲,下雨的話可以直接放棄了
爆
首Po我親戚大約8年前買了台北32年的公寓 買在大約1500萬 現在8年過去了 想賣掉買板橋河岸的新房子 結果估價下來大概1600萬 整個大傻眼 怎麼沒什麼漲?別的地方都漲翻天了50
小弟鍵盤看房仔 從三月到現在看了四五十間房 試著跟你分析一下原因 公寓現在是市場上不受歡迎的產品 爬樓梯是最大的缺點 老人爬不動 年輕人不想爬 沒車位 沒管理 要自己倒垃圾 沒有公設 買了還要花兩三百萬裝潢 很麻煩26
其實原因就是 之前炒作都更,價格飆到嚇死人 大安區公寓都嗆沒有破百一坪不成交 喔,我說十年前喔,十年前喔 整個台北公寓囂張到一個機制16
台北公寓目前看到的問題是 1.一屋一況,首購買方功課要做很足 2.頭期款生出來的人數相對少很多 舉例2000萬雙北物件 1新北預售大樓-自備200萬21
別鬧了 七八年級年輕人不會去跟你買老公寓的 首先梯間環境差又髒亂,有的還給你停滿機車腳踏車, 然後梯間壁癌也不會有人管 因為要出錢 ,梯間又發霉又臭 鄰居素質差,附近小環境也差,會聞到水溝蓋沼氣大便味道5
我的經驗大概是反指標,2016年買信義區公寓三樓13xx,2023年賣16xx,附近最高單價7x /P。 最近老家的公寓三樓也有成交價2300的。 我是不覺得台北沒漲,漲沒那麼多倒是真的。 --
爆
[請益] 人生首購建議...各位版友好 目前遇到人生首購想問問大家建議 因為地緣關係,預計在土城買房 我與老婆月入共10w 目前有兩個選擇:68
[問卦] 買北市老公寓vs桃園新電梯大樓 都幾?上班地點在台北市中心 一間大同老公寓2樓49年屋 1450萬25坪 預計200萬要裝潢 公司騎車20分鐘 一間八德電梯大樓11樓7年屋 1488萬權狀50坪 室內25坪 3房2廳2衛2陽 免裝潢 開車到公司60-70分鐘 要另租公司車位5000/月 油錢另計 管理費另計61
Re: [請益] 台北工作林口置產是否適合說真的 我很難想像通勤一個小時是什麼生活 我每天7:00起床 7:20出門 先載小孩去上學然後大概7:50左右到公司 我這樣就覺得超累了 所以同事從什麼基隆龍潭林口宜蘭通勤來上班的 我真心佩服49
Re: [閒聊] 北市老公寓要重返榮耀了嗎剛好今天台北市政總質詢鍾小平有提出相關議題,鍾小平就是建議市長針對住三土地 的都更案,可以改為容積 300%。 老實說精華區老公寓有沒有搞頭版上早就討論好多篇了,說有搞頭的(例如我) 就是 說有搞頭,看雖的(例如某幾位爽住新大樓看不起公寓的) 你跟他講再多他就還是看 雖。42
[請益]台北市精華區50年老房該下手嗎?是這樣的 小弟我原本一直在看新北的房子 結果剛好房仲就推了一個台北市的老公寓頂樓5樓+頂加的物件,也說這物件應該不用上通 路,很快也會被買走 今天去看發現地點是真的很好,在兩個捷運站之間走路大約都5分鐘,附近機能非常的好 ,距離30公尺的巷子口就是台北市的主要幹道之一,算是台北A級地段,公寓也有新增建電梯,整棟外牆水電也有重新拉過,頂樓14坪出,加上頂加大約28坪,權狀大約16.5含電梯樓梯公設,室內跟頂加也有裝潢過。35
[心得] 台北市老公寓位置推薦蛋黃老公寓還是蛋白新大樓一直都是板上吵不完的話題,既然老公寓的優缺點這麼明顯, 那有沒有那個區域可以盡可能到放大優點縮小缺點呢? 老公寓優點:市中心上下班方便、生活機能完善、交通便利、學區 老公寓缺點:爬樓梯、老舊、沒停車位、追垃圾車、收包裹不方便 區域價格:3.4年前買了松山三樓老公寓,覺得住起來很舒服又方便,且價格比想像親民22
[問題] 基隆市區套房租金意外很高?去年因為工作關係搬家到台北 萬華區套房租金1萬 今年因緣際會回到基隆工作 想說找找市區的套房省下通勤時間 結果發現FB社團跟591上的房租大多落在8000~12000左右15
Re: [請益] 台北市的房子還能保值嗎?原文討論的應該是北市老公寓吧?! 這我有點心得 本魯本就是股海冥燈,買啥跌啥,最近因為生涯規劃,去年買了北市老公寓自住,依照我 投資重來沒賺過錢的體質,所以大膽預測北市房價只會跌而已(確實買了以後北市就開始 跌了XD)5
Re: [討論] 女生為何很多很難接受住老公寓?其實不買老公寓的理由很多啊 一方面管線老舊 不管是漏水或是電線等問題滿麻煩的 除非買下來有機會等都更 不然建物價值只會越來越低2
Re: [請益] 汐止/林口長庚附近/北市舊公寓選哪好?先說結論我建議A8 可以去看我的文章都是公寓,但是你的條件我真的推薦A8 首先妳說不會結婚那就不會有下一代 那台北市的學區跟樂透對你來說意義都不大了 再來您是護士那林口長庚剛好符合需求
94
[閒聊] 台灣史上最快重劃區51
[閒聊] 第8波打房討論51
[請益] 重劃區一樓店面功能?19
[情報] 溫仔圳七字頭了!!!19
[閒聊] 冷氣用什麼品牌CP值最高52
[閒聊] 讓房價回到2018不可能嗎?14
Re: [新聞] 快訊/利率連3凍! 央行未再推第8波房市9
Re: [請益] 重劃區一樓店面功能?25
[閒聊] 美國降息少美股崩台股跌 今央行會再打嗎10
Re: [閒聊] 有沒有海線聯悅建設的八卦?9
[閒聊] 新青安後鬼城林青峽+淡海誰最FOMO?14
Re: [新聞] 低首付成未爆彈 不等央行開會第7.5波打6
Re: [新聞] 低首付成未爆彈 不等央行開會第7.5波打5
Re: [情報] 台灣六大區域旗艦計畫